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酸溶解-酶消化法制备医用胶原膜 被引量:6
1
作者 林崇韬 文胡实 +1 位作者 孙宏晨 欧阳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 :探讨 I型胶原的提取和胶原膜的制备方法。方法 :取新鲜成年牛跟腱 ,用乙酸溶解 -酶消化法提取 I型胶原 ,并进行盐析、透析、纯化得到精制的液态胶原 ,用戊二醛进行交联。结果 :提取的胶原紫外分光光谱最高吸收峰值为 2 30 nm左右 ... 目的 :探讨 I型胶原的提取和胶原膜的制备方法。方法 :取新鲜成年牛跟腱 ,用乙酸溶解 -酶消化法提取 I型胶原 ,并进行盐析、透析、纯化得到精制的液态胶原 ,用戊二醛进行交联。结果 :提取的胶原紫外分光光谱最高吸收峰值为 2 30 nm左右 ;聚丙酰胺凝胶电泳呈现 2条相邻带 (相对分子质量 980 0 0左右 ) ,符合 I型胶原的特性。冻干交联胶原膜呈白色海绵状 ,具有一定弹性。扫描电镜观察胶原膜为孔网状结构 ,孔径 1 5~ 5 0 μm。结论 :乙酸溶解 -酶消化法提取牛腱胶原是一种简单、理想的方法 ,可得到含量及纯度较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I型/分离和提纯 医用胶原膜 乙酸溶解一酶消化法 显微镜检查 电子 扫描
下载PDF
大鼠颌下腺肌上皮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汤晓飞 文胡实 +1 位作者 高文涛 欧阳喈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9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目的 :观察组织块原代培养法是否可用于涎腺肌上皮细胞发育分化的研究 ,并探讨肌上皮细胞的组织发生。方法 :采用组织块原代培养法 ,通过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及免疫组化染色等检测手段 ,对不同时期大鼠颌下腺肌上皮细胞进行研究。结果 ... 目的 :观察组织块原代培养法是否可用于涎腺肌上皮细胞发育分化的研究 ,并探讨肌上皮细胞的组织发生。方法 :采用组织块原代培养法 ,通过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及免疫组化染色等检测手段 ,对不同时期大鼠颌下腺肌上皮细胞进行研究。结果 :肌上皮样细胞及含有分泌颗粒的分泌细胞见于体外培养第 3d。肌微丝及Actin阳性细胞分别最早出现于培养第 6d和 7d。此结果与体内研究结果相一致。结论 :肌上皮细胞可能来源于上皮干细胞 ;体外组织块培养方法亦适用于细胞分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上皮细胞 分化 体外培养 颌下腺
下载PDF
感染根管牙本质中内毒素含量的测定及其与临床症状相关性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月萍 王冠英 +1 位作者 文胡实 张泽兵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96-197,共2页
本实验采用产色基质法鲎实验对30例根尖周炎离休牙根管部位的牙本质中内毒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且对内毒素含量改变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进行讨论。结果发现,感染根管牙本质中内毒素的含量范围在1.033~9.870μg/mL之间... 本实验采用产色基质法鲎实验对30例根尖周炎离休牙根管部位的牙本质中内毒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且对内毒素含量改变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进行讨论。结果发现,感染根管牙本质中内毒素的含量范围在1.033~9.870μg/mL之间;有自发痛、叩痛、X光片所见有阴影的牙内毒素含量均高于无上述症状的牙,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周围炎 内毒素 鲎试验
下载PDF
牙龈拟杆菌诱导的免疫机制
4
作者 吴晓晖 文胡实 孙风荣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89年第3期134-136,共3页
作者首先制备了牙龈拟杆菌的可溶性提取物(简称Bg),并通过实验发现Bg对宿主的免疫功能具有广泛的抑制作用。Bg不仅对依赖于IL—2的T细胞克隆扩张有着直接的抑制作用,而且它又可活化抑制性T细胞来间接地抑制宿主的免疫功能。
关键词 牙龈拟杆菌 免疫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