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体系建设和发展
1
作者 赵晓宁 新乔 任熙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第11期1-7,12,共8页
1949年至“文革”前17年及至改革开放初期,是教育技术装备事业获得初步发展的时期,教育技术装备体系基本形成.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教育装备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初对旧教育实行改造政策,接管和整顿旧学校... 1949年至“文革”前17年及至改革开放初期,是教育技术装备事业获得初步发展的时期,教育技术装备体系基本形成.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教育装备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初对旧教育实行改造政策,接管和整顿旧学校,恢复重建人民教育事业,收回了教育主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装备体系 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育事业 改革开放 技术装备 装备建设
下载PDF
在探索中前进 在创新中发展——教育技术装备发展研究的历史启示
2
作者 赵晓宁 新乔 任熙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第17期3-6,11,共5页
1教育技术装备的发明、生产、供应、管理是教育技术装备体系构成的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的发明、生产、供应、管理是构成教育技术装备体系的重要内容,对这方面的情况也是本书(指将来出版的课题研究成果)重点关注的方面。为此,本书在各个章... 1教育技术装备的发明、生产、供应、管理是教育技术装备体系构成的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的发明、生产、供应、管理是构成教育技术装备体系的重要内容,对这方面的情况也是本书(指将来出版的课题研究成果)重点关注的方面。为此,本书在各个章节依不同阶段情况分别做了相应论述。笔者还重点考察了教育技术装备形成时期,科学仪器设施与教学仪器设施的融合情况,重点关注了这一时期的发明、研制和流通的初期情况,以完整体现教育技术装备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装备 基础教育 创新 装备体系 教育技术 研究成果 形成时期 教学仪器
下载PDF
在探索中前进 在创新中发展——教育技术装备发展研究的历史启示(续)
3
作者 赵晓宁 新乔 任熙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第18期1-3,7,共4页
5教育技术装备的交互性或复合性基于科学仪器设施与教育技术装备同一性考察,还可以进一步看到教育技术装备与科学仪器设施的交互性与复合性。交互性或复合性,一般表现为二者依应用场所、应用功能、应用目的的不同,相互转化、相互影响,... 5教育技术装备的交互性或复合性基于科学仪器设施与教育技术装备同一性考察,还可以进一步看到教育技术装备与科学仪器设施的交互性与复合性。交互性或复合性,一般表现为二者依应用场所、应用功能、应用目的的不同,相互转化、相互影响,也因之产生不同的称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装备 教育 创新 科学仪器 复合性 相互转化 交互 应用
下载PDF
近代科学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新乔 赵晓宁 任熙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第1期1-5,17,共6页
1前言追求对事物本源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是人类前进的前提。人文主义观念引发的16世纪之后的科学变革非同小可,它打开了人们的视野,使社会增加了更多的包容性,自然科学在整个欧洲突飞猛进地发展,推动人类社会以更快的速度、更广泛的... 1前言追求对事物本源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是人类前进的前提。人文主义观念引发的16世纪之后的科学变革非同小可,它打开了人们的视野,使社会增加了更多的包容性,自然科学在整个欧洲突飞猛进地发展,推动人类社会以更快的速度、更广泛的规模向前发展。人类几千年来一直在相信宗教,相信金钱财富,相信帝国王朝。15世纪之前,人类相信孔子、释迦牟尼、耶稣。一直到15世纪,人类开始认识科学,以前认为不能解决的贫困、疾病和战争,都可以通过科技去完成。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强烈呼应教育变革,推动教育成为国家和广泛覆盖全体公民的事业,使科学教育有了科学依据和强大的生命力,带动了科学教育的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人类社会 近代 科学变革 人文主义 自然科学 释迦牟尼 认识科学
