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仁爱与关爱的对话 被引量:4
1
作者 江畅 斯洛特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1-128,共8页
2018年4月,美国当代著名情感主义伦理学家、迈阿密大学哲学系校聘教授迈克尔·斯洛特(Michael Slote,下文简称“斯”)应邀到湖北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江畅教授(下文简称“江”)与斯洛特聚焦于“仁爱与关爱... 2018年4月,美国当代著名情感主义伦理学家、迈阿密大学哲学系校聘教授迈克尔·斯洛特(Michael Slote,下文简称“斯”)应邀到湖北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江畅教授(下文简称“江”)与斯洛特聚焦于“仁爱与关爱”这一中心话题,围绕仁爱与关爱的基础、根据及其践行,对中西道德哲学中关注的两种不同道德情感进行了充分交流。在2018年8月举行的世界哲学大会上,两位学者再一次就这一主题作了进一步深入的讨论,凸显了中西道德哲学在道德情感问题上展现出的不同理论特色。对话由李家莲博士翻译并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爱 仁爱 对话 MICHAEL 湖北大学 世界哲学大会 学术交流 道德情感
原文传递
“自私的”美德伦理学——美德伦理学、功利主义与对称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斯洛特 胡建萍 《思想与文化》 CSSCI 2016年第2期-,共12页
功利主义和基于常识的美德伦理学都没有像常识道德或康德伦理学那样忽视或贬低自利.不过,它们和利己及利他发生关联的方式不尽相同.它们都是我-他对称的,但它们所支持的是两种不同的、实际上互不相容的我-他对称的理想状态.对功利主义来... 功利主义和基于常识的美德伦理学都没有像常识道德或康德伦理学那样忽视或贬低自利.不过,它们和利己及利他发生关联的方式不尽相同.它们都是我-他对称的,但它们所支持的是两种不同的、实际上互不相容的我-他对称的理想状态.对功利主义来说,自我与其他每个人等价.这种形式的我-他对称不仅取消了自我与他人之间、不同的他人之间的区别,从一种分离的意义上来看待每个个体,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主体的幸福在众多他人的利益面前很有可能会遭到忽视或牺牲.按照常识美德伦理学,一个行为如果能把自身的利益与“作为一个类”的他人的利益放在大致平衡的位置上,那它就是可赞的.由此立场出发,常识美德伦理学就有一种独特的一般律令,即在兼顾自我与作为一个类的他人的利益的基础上行动.这样一来,美德伦理学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回答了“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的问题.常识美德伦理的本质在于其可赞性标准,这种标准可以取代道义论式的道德判断成为整个伦理学的基础.事实上,常识美德伦理及其可赞性标准并非完全与道义论论断相矛盾,反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容纳“应该”判断,通过语法上的祈使句来指导自我与他人的行为.因此,常识美德伦理学完全可以构成一种整全的伦理学视野和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识美德伦理学 功利主义 常识道德 康德 我-他对称
原文传递
重启世界哲学的宣言:中国哲学的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斯洛特 刘建芳 +1 位作者 刘梁剑 彭国翔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6-42,共7页
当前,英美哲学家非常满足于延续过去的做法,赞成一种纯理性或纯认知的处理问题的进路,对于情感以及与之相关的"同情"等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包括认识论、心灵哲学、伦理学等在内的各个哲学领域都存在着大量的限制、不平衡之... 当前,英美哲学家非常满足于延续过去的做法,赞成一种纯理性或纯认知的处理问题的进路,对于情感以及与之相关的"同情"等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包括认识论、心灵哲学、伦理学等在内的各个哲学领域都存在着大量的限制、不平衡之处以及错误的假定有待更正。中国思想从未被带入西方强劲的理性主义,中国及其他非西方国家在未来几十年的学术影响力可能会有效地帮助我们成功地开启世界哲学的新方向。中国从来没有像西方那样以一种不健康的、至少是受蒙蔽的方式贬低情感。所以,中国人可以给予西方或为西方贡献某些东西,在这方面中国人无需心生怯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理性主义 情感 同情 世界哲学 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德性伦理学:一个简描
4
作者 克里斯普 斯洛特 王楷 《思想与文化》 CSSCI 2013年第1期56-83,共28页
一道德哲学的面貌在20世纪的后半程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本书之作,就在于试图为其中的某些重大变化而呈现出一幅尽可能详尽的图谱。在这些变化发生之前,实践伦理学或者规范伦理学的讨论一直是围绕着两个传统而展开的。这两个传统就是... 一道德哲学的面貌在20世纪的后半程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本书之作,就在于试图为其中的某些重大变化而呈现出一幅尽可能详尽的图谱。在这些变化发生之前,实践伦理学或者规范伦理学的讨论一直是围绕着两个传统而展开的。这两个传统就是康德主义(或者称之为"道义论")和功用主义(或者称之为"后果主义"),前者植根于18世纪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的著作之中,而后者则在18世纪英国先驱哲学家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约翰·斯图加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伦理学 道德律 伦理学家 规范伦理学 麦金太尔 功用主义 杰里米 边沁 道义论 道德义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