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矛盾的田园共同体——论狄兰·托马斯《梦中的乡村》中的和谐与冲突
1
作者 文箐一帆 刘明录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2年第10期40-46,共7页
狄兰·托马斯的诗歌《梦中的乡村》以波澜壮阔的想象力描绘了一个和谐与冲突并存的田园共同体。通常的山水田园诗一派静谧安详,但托马斯此诗中的暴力、不安意象占有半壁江山。托马斯别出心裁的主题设置有时代渊源。身处两次世界大... 狄兰·托马斯的诗歌《梦中的乡村》以波澜壮阔的想象力描绘了一个和谐与冲突并存的田园共同体。通常的山水田园诗一派静谧安详,但托马斯此诗中的暴力、不安意象占有半壁江山。托马斯别出心裁的主题设置有时代渊源。身处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托马斯,力图通过田园共同体中的矛盾揭示当时社会的面貌和本质,从而得出要坚定信仰的结论,号召世人感恩世间的美好并警惕潜在的危机,以不可撼动的信念一同迎接挑战与克服困难,显示了托马斯独树一帜的创作技巧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园共同体 《梦中的乡村》 和谐 冲突
下载PDF
“大房子”里的疯癫与丑陋--约翰·班维尔《桦林庄园》中的审丑狂欢
2
作者 文箐一帆 刘明录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78-81,共4页
爱尔兰小说家约翰·班维尔在其作品《桦林庄园》中,利用一栋荒芜的“大房子”和一个缺少美感的马戏团,呈现出爱尔兰民族记忆中最具代表性的英\|爱优势阶级身份认同困惑。疯癫丑陋的人物表征达成了巧妙的审丑狂欢效果,也正是通过这... 爱尔兰小说家约翰·班维尔在其作品《桦林庄园》中,利用一栋荒芜的“大房子”和一个缺少美感的马戏团,呈现出爱尔兰民族记忆中最具代表性的英\|爱优势阶级身份认同困惑。疯癫丑陋的人物表征达成了巧妙的审丑狂欢效果,也正是通过这一系列宣泄式的审丑狂欢,小说回归了充斥着政治危机、暴力动乱和民族矛盾的荒诞现实,并最终达到净化读者心灵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班维尔 《桦林庄园》 疯癫 审丑狂欢
下载PDF
本杰明·迪斯雷利小说《坦克雷德,或新十字军》中的圣地异托邦构想
3
作者 文箐一帆 刘明录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95-100,共6页
维多利亚时期保守派的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长于将政治宣言挥洒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然而在“青年英格兰”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坦克雷德,或新十字军》中,迪斯雷利第一次流露对英帝国宗教信仰的模棱两可态度。这种模糊源自于迪斯... 维多利亚时期保守派的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长于将政治宣言挥洒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然而在“青年英格兰”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坦克雷德,或新十字军》中,迪斯雷利第一次流露对英帝国宗教信仰的模棱两可态度。这种模糊源自于迪斯雷利本身的犹太人身份和时代洪流衍生出的信仰危机问题。借助基督教圣地巡礼的范式,迪斯雷利一方面呼吁传统信仰的回归,另一方面创造了可供大英帝国想象、为稳固大英帝国统治的“犹太教”异托邦。迪斯雷利套用笔下的坦克雷德之肉身进行的“寻根”朝圣之旅,提供了以克己复礼发展英国新教的可能性,表明了在信仰退潮的社会大环境下复兴信仰魅力的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杰明·迪斯雷利 《坦克雷德 或新十字军》 圣地异托邦
下载PDF
牺牲、反思与集体救赎——爱德华·邦德《狄亚》中的多重“替罪羊”形象探析
4
作者 文箐一帆 刘明录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57,共4页
《狄亚》是英国著名剧作家爱德华·邦德创作于2016年的一部残酷戏剧,剧中生命轨迹各异的多重“替罪羊”形象引人注目。邦德借多重“替罪羊”形象反思了在暴力、人性缺失、战争三重严酷环境下人类生存的困境与绝望,并将矛头直指不理... 《狄亚》是英国著名剧作家爱德华·邦德创作于2016年的一部残酷戏剧,剧中生命轨迹各异的多重“替罪羊”形象引人注目。邦德借多重“替罪羊”形象反思了在暴力、人性缺失、战争三重严酷环境下人类生存的困境与绝望,并将矛头直指不理性的社会。在邦德看来,集体救赎是“替罪羊”形象牺牲和反思后的必由之路,他也借此引出以责任、秩序、良知重塑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案,在悲观的基调中升华出乐观与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亚》 爱德华·邦德 多重“替罪羊”形象 集体救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