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产对开蕨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刘保东 包文美 敖志文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3-100,共8页
本文对中国产铁角蕨科的对开蕨(Phyllitis japonica)配子体发育,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作了详细研究。孢子单裂缝,周壁具褶皱。萌发方式向心型。丝状体2—8细胞,单列。原叶体发育三叉蕨型,具毛状体。雌雄同株为主。精子器较大,颈卵器... 本文对中国产铁角蕨科的对开蕨(Phyllitis japonica)配子体发育,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作了详细研究。孢子单裂缝,周壁具褶皱。萌发方式向心型。丝状体2—8细胞,单列。原叶体发育三叉蕨型,具毛状体。雌雄同株为主。精子器较大,颈卵器细长。比较配子体的特征,本文认为中国产的对开蕨与欧洲所产的应为同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开蕨 配子体 发育
下载PDF
东北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的研究Ⅵ.中国蕨科 被引量:19
2
作者 包文美 王全喜 敖志文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73-376,共4页
本文研究了无粉银粉背蕨配子体的发育,孢子四面体,三裂缝,孢子萌发为带蕨型,丝状体2—12个细胞长,单列或多列,原叶体裸露,心脏形,生殖器较大,该配子体表现为原始的性状。原叶体发育为铁线蕨型,或水蕨型,或两者之间的类型... 本文研究了无粉银粉背蕨配子体的发育,孢子四面体,三裂缝,孢子萌发为带蕨型,丝状体2—12个细胞长,单列或多列,原叶体裸露,心脏形,生殖器较大,该配子体表现为原始的性状。原叶体发育为铁线蕨型,或水蕨型,或两者之间的类型,在发育中的变异大,体现中国蕨科配子体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配子体 中国蕨科
下载PDF
东北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的研究──Ⅶ.金星蕨科 被引量:12
3
作者 包文美 王全喜 敖志文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09-415,共7页
本文研究了金星蕨科的2属,各属中1种即卵果蕨(PhegopterispolypodoidesFee)和沼泽蕨(Thelypterispalustris(Salib)Sochott)的配子体发育全过程,比较了该2种的特... 本文研究了金星蕨科的2属,各属中1种即卵果蕨(PhegopterispolypodoidesFee)和沼泽蕨(Thelypterispalustris(Salib)Sochott)的配子体发育全过程,比较了该2种的特征,以表明秦仁昌(1963)将它们分为2属的合理性。并观察到印果蕨配子体后期,中脉区域出现细胞壁由螺纹加厚的维管细胞,连成维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星蕨科 蕨类植物 配子体 发育
下载PDF
东北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的研究Ⅷ铁角蕨科 被引量:9
4
作者 包文美 王全喜 敖志文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1-64,共4页
本文研究了过山蕨(CaoposorussibiricusRupr.)配子体的发育过程。孢子左右对称,单裂缝,具周壁,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丝状体2—7个细胞长,原叶体发育为三叉蕨型,原叶体的毛状体形状多样,性器官较小,... 本文研究了过山蕨(CaoposorussibiricusRupr.)配子体的发育过程。孢子左右对称,单裂缝,具周壁,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丝状体2—7个细胞长,原叶体发育为三叉蕨型,原叶体的毛状体形状多样,性器官较小,在配子体上的此等特征说明过山蕨为进化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 配子体 铁角蕨科 发育
下载PDF
中国东北石松孢子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全喜 包文美 敖志文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9-72,共4页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中国东北产的2科3属8种(含变种)石松植物的孢子进行了观察,对每个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讨论了各属、种间的差异,为石松植物的系统分类及孢粉学研究提供资料。
关键词 石松 孢子 形态
下载PDF
东北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的研究X.岩蕨科 被引量:9
6
作者 包文美 林孝辉 +1 位作者 王全喜 敖志文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07-413,共7页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详尽地比较观察了我国东北产的岩蕨科2属4种的配子体发育过程,了解该科在配子体发育上的特征,来说明建立岩蕨科的合理性和种属间的区别。
关键词 蕨类 配子体 岩蕨科 中国东北
下载PDF
木贼科5种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家熙 刘保东 +1 位作者 包文美 敖志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4年第2期77-89,共13页
本文以室内培养的方法,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详细地比较观察了我国产的木贼科5种植物:问荆(EquistumarvenseL.),林问荆(E·silvaticumL.),水生问荆(E.fluvistileL.),犬问荆(... 本文以室内培养的方法,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详细地比较观察了我国产的木贼科5种植物:问荆(EquistumarvenseL.),林问荆(E·silvaticumL.),水生问荆(E.fluvistileL.),犬问荆(E.PalustreL.)和木贼(Hippochaetehiemale(L.)Borner)的孢子形态,孢子萌发和丝状体、原叶体,尤其是精子器的结构,我们认为木贼科分为两个属即问荆属和木赋属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贼科 精子器 孢子 配子体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路面出现横向裂纹的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及治理方法
8
作者 陈士忠 李志红 敖志文 《科技资讯》 2011年第16期119-119,共1页
本文论证了沥青混合料路面出现横向裂纹的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及治理的方法;同时也论证了半刚性基层对路面的影响及在基层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路面 横向裂缝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治理方法
下载PDF
泥炭藓植物数量分类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何小兰 敖志文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35-144,共10页
