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斯蒂芬·罗奇:美国宏观庸医
1
作者 斯蒂芬.罗奇 《黑龙江金融》 2012年第10期11-13,共3页
美同经济的药方开错了。决策者诊错了病,开出了未受过检验的实验性药方,这一药方的潜在副作用巨大。
关键词 摩根士丹利 斯蒂芬 大学教授 罗奇 宏观 美国 亚洲 药方
下载PDF
影响中国经济的因素及中国的“危”和“机”——摩根斯坦利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
2
作者 斯蒂芬.罗奇 《中外企业家》 2009年第8期60-65,共6页
中国面临的挑战 世界正处在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痛苦的危机和衰退之中,对各主要经济体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也不例外。我想重点谈影响中国经济前景的三个方面,即战略、执行和信誉。这些对于处于严重的全球危机中的中国的发展和改革... 中国面临的挑战 世界正处在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痛苦的危机和衰退之中,对各主要经济体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也不例外。我想重点谈影响中国经济前景的三个方面,即战略、执行和信誉。这些对于处于严重的全球危机中的中国的发展和改革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 摩根斯坦利 亚洲区 罗奇 全球危机 30年代 20世纪 经济前景
下载PDF
特朗普时代的中美潜在冲突:全球化的隐患 被引量:1
3
作者 斯蒂芬.罗奇 朱琳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14期68-75,共8页
中美经济的双向关系类似于心理学中"相互依赖"的概念。这种关系始自毛泽东与尼克松的首次接触,巩固于双方在各自艰难的发展历程中生发出的相互需要感。未来,这种关系很可能也将如过去几十年一般,继续发挥深刻作用。离开中国,... 中美经济的双向关系类似于心理学中"相互依赖"的概念。这种关系始自毛泽东与尼克松的首次接触,巩固于双方在各自艰难的发展历程中生发出的相互需要感。未来,这种关系很可能也将如过去几十年一般,继续发挥深刻作用。离开中国,美国的繁荣难以想象。中美关系并非特例,经济互赖的某些特征普遍存在于世界主要经贸关系中,这种关系也隐藏着破坏性基因。全球化的多边特征已经造成中美许多冲突,且还将继续下去,因为全球化自有其弊端。理论过时不是全球化面临的唯一危机,世界贸易近期趋势也在不断发出警告。随着"美国第一"原则的提出,不少人相信中国很快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贸易乃至全球经济的领导者。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世界领袖的接力棒不会交接得如此顺利。中国目前的首要任务是通过改革和新规解决国内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绕过这个阶段而盲目寻求世界大国地位是严重的战略错误。国内实力决定国际领导力,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正在重新认识这个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相互依赖 全球化 孤立主义 全球领导地位
下载PDF
中国经济再平衡
4
作者 斯蒂芬.罗奇 颜冰 《中国经济报告》 2015年第10期20-22,共3页
即使会承受一定的代价,中国也应该有策略地进行政策调整,解决过度杠杆化和房地产泡沫等问题经过30多年年均10%的高速增长,2015年中国实际GDP将下降至7%,这或许暗示着中国经济将长期疲软并最终导致硬着陆。那么,西方国家对这个世界第二... 即使会承受一定的代价,中国也应该有策略地进行政策调整,解决过度杠杆化和房地产泡沫等问题经过30多年年均10%的高速增长,2015年中国实际GDP将下降至7%,这或许暗示着中国经济将长期疲软并最终导致硬着陆。那么,西方国家对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担忧合理吗?这对于美国和其他国家又意味着什么?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向更注重消费和更加可持续增长转型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结构转型 房地产泡沫 再平衡 政策调整 持续增长 中等收入陷阱 杠杆化 这个世界 经济增长 一体
下载PDF
G7:更广阔的宏观环境 被引量:1
5
作者 斯蒂芬.罗奇 《新财经》 2004年第11期12-12,共1页
G7会议不会听到有关中国宏观政策的任何重大变动的消息;但改变势在必行。
关键词 七国集团 人民币区 中国 固定汇率 日本 美元 美国
下载PDF
中美贸易摩擦的同一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斯蒂芬.罗奇 《中国经济报告》 2018年第11期106-107,共2页
在个人关系中,相互依存的双方也会存在矛盾,矛盾的双方也会相互依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同一性"。从中美之间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来看,经济关系也是如此。
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同一性 相互依存 个人关系 经济关系 矛盾
下载PDF
安倍的货币政策幻觉
7
作者 斯蒂芬.罗奇 《全球化》 2013年第1期120-120,共1页
