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每搏量变异度指导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容量管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文新灵 景桂霞 +1 位作者 何平 侯娟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1-856,共6页
目的观察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GDFT)与常规补液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循环动力学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目标组和常规组,常规... 目的观察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GDFT)与常规补液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循环动力学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目标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补液方案进行补液;目标组采用SVV为指导的目标管理补液方案进行补液。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比较两组术中输液量及其种类、失血量、尿量、术前术后1d血色素(Hb)、血球压积(Hct)、尿素氮(BUN)、肌酐(Ccr)水平以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心力衰竭、肺部感染、吻合口渗漏或腹腔感染、肠梗阻等)。结果 1两组患者基础值(T1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不同时间段比较发现,全麻诱导后即刻(T2)、建立气腹后(T3)、标本切除时(T4)MAP、HR与T1的差值目标组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而胃肠吻合时(T5)、手术结束后即刻(T6)MAP、HR与T1的差值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不良事件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有统计学差异(P<0.05);2术中液体总输入量、晶体输入量目标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胶体液的输入量目标组高于常规组(P<0.05);3目标组尿量和出血量均低于常规组(P<0.05);4两组术前术后1dHb、Hct、BUN、Cc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5目标组术后恢复排气时间、进食流质食物时间和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术后并发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以SVV为指导的GDFT方案不仅能够维持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平稳,而且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是较传统补液方案更为理想的液体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GDFT) 每搏量变异度(SVV)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老年患者
下载PDF
不同液体治疗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文新灵 景桂霞 毕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6期690-693,共4页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同液体治疗对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与0.4%...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同液体治疗对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与0.4%羟乙基淀粉1:1进行补液;对照组采用单纯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进行补液。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的用量,分析不同麻醉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情况,并探讨两组患者术后0~2h、>2~6h、>6~12h、>12~24h 4个时间段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各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18~1.037,均P>0.05),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经方差分析检验无统计学差异(F值分别为0.357、0.459、0.937、1.037,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液体总入量、出血量及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38、0.937、1.129,均P>0.05)。两组患者PONV的发生情况比较,术后的0~2h、>2~6h、>6~12h 3个时间段,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的VAS评分、呕吐的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2.857~6.426,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额外止吐药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065,P<0.05)。结论围麻醉期合理选择输液方案,能明显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几率,从而减少由此产生的相关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治疗 妇科腹腔镜手术 恶心 呕吐
下载PDF
利多卡因下调ABCG2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活性和耐药性 被引量:3
3
作者 毕阳 文新灵 +1 位作者 杜海亮 周荣胜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33-40,共8页
目的探究利多卡因体外下调ATP结合转运蛋白G家族成员2(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 family member 2,ABCG2)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活性及顺铂耐药性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MDA-MB-231、MCF-7细胞,使用CCK-8、EdU、TUNEL法染色验证利... 目的探究利多卡因体外下调ATP结合转运蛋白G家族成员2(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 family member 2,ABCG2)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活性及顺铂耐药性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MDA-MB-231、MCF-7细胞,使用CCK-8、EdU、TUNEL法染色验证利多卡因对细胞增殖活性、顺铂干预增敏作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利多卡因对ABCG2以及凋亡蛋白、耐药蛋白表达及PI3K/Akt蛋白磷酸化的影响;CCK-8法、TUNEL法验证过表达ABCG2对利多卡因联合顺铂干预乳腺癌细胞系增殖活性、凋亡率。结果0.5 mmol/L干预时乳细胞存活率及EdU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利多卡因组和顺铂组细胞存活率、Bcl-2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3、Bax表达量显著升高,联合处理后变化更显著(P<0.05);利多卡因处理后,癌细胞系中ABCG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顺铂+利多卡因组ABCG2、P-gp、MRP1、MRP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顺铂组比较,利多卡因组细胞存活率、p-PI3K/PI3K、p-AKT/AKT表达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空质粒组比较,ABCG2过表达组细胞存活率、p-PI3K/PI3K、p-AKT/AKT表达显著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利多卡因可能通过抑制ABCG2表达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及提高对顺铂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利多卡因 ATP结合转运蛋白G家族成员2 顺铂 耐药性
下载PDF
重症超声六步法在麻醉专业住培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毕阳 文新灵 +1 位作者 杜海亮 周荣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4期139-142,共4页
目的评价重症超声六步法休克流程在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2019年9月—2020年9月中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6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 目的评价重症超声六步法休克流程在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2019年9月—2020年9月中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6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中的实践课采用使用重症超声六步法休克流程的教学方法,对照组中的实践课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两组学员均参加超声理论教学。教学后对两组学员进行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比较两组学员的成绩。结果实验组住培学员的理论考核成绩[(44.97±2.75)分vs.(39.33±3.77)分]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35.63±3.60)分vs.(29.80±3.37)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超声六步法休克流程在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表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超声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教学模式 休克流程 麻醉学 应用 教育
下载PDF
智能化病人自控镇痛对术后镇痛患者不良反应与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韶双 段娜 +4 位作者 李小刚 董麦娟 卜煜琳 文新灵 王强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探讨智能化病人自控镇痛(Ai-PCA)在手术后疼痛管理中对患者不良反应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实施外科手术并自愿使用术后镇痛泵的患者5700例,按照1:2的比例随机分为PCA组和Ai-PCA组.PCA组(n=1612)术后应用常规病人自控镇痛管理... 目的探讨智能化病人自控镇痛(Ai-PCA)在手术后疼痛管理中对患者不良反应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实施外科手术并自愿使用术后镇痛泵的患者5700例,按照1:2的比例随机分为PCA组和Ai-PCA组.PCA组(n=1612)术后应用常规病人自控镇痛管理模式进行疼痛管理,Ai-PCA组(n=3674)术后加用Ai-PCA系统信息监控结果进行疼痛管理.观察两组患者中重度疼痛(NRS≥4)的发生率,恶心呕吐、过度镇静、瘙痒、头晕、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和患者的满意率.结果Ai-PCA组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低于PCA组(P<0.01),且Ai-PCA组患者恶心呕吐、瘙痒、头晕的发生率均低于PCA组(P<0.05);两组均无患者发生呼吸抑制,Ai-PCA组患者的镇痛满意率显著高于PCA组(P<0.01).Ai-PCA系统预测中重度疼痛(NRS≥4)发生的敏感度为90%(62/69)、特异度为89%(3201/3605).结论Ai-PCA系统能够减少镇痛不全、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并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可在临床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疼痛 病人自控镇痛 人工智能 急性疼痛服务
下载PDF
运用目视比浊法测定自来水的硬度
6
作者 刘环环 文新灵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22年第10期43-43,共1页
肥皂中的硬脂酸根离子与水中的镁离子、钙离子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硬脂酸镁和硬脂酸钙白色沉淀。利用该性质,设计了一个简单、易操作的测定自来水的硬度的方法——目视比浊法。该实验设计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科学素养。
关键词 自来水 硬度 皂泡 目视比浊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