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P神经网络在隧道围岩力学参数反演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
作者 文辉辉 尹健民 +1 位作者 秦志光 谢仁红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7-51,56,共6页
以谷城至竹溪高速公路珠藏洞隧道施工监测为工程依托,根据现场变形监测数据的指数函数回归方程,对最终变形量进行了预测,并基于其预测值,借助BP神经网络的超强非线性映射能力,对隧道围岩力学参数(变形模量E、黏聚力C、内摩擦角φ)进行反... 以谷城至竹溪高速公路珠藏洞隧道施工监测为工程依托,根据现场变形监测数据的指数函数回归方程,对最终变形量进行了预测,并基于其预测值,借助BP神经网络的超强非线性映射能力,对隧道围岩力学参数(变形模量E、黏聚力C、内摩擦角φ)进行反演,以及时掌握开挖围岩类型和材料特性参数,为隧道工程施工和设计提供参数依据,从而达到安全施工和优化设计的目的,以实现隧道的信息化施工与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终变形量 BP神经网络 隧道围岩 力学参数 反演
下载PDF
监控量测在隧道洞口滑坡预报中的实例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文辉辉 李长武 +1 位作者 尹健民 汪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70-72,共3页
隧道洞口受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及施工开挖等因素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滑坡事故。监控量测技术已成为保证隧道洞口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了监控珠藏洞隧道洞口边坡的变形情况,布设了地表监测点,通过连续的变形观测和分析,掌握了边... 隧道洞口受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及施工开挖等因素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滑坡事故。监控量测技术已成为保证隧道洞口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了监控珠藏洞隧道洞口边坡的变形情况,布设了地表监测点,通过连续的变形观测和分析,掌握了边坡变形的动态发展过程,对滑坡进行了成功预测,保证了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可为类似工程边坡设计及滑坡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洞口 监控量测 施工安全 滑坡预测
下载PDF
隧道开挖围岩变形监测与初始地应力场反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文辉辉 张婵娟 +1 位作者 潘晓光 袁坤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38-41,共4页
隧道施工的安全预警问题,备受工程界关注。在湖北省谷(城)竹(溪)高速公路珠藏洞隧道施工过程中,基于现场监测数据的指数函数回归模型,采用位移反分析法对隧道工程区域的岩体地应力场进行了反分析。根据反分析成果对隧道施工进行了模拟,... 隧道施工的安全预警问题,备受工程界关注。在湖北省谷(城)竹(溪)高速公路珠藏洞隧道施工过程中,基于现场监测数据的指数函数回归模型,采用位移反分析法对隧道工程区域的岩体地应力场进行了反分析。根据反分析成果对隧道施工进行了模拟,确定了工程区地应力场的分布特征。其分析成果与周边隧道的应力测试结果吻合较好,为工程的安全施工、监测断面的布置、围岩稳定性评价、二次衬砌施作时间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反分析 初始地应力 隧洞开挖 围岩变形监测 珠藏洞隧道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文辉辉 秦强 彭海华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7-30,共4页
以谷城至竹溪高速公路珠藏洞隧道为工程依托,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案,选用ANSYS软件对隧道开挖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建立了不同围岩力学参数下的围岩最终变形量灰色关联分析模型,以确定影响围岩稳定性的主次因素。结果表明,围岩内摩擦角φ是... 以谷城至竹溪高速公路珠藏洞隧道为工程依托,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案,选用ANSYS软件对隧道开挖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建立了不同围岩力学参数下的围岩最终变形量灰色关联分析模型,以确定影响围岩稳定性的主次因素。结果表明,围岩内摩擦角φ是影响隧道ZK62+010~ZK62+160段开挖后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围岩粘聚力c和围岩变形模量E为次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稳定性分析 力学参数 正交试验设计 灰色关联分析 最终变形
下载PDF
基于Hermite插值法的GM(1,1)模型在软基地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文辉辉 杨鹏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50,56,共5页
地表沉降量作为判定地基卸载时间的直接技术指标,其计算的准确性已成为各类工程技术人员面临的难题之一。为研究某软基施工过程中加固效果的动态变化情况,采用Hermite插值法将现场地表沉降实测数据转化为等时间间隔,并基于转化结果建立... 地表沉降量作为判定地基卸载时间的直接技术指标,其计算的准确性已成为各类工程技术人员面临的难题之一。为研究某软基施工过程中加固效果的动态变化情况,采用Hermite插值法将现场地表沉降实测数据转化为等时间间隔,并基于转化结果建立了GM(1,1)模型和对应的时间响应函数,以预测不同时间下的地表沉降量。分析计算结果表明:GM(1,1)模型的计算精度等级为1级,对不同时间下的地表沉降量能进行较好的预测;同时,为今后解决类似复杂沉降预测问题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mite插值法 GM(1 1)模型 非等时间间隔 沉降量
下载PDF
灰色系统在隧道监控量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邹盛国 章克凌 +1 位作者 彭少培 文辉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62-64,共3页
在灰色系统理论基础上,通过实测值和预测值的对比,建立了GM(1,1)灰色系统修正预测模型,对围岩稳定时间和最终变形量进行了预测,克服了小样本时间序列数据在围岩变形预测中的缺陷。研究结果表明:灰色系统修正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在灰色系统理论基础上,通过实测值和预测值的对比,建立了GM(1,1)灰色系统修正预测模型,对围岩稳定时间和最终变形量进行了预测,克服了小样本时间序列数据在围岩变形预测中的缺陷。研究结果表明:灰色系统修正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开挖围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灰色系统理论通过少量量测数据,较好地预测围岩变化趋势,及时掌握隧道开挖后围岩变形的动态发展过程,从而可指导隧道施工,具有重要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预测 围岩稳定性 灰色系统 预测精度 隧道