下载PDF
近代科学教育的兴起与发展(续六)
5
作者 新乔 赵晓宁 任熙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第7期3-5,9,共4页
面向社会大众的科学普及教育面向大众的科学普及教育起源于欧洲,后来波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及其他殖民地国家和日本[9]64。18世纪末开始出现为劳动阶层提供科学教育的尝试。19世纪初,在法国大革命中,“人民”第一次出现在政... 面向社会大众的科学普及教育面向大众的科学普及教育起源于欧洲,后来波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及其他殖民地国家和日本[9]64。18世纪末开始出现为劳动阶层提供科学教育的尝试。19世纪初,在法国大革命中,“人民”第一次出现在政治舞台上,同时出现更为广泛面向大众的、主要为劳动阶层提供科学教育的社会活动。[3]67 1)讲座。1799年,作为该校自然哲学教授约翰?安德森(1726-1796)的一份遗产,格拉斯哥大学的安德森学院开放了。它提供与大学类似的课程,但更具实用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拉斯哥大学 近代科学 科学普及教育 法国大革命 政治舞台 澳大利亚 兴起与发展 自然哲学
下载PDF
教育技术装备内知识系统的建构和发展(续二)--数学方法、实验与仪器设施
6
作者 新乔 赵晓宁 任熙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第24期1-3,8,共4页
(接上期)定量分析:万有引力的三个验证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提出后,在18世纪受到三次重大检验:它被运用于确定地球的形状、月球的运动和哈雷彗星的返回等问题[9]41。牛顿的万有引力体系仅在它通过精确的计算证明它同自然现象完全一致时,... (接上期)定量分析:万有引力的三个验证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提出后,在18世纪受到三次重大检验:它被运用于确定地球的形状、月球的运动和哈雷彗星的返回等问题[9]41。牛顿的万有引力体系仅在它通过精确的计算证明它同自然现象完全一致时,才能被看作是正确的,否则牛顿的假设与笛卡儿的涡旋理论相比就没有任何优势。涡旋理论能对行星的运动做出很好的解释,但在方式上是不完全的、不严谨的,它们只有在方式相同时才能很好地更圆满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装备 万有引力 数学方法 笛卡儿 行星的运动 定量分析 自然现象 牛顿
下载PDF
近代科学教育的兴起与发展(续二)
7
作者 新乔 赵晓宁 任熙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第3期1-3,共3页
3 新科学为科学教育奠基科学发展为推动新科学融入教育提供了强大活力一般被认为始于17 世纪的科学革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19 世纪取得巨大成功,收获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许多化学元素被发现,化学工业开始出现,化学理论日益完善;牛顿... 3 新科学为科学教育奠基科学发展为推动新科学融入教育提供了强大活力一般被认为始于17 世纪的科学革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19 世纪取得巨大成功,收获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许多化学元素被发现,化学工业开始出现,化学理论日益完善;牛顿体系达到其完美的顶峰,电学和热学研究实现理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近代 科学发展 科学革命 化学元素 化学工业 化学理论 新科学
下载PDF
近代教育技术装备基础设施(续一)
8
作者 新乔 赵晓宁 任熙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第13期1-2,12,共3页
4科学著述、出版物《百科全书》:献给全人类的礼物《百科全书》(1751-1772)主创者是著名学者狄德罗(Diderot)和数学家达朗贝尔(d'Alembert)[2]583。早在17世纪,弗朗西斯 培根已经强烈要求撰写一本大辞典,以将那些由工匠在他们各自... 4科学著述、出版物《百科全书》:献给全人类的礼物《百科全书》(1751-1772)主创者是著名学者狄德罗(Diderot)和数学家达朗贝尔(d'Alembert)[2]583。早在17世纪,弗朗西斯 培根已经强烈要求撰写一本大辞典,以将那些由工匠在他们各自职业活动中所了解的全部实用知识以有序的形式汇聚在一起。英国皇家学会曾为此进行了积极努力,想创作出这样一本辞典,但最终没有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皇家学会 教育技术装备 基础设施 狄德罗 《百科全书》 达朗贝尔 主创者 实用知识
