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瘫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调查及对策 被引量:18
1
作者 敖美卿 李小瑜 陈少君 《现代临床护理》 2008年第2期10-11,共2页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并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脑瘫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测评患儿父母的心理状态。结果脑瘫患儿父母SAS为44.09±8.03分,SDS为41.39±8.96...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并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脑瘫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测评患儿父母的心理状态。结果脑瘫患儿父母SAS为44.09±8.03分,SDS为41.39±8.96分。有80%的脑瘫患儿父母为焦虑、71%为抑郁。影响脑瘫患儿父母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有父母对脑瘫知识缺乏、来自外界舆论的压力、经济上的负担及对脑瘫患儿预后的担心,均占71%以上。结论脑瘫患儿父母普遍存在着明显的心理问题。护理干预是消除或减轻患儿父母心理障碍,提高患儿疗效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脑瘫 心理卫生状况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量表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鼻出血康复的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巧玲 冯智敏 +1 位作者 敖美卿 何月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治疗老人高血压患者鼻出血的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总结对38例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鼻出血进行护理干预的经验。结果:本组38例患者均治愈,无一例发生并发症,住院5~21d,随访6~12个月未见再出血。结论:护理上严密观察病... 目的:探讨综合性治疗老人高血压患者鼻出血的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总结对38例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鼻出血进行护理干预的经验。结果:本组38例患者均治愈,无一例发生并发症,住院5~21d,随访6~12个月未见再出血。结论:护理上严密观察病情,予以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遵医嘱的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可以预防并发症和再出血的发生,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出血 高血压 护理
下载PDF
综合康复干预治疗早期婴儿脑损伤40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敖美卿 梁佩清 李小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786-787,共2页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干预治疗早期婴儿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损伤婴儿分为观察组(综合康复干预)、对照组(运动疗法)各40例,两组均采用贝莉(Bayley)婴儿发育量表于治疗前后对患儿实际发育月龄及发育商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干预治疗早期婴儿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损伤婴儿分为观察组(综合康复干预)、对照组(运动疗法)各40例,两组均采用贝莉(Bayley)婴儿发育量表于治疗前后对患儿实际发育月龄及发育商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干预治疗对早期婴儿脑损伤起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康复 婴儿
下载PDF
100例小儿脑瘫采用综合康复训练疗效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敖美卿 梁佩清 李巧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年第20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的综合康复疗效。方法对100例小儿脑瘫采用改良婴儿抚触法和婴儿被动操、运动功能训练、中医捏脊法、认知及语言开发训练、中医针灸法、经络导平法等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基本治愈36例(36%),显著好...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的综合康复疗效。方法对100例小儿脑瘫采用改良婴儿抚触法和婴儿被动操、运动功能训练、中医捏脊法、认知及语言开发训练、中医针灸法、经络导平法等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基本治愈36例(36%),显著好转41例(41%),好转18例(18%)。无效5例(5%)。结论对小儿脑瘫进行早期综合康复训练,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操作简便、家庭可参与的方法,年龄越小效果越理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瘫 综合康复 训练 疗效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复苏护理体会
5
作者 敖美卿 温丽倩 +1 位作者 陈小君 梁小琼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年第13期I0007-I0009,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因素、复苏原则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结果脐带因素、产程延长、早产及胎膜早破等是导致窒息的常见原因。结论产程中加强监护,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正确选择分娩方式...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因素、复苏原则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结果脐带因素、产程延长、早产及胎膜早破等是导致窒息的常见原因。结论产程中加强监护,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可有效预防和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原因分析 复苏 护理
下载PDF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训练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莹 陈志玮 敖美卿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0期33-34,共2页
目的评价开展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语言训练的疗效和意义,探索开展语言发育迟缓训练的模式,并建立一个科学、可行的适合训练的治疗指南和程序,使之成为常规,以期推动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防治训练工作开展。方法 60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按年... 目的评价开展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语言训练的疗效和意义,探索开展语言发育迟缓训练的模式,并建立一个科学、可行的适合训练的治疗指南和程序,使之成为常规,以期推动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防治训练工作开展。方法 60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按年龄分三组采用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方法训练辅以听觉统合、感觉统合、针灸及家庭指导3个月。结果三组患儿训练后均能取得显著疗效,总有效率达86.66%,<4岁有效率75.00%,2岁≤年龄<3岁与4岁≤年龄≤6岁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基层医院开展语言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训练 语言发育迟缓儿童 训练方法
下载PDF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在重度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3
7
作者 梁肇霞 敖美卿 温丽倩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年第7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在重度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9例重度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均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术,观察其抢救效果。结果本组无1例因静脉输液不畅而影响抢救,同时未出现与颈外静脉穿刺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应用颈外...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在重度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9例重度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均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术,观察其抢救效果。结果本组无1例因静脉输液不畅而影响抢救,同时未出现与颈外静脉穿刺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在短时间内迅速补充足够血容量;具有导管不易脱出、液体不易渗漏、置管保留时间长及静脉炎发生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外静脉 留置套管针 重度创伤失血性休克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