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老来学音乐
- 1
-
-
作者
文益新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老友》
2021年第2期54-54,共1页
-
文摘
我1951年12月出生于洞庭湖畔,14岁前随祖父母生活在湖南老家益阳市。我对音乐的印象是从戏曲开始的。在我四五岁时,喜欢湖南地方戏的祖母就常带我去益阳市的大世界等戏院看花鼓戏,久而久之,我也能跟着哼唱一些唱段。后来,除了花鼓戏之外,湘剧也常在益阳演出,其中的竹笛音乐更吸引着我。小学时,我买了一支竹笛,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能用竹笛吹奏出那个年代流行的许多歌曲。
-
关键词
花鼓戏
竹笛音乐
竹笛吹奏
地方戏
湘剧
洞庭湖畔
哼唱
益阳市
-
分类号
J603
[艺术—音乐]
-
-
题名父亲教我做馒头
- 2
-
-
作者
文益新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老友》
2019年第2期21-21,共1页
-
文摘
父亲在家排行老大,从小勤奋好学。1952年他从湖南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东北沈阳工作,1959年又调到河南的洛阳铜加工厂(当时的黄河冶炼厂)。我自幼在湖南益阳与祖父母一同生活,直到14岁才到洛阳居住。也许因我是兄妹中的老大吧,父亲一直对我要求很严,各方面都想让我给弟弟妹妹做榜样。特别是1968年全国掀起知青上山下乡的热潮,父亲意识到我有可能上山下乡去独立生活了,于是急于教我做各种家务,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教我做馒头。
-
关键词
冶炼厂
上山下乡
父亲
馒头
热潮
沈阳
分配
洛阳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半路捡来的宣传画
- 3
-
-
作者
文益新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
2021年第3期41-41,共1页
-
文摘
1970年7月,趁初中放暑假,我从河南洛阳的父母身边回湖南益阳老家看望祖父母,途经长沙。傍晚时分,我走在长沙市区的人行道上,微微热风,从一个垃圾桶旁刮来一张彩色小纸片。儿时在祖父母身边生活时我就学习过国画花鸟,所以对色彩很敏感,便随手拾起。
-
关键词
长沙市区
垃圾桶
湖南益阳
河南洛阳
祖父母
宣传画
人行道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童年的飞机梦
- 4
-
-
作者
文益新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老友》
2020年第7期14-14,共1页
-
文摘
在小孙女生日的酒席上,亲朋好友聊起了赴外地双飞旅游的话题,由此我联想到自己童年心底的飞机梦。1951年12月,我出生在洞庭湖区,由于父母要去辽宁沈阳工作,我14岁前只好随祖父母生活在湖南老家益阳市。在我五六岁时,天上一架飞机从祖父母家上空轰鸣而过,祖父指着那银白色的飞机对我说:"新伢子快看!这是飞机,里面坐了好多人呢!"
-
关键词
辽宁沈阳
小孙女
洞庭湖区
祖父母
益阳市
童年
梦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难忘老师的教诲
- 5
-
-
作者
文益新
-
机构
河南
-
出处
《老友》
2020年第4期18-18,共1页
-
文摘
1969年春天,我们这届小学毕业生从邻近多所小学来到洛阳四中,以读高中的年龄念初中。那时的我平时贪玩不说,在某些科目的课堂上,还喜欢背着老师在课桌下画画。在初一的某堂政治课上,班主任杨培玉老师正联系排(相当于现在的班级)里实际讲解政治课新内容,我从课桌内拿出一本课外书翻了翻,就在书底封皮上凭想象画了一幅风景画,有同学伸过头来观看,被杨老师发现了。
-
关键词
杨老师
洛阳铜加工厂
黑板报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幸福村(国画)
- 6
-
-
作者
文益新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老友》
2019年第7期36-36,共1页
-
-
关键词
幸福
-
分类号
J222
[艺术—美术]
-
-
题名山村春色(国画)
- 7
-
-
作者
文益新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老友》
2019年第3期36-36,共1页
-
-
分类号
J222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