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刍议课文后研讨与练习设计——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文惠林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4,共3页
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者通过设计研讨与练习题,一方面呈现自己的编写意图和目的,另一方面为学生自学课文和教师教学提供思路和参考,因此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对学生和教师的影响力是不可轻视的。事实也... 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者通过设计研讨与练习题,一方面呈现自己的编写意图和目的,另一方面为学生自学课文和教师教学提供思路和参考,因此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对学生和教师的影响力是不可轻视的。事实也是如此,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依据研讨与练习来设计教学方案,指导学生自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材 练习设计 自学课文 人教版 教师教学 学生自学 编写意图 教学方案
下载PDF
叶圣陶预习、讨论观新解 被引量:1
2
作者 文惠林 《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第8期30-32,共3页
叶圣陶先生自1912年起就从事语文教学、编辑、出版工作,在语文这方领域里辛勤耕耘了六十多年,创造性地建构了富有民族特色的科学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语文课程改革,无论是理论指导还是实际操作,都有着重... 叶圣陶先生自1912年起就从事语文教学、编辑、出版工作,在语文这方领域里辛勤耕耘了六十多年,创造性地建构了富有民族特色的科学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语文课程改革,无论是理论指导还是实际操作,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纵观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论述,有两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似乎格外受他的青睐,那就是预习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圣陶 预习 语文教学 教育思想体系 语文课程改革 语文教育思想 出版工作 民族特色
下载PDF
对比的魅力——试析《雪》的对比艺术 被引量:1
3
作者 文惠林 《阅读与鉴赏(教研)》 2007年第6期67-68,共2页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为明朗的一篇.作者以抒情的笔词,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两幅雪景图各以其明丽的色彩、张扬的个性,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力。
关键词 对比艺术 《雪》 《野草》 散文诗集 视觉冲击 震撼力 雪景 描写
下载PDF
科学巨匠的表达智慧
4
作者 文惠林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4-46,共3页
《邓稼先》一文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为纪念好友邓稼先所作。原文发表在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上,修改后被选人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这是一篇形式独特的文章。它既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 《邓稼先》一文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为纪念好友邓稼先所作。原文发表在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上,修改后被选人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这是一篇形式独特的文章。它既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也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物理学奖 《邓稼先》 智慧 科学 《人民日报》 七年级下册 物理学家 美籍华裔
下载PDF
课堂的精彩是学生的精彩
5
作者 文惠林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38,共2页
《核舟记》是一篇文言说明文,作者在文中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生动地再现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技艺。这篇课文我打算用两节课教完,考虑到课文较长,课前我要求学生充分预习,以保证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我也作了充分... 《核舟记》是一篇文言说明文,作者在文中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生动地再现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技艺。这篇课文我打算用两节课教完,考虑到课文较长,课前我要求学生充分预习,以保证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我也作了充分准备:为了让学生能在大脑中再现核舟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课堂 《核舟记》 教学任务 说明文 课文 文言 描写
下载PDF
对比的魅力——试析《雪》的对比艺术
6
作者 文惠林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3-93,共1页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为明朗的一篇,作者以抒情的笔调,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两幅雪景图各以明丽的色彩、张扬的个性,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力。
关键词 对比艺术 《雪》 《野草》 散文诗集 视觉冲击 震撼力 雪景 笔调
下载PDF
差距在理念
7
作者 文惠林 文崇禹 《湖南教育(上旬)(A)》 2021年第5期27-28,共2页
学校工作并不复杂,从开学到学期结束,常规工作都差不多。如果从各类资料,如计划、总结、活动方案等方面来衡量学校的办学效果,各个学校似乎都做得不错:资料齐备,整理规范,计划详细,活动精彩,办学成绩称得上硕果累累。但是当你深入下去,... 学校工作并不复杂,从开学到学期结束,常规工作都差不多。如果从各类资料,如计划、总结、活动方案等方面来衡量学校的办学效果,各个学校似乎都做得不错:资料齐备,整理规范,计划详细,活动精彩,办学成绩称得上硕果累累。但是当你深入下去,比如跟教师谈谈心,听听学生心声,就会发现各个学校的真实情况大不一样。有的学校工作井然有序,管理人员和师生员工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有的学校则显得很被动,办事效率低,推诿或扯皮现象时有发生。症结到底在哪?通过观察与调查,笔者发现原因其实很简单,稍做对比,就能看出端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学成绩 办学效果 扯皮现象 管理人员 办事效率 整理规范 学生心声 积极向上
下载PDF
标题里隐藏了怎样的艺术密码
8
作者 文惠林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09年第6期44-44,共1页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文章明显是鲁迅先生为纪念儿时的保姆阿长而写的,为什么标题取“阿长与《山海经》”?阿长与《山海经》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标题里到底隐藏着怎样的艺术密码?我们不妨从文章的...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文章明显是鲁迅先生为纪念儿时的保姆阿长而写的,为什么标题取“阿长与《山海经》”?阿长与《山海经》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标题里到底隐藏着怎样的艺术密码?我们不妨从文章的后半部分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长与〈山海经〉》 标题 密码 艺术 隐藏 《山海经》 《朝花夕拾》 鲁迅
下载PDF
一个好设计,就有好收获?