下载PDF
近代科学教育的兴起与发展(续五)
9
作者 新乔 赵晓宁 任熙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第6期1-3,10,共4页
5 18—19 世纪多元发展的各级各类科学教育新型理工大学、学院 18 世纪下半叶,在西欧由政府大力推动下出现侧重于近代科技教学的新型开放大学,而且这些新型大学所开设教授的学科范围大大地扩展了。在矿业学院,那些新的、在某种程度上仍... 5 18—19 世纪多元发展的各级各类科学教育新型理工大学、学院 18 世纪下半叶,在西欧由政府大力推动下出现侧重于近代科技教学的新型开放大学,而且这些新型大学所开设教授的学科范围大大地扩展了。在矿业学院,那些新的、在某种程度上仍不稳定的化学科学已挣脱传统的束缚,和实践数学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据同样重要的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近代科技 矿业学院 学科范围 化学科学 课程体系 数学课程 大学
下载PDF
实验教育与实验仪器设施
10
作者 新乔 赵晓宁 任熙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第9期7-10,共4页
实验在很多方面优于一般的观察和生产实践活动,是一种以认识自然为首要目的的实践活动和研究方法。实验概念由英国博物学家、哲学家罗吉尔·培根(Roger Bacon,约1214—1294,见图1)首先提出,他说:“实验是探求真理的唯一法门。”他提... 实验在很多方面优于一般的观察和生产实践活动,是一种以认识自然为首要目的的实践活动和研究方法。实验概念由英国博物学家、哲学家罗吉尔·培根(Roger Bacon,约1214—1294,见图1)首先提出,他说:“实验是探求真理的唯一法门。”他提出:“耳听到的不可信,归纳和推想出来的也不可靠。”自然科学应当加以实验,培根主张靠“实验来弄懂自然科学、医学、炼金术和天上地下的一切事物”。在学校教育中,实验是开展科学教学、培养科学思维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实验教育相对于类比法,其直观性、启发性是寓于事实的确定性基础上的,其所适用范围有时可能是有局限的,但它的结果都是可仿效的,这对教学的影响不言而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仪器 实验教育 生产实践活动 设施 自然科学 科学教学 BACON 认识自然
下载PDF
教育技术装备内知识系统的建构和发展——实验、方法与仪器设施
11
作者 新乔 赵晓宁 任熙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第22期1-2,5,共3页
1引言在欧洲中世纪漫长的近一千年时间里,科学发展近乎处于停滞状态,之所以如此,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科学方法上的缺陷。由于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一统天下,除了与之相适应的那种抽象、空洞、思辨、脱离实际的烦琐论证方法外,实际的观察... 1引言在欧洲中世纪漫长的近一千年时间里,科学发展近乎处于停滞状态,之所以如此,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科学方法上的缺陷。由于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一统天下,除了与之相适应的那种抽象、空洞、思辨、脱离实际的烦琐论证方法外,实际的观察实验方法和严谨的逻辑推理方法几乎没有得到任何运用和发展。按照今天的眼光看,之所以将达·芬奇、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等称为近代科学主要奠基人,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取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成就,创立了近代科学;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他们创立了用适当的科学方法进行科学研究,从而为更有效地探索自然界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推理方法 教育技术装备 近代科学 宗教神学 欧洲中世纪 开普勒 经院哲学 科学研究
下载PDF
教育技术装备内知识系统的建构和发展(续一)——数学思维、实验、方法与仪器设施
12
作者 新乔 赵晓宁 任熙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第23期1-3,10,共4页
4 数学方法:工具、语言及表达形式 用数学方式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易于理解的宏观世界,以及揭示后来的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等人们没有直接经验的微观现象,表明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在不断深入,也指导着科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教育技术装备 微观现象 直接经验 数学思维 数学方法 X射线 易于理解 教育的发展
