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远的辉煌──抗战时期大后方文学运动巡礼
1
作者 文天行 《天府新论》 1995年第6期62-67,共6页
永远的辉煌──抗战时期大后方文学运动巡礼文天行大后方的抗战文学运动,无论从中国文学发展还是从世界文学发展的历史来看,都是前所未有的。抗战八年,文学运动就持续了八年,对文学的发展、现实的促进都有深远的影响。它当然不是从... 永远的辉煌──抗战时期大后方文学运动巡礼文天行大后方的抗战文学运动,无论从中国文学发展还是从世界文学发展的历史来看,都是前所未有的。抗战八年,文学运动就持续了八年,对文学的发展、现实的促进都有深远的影响。它当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罗荪说:“抗战时期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文学运动 抗战文学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新华日报》 郭沫若 现实主义 周恩来 皖南事变后 国民党
下载PDF
关于老庄,从郭沫若说到林语堂
2
作者 文天行 《郭沫若学刊》 2006年第2期38-41,共4页
关键词 林语堂 郭沫若 20世纪40年代 《十批判书》 青少年时期 结构影响
下载PDF
浅谈《围城》
3
作者 文天行 《天府新论》 1998年第5期61-65,共5页
关键词 《围城》 钱钟书 小说 人物形象 方鸿渐形象
下载PDF
胶合着粗野与正义的原始强力
4
作者 文天行 《天府新论》 1994年第2期62-67,共6页
胶合着粗野与正义的原始强力文天行原始强力是抗战时期作家笔下描写的一种特有的生命力现象。鲁迅奠定中国现代现实主义基础的力作《狂人日记》就有这样的描写,而且为后起的作家所注重。这也是一种国际现象,高尔基的《流浪三部曲》不... 胶合着粗野与正义的原始强力文天行原始强力是抗战时期作家笔下描写的一种特有的生命力现象。鲁迅奠定中国现代现实主义基础的力作《狂人日记》就有这样的描写,而且为后起的作家所注重。这也是一种国际现象,高尔基的《流浪三部曲》不也有类似的情状吗?不过,中国的原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强力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特色 文化历史背景 现代文学研究
下载PDF
郭沫若与吴虞孔子观之比较
5
作者 文天行 《郭沫若学刊》 2012年第3期19-25,共7页
五四时期,反孔声浪席卷神州大地。吴虞被尊为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郭沫若有自己的不同看法,并毫不掩饰对孔子的崇拜。本文从孝道、礼制、大同诸方面对郭沫若与吴虞的孔子观作一个比较,以图对打倒孔家店的再认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 五四时期,反孔声浪席卷神州大地。吴虞被尊为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郭沫若有自己的不同看法,并毫不掩饰对孔子的崇拜。本文从孝道、礼制、大同诸方面对郭沫若与吴虞的孔子观作一个比较,以图对打倒孔家店的再认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评价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吴虞 孔子观 比较
下载PDF
郭沫若之中日文化比较观
6
作者 文天行 《郭沫若学刊》 2002年第2期40-44,共5页
郭沫若是 2 0世纪中国现代文化的旗手。他不仅仅是文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 ,还是热血沸腾的革命家。他对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现状有深刻的认识 ,对日本文化的过去和现在也有相当的研究。他在谈到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时许多时候都是相较... 郭沫若是 2 0世纪中国现代文化的旗手。他不仅仅是文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 ,还是热血沸腾的革命家。他对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现状有深刻的认识 ,对日本文化的过去和现在也有相当的研究。他在谈到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时许多时候都是相较而言 ,在比较中寻求同与异、美与丑、善与恶 ,揭露了现代日本主流文化的侵略性 ,为构建我国民族新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中日文化 比较 侵略性
下载PDF
“混沌学界”的“一线”光明
7
作者 文天行 《郭沫若学刊》 2001年第3期3-4,共2页
1923年郭沫若在日本《朝日新闻》新年特号上写了《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成仿吾将其译为中文并撰写了“附识”,发表在《创造周报》上。成仿吾认为“我们文化的精神与思想”被“误解得已不成话”,只有“郭沫若数年以来的研究”,“在... 1923年郭沫若在日本《朝日新闻》新年特号上写了《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成仿吾将其译为中文并撰写了“附识”,发表在《创造周报》上。成仿吾认为“我们文化的精神与思想”被“误解得已不成话”,只有“郭沫若数年以来的研究”,“在这样混沌的学界,能摆脱一切无谓的信条,本科学的精神,据批评的态度而独创一线的光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中国传统文化 科学精神 文学家
下载PDF
论《诺桑王传》
8
作者 文天行 《西藏艺术研究》 1990年第3期32-38,共7页
传统藏戏《诺桑王传》以诺桑与云卓拉姆的爱情故事为主要线索,描绘了尘世、仙境、龙宫广阔的生活画面,展开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赞扬了净化人寰、促人向上的崇高精神世界。它有相当的容量,远超过了十万字,无论是在藏族还是在其他民族的... 传统藏戏《诺桑王传》以诺桑与云卓拉姆的爱情故事为主要线索,描绘了尘世、仙境、龙宫广阔的生活画面,展开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赞扬了净化人寰、促人向上的崇高精神世界。它有相当的容量,远超过了十万字,无论是在藏族还是在其他民族的传统戏中,都是为数不多的。这部颇具匠心的剧作在藏族戏剧史、中国戏剧史和藏族人民的生活中,都应有它肯定的地位。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向前。任何历史形态都会逐渐显示出它的不足,《诺桑王传》也不例外。指出不足不是为了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桑 王传 中国戏剧史 拉姆 生活画面 社会在发展 爱情故事 古典戏剧 毫不畏惧 卓拉
