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针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袁野 文泳鉴 +3 位作者 王悦 郑凤娇 周凯 李应昆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电针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6例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7例和对照组169例。治疗组采用头针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估指数(PRI)评分和中医证候...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电针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6例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7例和对照组169例。治疗组采用头针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估指数(PRI)评分和中医证候症状分级量化评分,比较患者治疗期间服药次数和头痛发作次数,并分析影响偏头痛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两组治疗后及随访1、2、3个月PRI评分和中医证候症状分级量化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后1、2个月PRI评分和中医证候症状分级量化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各星期服药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3、4星期时头痛发作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1、2、3个月疗效与中医证型和VAS评分均有关。治疗组随访2个月疗效与性别有关。治疗组随访3个月疗效与文化程度有关。结论头针配合电针是一种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头针 偏头痛 针药并用
下载PDF
针灸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疾病穴位使用文献统计 被引量:2
2
作者 袁野 文泳鉴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第12期63-65,共3页
目的:统计分析针灸治疗男性性功能疾病相关文献,观察针灸治疗男性性功能疾病的穴位处方规律。方法:通过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1988-2013年针灸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常见三种疾病(勃起功能... 目的:统计分析针灸治疗男性性功能疾病相关文献,观察针灸治疗男性性功能疾病的穴位处方规律。方法:通过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1988-2013年针灸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常见三种疾病(勃起功能障碍、早发性射精、不射精症)的相关文献,建立文献评价表,统计其临床规律。结果:符合纳入标准文献共98篇,其中勃起功能障碍文献52篇,使用穴位所占文献比例前五位为关元、三阴交、肾俞、中极、次髎;早发性射精文献18篇,使用穴位所占文献比例前五位为关元、太溪、太冲、三阴交、肾俞;不射精症28篇,使用穴位所占文献比例前五位为关元、曲骨、肾俞、三阴交、次髎。结论:在临床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常见三种疾病中,使用次数最多穴位在肝经、肾经及任脉,所用次数最多穴位均为关元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男性性功能障碍 阳痿 早泄 不射精症 文献研究
下载PDF
火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郑凤娇 王悦 +2 位作者 袁野 文泳鉴 李应昆 《湖南中医杂志》 2015年第8期175-176,共2页
神经性皮炎,中医学称之为"顽癣",俗称"牛皮癣"。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以剧烈疼痛及皮肤局限性苔癣样变为特征。该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近年火针疗法被广泛应用,并在治疗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中医学称之为"顽癣",俗称"牛皮癣"。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以剧烈疼痛及皮肤局限性苔癣样变为特征。该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近年火针疗法被广泛应用,并在治疗神经性皮炎方面取得良好疗效。火针疗法是传统针灸法中的一种,是将针烧红后,快速刺入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中就有记载,称"焠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皮炎 火针疗法 综述 学术性
原文传递
柴芩承气汤对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血清脂质代谢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玉莹 文泳鉴 +7 位作者 钟少琦 杨鑫敏 姚林波 王雯 刘婷婷 黄伟 孙鑫 夏庆 《华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701-1708,共8页
目的 探讨柴芩承气汤(chaiqin chengqi decoction, CQCQD)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小鼠血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27只C57BL/6小鼠按照每组9只随机分成3组。AP模型组(AP组)与AP模型加CQCQD治疗组(APQ组)均采用间隔1 h共... 目的 探讨柴芩承气汤(chaiqin chengqi decoction, CQCQD)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小鼠血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27只C57BL/6小鼠按照每组9只随机分成3组。AP模型组(AP组)与AP模型加CQCQD治疗组(APQ组)均采用间隔1 h共7次的雨蛙素(50μg/kg)腹腔注射以诱导AP模型,对照组(CON组)则接受同频次、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腹腔注射。APQ组小鼠在第1次注射雨蛙素后1 h开始接受间隔4 h共3次的CQCQD(5.5 g/kg)灌胃干预,AP组仅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第1次雨蛙素或磷酸盐缓冲液注射后12 h收集血液和组织样本,检测各组小鼠血清淀粉酶、脂肪酶、胰腺病理改变情况以及胰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以综合评价AP模型严重程度及CQCQD疗效,并分析各组小鼠的血清脂质代谢产物。结果 与CON组相比,AP组小鼠胰腺组织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和坏死明显,血清淀粉酶、脂肪酶、胰腺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升高(P<0.05);与AP组相比,APQ组胰腺炎症浸润及坏死均有显著改善,血清淀粉酶下降(P<0.05)。血清脂质代谢组学共鉴定319种代谢物,共有13种脂质代谢物在AP组显著上调并在APQ组显著下降,其中9种属于甘油磷脂代谢途径中的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yso-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LPE)分子,进一步统计分析发现其中6种LPE分子可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结论 CQCQD能够有效改善雨蛙素诱导AP小鼠的胰腺损伤和血脂代谢紊乱,显著改善AP小鼠血清LPE水平的异常升高。然而,LPE在AP中的作用以及CQCQD对LPE代谢的调控机制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柴芩承气汤 脂质组学 溶血磷脂酰乙醇胺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