本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泥炭藓属的14个种及一个变种进行了数量分类的研究。通过对15个OTU×42个性状的原始数值矩阵的标准化及复杂运算后,其结果表明: 1.由聚类过程所得到的树系图,并结合生物分类学的实际意义,将泥炭藓... 本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泥炭藓属的14个种及一个变种进行了数量分类的研究。通过对15个OTU×42个性状的原始数值矩阵的标准化及复杂运算后,其结果表明: 1.由聚类过程所得到的树系图,并结合生物分类学的实际意义,将泥炭藓属分为6个组,即Section Sphagnum、Sect.Squarrosa、Sect.Acutifolia、Sect.Subse-cunda、Sect.Polyclada及Sect.Cuspidata。其结果与经典分类的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 2.通过对泥炭藓主要性状的因子分析和主成分排序,初步反映了各性状所占的信息比例,找出了泥炭藓植物分类中所应依据的重要性状。 3.通过对泥炭藓植物的排序,进一步阐明了泥炭藓属内的各个种之间的系统位置。 本文首次将数量分类用于泥炭藓植物,通过研究,认为该方法用于其它苔藓植物也是可行的,这对苔藓植物定量地、准确地表现分类群的系统位置及亲缘关系,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藓 数量分类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浅论雨季沥青路面工程施工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0
作者 敖志文 《商情》 2012年第9期124-124,221,共2页
本文结合公路工程雨季施工的实际,从料场控制、温度控制、现场控制、试验与检测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沥青路面雨季施工的若干控制措施。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雨季施工 措施
下载PDF
东北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的研究Ⅸ蹄盖蕨科 被引量:12
11
作者 林孝辉 王全喜 +1 位作者 包文美 敖志文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23-335,共13页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用光镜较详尽地比较观察了我国东北产蹄盖蕨科8属10种的配子体发育的全过程;对蹄盖蕨科的系统分类,提供配子体发育方面的证据。蹄盖蕨科8属中仅有6属在配子体发育方面的属间区别明显,而假冷蕨属和短肠蕨属与...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用光镜较详尽地比较观察了我国东北产蹄盖蕨科8属10种的配子体发育的全过程;对蹄盖蕨科的系统分类,提供配子体发育方面的证据。蹄盖蕨科8属中仅有6属在配子体发育方面的属间区别明显,而假冷蕨属和短肠蕨属与蹄盖蕨属在配子体发育中未见甚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配子体 蹄盖蕨科 发育 中国东北
下载PDF
中国卷柏科孢子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刘保东 包文美 敖志文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13-131,共19页
本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较详细地观察了中国产卷柏科Selagincl aceae植物的28种小孢子和26种大孢子的形态特征。该科孢子纹饰复杂而较稳定,较大的纹饰往往由较小的规则的纹饰构成;个别种的大孢子有单裂缝类型;同种内大小孢子纹饰不相似;... 本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较详细地观察了中国产卷柏科Selagincl aceae植物的28种小孢子和26种大孢子的形态特征。该科孢子纹饰复杂而较稳定,较大的纹饰往往由较小的规则的纹饰构成;个别种的大孢子有单裂缝类型;同种内大小孢子纹饰不相似;作者据孢子形态学特征支持将卷柏科分为两类(相当于两个属或一个属的两个亚属),即同型叶类和异型叶类,并将异型叶类分为五个种组;根据孢子纹饰等讨论了科属内的演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柏科 孢子形态 中国
下载PDF
卷柏科11种雌配子体形态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保东 张大维 +1 位作者 包文美 敖志文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50-256,共7页
本文用扫描电镜和光镜详细研究了人工培养的中国产卷柏科Selaginellaceae 11种卷柏的雌配子体的发育特点和形态特征,11种卷柏分别是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v.)Spring小卷柏,S.helvetica(L.)Link,鹿角卷柏S.rossii(Bak.)Warb.... 本文用扫描电镜和光镜详细研究了人工培养的中国产卷柏科Selaginellaceae 11种卷柏的雌配子体的发育特点和形态特征,11种卷柏分别是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v.)Spring小卷柏,S.helvetica(L.)Link,鹿角卷柏S.rossii(Bak.)Warb.,疏叶卷柏S.remotifolia Sp-ring,西伯利亚卷柏S.sibirica(Milde)Hieron,中华卷柏S.sinensis(Desv.)Spring,薄叶卷柏S.delicatula(Desv.)Alston,异穗卷柏S.heterostachys Bak.,细叶卷柏S.labordei Hieron。,伏地卷柏S.nippon-ica Fr.et Sav.和圆枝卷柏S.sanguinolenta(L.)Spring,在比较了每种雌配子体形态发育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卷柏科雌配子体在形态演化上的可能趋势,认为有“赤道轴缩减型”和“极轴缩减型”之分,这与根据孢子体将卷柏科分为Homoerphyllum和Heterophyllum两类的观点相吻合,并探讨了用雌配子体形态发育为卷柏类分组所能提供的依据。 其中9种系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子体 形态发育 扫描电镜 卷柏
下载PDF
EP与CHOPE方案治疗恶性组织细胞病7例
14
作者 敖志文 胡世耀 敖绍勇 《宜春医专学报》 2000年第3期150-150,共1页
关键词 足叶乙甙 联合化疗 恶组
下载PDF
脾动脉灌注免疫抑制剂联合脾栓塞治疗ITP
15
作者 敖志文 胡世耀 +1 位作者 邓歆波 彭弘 《宜春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ITP 脾动脉灌注 脾栓塞
下载PDF
地西他滨与阿扎胞苷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卢玉华 杨新平 +1 位作者 敖志文 李明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80-182,186,共4页
目的比较地西他滨与阿扎胞苷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地西他滨组与阿扎胞苷组,每组各30例。地西他... 目的比较地西他滨与阿扎胞苷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地西他滨组与阿扎胞苷组,每组各30例。地西他滨组患者采用地西他滨治疗,阿扎胞苷组患者采用阿扎胞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地西他滨组患者治疗6个疗程后的总反应率(ORR)高于阿扎胞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西他滨组患者治疗期间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减少情况优于阿扎胞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效果优于阿扎胞苷,但会增加毒副反应风险,临床用药需谨慎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地西他滨 阿扎胞苷 临床疗效 毒副反应