斯蒂芬·罗奇在题为“安倍晋三的货币政策幻觉”文章中指出,安倍还未正式获得首相任命就已发出干预日本央行独立性的强烈威胁信号,他声称,缩手缩脚的日本银行应该向其更积极的同行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学习。安倍相信,正如他所宣称... 斯蒂芬·罗奇在题为“安倍晋三的货币政策幻觉”文章中指出,安倍还未正式获得首相任命就已发出干预日本央行独立性的强烈威胁信号,他声称,缩手缩脚的日本银行应该向其更积极的同行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学习。安倍相信,正如他所宣称的那佯,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通过采取非常规和积极的量化宽松措施扭转了危局,而现在是日本银行如法炮制的时候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倍晋三 货币政策 幻觉 欧洲央行 日本银行 威胁信号 日本央行 美联储
下载PDF
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8
作者 斯蒂芬.罗奇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1期22-22,共1页
中国经济放缓既是风险也是机会。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这个新变化只有好处。与其他中高收入国家的经济结构类似,到2025年,预计中国服务业占GDP比重将从2014年的48%上升到60%左右。
关键词 中国服务业 经济增长 引擎 高收入国家 GDP比重 经济放缓 经济结构
下载PDF
世界经济面临硬着陆
9
作者 斯蒂芬.罗奇 《经济视角》 2001年第2期48-48,共1页
一种巨大的危险正向世界经济靠拢。紧急着陆或衰退的风险很大,而且正日益加强,在美国尤其如此。今年上半年发生此种情况的可能性有40%。 是否出现紧急着陆,取决于两大宏观经济力量的结合,即世界经济的自然减速和动荡性休克的可能性。
关键词 世界经济 经济力量 硬着陆 休克 消费者 能源 价格上涨 欧洲 储蓄 利率
下载PDF
假如中国经济减速
10
作者 斯蒂芬.罗奇 刘煜 《中国报道》 2005年第8期94-95,共2页
如果中国经济减速,其亚洲供应链会遭受特别重大的打击,也将会对全球GDP增长产生一个更广泛的下滑风险。中国经济减速还可能会导致使商品价格下降的压力——对石油和非石油工业材料都一样。这还可能缓和对隐含在全球债券市场中的通货... 如果中国经济减速,其亚洲供应链会遭受特别重大的打击,也将会对全球GDP增长产生一个更广泛的下滑风险。中国经济减速还可能会导致使商品价格下降的压力——对石油和非石油工业材料都一样。这还可能缓和对隐含在全球债券市场中的通货膨胀的预期。而且,中国拖延对其货币政策作任何改变,让美元贬值的压力可能有所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减速 GDP 中华人民共和国 进口增长
下载PDF
“十三五”将稳固中国家庭信心
11
作者 斯蒂芬.罗奇 《中国中小企业》 2015年第12期17-17,共1页
对国内外严峻挑战,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这是塑造中国2016年~2020年经济和社会重点领域发展的战略性路线图。五中全会公告以及随后发布的规划建议提及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比如环境退化、农业现代化以及反腐和... 对国内外严峻挑战,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这是塑造中国2016年~2020年经济和社会重点领域发展的战略性路线图。五中全会公告以及随后发布的规划建议提及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比如环境退化、农业现代化以及反腐和共产党的治理等等。其中,有关经济的部分尤为重要。好消息是,五中全会对中国再平衡谜题中缺失的部分给予了特别关注——处在担忧和不确定感中的中国家庭的行为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家庭 社会重点 不确定感 再平衡 环境退化 消费主导 农业现代化 中等收入陷阱 个人收入 户籍改革
下载PDF
全球化的结构性缺陷
12
作者 斯蒂芬.罗奇 《新财经》 2005年第3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结构性缺陷 世界金融 全球经济 世界贸易 外汇交易 美元 GDP 全球化 初相 纪录
下载PDF
“致命”纳瓦罗或将“致命美国”
13
作者 斯蒂芬.罗奇 《中国中小企业》 2018年第8期17-17,共1页
白宫贸易和制造业政策办公室主任彼得·纳瓦罗,是美国对华贸易战中的重要人物。哈佛大学博士、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任教——有如此资历的纳瓦罗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跃入政坛,精心策划美国日益强硬的打压中国战略。他巧舌如簧,所著的《... 白宫贸易和制造业政策办公室主任彼得·纳瓦罗,是美国对华贸易战中的重要人物。哈佛大学博士、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任教——有如此资历的纳瓦罗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跃入政坛,精心策划美国日益强硬的打压中国战略。他巧舌如簧,所著的《致命中国》一书及其衍生纪录片可以让任何狂热者兴奋。但事实上,纳瓦罗可能走错了路,正带着美国逼近悬崖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瓦罗 中国战略 办公室主任 哈佛大学 加州大学 精心策划 贸易战
下载PDF
日本的另一个教训
14
