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及相关自身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9
1
作者 文爱清 王军 +3 位作者 杨运森 陈伟 张志成 刘重阳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62-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s,CCP)抗体及相关自身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y,AKA)、抗...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s,CCP)抗体及相关自身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y,AKA)、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y,ANA),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共检测血清标本320例,其中RA患者及非RA患者均为120例,80例健康对照血清。结果抗-CCP、AKA、ANA和RF对诊断RA的敏感性分别为73.33%、51.67%、78.30%、87.50%。抗-CCP的敏感性显著高于AKA(P<0.05),分别低于ANA和RF,但未达到统计学水平。4个指标的特异性为97.50%、96.67%、36.70%和22.50%。抗CCP特异性与AKA相当,但显著高于ANA和RF(P<0.05)。结论抗CCP诊断RA敏感性好特异性高,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抗CCP和抗AKA为RA特异性诊断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临床对RA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抗角蛋白抗体 类风湿因子 抗核抗体
下载PDF
输血科实习教学沟通能力培养实践 被引量:11
2
作者 文爱清 程芝灵 +2 位作者 滕方 卢尧 陈钧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4307-4308,共2页
随着现代医学的蓬勃发展,输血医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培养高层次的输血人才至关重要。医学生通过在输血科的实习首先应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基本试验操作等相关技能,但是在长期的临床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输血科实习生的培养与所制定的... 随着现代医学的蓬勃发展,输血医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培养高层次的输血人才至关重要。医学生通过在输血科的实习首先应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基本试验操作等相关技能,但是在长期的临床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输血科实习生的培养与所制定的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带教老师与学生在带教实习过程中,共同注重输血相关理论知识与基本试验技能的传授与训练,理论知识、试验技能等能力随着教学过程均可以达到既定目标,而临床沟通能力则显得相对薄弱[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科 临床教学实践 带教实习 实习教学 试验操作 带教老师 临床沟通 单采血小板 临床用血 输血医学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临床应用再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文爱清 孙继德 +3 位作者 黄衡柳 袁玲 何静 陈方祥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8-299,301,共3页
目的评价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法在血清梅毒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分别收集临床确诊梅毒患者89例和非梅毒患者135例血清标本,分别用TPPA法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法进行梅毒抗体检测,以FTA-ABS法为金... 目的评价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法在血清梅毒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分别收集临床确诊梅毒患者89例和非梅毒患者135例血清标本,分别用TPPA法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法进行梅毒抗体检测,以FTA-ABS法为金标准,评价TPPA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将非梅毒患者分为老年组(≥60岁)65例和非老年组(<60岁)70例,比较不同年龄组TPPA法假阳性率。结果(1)TPPA法检测确诊梅毒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4%、91.1%、87.5%、96.1%,与FTA-ABS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TPPA法在老年组的假阳性率为15.38%,高于非老年组(2.86%),也高于FTA-ABS法(老年组为4.62%,非老年组为1.43%)。结论TPPA法在临床梅毒血清学确认检测中应结合FTA-ABS法加以确证,以提高梅毒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A-ABS TPPA 梅毒 血清学诊断 方法学比较
下载PDF
β-内啡肽在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脾细胞增殖功能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文爱清 刘良明 胡德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4-406,共3页
目的 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 ,血浆 β 内啡肽 (β EP)对脾细胞增殖功能的调节作用。 方法 ①以Wistar大鼠制造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 ,于模型完成后 0、1、3、6、12、2 4h分别处死大鼠、收集血浆标本并检测 β 内啡肽水平 ,并设假手术对... 目的 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 ,血浆 β 内啡肽 (β EP)对脾细胞增殖功能的调节作用。 方法 ①以Wistar大鼠制造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 ,于模型完成后 0、1、3、6、12、2 4h分别处死大鼠、收集血浆标本并检测 β 内啡肽水平 ,并设假手术对照组 ;②分离正常大鼠脾细胞 ,分别与休克血浆 (Ⅰ组 )、灭活休克血浆 (Ⅱ组 )及休克血浆 + β 内啡肽抗血清 (Ⅲ组 )体外培养 ,观察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功能。结果 ①休克后即刻血浆 β 内啡肽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 ,1h达高峰 ,之后呈下降趋势 ,2 4h趋于休克前水平。②与对照组相比 ,创伤休克血浆可显著降低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功能 (P <0 .0 1) ;休克血浆经灭活后 ,脾细胞增殖功能非常显著回升 (P <0 .0 1) ;休克血浆经 β EP抗血清处理较未经抗血清处理相比 ,脾细胞增殖功能明显升高 (P <0 .0 5 ) ,但仍低于对照组。结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血浆中显著升高的 β 内啡肽对抑制脾细胞增殖功能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啡肽 创伤 失血性休克 脾细胞增殖 大鼠
