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置管后2周内导管相关性血栓(PICC-related thrombosis,PICCRT)形成情况及其对置管静脉血流状态的动态影响,为实施血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置管后2周内导管相关性血栓(PICC-related thrombosis,PICCRT)形成情况及其对置管静脉血流状态的动态影响,为实施血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5月–2020年7月,前瞻性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PICC置管的实体肿瘤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患者置管后2周内PICCRT形成情况,根据是否发生PICCRT以及有无血栓相关症状和体征,分为无血栓组、非症状性血栓组和症状性血栓组。比较每个时点PICCRT患者检出情况,及其置管前1天和置管后2周内置管静脉的血管直径和血流速度。结果有173例患者完成试验,126例(72.8%)形成了PICCRT,且均发生在置管后1周内。其中非症状性血栓95例,症状性血栓31例。PICC置管前后,非症状性血栓组和症状性血栓组的血管直径均小于无血栓组,血流速度慢于无血栓组,且差异随着导管留置时间延长而持续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ICC置管时选择血管直径大、血流速度快的静脉穿刺置管,可能有助于降低PICCRT;置管后1周是预防PICCRT的重点干预时间。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置管后2周内导管相关性血栓(PICC-related thrombosis,PICCRT)形成情况及其对置管静脉血流状态的动态影响,为实施血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5月–2020年7月,前瞻性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PICC置管的实体肿瘤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患者置管后2周内PICCRT形成情况,根据是否发生PICCRT以及有无血栓相关症状和体征,分为无血栓组、非症状性血栓组和症状性血栓组。比较每个时点PICCRT患者检出情况,及其置管前1天和置管后2周内置管静脉的血管直径和血流速度。结果有173例患者完成试验,126例(72.8%)形成了PICCRT,且均发生在置管后1周内。其中非症状性血栓95例,症状性血栓31例。PICC置管前后,非症状性血栓组和症状性血栓组的血管直径均小于无血栓组,血流速度慢于无血栓组,且差异随着导管留置时间延长而持续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ICC置管时选择血管直径大、血流速度快的静脉穿刺置管,可能有助于降低PICCRT;置管后1周是预防PICCRT的重点干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