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登革病毒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毒力位点变异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方丹云 周经姣 +2 位作者 黄骥斌 韩艳平 江丽芳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6-27,共2页
目的:从登革热患者血清中分离登革病毒,鉴定流行株的血清型及其毒力。对其中两分离株E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其可能的毒力位点变异。方法:采集临床诊断为登革热患者急性期血清91份,接种于C6/36细胞分离病毒,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目的:从登革热患者血清中分离登革病毒,鉴定流行株的血清型及其毒力。对其中两分离株E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其可能的毒力位点变异。方法:采集临床诊断为登革热患者急性期血清91份,接种于C6/36细胞分离病毒,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及分型。并通过乳鼠脑内接种和空斑试验,测定分离株的毒力。扩增2株分离株E基因,克隆到pGEM-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变异位点。结果:在91份血清中经2-3次传代分离出8株病毒,鉴定为登革1型病毒。在E蛋白影响毒力的3个区段中,两分离株有3处存在变异。结论:推测此次广州地区流行登革热可能由DEN1型病毒感染引起,流行株的毒力较弱。毒力减弱可能和其基因位点变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免疫荧光 毒力
下载PDF
广州市A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方丹云 田疆 +5 位作者 周经姣 周红 何丽娟 陈艺韵 狄彪 江丽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2-496,共5页
【目的】了解2006-2007年广州地区流感的病原学分布,掌握H1N1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HA)的遗传和进化特征。【方法】选取2006-2007年广州市19个流感监测点的流感病毒代表株共45株,应用病原学、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毒的型别进行... 【目的】了解2006-2007年广州地区流感的病原学分布,掌握H1N1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HA)的遗传和进化特征。【方法】选取2006-2007年广州市19个流感监测点的流感病毒代表株共45株,应用病原学、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毒的型别进行了鉴定;选取24株H1N1亚型流感病毒进行全长HA基因的扩增、克隆与分子进化分析。【结果】A型流感病毒H1N1和B型流感病毒交替成为广州地区2006年流感的优势流行株;2006-2007年广州地区H1N1亚型流感病毒流行株在HA蛋白的抗原区、受体结合位点和潜在糖基化位点均发生了点突变;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24株H1N1亚型毒株间基因同源性的平均值为98.4%;与WHO推荐的疫苗株(New Caledonia/20/1999和Solomon Islands/3/2006)相比,同源性高达96.6%和97.8%。【结论】2006年,广州地区流感的病原体为H1N1亚型流感病毒和B型流感病毒;2006-2007年广州市H1N1亚型流感病毒HA基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有必要对毒株的变异加强监测;WHO推荐的2006-2007年H1N1亚型流感病毒疫苗株适用于我国人群的免疫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H1N1亚型 HA基因 遗传变异分析
下载PDF
轻症和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方丹云 郭晓兰 +5 位作者 于玉凤 晏辉钧 司露露 王颖 江丽芳 周俊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8-833,共6页
【目的】研究来自不同临床类型H7N9感染者病毒分离株的致病性,探索病毒分子特性与致病差异的关系。【方法】建立人PBMC体外培养及病毒感染模型,人肺组织体外培养及病毒感染模型以及小鼠感染H7N9动物模型,分别从以上3个层次研究两株来自... 【目的】研究来自不同临床类型H7N9感染者病毒分离株的致病性,探索病毒分子特性与致病差异的关系。【方法】建立人PBMC体外培养及病毒感染模型,人肺组织体外培养及病毒感染模型以及小鼠感染H7N9动物模型,分别从以上3个层次研究两株来自轻症和重症H7N9感染者病毒分离株(即GD-6和GD-7)的感染性及病理损伤状况。【结果】两株病毒均能感染人PBMC、人肺组织体外培养模型和Balb/C小鼠的肺组织,并在其中有效复制,且GD-7的增殖能力强于GD-6。病毒主要感染人肺组织的II型肺泡上皮细胞,GD-7引起肺组织的病例变化更加明显。在小鼠肺组织,GD-7的病毒载量高于GD-6,小鼠感染病毒后其肺指数增大,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明显,且GD-7对小鼠的致病力强于GD-6。【结论】重症分离株GD-7的复制能力和致病力强于轻症分离株GD-6,结合前期研究结果 ,两株病毒存在关键氨基酸位点的差异,其中PB2蛋白的627位点在GD-7发生了突变E627K,因此推测病毒载量及关键位点突变可能对病毒的致病力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禽流感病毒 感染性 致病性
下载PDF
基于DENV-prM/E基因构建DENV-VLP及其免疫学特性
4
作者 方丹云 刘岩 +3 位作者 喻治准 罗雅艳 江丽芳 周俊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4-499,共6页