下载PDF
浅谈输血科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5
5
作者 文爱清 张燕 +2 位作者 滕方 卢尧 程芝灵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2-614,共3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医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的输血医学内容不多,临床医师的输血知识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从提高临床医师安全输血意识、提升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用血水平,推广自体输血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输血科培训在临床...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医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的输血医学内容不多,临床医师的输血知识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从提高临床医师安全输血意识、提升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用血水平,推广自体输血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输血科培训在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输血科 输血医学 临床合理用血
下载PDF
β-内啡肽及其受体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文爱清 刘良明 胡德耀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108-1108,共1页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休克 细胞免疫功能 调节作用 Β-内啡肽 大鼠
下载PDF
应用两种培养基对临床标本L型细菌的分离培养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文爱清 邓光贵 张文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68-569,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分离L型细菌的培养基对L型细菌的分离鉴定。方法:用不加血清或血浆D-GL与改良Kagan培养基分别对临床74份标本的细菌L型作分离培养比较,标本同时接种普通血琼脂培养基作对照。结果:D-GL与改良Kag... 目的:比较两种分离L型细菌的培养基对L型细菌的分离鉴定。方法:用不加血清或血浆D-GL与改良Kagan培养基分别对临床74份标本的细菌L型作分离培养比较,标本同时接种普通血琼脂培养基作对照。结果:D-GL与改良Kagan培养基分离L型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22.9%(17/74)及20.30%(15/74),差别不显著(χ2=1,P>0.05)。结论:D-GL培养基中分子右旋糖酐和赖氨酸代替人或动物血浆,较传统改良Kagan培养荃成本低,制备方法简便,易推广,是分离L型菌的良好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型细菌 培养基 分离 培养
下载PDF
实验诊断学双语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8
作者 文爱清 王军 陈伟 《医学教育探索》 2006年第12期1182-1183,共2页
医学双语教学是近几年在国内逐渐开展起来的教学形式,而实验诊断学双语教学法,是为了适应目前的挑战而采用的教学改革措施之一,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模式。本文就实验诊断学目的的认识及在实施双语教学中的几点策略等方面结合自己的实践... 医学双语教学是近几年在国内逐渐开展起来的教学形式,而实验诊断学双语教学法,是为了适应目前的挑战而采用的教学改革措施之一,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模式。本文就实验诊断学目的的认识及在实施双语教学中的几点策略等方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诊断学 双语教学
下载PDF
输血科临床实习教学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被引量:6
9
作者 文爱清 陈方祥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年第6期55-56,共2页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关键时期,输血科实习的质量与实习的管理水平密切相关。输血科实习教学管理应重视制定合理的实习教学计划、落实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实施科学的实习考评制度,藉此实现输血科实习教学的规范化管理,从而有效提高检...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关键时期,输血科实习的质量与实习的管理水平密切相关。输血科实习教学管理应重视制定合理的实习教学计划、落实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实施科学的实习考评制度,藉此实现输血科实习教学的规范化管理,从而有效提高检验专业实习生在输血科的实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实习 管理
下载PDF
β-内啡肽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文爱清 刘良明 胡德耀 《创伤外科杂志》 2002年第2期124-126,共3页
β 内啡肽是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双向联系的重要介质之一 ,在免疫系统内发挥重要的调理功能。研究表明 β -内啡肽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免疫调节中亦有很重要的作用 ,对其作用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免疫功能紊乱的机制 。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休克 免疫 Β-内啡肽 免疫功能 调节作用
下载PDF
脓毒症与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文爱清 蒋建新 《创伤外科杂志》 2005年第6期471-474,共4页
脓毒症是机体对严重感染的全身反应,其预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及机体的遗传背景等多种因素有关。遗传背景因素在脓毒症产生和转归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笔者对与脓毒症相关的基因多态性进行以下综述。
关键词 脓毒症 基因 关联分析
下载PDF
β-内啡肽在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后细胞免疫受抑中的作用
12