下载PDF
儒学的重光——谈抗战时期的儒学研究
9
作者 文天行 《抗战文化研究》 2007年第1期60-71,共12页
抗战时期是重新认定儒学现实作用与历史价值的时期,是儒学的重光时期。它不仅为中国现代文化增添了耀眼的光彩,还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予以了有益的启示。儒学的重光是建立在否定之否定基础上的。五四运动是伟大的革命运动,可也存在着不可... 抗战时期是重新认定儒学现实作用与历史价值的时期,是儒学的重光时期。它不仅为中国现代文化增添了耀眼的光彩,还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予以了有益的启示。儒学的重光是建立在否定之否定基础上的。五四运动是伟大的革命运动,可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形而上学倾向,主要表现为视儒学为粪土,导致了打倒之声迭起。扭曲了的看法阻碍了’儒学的发展。抗战时期的研究者们从现实和理论两个方面对"五四"及其后约形而上学进行了否定,肯定了儒学不仅具有历史性的还具有现实性的真理价值,应该主动从这个文化宝库中吸纳,并力求有与时俱进的新的构建。吸纳是共识,如何发展却有不同的主张。儒学重光的火炬那真理性的意义是不会泯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 儒学 重光
下载PDF
“新世纪郭沫若研究”笔谈(三篇)
10
作者 谭继和 文天行 彭邦本 《郭沫若学刊》 2001年第3期1-2,共2页
关键词 郭沫若 中国文化 人格修养 学术思想
下载PDF
郭沫若与孔子及其学派
11
作者 文天行 《中华文化论坛》 2000年第3期114-119,共6页
关键词 郭沫若 孔子 儒学 人生哲学 宇宙哲学
全文增补中
文化人的叙述立场与历史反思——“抗战时期的文化人”学术研讨纪要
12
作者 何雪莲 文天行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212,共1页
2013年9月,"抗战时期的文化人"学术研讨在成都举行。此项研讨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与日本"移动的战时媒体与宣传——身体?声音?映像"研究组共同主办,由四川省社科院文学所所长苏宁研究员、日本德岛大学教授邵... 2013年9月,"抗战时期的文化人"学术研讨在成都举行。此项研讨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与日本"移动的战时媒体与宣传——身体?声音?映像"研究组共同主办,由四川省社科院文学所所长苏宁研究员、日本德岛大学教授邵迎建共同主持。日本名古屋大学准教授星野幸代、日本明治大学研究员暨清华大学特聘教授晏妮、日本关西大学教授西村正男、东京艺术大学讲师葛西周博士、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文天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陈思广和副教授周维东、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段从学和李北东等3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参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文化人 历史反思 叙述立场 四川省 研究员 大学教授 抗战文化 社会科学院 学术研讨
下载PDF
重评陈铨抗战时期的文学创作 被引量:4
13
作者 文天行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7年第4期286-288,共3页
作者认为:“这位以被批判者的身分载入文学史册的作家还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从总体——无论是整个创作还是某一部作品(包括《野玫瑰》)来看,他写的还不应属于汉奸文学。
关键词 陈铨 文学创作 抗战文学 批判者 文艺研究 于汉 人物形象 国民党顽固派 主要人物 党的领袖
下载PDF
试论《为奴隶的母亲》与《生人妻》 被引量:2
14
作者 文天行 《社会科学研究》 1983年第3期79-83,共5页
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与罗淑的《生人妻》是我国三十年代著名的两个短篇。这两篇小说,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中,对《为奴隶的母亲》一直评价很高;但对《生人妻》,除个别文学史有所提及外... 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与罗淑的《生人妻》是我国三十年代著名的两个短篇。这两篇小说,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中,对《为奴隶的母亲》一直评价很高;但对《生人妻》,除个别文学史有所提及外,一般都未予以重视。比较一下这两篇小说,我以为,艺术上各有所长,但在揭示生活的深度上,《生人妻》似乎略胜一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年代 奴隶 劳动妇女 族权 封建政权 神权 母亲 中国现代文学 基层政权 旧中国
下载PDF
大后方小说中的传统文化倾向 被引量:1
15
作者 文天行 《齐鲁学刊》 CSSCI 1991年第3期96-104,共9页
大后方小说以其耕耘者众多及特有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赢得了自己的声誉。近些年来,由于逐渐改变了对抗战文学的不公正的态度,包括大后方小说在内的整个抗战文学的研究逐渐受到了重视,并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就大后方小说来讲,无论从微... 大后方小说以其耕耘者众多及特有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赢得了自己的声誉。近些年来,由于逐渐改变了对抗战文学的不公正的态度,包括大后方小说在内的整个抗战文学的研究逐渐受到了重视,并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就大后方小说来讲,无论从微观还是宏观来看,研究的立脚点多在文学价值的分析、美学上的观照、社会学的估价。这无疑是必要的,有意义的。但如果再扩展研究的眼光,沿着时间隧道回溯源远流长的我国传统文化,就会觉得还有必要拓展研究的地平线。本文拟就大后方小说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作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文化倾向 主导地位 社会学 扩展研究 内在联系 宗法思想 儒家文化 地平线 儒家学说