9
作者 文惠林 《语文教学之友》 2008年第2期21-22,共2页
新学期开始,我们初一年级备课组决定以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为例,进行教学设计研究活动。在交流讨论中,王老师的设计思路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他的设计把教学目标定为“读写结合”... 新学期开始,我们初一年级备课组决定以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为例,进行教学设计研究活动。在交流讨论中,王老师的设计思路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他的设计把教学目标定为“读写结合”,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掌握“从一件小事中发掘意义”的写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读写结合” 美国作家 初一年级 研究活动 写作方法 新学期 备课组
下载PDF
在快乐游戏中积累词语
10
作者 文惠林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4期59-60,共2页
词是思想的载体,是人思考的工具。词语的贫乏直接表现为思想的贫乏,所以积累词语是学生一项重要的任务。现行的语文教材都很注重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人教版语文教材每篇课文后面都编有“读一读,写一写”的训练项.将课文中的新词排列... 词是思想的载体,是人思考的工具。词语的贫乏直接表现为思想的贫乏,所以积累词语是学生一项重要的任务。现行的语文教材都很注重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人教版语文教材每篇课文后面都编有“读一读,写一写”的训练项.将课文中的新词排列出来,以便学生掌握积累。但实际上学生们在“读一读,写一写”之后,并不能真正掌握积累那些词语,更不能达到运用的目标。那么怎样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积累词语呢?笔者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与学生们一起设计游戏活动,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积累词语。我们的活动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活动 词语 快乐 初中学生 语文教材 积极主动 心理特征 人教版
下载PDF
“背影”里隐藏着什么?
11
作者 文惠林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12期61-62,共2页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动人动心的经典名篇。对于《背影》的称赞,世人不知讲了多少,大家都认为,《背影》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作品中渲染了浓浓的父爱,是父爱让作者一次又一次感动流泪,是父爱感染了读者,让读者动心动情。然而再读...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动人动心的经典名篇。对于《背影》的称赞,世人不知讲了多少,大家都认为,《背影》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作品中渲染了浓浓的父爱,是父爱让作者一次又一次感动流泪,是父爱感染了读者,让读者动心动情。然而再读《背影》,我们会发现,作品感动读者的绝不仅仅是父爱之情,“背影”里蕴含的也绝不仅仅是父爱。背影是人的背后之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影》 隐藏 父爱 朱自清 读者 作品 名篇
下载PDF
不可忽视农村新文盲
12
作者 文惠林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6年第4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农村初中教育 文盲 扶贫帮困 家庭贫困 孩子 学校 辍学
下载PDF
大自然里的习作课
13
作者 文惠林 《湖南教育(中旬)(B)》 2020年第5期62-62,共1页
距离学校不到两公里的地方有一面山坡,山坡上种满了玫瑰。这里,成了我和孩子们的玫瑰园。这天天气晴好,我利用作文课时间,带学生到玫瑰园,让他们在没有羁绊的状态下,写一篇自由作文。临行前,我来了个情绪大煽动。我问学生:“你们有激情... 距离学校不到两公里的地方有一面山坡,山坡上种满了玫瑰。这里,成了我和孩子们的玫瑰园。这天天气晴好,我利用作文课时间,带学生到玫瑰园,让他们在没有羁绊的状态下,写一篇自由作文。临行前,我来了个情绪大煽动。我问学生:“你们有激情吗?”学生齐声回答:“有!”“如果在你们面前呈现出一片美丽的景象,你们会像诗人那样,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来赞美吗?”“当然会。”“那你们怎样表达自己的激情呢?”“啊,真美呀!”“啊,真漂亮啊!”“啊,多么动人啊!”……“真情是从心灵里流出来的,缺少真情的语言既不能让自己感动,更不能打动他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课 自由作文 习作课 充满激情 真情 大自然
下载PDF
我是这样给自己充电的
14
作者 文惠林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充电 教师 引导 农村寄宿制学校 优质资源 学习环境 副校长 办学条件
原文传递
实施新课程,不妨向苏氏求智慧——重读《给教师的建议》
15
作者 文惠林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61-61,共1页
当各式各样新理念、新模式充盈于新课程课堂教学,让我们无所适从、无法把握的时候,我们不妨把眼光转回来,向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寻求智慧。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来源于他长期的教育实践,是他从“全面和谐发展”的... 当各式各样新理念、新模式充盈于新课程课堂教学,让我们无所适从、无法把握的时候,我们不妨把眼光转回来,向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寻求智慧。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来源于他长期的教育实践,是他从“全面和谐发展”的角度,对学生、教师、学校、家庭以及社会长期观察、研究的结果。读他的理论著作,感悟他的教育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教师的建议》 新课程 智慧 苏霍姆林斯基 全面和谐发展 教育思想 著名教育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