作者 文爱清 王军 +1 位作者 胡德耀 刘良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浆 β -内啡肽 (β -EP)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细胞免疫受抑中的作用。 方法 :①采用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 ,收集休克前、休克后 0h、1h、3h、6h、1 2h、2 4h休克血浆 (SP) ,并检测SP中 β-EP水平 ;②采用体外实验 ,分离并混... 目的 :探讨血浆 β -内啡肽 (β -EP)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细胞免疫受抑中的作用。 方法 :①采用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 ,收集休克前、休克后 0h、1h、3h、6h、1 2h、2 4h休克血浆 (SP) ,并检测SP中 β-EP水平 ;②采用体外实验 ,分离并混合 4只正常大鼠脾细胞 ,分别与SP、SP +β-EP抗血清体外培养 ,观察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白介素 2 (IL - 2 )分泌及白介素 2受体 (IL - 2R)表达的变化。结果 :①休克后即刻血浆 β -EP水平显著升高 (P<0 0 1 ) ,1h达高峰 ,之后呈下降趋势 ,2 4h接近休克前水平。②与对照组相比 ,SP可显著降低ConA诱导的脾细胞功能 (P <0 0 1 ) ,SP中 β-EP含量与脾细胞增殖功能、IL - 2分泌及IL - 2R表达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1 ) ;SP经 β -EP抗血清处理组脾细胞功能明显高于较未经抗血清处理组 (P <0 0 5) ,但仍低于对照组。结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血浆中显著升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啡肽 大鼠 创伤 失血性休克 细胞免疫受抑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与移植排斥反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文爱清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1999年第2期66-68,共3页
白细胞介素是一类在免疫和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它们可参与细胞介导的移植物损伤.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密切相关。体液中某些白细胞介素水平测定对移植排斥诊断、鉴别诊断、抗排斥疗效评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 器官移植 排斥反应
下载PDF
287例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体分析 被引量:28
14
作者 鲁元刚 张文俊 +4 位作者 李文维 赵莉蓉 伍津津 文爱清 李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34-236,共3页
为进一步了解目前我国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因,利用细菌培养、解脲支原体培养、免疫荧光检测沙眼衣原体等方法,对287例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282例检出病原体,其中淋球菌78例(27.65%),解脲... 为进一步了解目前我国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因,利用细菌培养、解脲支原体培养、免疫荧光检测沙眼衣原体等方法,对287例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282例检出病原体,其中淋球菌78例(27.65%),解脲支原体49例(17.37%)、沙眼衣原体45例(15.95%),较国内其它报道少;而非特异性细菌感染特别是在慢性前列腺炎中增加,尤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甚,共98例,占病例总数的34.75%。混合感染及条件致病菌也日益增多。药敏试验示细菌耐药株增多,尤其是对常用抗生素。提示目前国内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日趋复杂,故进行病原体检测,对临床用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感染 病原体 男性
下载PDF
血浆置换治疗高脂血症胰腺炎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武世文 刘勇坚 +2 位作者 周洁 滕方 文爱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7-531,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高脂血症胰腺炎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2年8月,并... 目的系统评价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高脂血症胰腺炎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2年8月,并辅以手工检索和文献追溯等方法获取血浆置换治疗高脂血症胰腺炎的相关文献;由2名独立的研究者严格按照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进行文献筛选、文献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1篇,累计414例患者,其中血浆置换治疗组(PE组)198例,常规综合治疗组(对照组)21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E组明显提高了总体治愈率[RR=1.48,95%CI(1.19,1.85),P=0.000 5],缩短了住院时间、禁食时间以及腹痛缓解时间,治疗后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总体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RR=0.60,95%CI(0.29,1.24),P=0.17]。结论与常规综合治疗相比,PE是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但是目前所获文献方法学质量较低,需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RCTs来评价血浆置换治疗高脂血症胰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胰腺炎 META分析 高脂血症
下载PDF
血浆与红细胞不同输注比例对创伤性失血患者大量输血救治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周洁 吕科 +4 位作者 滕方 姚元章 王杉 卢尧 文爱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44-847,共4页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时,输注不同比例的血浆和红细胞对创伤性失血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1年8月间,因创伤性失血需要输注悬浮红细胞10U以上的患者131例次。根据入院24h内输注血浆与悬浮红细胞(FP∶RBC)的比例,...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时,输注不同比例的血浆和红细胞对创伤性失血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1年8月间,因创伤性失血需要输注悬浮红细胞10U以上的患者131例次。根据入院24h内输注血浆与悬浮红细胞(FP∶RBC)的比例,将患者分为高比例组(FP∶RBC≥1∶1,n=56)、中比例组(FP∶RBC=1∶2~1∶1,n=43)、低比例组(FP∶RBC≤1∶2,n=32)。采用单变量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和Kaplan-Meier的统计方法,比较患者大量输血前后和3组之间凝血功能指标、在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生存率的差异。结果与输血前相比,高比例组和中比例组患者输血后APTT、PT-INR均无明显变化,低比例组APTT、PT-INR均明显升高(P<0.01)。