下载PDF
FLT3基因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明 杨新平 +5 位作者 敖绩逃 谢春 卢玉华 赖若梅 彭弘 敖志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40-944,共5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FLT3基因表达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6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脑脊液中FLT3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年龄、外周血白细胞数、脑脊液生化指标及免疫表型之...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FLT3基因表达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6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脑脊液中FLT3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年龄、外周血白细胞数、脑脊液生化指标及免疫表型之间的相关性,并动态观察FLT3表达量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完全缓解(CR)期AL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脑脊液均不表达FLT3基因;FLT3阳性组脑脊液单个核细胞总数高于FLT3阴性组患者(P <0.05);CNSL患者脑脊液FLT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R期及对照组(P <0.01);脑脊液FLT3表达水平与骨髓和外周血FLT3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 0.05);脑脊液FLT3表达水平与脑脊液LDH水平呈正相关(P <0.01);脑脊液中FLT3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免疫表型、脑脊液生化指标及脑脊液压力无相关性(P> 0.05)。结论FLT3基因在脑脊液中的表达提示患者己发生或将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PCR动态监测AL患者脑脊液中FLT3基因表达,可作为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和监测微小残留病(MRD)的一项指标之一,是一种敏感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T3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临床意义 微小残留病
下载PDF
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8
作者 甘江 胡世耀 +2 位作者 敖志文 罗素娟 杨新平 《江西医药》 CAS 2011年第5期440-441,共2页
目的比较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0年11月治疗的12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联合治疗组(用甲氨蝶呤和益赛普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治疗)。结... 目的比较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0年11月治疗的12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联合治疗组(用甲氨蝶呤和益赛普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患者症状在治疗后12-15d内消退,平均时间为(12.8±1.5)d,其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出现1例皮肤局部皮疹,未影响患者正常服药,未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出现严重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2例出现口腔溃疡和脱发,血小板降低;1例老年患者因无法耐受不良反应而自行停止治疗。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不良反应较少,疗效显著,患者依从性较高。但在治疗过程中仍应监测各项指标,保证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益赛普 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小剂量重组人凝血因子Ⅷ治疗血友病甲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硬膜下血肿1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新平 敖志文 +3 位作者 彭弘 李明 赖若梅 卢玉华 《江西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426-427,共2页
血友病甲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隐形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凝血机制异常引起出血是血友病患者的重要临床特征,以自发性、轻微外伤后出血难止或创伤、手术后严重出血多见。3%-10%的患者出现颅内出血[1]。而在血友病所有部位的出血中,以颅内出... 血友病甲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隐形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凝血机制异常引起出血是血友病患者的重要临床特征,以自发性、轻微外伤后出血难止或创伤、手术后严重出血多见。3%-10%的患者出现颅内出血[1]。而在血友病所有部位的出血中,以颅内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Ⅷ 血友病 重组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难治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明 谢春 +3 位作者 赖若梅 杨新平 卢玉华 敖志文 《江西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590-592,共3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严重的血栓性微血管疾病,起病急,发展迅速,若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高达90%,对于急性TTP首选的治疗方案为血浆置换(PEX)联合糖皮质激素,大多数患者能达到缓解,但是仍有约10%-20%的患者治疗不理想。自...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严重的血栓性微血管疾病,起病急,发展迅速,若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高达90%,对于急性TTP首选的治疗方案为血浆置换(PEX)联合糖皮质激素,大多数患者能达到缓解,但是仍有约10%-20%的患者治疗不理想。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是TTP的发病基础,因此在血浆置换的基础上寻求免疫抑制治疗可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现就我院1例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浆置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