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火柴(它们是怎么来的)
- 1
-
-
作者
斯莱文
徐来
-
出处
《素质教育博览(小学低年级版)》
2009年第4期26-27,共2页
-
文摘
“别玩火柴”,是一条应该遵守的规矩——除非你是像英格兰的约翰·沃克那样的化学家1827年,约翰·沃克和其他的发明家正在寻找一种方法,能在火熄灭之后将可燃物快捷(jie)而安全地重新点燃,经过多方尝(chang)试,沃克最后想到了火柴。不过,要想点燃火柴本身却非常困难。
-
关键词
火柴
化学家
沃克
英格兰
发明家
可燃物
约翰
-
分类号
TQ568.5
[化学工程—炸药化工]
O6-09
[理学—化学]
-
-
题名牙膏(它们是怎么来的)
- 2
-
-
作者
斯莱文
徐来
-
出处
《素质教育博览(小学低年级版)》
2008年第11期26-27,共2页
-
文摘
如果你是一个生活在古希腊时代的孩子,每次清洁牙齿时,你的嘴里都得塞上"石头"!你会弄湿手指.
-
关键词
古希腊
牙齿
手指
时代
石头
生活
清洁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保鲜膜(它们是怎么来的)
- 3
-
-
作者
斯莱文
徐来
-
出处
《素质教育博览(小学低年级版)》
2010年第1期36-37,共2页
-
文摘
1908年,一个名叫杰奎(kui)斯·布兰德伯格的瑞(rui)士化学家发明了一种透明而不防水的“玻璃纸”。这个昂贵的塑料薄膜在早期主要用于包装奢(she)华的物品。1927年,人们发现了一种防水的方法,并将玻璃纸变成了每一个人都用得起的便宜(pian yi)的包装材料.
-
关键词
保鲜膜
包装材料
塑料薄膜
化学家
玻璃
防水
-
分类号
TQ320.721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TS255.3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面包(它们是怎么来的)
- 4
-
-
作者
斯莱文
徐来
-
出处
《素质教育博览(小学低年级版)》
2009年第5期26-27,共2页
-
文摘
《它们是怎么来的》
早期的希腊人和罗马人喝令奴隶或牲畜拖着沉重的石碾子,将麦子碾磨成面粉。
-
关键词
面包
罗马人
面粉
-
分类号
TS213.21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H310.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蜡烛(它们是怎么来的)
- 5
-
-
作者
斯莱文
徐来
-
出处
《素质教育博览(小学低年级版)》
2008年第7期38-39,共2页
-
文摘
世界上的第一支蜡烛(làzhú)可能是一根蘸(zhān)了油脂(zhī)(动物脂肪)的小树棍。蜂蜡出现得晚一些,它的气味更好闻,而且由于它可燃尽而不滴蜡液,所以清洁干净。
-
关键词
蜡烛
石蜡
石油蜡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铅笔(它们是怎么来的)
- 6
-
-
作者
斯莱文
徐来
-
出处
《素质教育博览(小学低年级版)》
2008年第3期26-27,共2页
-
文摘
早期的希腊人和罗马人使用小块的铅做标记。之后,大约在1564年,在英格兰西北处,矿工们发现了一种柔软而发亮的物质,它涂抹出的痕迹比铅黑得多,他们称其为黑铅。将这种材料切成细棍,并用粗线裹起来,就是极好的标绘工具。
-
关键词
石墨
黑色颜料
铅笔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书(它们是怎么来的)
- 7
-
-
作者
斯莱文
徐来
-
出处
《素质教育博览(小学低年级版)》
2008年第5期26-27,共2页
-
文摘
据载,最早的书起源于中国。中国河南省出土的大量殷商(yīn shāng)时期的甲骨,上面刻着最古老的文字。
-
关键词
印版滚筒
橡皮布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肥皂(它们是怎么来的)
- 8
-
-
作者
斯莱文
徐来
-
出处
《素质教育博览(小学低年级版)》
2008年第10期26-27,共2页
-
文摘
自公元8世纪起,法国人、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就已经用肥皂洗澡了。但在英格兰,直到1853年,大多数人才能用肥皂水好好洗个澡。因为在1853年之前,那里的肥皂税很重,对大多数人来说,买肥皂太贵了。收税人甚至会整夜守着煮肥皂的锅子,以防有人趁他们睡觉的时候偷着做肥皂。到了19世纪末,工业制造的肥皂被广泛使用。今天,肥皂公司采用的"持续"加工过程,还是20世纪40年代前后发展而来的方法。
-
关键词
肥皂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橡皮擦(它们是怎么来的)
- 9
-
-
作者
斯莱文
徐来
-
出处
《素质教育博览(小学低年级版)》
2008年第4期26-27,共2页
-
文摘
早在17世纪初,欧洲人就在使用铅笔了(见上期《铅笔》)。可那个时候,如果他们需要删(shān)改错误,可以利用的最好工具竟是一片面包!到了18世纪,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能伸缩的新物质,美国人称这种物质为"考赤奥"。
-
关键词
铅笔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创可贴(它们是怎么来的)
- 10
-
-
作者
斯莱文
徐来
-
出处
《素质教育博览(小学低年级版)》
2008年第9期26-27,共2页
-
文摘
在创可贴出现之前,医生们甚至会从医院的地板上捡起一块布片来包扎伤口。如果你需要动手术,那你因此而死亡的几率高达50%。
-
关键词
创可贴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蜡笔(它们是怎么来的)
- 11
-
-
作者
斯莱文
徐来
-
出处
《素质教育博览(小学低年级版)》
2008年第6期26-27,共2页
-
文摘
如果你在1900年买了一盒蜡笔,黑色一定是你最喜欢的颜色,因为那是唯一的颜色。当时的蜡笔主要用于工厂和农场,作为一种防水标记物。没过多久,画家们就使用彩色蜡笔来进行创作了。不过,对于儿童来说,使用蜡笔是危险的,因为那时蜡笔用的蜡有毒。
-
关键词
管口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