下载PDF
近代科学教育的兴起与发展(续三)
13
作者 新乔 赵晓宁 任熙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第4期1-4,共4页
3课程变革:理念、文化与重构传统与新科学课程的复杂交集1700年之前,神学是科学的女王,神学院在大学里是最重要的学院,神学课程也将哲学课程作为预备课程。16世纪和17世纪,在大学和学院体系里,对自然界的学习分为三个独立的学科领域或... 3课程变革:理念、文化与重构传统与新科学课程的复杂交集1700年之前,神学是科学的女王,神学院在大学里是最重要的学院,神学课程也将哲学课程作为预备课程。16世纪和17世纪,在大学和学院体系里,对自然界的学习分为三个独立的学科领域或三个不一样的学科。自然科学通常位于哲学之下,哲学有四个学科分支:逻辑学、伦理学、物理学和形而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近代 自然科学 学科分支 形而上学 课程 新科学 学院
下载PDF
近代科学教育的兴起与发展(续四)
14
作者 新乔 赵晓宁 任熙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第5期2-3,6,共3页
(接上期)课程改革与建制化的推动18世纪的剑桥大学是个特殊的大学,文科学生很少学习逻辑学、物理学、形而上学这些通常被认为文科学生理所当然需要学习的科目;相反,他们主要被灌入空前且绵绵不绝的伦理学和数学。1753年建立分类数学学... (接上期)课程改革与建制化的推动18世纪的剑桥大学是个特殊的大学,文科学生很少学习逻辑学、物理学、形而上学这些通常被认为文科学生理所当然需要学习的科目;相反,他们主要被灌入空前且绵绵不绝的伦理学和数学。1753年建立分类数学学位考试,对文学学士应试者进行例行的伦理学和数学测试之后,还可以参加一个为获得第二学科荣誉学位而设立的时间较长的笔试,学位考试包括数学物理学和数学,这些大概是学院的数学课程。只有最优秀的大学生才学过牛顿的《原理》,不过也要精读其他人的数学物理学课本,如1743年由圣约翰学院的托马斯·卢瑟福(1712—1771)编写的《物理系必读系列》[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数学物理学 近代 剑桥大学 课程改革 文科学生 形而上学 数学课程
下载PDF
近代科学教育的兴起与发展(续一)
15
作者 新乔 赵晓宁 任熙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第2期1-2,13,共3页
2)化解与传统的矛盾冲突。近代科学教育所依托的近代科学是在对传统的扬弃中生长的,相对于传统的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是有本质区别的新的科学。科学革命摧毁并取代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和宇宙学,直接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一... 2)化解与传统的矛盾冲突。近代科学教育所依托的近代科学是在对传统的扬弃中生长的,相对于传统的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是有本质区别的新的科学。科学革命摧毁并取代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和宇宙学,直接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一个科学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近代科学 亚里士多德 自然哲学 科学革命 人类社会 宇宙学 物理学
下载PDF
近代科学教育的兴起与发展(续七)
16
作者 新乔 赵晓宁 任熙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第8期1-2,6,共3页
(接上期)6近代科学机构、社团及其科学教育活动如前所述,在科学革命的影响下,科学逐渐走上相对独立发展的道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两类专业科学机构和团体组织:一类主要是国家支持主导的科学院、会等官方科学机构,一类是由科学家、科学... (接上期)6近代科学机构、社团及其科学教育活动如前所述,在科学革命的影响下,科学逐渐走上相对独立发展的道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两类专业科学机构和团体组织:一类主要是国家支持主导的科学院、会等官方科学机构,一类是由科学家、科学工作者等自发组成的协会、学会、研究会等社团。这些科学机构区别于早期那些致力于语言和文学研究的学术协会,是新发展而来组织机构。新机构是对大学功能不足的补充,为新科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随之形成新的场所、设施,为科学研究也提供了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活动 近代科学 科学研究 兴起与发展 社团 科学工作者 科学的发展 组织