[目的]构建和表达登革病毒4型病毒样颗粒,初步研究其免疫学特性.[方法]用RT-PCR法扩增DENV4-prM/E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GAPZ-sprM/E-D4,转化X33酵母菌株,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目的蛋白表达.切片电镜检测病毒样颗粒,蔗糖密度梯度离... [目的]构建和表达登革病毒4型病毒样颗粒,初步研究其免疫学特性.[方法]用RT-PCR法扩增DENV4-prM/E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GAPZ-sprM/E-D4,转化X33酵母菌株,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目的蛋白表达.切片电镜检测病毒样颗粒,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免疫三组Balb/C小鼠,每组15只.采用间接ELISA检测抗原特异性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免疫血清与天然病毒粒子的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淋巴细胞表型,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脾分泌IFN-γ、TNF-α和IL-10的细胞.[结果]重组质粒在酵母中以病毒样颗粒形式表达,为直径20~ 30hm的球形颗粒,VLP免疫组刺激小鼠产生抗体与灭活病毒组相似,流式及ELISPOT结果提示DENV4-VLP与灭活病毒组相似,用登革病毒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TNF-α的细胞数目明显增加,各组分泌IL-10细胞数目的整体水平均不高.[结论]应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成功表达获得了DENV4-VLP,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诱导Balb/C小鼠产生有效的体液免疫应答,并能诱导Th1型免疫应答而诱导Th2型免疫应答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病毒样颗粒 免疫应答
下载PDF
H7N9禽流感病毒对人类致病的分子基础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于玉凤 郭晓兰 +5 位作者 王颖 周俊梅 方丹云 曾谷城 晏辉钧 江丽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7-665,共9页
【目的】了解H7N9禽流感病毒对人类致病的分子特征,为更好地预防与治疗H7N9人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GISAID数据库中下载中国2013年分离的所有H7N9禽流感病毒株的基因及蛋白序列,并从NCBI数据库中下载其他相关的流感病毒序列,... 【目的】了解H7N9禽流感病毒对人类致病的分子特征,为更好地预防与治疗H7N9人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GISAID数据库中下载中国2013年分离的所有H7N9禽流感病毒株的基因及蛋白序列,并从NCBI数据库中下载其他相关的流感病毒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的系统进化特征、受体结合位点、宿主特异位点、飞沫传播关键氨基酸位点、致病及毒力相关位点、耐药性位点及潜在糖基化位点等的变异情况。【结果】2013年中国流行的H7N9禽流感病毒为四源重组病毒,所有基因片段均来源于禽类,不含任何人流感病毒基因;病毒HA的受体结合位点发生了2个关键氨基酸的变异(G186V和Q226L);在与飞沫传播有关的关键氨基酸位点中,个别氨基酸已发生了变异(T160A、Q226L);该病毒具有8个毒力增强位点;所有分离株的M2均发生了S31N变异;分离株A/Shanghai/1/2013的NA的耐药位点发生了R294K变异;所有毒株的潜在糖基化位点均相对保守。【结论】H7N9禽流感病毒为四源重组的新型禽流感病毒。该病毒具有与人呼吸道上皮细胞SAa-2,6 Gal受体结合的分子基础,但目前尚未获得经飞沫传播的充分条件,人传人的可能性不大。该病毒具有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表明对禽类致病性不强,但其对人类呈高致病性,这可能与其毒力位点的特征有关。所有分离毒株均发生了对离子通道抑制剂金刚烷胺类药物的耐药性突变,个别毒株已发生了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达菲)的耐药性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禽流感病毒 致病性 分子基础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两株人H7N9禽流感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郭晓兰 司露露 +5 位作者 管大伟 王颖 于玉凤 方丹云 武婕 江丽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7-175,共9页
【目的】对两株从轻症病例和重症死亡病例中分离的人H7N9禽流感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研究其来源、基因组特征以及相互间的分子差异,旨在了解毒株的遗传进化特征与其致病性及其所致疾病临床类型的关系,为进一步阐明H7N9禽流感病毒的致... 【目的】对两株从轻症病例和重症死亡病例中分离的人H7N9禽流感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研究其来源、基因组特征以及相互间的分子差异,旨在了解毒株的遗传进化特征与其致病性及其所致疾病临床类型的关系,为进一步阐明H7N9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两株从轻症病例和重症死亡病例中分离的H7N9禽流感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比较分析两株病毒的遗传进化关系、基因组特征、受体结合位点、宿主特异性位点及致病相关位点等重要分子特征;从禽流感共享数据(GISAID)下载2013年至2014年10月轻症和重症病例的病毒分离株序列,分析致病相关关键位点差异,并分析这些变异与其致病性及所致疾病临床类型的关系。【结果】这两株H7N9禽流感病毒的HA、NA和M基因来源于2013年华东地区流行的H7N9禽流感病毒,NP、NS、PA、PB1和PB2基因来源于2013年在广东地区禽类中流行的H9N2禽流感病毒;H7N9禽流感病毒PA蛋白L336M和PB1蛋白I368V的突变率随流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并存在地区差异;两株病毒各基因核苷酸同源性达到99.2%以上,氨基酸同源性在99.5%以上,但各基因节段存在个别氨基酸的差异,其中HA受体结合位点存在一个关键氨基酸的差异(226L和226 Q),宿主特异性位点存在两个关键氨基酸的差异(PB2-591L和PB2-591Q,PB2-627E和PB2-627K),毒力位点存在两个关键氨基酸差异(PA-353R和PA-353K,PB2-627E和PB2-627K);M2均发生了S31N突变;潜在糖基化位点均相对保守;2013年至2014年10月报道的重症病例病毒分离株PB2蛋白E627K突变率高于轻症病例分离株。【结论】两株来自不同临床类型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新的重组病毒,是由华东地区流行的人H7N9禽流感病毒和在广东地区禽类中流行的H9N2禽流感病毒基因重组而来;H7N9禽流感病毒的某些致病相关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在流行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异,必须密切监测毒株的变异动向;两株致病力不同的病毒各基因节段虽然同源性较高,但存在关键氨基酸位点的差异,其中PB2蛋白627位氨基酸位点的差异可能对病毒的致病性起重要作用,与所致疾病临床类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禽流感病毒 测序 进化特征 分子特征 致病性 临床类型