作者 斯蒂芬.罗奇 吴思 《中国经济报告》 2017年第8期111-112,共2页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以及当前日本的教训,就是货币政策没有解决长期需求不足的问题最近,一个接一个的通缩消息出人意料。美国核心CPI在一片上行预期中掉头向下。在大家普遍认为美国已接近充分就业的背景下,这简直是当头一盆冷水。...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以及当前日本的教训,就是货币政策没有解决长期需求不足的问题最近,一个接一个的通缩消息出人意料。美国核心CPI在一片上行预期中掉头向下。在大家普遍认为美国已接近充分就业的背景下,这简直是当头一盆冷水。而最尴尬的是美联储,它已经竭尽全力但仍无法使通胀水平回归到2%的目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美国 大萧条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通缩 量化宽松 美联储
下载PDF
《失衡:美国和中国的相互依存》
15
作者 斯蒂芬.罗奇 《对外传播》 2014年第12期64-64,共1页
斯蒂芬·罗奇是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和管理学院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和亚洲区主席。 书中作者提出,中国与美国是合作,还是对抗?这种区别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的核心。该书认为,我们不能误解世... 斯蒂芬·罗奇是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和管理学院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和亚洲区主席。 书中作者提出,中国与美国是合作,还是对抗?这种区别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的核心。该书认为,我们不能误解世界上两个最大、最强的经济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可能对现在动荡不定的全球经济起到关键作用。这种关系出现了一种独特的病征,两个国家都陷入了相互依存的怪圈。中国越来越多地求助于美国,把它视为其经济发展战略的寄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依存 中国 美国 摩根士丹利公司 失衡 首席经济学家 经济发展战略 管理学院
下载PDF
互联网将对中国社会产生更为深远影响
16
作者 斯蒂芬.罗奇 《IT时代周刊》 2013年第3期92-92,共1页
中国社会改变的步伐是惊人的。 世界互联网统计中心(IntemetWorld Stats)的数据显示,中国网民的数量自2006年以来已经翻了三倍多,于2011年中期飙升至4.85亿。此外,中国面向互联性的狂飙还远未停止。在2011年中期,13亿中国人中只有36... 中国社会改变的步伐是惊人的。 世界互联网统计中心(IntemetWorld Stats)的数据显示,中国网民的数量自2006年以来已经翻了三倍多,于2011年中期飙升至4.85亿。此外,中国面向互联性的狂飙还远未停止。在2011年中期,13亿中国人中只有36%能够上网,远低于韩国、日本和美国等地近80%的渗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中国 社会 数据显示 渗透率 中期 网民 上网
下载PDF
中国经济会实现软着陆
17
作者 斯蒂芬.罗奇 《IT时代周刊》 2012年第21期23-23,共1页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可能出现硬着陆的担忧一日深过一日。在过去一年,中国股市下跌了20%,下探至2009年的低点。最新的多项经济数据仍在持续疲软——采购经理人情绪指标、工业产出、零售额、出口进一步加深了市场的忧虑。许多...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可能出现硬着陆的担忧一日深过一日。在过去一年,中国股市下跌了20%,下探至2009年的低点。最新的多项经济数据仍在持续疲软——采购经理人情绪指标、工业产出、零售额、出口进一步加深了市场的忧虑。许多人担心,一直是全球经济最有力的引擎——中国,燃料快用完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 软着陆 经济学家 中国股市 经济数据 全球经济 硬着陆 经理人
下载PDF
美国应该聆听中国声音
18
作者 斯蒂芬.罗奇 《IT时代周刊》 2011年第19期16-16,共1页
长久以来,中国人一直羡慕美国的经济活力。但如今,他们对美国政府及其拙劣的经济调控手段失去了信任。
关键词 美国政府 中国人 声音 经济调控 信任
下载PDF
被误读的中国故事
19
作者 斯蒂芬.罗奇 《新财经》 2003年第9期7-7,共1页
当全球工业国几乎一致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同时,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罗奇有三个理由反对这种要求。
关键词 中国 人民币升值 美元 联汇机制 资本项目
下载PDF
全球化时代没有国家能独善其身
20
作者 斯蒂芬.罗奇 《IT时代周刊》 2012年第18期6-6,共1页
1998年9月,亚洲金融危机最危险之时,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立场很简单:在步履蹒跚的世界,美国无法成为繁荣的绿洲。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全球化 亚洲 发展现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