下载PDF
教育技术装备发展传统与基石——教育技术装备的知识系统
17
作者 新乔 赵晓宁 任熙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第17期1-1,4,共2页
1引言教育技术装备的系统性问题是教育技术装备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舍此将不能说对教育技术装备有一个较全面、完整、科学的认识,不利于实践发展。这里面临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是系统化问题;二是寻找与其他装备系统的分界。除了... 1引言教育技术装备的系统性问题是教育技术装备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舍此将不能说对教育技术装备有一个较全面、完整、科学的认识,不利于实践发展。这里面临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是系统化问题;二是寻找与其他装备系统的分界。除了应用与适用对象以及目的方面存在明显不同外,根本的问题在于教育技术装备与其他装备在内部存在一个知识系统构成的差异。差异就是矛盾,构成与其他装备的本质区别,也形成基于教育技术装备内部因素的不断相互转化、融合、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装备 系统性问题 内部因素 适用对象 发展的趋势 系统化 本质区别 相互转化
下载PDF
实验教育与实验仪器设施(续一)
18
作者 新乔 赵晓宁 任熙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第10期1-2,8,共3页
3实验与实验教学设施早期实验设施情况曾经昂贵而稀缺的实验仪器设施,随着新科学课程的实施,一个突出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课程效果看起来主要依赖于实验器材,没有实验器材的支持,实验课程将很难实施好。16—17世纪,因为仪器很昂贵,许多... 3实验与实验教学设施早期实验设施情况曾经昂贵而稀缺的实验仪器设施,随着新科学课程的实施,一个突出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课程效果看起来主要依赖于实验器材,没有实验器材的支持,实验课程将很难实施好。16—17世纪,因为仪器很昂贵,许多较小的机构仅买得起少量实验器材,而出色的仪器制造者又很少,以至于当时实验教学仪器设施短缺的情况很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仪器 实验设施 实验教育 实验器材 实验课程 教学设施 教学仪器 新科学
下载PDF
近代教育变革与教育世俗化国家化公民化(续一)
19
作者 新乔 赵晓宁 任熙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第23期7-7,13,共2页
17世纪到18世纪中叶,科学革命和政治革命加快了教育与宗教分离的脚步,推动教育体制向更高层次变化一—教育国家化,从以志愿者个人和团体为主体兴办的教育,向国家干预公共教育事业和法定公共教育体制转变[]。学校由国家管理,教育与宗教分... 17世纪到18世纪中叶,科学革命和政治革命加快了教育与宗教分离的脚步,推动教育体制向更高层次变化一—教育国家化,从以志愿者个人和团体为主体兴办的教育,向国家干预公共教育事业和法定公共教育体制转变[]。学校由国家管理,教育与宗教分离,为国家育人,加强了国家的主导作用,促进了学校发展。这方面,英国、法国、德国的情况比较有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体制 公民 近代 学校发展 科学革命 教育事业 国家管理 志愿者
下载PDF
近代教育变革与教育世俗化国家化公民化
20
作者 新乔 赵晓宁 任熙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第22期1-2,9,共3页
1引言一般而言,近代欧洲教育变革的体制目标主要表现在教育世俗化、国家化、公民化方面,旨在改变近代之前教育为少数人的局面,提升国民素质和国家竞争力。教育变革首先要求打破教会对学校的垄断,转变教育的社会职能,主张学校应为社会、... 1引言一般而言,近代欧洲教育变革的体制目标主要表现在教育世俗化、国家化、公民化方面,旨在改变近代之前教育为少数人的局面,提升国民素质和国家竞争力。教育变革首先要求打破教会对学校的垄断,转变教育的社会职能,主张学校应为社会、国家培养人,而不是为教会培养人,以世俗道德教育代替宗教教育;将教育的管理权归还国家,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学校应该从原来的培养牧师转为培养公民和爱国者[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公民 近代 社会职能 国家竞争力 国民素质 教育制度 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