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质量对生态修复的响应
被引量:9
- 1
-
-
作者
黄明芝
蓝家程
文柳茜
黄启艳
黄兴顺
田燕玲
-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
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8-156,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典型岩溶区石漠化治理生态修复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41601584)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植被生态修复土壤微生物特性及其对土壤有机碳和岩溶作用的影响”(黔科合基础[2017]1417)
贵州师范大学2017年度学术新苗培养及创新探索专项项目“喀斯特区退耕还林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726-53)。
-
文摘
为研究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属性和土壤质量对不同生态修复模式的响应,选取贵州省贞丰县花江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为研究区,以耕地、次生林、花椒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属性对生态修复的响应。基于方差分析、相关分析、敏感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土壤质量的关键评价指标,采用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法定量评价,评估生态修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修复显著影响土壤属性,进而影响土壤质量。土壤质量评价指标最小数据集由土壤团聚体几何平均重量直径、易氧化有机碳、有机碳和细菌数量4个指标组成。平均重量直径和易氧化有机碳的权重最大(0.44),表明其对土壤质量综合指数的贡献最大,是土壤质量的主要限制因子。土壤质量综合指数由高至低为次生林(0.69)>花椒林(0.46)>耕地(0.25),次生林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显著大于花椒林,次生林和花椒林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显著大于耕地(P<0.05)。两种生态修复措施均显著提高和改善了土壤质量。
-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
土壤质量评价
生态修复模式
主成分分析
-
Keywords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
soil quality assessment
ecological restoration mod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
分类号
X8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喀斯特地区不同施肥模式对黑麦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黄兴顺
黄启艳
文柳茜
田燕玲
黄明芝
蓝家程
-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64-69,共6页
-
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基金项目“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有机肥对土壤-作物系统的影响机制研究”[黔科合J字(2015)2111]。
-
文摘
【目的】探寻喀斯特地区黑麦草的最佳施肥模式,为其优化种植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在施用等量氮水平下,研究不同施肥模式(不施肥、施无机肥、无机肥+有机肥、施有机肥和施2倍有机肥)对黑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施有机肥黑麦草种子发芽率在80%以上,显著高于不施肥、施无机肥和2倍有机肥处理但与无机肥+有机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栽培32 d和45 d后,黑麦草的株高有机肥处理和无机肥+有机肥处理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施2倍有机肥处理显著低于其他处理;栽培45 d后各施肥处理的叶宽和表观叶面积显著增加,以施有机肥的效果最明显,栽培80 d后施有机肥和有机肥+无机肥黑麦草的叶宽和表观叶面积显著增加;施肥能够显著增加黑麦草的总分蘖数,以施无机肥的效果最明显;施有机肥与无机肥能够显著增加黑麦草的茎宽,以施用有机肥效果最明显,有机肥+无机肥与不施肥间无显著差异。【结论】适量施用有机肥和有机肥+无机肥能够明显促进黑麦草生长,过量施用则起抑制作用。
-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黑麦草
施肥
生长指标
-
Keywords
karst area
ryegrass
fertilization
growth indicator
-
分类号
S543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