下载PDF
路翎小说的主观色彩 被引量:1
16
作者 文天行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6年第3期296-,共1页
路翎小说的“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风格”,“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路翎塑造人物时着重揭示的是精神世界”,他的“特点在于:在探索人物内心世界时充分发挥了自己主观的作用,由此‘创造出一个特异的精神世界.’它‘有时... 路翎小说的“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风格”,“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路翎塑造人物时着重揭示的是精神世界”,他的“特点在于:在探索人物内心世界时充分发挥了自己主观的作用,由此‘创造出一个特异的精神世界.’它‘有时比现实更高’,‘有时使现实变形’.”其主要表现,“首先是隐微心理的揭示”,“其次是愤激心理的叙述”,“再次是变态心理的披露”,“第四是疯狂心埋的描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翎 变态心理 人物内心世界 人物精神 精神分析学说 文艺研究 抒情色彩 文艺思潮 战斗精神 结构安排
下载PDF
鲁迅小说中的讽刺
17
作者 文天行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85-94,共10页
讽刺,是鲁迅小说的特色.本文打算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意见.一鲁迅运用讽刺手法的显著特点,是密切配合现实斗争.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划时代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爆发了.五四运动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鲁迅积极参加了... 讽刺,是鲁迅小说的特色.本文打算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意见.一鲁迅运用讽刺手法的显著特点,是密切配合现实斗争.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划时代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爆发了.五四运动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鲁迅积极参加了这场决定祖国命运的战斗.他在《孔乙己》、《药》、《头发的故事》、《风波》等小说里,把讽刺作为武器,向腐朽、没落的旧世界进击.《孔乙己》是篇脍灸人口的小说.这篇小说塑造了清末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这个令人难忘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讽刺性 鲁迅小说 孔乙己 五四运动 讽刺手法 知识分子 运用 革命运动 封建社会 反帝反封建
下载PDF
抗战初期国统区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浅见
18
作者 文天行 《学术论坛》 1983年第1期90-93,共4页
从抗日战争爆发至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这期间,文艺大众化运动开展得十分活跃,成绩卓著。可是,并未引起文学研究者的足够重视。本文拟对抗战初期文艺大众化问题之提出、理解、论争、作用等略... 从抗日战争爆发至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这期间,文艺大众化运动开展得十分活跃,成绩卓著。可是,并未引起文学研究者的足够重视。本文拟对抗战初期文艺大众化问题之提出、理解、论争、作用等略抒浅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大众化 文艺工作者 抗战初期 问题讨论 促进作用 淞沪战争 中国共产党 国统区 通俗化 通俗文学
下载PDF
《国统区抗战文艺运动大事记》编余琐谈
19
作者 文天行 《辞书研究》 1987年第6期36-38,共3页
《国统区抗战文艺运动大事记》是我四年来在“抗战文艺”这块园地里耕耘的一点小小“成果”。国统区抗战文艺是在周恩来的亲切关怀、郭沫若等直接领导下发展起来的统一战线的文艺。与同时期的延安、各抗日根据地、
关键词 国统区 文艺运动 大事记 抗战文艺 统一战线 周恩来 文艺工作者 抗日根据地 文艺活动 郭沫若
下载PDF
人民至上──郭沫若文化观研究
20
作者 文天行 《郭沫若学刊》 1995年第4期52-56,39,共6页
人民至上──郭沫若文化观研究文天行以人民为本位是郭沫若抗战时期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更上一层楼的重要表现。所谓以人民为本位者,就是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观察、分析大千世界里的形形色色,以图... 人民至上──郭沫若文化观研究文天行以人民为本位是郭沫若抗战时期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更上一层楼的重要表现。所谓以人民为本位者,就是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观察、分析大千世界里的形形色色,以图建立一种新的社会模式。这种思想不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以人民为本位 人民至上 文化观 抗战时期 人民群众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马克思主义 为人民服务 人民本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