3组之间输血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在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输血后APTT,高vs中vs低:(37.3±12.4)vs(41.1±11.5)vs(49.9±14.0),P<0.05;输血后PT-INR,高vs中vs低:(1.11±0.19)vs(1.20±0.37)vs(1.66±0.62),P<0.05;在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高vs中vs低:(19.8±6.3)vs(25.8±11.3)vs(26.6±8.0),P<0.01],但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血后高、中比例组凝血功能均显著优于低比例组(P<0.05),高比例组在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显著少于其他2组,低比例组与中比例组相比无差异。结论大量输血时,较高比例地输注血浆,有利于预防创伤性失血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降低患者住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达到节约血液资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失血 大量输血 冰冻血浆 输注比例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改革实验诊断教学 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伟 文爱清 吴丽娟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72-273,共2页
关键词 实验诊断教学 医学发展 现代医学科学 检验医学学科 实验诊断学 改革 临床医学 生命科学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Lipase、CRP和IL-6在急性胰腺炎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杨沛 陈伟 文爱清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1048-1049,共2页
目的 评价联合检测脂肪酶 (Lipase)、白细胞介素 6 (IL 6 )和C 反应蛋白 (CRP)是否能够快速诊断和有效预后急性胰腺炎。方法 检测 4 0例非胰腺炎急腹症病人 ,4 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 (包括 2 5例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和 15例重症急性胰腺... 目的 评价联合检测脂肪酶 (Lipase)、白细胞介素 6 (IL 6 )和C 反应蛋白 (CRP)是否能够快速诊断和有效预后急性胰腺炎。方法 检测 4 0例非胰腺炎急腹症病人 ,4 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 (包括 2 5例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和 1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 )和 4 0例健康控制组人员的血清Lipase、IL 6、CRP水平。 结果 Lipase(判定点设在 4 5 0u/L)可以正确区分 97%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和其它急腹症患者 ,有 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Lipase低于 4 5 0u/L而未能正确区分 ,阳性预测值为 97% ,阴性预测值为 95 %。IL 6 (判定点设在 3 7μg/L) ,可以正确区分重症胰腺炎和轻度胰腺炎 ,敏感性为 10 0 % (15 / 15 ) ,特异性为 87% (2 0 / 2 3) ,阳性预测值为 88% ,阴性预测值为 10 0 % ,可以对急性胰腺炎的病情程度进行准确分级。CRP(判定点设在 6mg/L)显示预后效率低于IL 6 ,敏感性为 87% (13/ 15 ) ,特异性为 4 8% (11/ 2 3) ,阳性预值为 5 2 % ,阴性预值为 85 %。结论 联合检测Lipase、CRP和IL 6可以快速诊断急性胰腺炎和有效预后病情 ,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脂肪酶 IL-6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临床医护人员输血不良反应继续教育需求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10
19
作者 滕方 赵富海 +6 位作者 周榆 陈伟 林辉 余泽波 唐海平 文爱清 熊鸿燕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继续教育需求的现况,为开展医护人员输血不良反应继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重庆市3所三甲医院的临床主要用血科室(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外科、创伤外科、关节外科、肝胆外科、血液内科、消化科等年用血...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继续教育需求的现况,为开展医护人员输血不良反应继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重庆市3所三甲医院的临床主要用血科室(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外科、创伤外科、关节外科、肝胆外科、血液内科、消化科等年用血量较多的科室)全部1 903名医护人员,对其输血不良反应知识做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本组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相关知识正确回答率(%)是51.31(976/1 903);不同学历者得分(分):专科15.98±3.79、本科16.41±3.95、硕士15.72±4.19、博士16.82±3.98(P<0.01);不同职称者得分(分):初级16.06±3.96、中级16.87±3.95、高级16.99±3.73(P<0.01);不同工作年限者得分(分):<5年15.82±3.93、5-10年16.62±4.04、>10年16.92±3.69(P<0.01);不同培训次数者得分(分):0次16.26±3.72、1-3次16.30±3.79、≥4次16.71±3.65(P<0.01);38.26%(728/1 903)的医护人员认为目前输血不良反应上报认为存在漏报,96.42%(1 835/1 903)的医护人员认为有必要开展输血不良反应继续教育。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相关知识掌握相对欠缺,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继续教育来提高医护人员认识水平,以保证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输血 输血反应 医护人员 问卷调查 继续教育 输血安全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凝血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卢尧 滕方 +1 位作者 孙桂香 文爱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6-220,共5页
肝硬化患者肝脏合成功能受损,不仅多种促凝因子水平下降,抗凝因子也平行下降。常规凝血检查如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不能预测这类患者出血并发症的发... 肝硬化患者肝脏合成功能受损,不仅多种促凝因子水平下降,抗凝因子也平行下降。常规凝血检查如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不能预测这类患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实验室证据显示这类患者具有与健康者相当的凝血酶生成潜能,患者处于止血再平衡状态。这种不稳定的再平衡状态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时表现出低凝(出血)或高凝(血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出血 血栓 止血再平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