下载PDF
基于Asaoka法的非等间隔真空预压土体沉降数据处理 被引量:5
7
作者 贺迎喜 文辉辉 +1 位作者 梁小丛 何丽平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25,36,共4页
工后沉降量是反应地基加固效果的直接技术指标,必须以最终沉降量的计算为依据。为判定某软基施工工程的施工效果和确定停泵时间,以真空预压过程中土体实测沉降量为依据,采用三次样条曲线插值法对非等间隔时距下的实测沉降量进行转化,选... 工后沉降量是反应地基加固效果的直接技术指标,必须以最终沉降量的计算为依据。为判定某软基施工工程的施工效果和确定停泵时间,以真空预压过程中土体实测沉降量为依据,采用三次样条曲线插值法对非等间隔时距下的实测沉降量进行转化,选用Asaoka法对土体最终沉降量进行预测和软基工后沉降量的计算。结果表明,时间间隔为5 d时对应的最终沉降预测结果较好;抽真空开始后的第120 d,软基土体工后沉降量满足设计要求,可停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工后沉降量 最终沉降量 三次样条曲线 非等间隔时距
下载PDF
珠藏洞隧道施工安全监测与量测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邱青长 谢仁红 +1 位作者 文辉辉 秦志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4-38,共5页
为保证谷城至竹溪高速公路珠藏洞隧道开挖过程中的施工安全,在优化围岩变形监测方案与预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指数函数回归分析模型,对典型监测断面位移量测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与精度判定。结果表明:指数函数能较好地拟合实测值,且能反... 为保证谷城至竹溪高速公路珠藏洞隧道开挖过程中的施工安全,在优化围岩变形监测方案与预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指数函数回归分析模型,对典型监测断面位移量测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与精度判定。结果表明:指数函数能较好地拟合实测值,且能反映隧道开挖后围岩的时态变化情况,可以作为围岩稳定性判定和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的依据;典型监测断面的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累计位移均远小于警戒值,隧道围岩稳定性较好,支护结构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施工 安全监测 回归分析 指数函数 围岩变形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在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谢仁红 邹朋高 文辉辉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22,48,共4页
为保证某高速公路隧道开挖过程中的施工安全,在优化围岩变形监测方案与预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对典型监测断面位移量测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值能较好地拟合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位移实测值,可以作为... 为保证某高速公路隧道开挖过程中的施工安全,在优化围岩变形监测方案与预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对典型监测断面位移量测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值能较好地拟合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位移实测值,可以作为围岩稳定性判定和确定二次衬砌施工时间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围岩变形 安全监测 回归分析
下载PDF
瑞雷面波在注浆加固及强夯地基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欧阳锋 文辉辉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0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瑞雷面波法勘探是一种浅层物探勘探方法,可应用于公路、铁路、海港码头等多个工程领域,如工程勘探,岩土原位测试,地基加固效果评价以及地基评估等方面。瞬态瑞雷面波法能够快速检测地层的剪切波速度,进行地层划分、评价地基场地类型、... 瑞雷面波法勘探是一种浅层物探勘探方法,可应用于公路、铁路、海港码头等多个工程领域,如工程勘探,岩土原位测试,地基加固效果评价以及地基评估等方面。瞬态瑞雷面波法能够快速检测地层的剪切波速度,进行地层划分、评价地基场地类型、分析地基处理效果。本文介绍了瑞雷面波法勘探的原理以及现场工作参数的选取,并通过检测地基注浆加固效果以及检测强夯地基加固效果应用实例,说明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雷面波 地基检测 频散曲线
下载PDF
发展政务云需重视网络安全
11
作者 文辉辉 《中国电信业》 2024年第6期78-80,共3页
工业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的共性关键技术作为推动现代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涵盖了从数据采集、处理到分析挖掘,再到信息安全保障等多个方面。这些技术的融合应用不仅提升了工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还促进了产业链的协同高效运作。本文... 工业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的共性关键技术作为推动现代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涵盖了从数据采集、处理到分析挖掘,再到信息安全保障等多个方面。这些技术的融合应用不仅提升了工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还促进了产业链的协同高效运作。本文将对这些共性关键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工业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信息安全保障 数据采集 共性关键技术 融合应用 工业智能 工业互联网 工业生产
下载PDF
珠藏洞隧道施工安全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长武 文辉辉 尹健民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53,共3页
为了保证谷城至竹溪高速公路珠藏洞隧道开挖过程中的施工安全,在优化围岩变形的监测方案与预警方法的基础上,对典型监测断面位移量测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隧道监测断面拱顶沉降和边墙收敛位移累积值均明显小于警戒值,隧道... 为了保证谷城至竹溪高速公路珠藏洞隧道开挖过程中的施工安全,在优化围岩变形的监测方案与预警方法的基础上,对典型监测断面位移量测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隧道监测断面拱顶沉降和边墙收敛位移累积值均明显小于警戒值,隧道开挖后围岩稳定性较好;隧道围岩变形量和稳定时间与隧道埋深和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埋深越大或岩体质量越差,变形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监测 围岩变形 稳定性分析 珠藏洞隧道
