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磺酰胺基溴化硼促进下溴代乙酸酯与吲哚甲醛的缩合反应中底物醛的电子效应
1
作者 文石军 姚祝军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9-133,共5页
研究了二磺酰胺基溴化硼存在下溴代乙酸叔丁基酯对吲哚α或β甲醛的缩合反应,发现其产物与醛基的位置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吲哚氮原子的保护基性质也对产物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吲哚甲醛 缩合反应 二磺酰胺基溴化硼 溴化乙酸酯 电子效应 β-羟基-2-氨基酸 抗炎药物
下载PDF
在乳腺癌中应用CRISPR/Cas9筛选发现一种动粒-微管依赖的Aurora-A抑制剂耐药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艾琳 文石军 +9 位作者 刘芳 张子健 刘美玲 武远众 何斌 严敏 康铁邦 林永辉 王自峰 刘强 《癌症》 SCIE CAS 2021年第8期331-349,共19页
背景与目的 Aurora-A(AURKA)在乳腺癌中过表达,并且与乳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最近,选择性Aurora-A抑制剂alisertib(MLN8237)被证实在多种癌症的单药治疗中表现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但Ⅲ期临床试验却报道了失败的治疗结果,MLN823... 背景与目的 Aurora-A(AURKA)在乳腺癌中过表达,并且与乳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最近,选择性Aurora-A抑制剂alisertib(MLN8237)被证实在多种癌症的单药治疗中表现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但Ⅲ期临床试验却报道了失败的治疗结果,MLN8237未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因此,发现能够增强MLN8237活性的潜在分子,可为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提供合理的联合用药方案。方法本研究中,我们在乳腺癌细胞中用MLN8237对507个激酶进行了系统的合成致死性CRISPR/Cas9筛选,鉴定出了一组与MLN8237具有合成致死活性相互作用、可作为药物靶标的激酶。随后,我们用竞争性生长分析、克隆形成实验、细胞活性分析、凋亡分析和异种移植瘤小鼠模型,评价了Haspin(GSG2)缺失或抑制与MLN8237的协同治疗效果。在机制研究方面,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了微管状态及Aurora-B和有丝分裂着丝粒相关驱动蛋白(mitotic centromere-associated kinesin,MCAK)的定位。结果我们发现,Haspin缺失或抑制可轻微抑制癌细胞生长,却明显增强了MLN8237的细胞杀伤活性。机制研究表明,Aurora-A抑制剂与Haspin抑制剂共同给药,阻碍了Aurora-B与MCAK被招募到着丝粒,这与过度的微管解聚作用、动粒–微管(kinetochoremicrotubule,KT-MT)连接失败及严重的有丝分裂灾难相关。我们进一步发现,MLN8237与Haspin抑制剂CHR-6494联合给药,在降低乳腺癌细胞的活力方面发挥了协同作用,并显著抑制了体外和体内实验中的肿瘤生长。结论以上结果表明,Haspin可作为一个合成致死靶点,CHR-6494可作为一种潜在的联合用药,改善MLN8237对乳腺癌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isertib AURORA-A 乳腺癌 CHR-6494 CRISPR/Cas9筛选 Haspin 动粒–微管 有丝分裂着丝粒相关驱动蛋白 合成致死 异种移植瘤
下载PDF
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和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分析索拉非尼耐药白血病细胞的代谢重编程和氧化还原适应 被引量:1
3
作者 游昕 姜伟业 +7 位作者 卢文华 张晖 俞甜甜 田京钰 文石军 Guillermo Garcia-Manero 黄蓬 胡寓旻 《癌症》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7期294-307,共14页
背景与目的FMS样酪氨酸激酶3(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FLT3)近膜结构域内的内部串联重复(internal tandem duplications,ITD)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预后不良的指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索拉非尼)是急性髓... 背景与目的FMS样酪氨酸激酶3(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FLT3)近膜结构域内的内部串联重复(internal tandem duplications,ITD)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预后不良的指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索拉非尼)是急性髓系白血病主要的靶向药物,但会产生耐药性,使其疗效受限。虽然目前已对FLT3抑制剂耐药的分子机制有所了解,但代谢物水平的细胞功能及与代谢通路的相互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阐明白血病细胞对FLT3抑制剂耐药后代谢组学的改变情况。方法我们建立了2株携带FLT3/ITD突变的索拉非尼耐药的细胞系,命名为鼠源BaF3/ITD-R和人源MV4-11-R细胞系。我们进行了非靶向代谢组学和稳定同位素标记代谢流分析,以确定与耐药相关的代谢改变。结果耐药细胞表现出完全改变的代谢图谱,其特征表现为葡萄糖需求增加,伴随进入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PPP)的葡萄糖通量减少;氧化应激增加,同时谷胱甘肽合成增加。我们证明了耐药细胞中代谢改变得分最高的网络与核苷酸降解相关。我们还进行了稳定同位素示踪实验,结果提示在耐药细胞中进入PPP的葡萄糖通量减少。进一步研究表明,PPP中主要酶的抑制包括氧化途径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陷和非氧化途径的转酮醇酶(transketolase,TKT)。此外,我们发现长期使用索拉非尼可导致FLT3/ITD阳性的白血病细胞氧化应激增加,同时伴有细胞增殖能力降低及抗氧化应答增强。结论我们通过比较代谢组学的相关数据鉴定出了独特的代谢和氧化还原适应特征,这可能促进了FLT3/ITD突变的白血病细胞发生索拉非尼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T/ITD 代谢组学 糖酵解 抗氧化剂 耐药 索拉非尼 急性髓系白血病 白血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