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考试评价,考验教研战线的专业品质
- 1
-
-
作者
斯索以
-
机构
《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
-
出处
《基础教育课程》
2013年第3期61-62,共2页
-
文摘
教育改革实践充分证明,不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课程改革就很难全面展开。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就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历史要求,但是为什么时至今日,应试教育的各种陈迹还随处可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学评价在某些地方仍定位在升学率上,单纯运用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因此,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建立健全适应素质教育的各种评价体制,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学活动的导向功能,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了,这也是各级教研机构开展工作时无法忽略的一个重点。
-
关键词
考试评价
教研机构
专业品质
教学评价机制
教育改革
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
九十年代
-
分类号
G42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高度引领高度:让教师成为教育家
- 2
-
-
作者
斯索以
-
机构
《基础教育课程》特约记者
-
出处
《基础教育课程》
2012年第10期62-64,共3页
-
文摘
十一学校的老师们一直在追求一种“高度”,这种“高度”并非仅指教学上的高度,更重要的,是一种贴近生活的“高度”,一种教育家的风范。
-
关键词
教育家
教师
贴近生活
老师
学校
教学
-
分类号
G6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望月
- 3
-
-
作者
斯索以
-
机构
《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
-
出处
《湖南教育(中旬)(B)》
2014年第10期61-61,共1页
-
文摘
此时此刻,
八月已送来桂花的香味,
我将茅屋搭在星辉下,
等待传说里浩瀚的眸子
悄无声息地征服时间。
-
关键词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
分类号
I2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被遮蔽的纯真
- 4
-
-
作者
斯索以
-
出处
《基础教育课程》
2016年第9期96-96,共1页
-
文摘
儿童身上本该闪耀着人性中一些本真的东西,但在这样一个教育不断向低龄延伸,成人愈来愈多地倾向于按照自己的意志过早地塑造儿童的时代,儿童身上那些本该“正当其时”地发光的特质,却开始慢慢地暗淡了。因此,我们的教育总是被批评缺少“儿童味”,乃至“人味”。
-
关键词
实验研究中心
管理学院教授
江亭
学校特色
儿童观
作者简介
蒙台梭利
特聘专家
生下来
丰子恺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絮语深处是初衷
- 5
-
-
作者
斯索以
-
出处
《基础教育课程》
2014年第21期80-80,共1页
-
文摘
从《对抗语文》到《语文是什么》,当初的那个叶开还在。那是一个高举“对抗”大旗的现行教育弊病的批判者。更是一个充满理想情怀与人文关怀的正能量传播者。当然,对抗语文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反对语文,而是要去质疑,去发现,去矫正而《语文是什么》一书,则延续了这种质疑、追问与发现的精神,从日常家庭生活中对女儿的教育,到社会上各种教育现象的捕捉.乃至教育对人的成长的本质意义、普世价值的思考,
-
关键词
教育现象
人文关怀
家庭生活
人的成长
普世价值
语文
对抗
传播者
-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
-
题名做一个自由的教师
- 6
-
-
作者
斯索以
-
出处
《基础教育课程》
2013年第12期80-80,共1页
-
文摘
有人说,“自由在高处”。“书生校长”程红兵却认为:自由在民间!他眼里的“自由”意指教师的自由,是一线教师身上所体现的那种自由的特质、一种对待教育的情怀,而非政治含义的自由。他崇尚做一个“自由的教师”,这是他所说的理想教师的模样,也是他心中的理想教育在“教师”这一角色上的浪漫投射。在《做一个自由的教师》这本书中,他从课程建设、教师素养、学校管理等多个层面,表达了“自由教师”这一充满理想主义、浪漫气质的角色构想。
-
关键词
“自由”
一线教师
理想教育
浪漫气质
政治含义
“教师”
课程建设
教师素养
-
分类号
G451-5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择校:义务教育失衡之痛
- 7
-
-
作者
斯索以
-
出处
《基础教育课程》
2012年第12期26-26,共1页
-
文摘
"在北京,小升初最难,中考最容易,高考介于两者之间。"这是一位家长的感叹。每到毕业季,就有许多小学毕业生涌入"小升初"的赶考大军,熬夜强化、上补习班,早早就开始了"赶考"之旅……有专家以北京为例,认为:"在近十几年间,北京市的小升初政策从《义务教育法》的立场逐渐退步,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被逐渐模糊。隐性和变相的考试已经压倒了免试入学,以权择校、以钱择校、以优择校成为正式制度。”“小升初考孩子,更是考家长”,经济能力成了能否上名校的重要的现实指标,孩子也无奈,“没有有钱的老爸,都不好意思上学了”。搜狐网专门开设“小升初”择校专题指出:择校利益链形成、公器私用,学区房、贪污,诸种社会问题由此而生。3月1日,21世纪教合发布了《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2)》,针对北京市提出了“规范办学行为、调整‘小升初’政策、缩小学校差距……”
-
关键词
《义务教育法》
教育失衡
择校
北京市
经济能力
社会问题
发展报告
中国教育
-
分类号
G522.3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学生第一: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8
-
-
作者
斯索以
-
出处
《基础教育课程》
2012年第12期25-25,共1页
-
文摘
如果说在中国有这样一所学校,它的高三学生每天下午不上课,可以自由选择功能教室进行自修,你相信这样的学校存在吗?这不是天方夜谭——从去年开始,一所一向低调的学校——北京市十一学校开始进入公众的话题:2011年9月,《基础教育课程》杂志对该校的教改作了关注;今年6月9日,《南方周末》以一篇《十一学校教改“+、-”法》也对其投去了赞许的目光;《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纸媒,都从不同层面对其进行过报道。’十一学校为什么忽然“火”了起来?今年10月,《基础教育课程》杂志以专刊的形式再次予以关注,本期目录与标题或许能提供些许答案:“校园处处皆课程”、“过程性评价”、“让教师成为教育家”、“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在人们看来,一向低调行事的十一学校受到如此关注,是与其丰硕的教学成果与合理的育人理念分不开的——十一学校的老师及管理者一直有个愿望,
-
关键词
自由全面发展
高三学生
北京市十一学校
《基础教育课程》
中国教师
-
分类号
G639.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遇见别人,照见自己——读王亚《此岸流水彼岸花》
- 9
-
-
作者
斯索以
-
出处
《湖南教育(中旬)(B)》
2014年第5期56-57,共2页
-
文摘
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常常会问自己:为什么读书?在我看来,读书应该有一个深层目的——遇见别人,照见自己。遇见别人,即意味着我们所进行的是一次阅读的探险,在一个熟悉或全然陌生的世界里,不断地“看见”,进而让自己的世界不断地丰富起来。
-
关键词
流水
此岸
读书
世界
-
分类号
G792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