下载PDF
降雨条件下路堑高边坡失稳判据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缪丹 李燕 文辉辉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6-38,41,共4页
结合广明高速公路高边坡自动化监控工程,运用数值方法,分析边坡在不同工况下失稳临界状态的基本判据。通过计算该处边坡的安全系数,模拟破坏时的最大位移量,给出了变形量预警的具体标准,对边坡现场监测预警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高边坡 降雨变形 失稳判据 预警系统
下载PDF
有限元分析在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坤 古建纯 文辉辉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3年第8期308-309,270,共3页
为保证塔子山公园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工程开挖过程中的施工安全,文中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桩的位移变化进行了动态模拟,并通过现场监控量测实测值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二者预测的桩身最大位移基本一致,在... 为保证塔子山公园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工程开挖过程中的施工安全,文中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桩的位移变化进行了动态模拟,并通过现场监控量测实测值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二者预测的桩身最大位移基本一致,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加强对x=9~10m处的监控量测工作和支护工作,以确保基坑工程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有限元 动态模拟 监控量测
下载PDF
基于监控量测下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磊 宋静 +1 位作者 文辉辉 袁坤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3年第8期247-248,共2页
为保证雪山梁隧道隧道开挖过程中的施工安全,文中详细介绍了围岩变形监测方案与断面布设方法,并借助BP神经网络的超强非线性拟合能力,对断面K11+603的拱顶沉降位移和周边收敛位移实测值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预测模... 为保证雪山梁隧道隧道开挖过程中的施工安全,文中详细介绍了围岩变形监测方案与断面布设方法,并借助BP神经网络的超强非线性拟合能力,对断面K11+603的拱顶沉降位移和周边收敛位移实测值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能较好的拟合拱顶沉降位移和周边收敛位移实测值,可以作为围岩稳定性判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控量测 围岩稳定 BP神经网络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吉林建龙2~#竖炉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能的生产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从方 文辉辉 刘晓东 《现代冶金》 CAS 2017年第5期40-43,共4页
介绍了对竖炉烘干床角度、篦条、篦条盖板以及生球筛分机、造球打水线几个方面的改造措施,经过生产实践,可有效提高球团矿产能及质量。
关键词 竖炉 技术改造 措施 产能
下载PDF
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对重缓冲器附近技术数据的标定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志远 文辉辉 商广锋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19年第7期20-23,62,共5页
本文针对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分析对重缓冲器附近技术数据的检验内容和要求,研究三条技术数据线:零线、上极限标记值和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的测量和计算方法,确定三条技术数据线的标定方案,通过实际检验举例演示标定流程,最后阐述对重缓冲... 本文针对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分析对重缓冲器附近技术数据的检验内容和要求,研究三条技术数据线:零线、上极限标记值和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的测量和计算方法,确定三条技术数据线的标定方案,通过实际检验举例演示标定流程,最后阐述对重缓冲器附近三条技术数据线永久性标定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 上极限 对重缓冲器 最大允许垂直距离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文辉辉 苏楠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6期132-133,共2页
随着变电站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蓬勃发展,电力监控系统功能得到了很大提升。电力设施中智能终端的引入替代人工巡检操作,解决了传统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问题,改善了变电站运行维护效率,同时也带来了电力监控系统的网络安全方面的挑战。本文... 随着变电站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蓬勃发展,电力监控系统功能得到了很大提升。电力设施中智能终端的引入替代人工巡检操作,解决了传统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问题,改善了变电站运行维护效率,同时也带来了电力监控系统的网络安全方面的挑战。本文基于电力监控系统存在的网络安全隐患,提出建议及整改措施,提升电力监控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监控系统 智能电子设备 远程终端单元
原文传递
综合协同办公系统网络安全防护研究
19
作者 文辉辉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5期12-13,共2页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协同办公系统已成为各单位工作人员广泛使用的信息系统。因其与使用单位日常业务联系紧密,容易遭受网络攻击。文章分析了综合协同办公系统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提出了安全防护策略,指导系统稳定运...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协同办公系统已成为各单位工作人员广泛使用的信息系统。因其与使用单位日常业务联系紧密,容易遭受网络攻击。文章分析了综合协同办公系统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提出了安全防护策略,指导系统稳定运行和网络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办公系统 漏洞 信息泄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