下载PDF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α/βTCR基因重排及CDR3谱型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建波 方毅敏 +5 位作者 黄艳 江丽芳 董涛 朱晓敏 方丹云 赖小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36-1139,1143,共5页
目的:建立多重PCR方法扩增α/βTCR全长序列,分析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病变局部T淋巴细胞α/βTCR基因重排特点及CDR3谱型。方法:分离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的淋巴细胞,提取RNA后用SMART方法逆转录,运用根据现有文献设计的α和βTCR扩增引物... 目的:建立多重PCR方法扩增α/βTCR全长序列,分析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病变局部T淋巴细胞α/βTCR基因重排特点及CDR3谱型。方法:分离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的淋巴细胞,提取RNA后用SMART方法逆转录,运用根据现有文献设计的α和βTCR扩增引物,进行多重PCR扩增以获得其全长序列,构建重组质粒并测序,利用DNAstar及网上TCR资源分析序列。结果:3例患者共获得24个α链序列,13个β链序列。α链以AV1S2(54%)、AV12S3(41%)、AV12S2(5%)为主;β链以BV2(38%)、BV29S1(46%)、BV14(3%)、BV4S2(3%)为主。同一病例及不同病例之间CDR3区呈现多样性,但是标本1、标本3各有一条β链的CDR3氨基酸序列相同:SVGTGTLHQETQY;标本2和标本3的各有2条α链CDR3序列相同:AVRDWAGNMLT;标本2的一个α链和标本3的一个α链的CDR3均有:AV…DNN…RLM序列。结论:建立了TCRα和β链全长序列的多重PCR扩增方法。结核患者病变局部克隆性增殖的TCRα和β链谱型呈限制性取用,克隆增生的T淋巴细胞来自不同的亚群,但是相同的CDR3序列对于识别MTB多肽可能具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肺结核 T细胞受体 基因重排 CDR3 多重PCR
下载PDF
SARS患者血清IL-8、IL-12和TGF-β1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江振友 高阳 +3 位作者 方丹云 周经姣 晏辉钧 江丽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17-719,共3页
目的 :探讨SARS患者血清IL 8、IL 12和TGF β1在SARS冠状病毒感染致病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广州地区 2 8例SARS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双份血清IL 8、IL 12和TGF β1的水平。实验数据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法。结果 ... 目的 :探讨SARS患者血清IL 8、IL 12和TGF β1在SARS冠状病毒感染致病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广州地区 2 8例SARS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双份血清IL 8、IL 12和TGF β1的水平。实验数据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法。结果 :2 8例SARS冠状病毒感染者血清IL 8水平、病程第 2周IL 12水平比正常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SARS冠状病毒感染者血清TGF β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结论 :IL 8和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2 血清IL-8 TGF-Β1 SARS冠状病毒 SARS患者 对照组 致病 冠状病毒感染 免疫过程 广州地区
下载PDF
登革病毒NS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在登革热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傅强 田疆 +4 位作者 方丹云 周俊梅 庞贤武 李兴华 江丽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6-321,共6页
【目的】重组表达1型登革病毒(DENV-1)和3型登革病毒(DENV-3)NS1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建立特异、敏感的登革病毒NS1抗原ELISA检测法。【方法】RT-PCR扩增DENV-1和DENV-3 NS1全长基因,经T-A克隆后,将目的基因分别与质粒PET30a(+)连接构... 【目的】重组表达1型登革病毒(DENV-1)和3型登革病毒(DENV-3)NS1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建立特异、敏感的登革病毒NS1抗原ELISA检测法。【方法】RT-PCR扩增DENV-1和DENV-3 NS1全长基因,经T-A克隆后,将目的基因分别与质粒PET30a(+)连接构建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阳性克隆经IPTG诱导表达,并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用纯化的NS1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鼠抗NS1多克隆抗体。应用NS1多克隆抗体建立登革病毒NS1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法。【结果】成功构建了高效表达DENV-1和DENV-3 NS1蛋白的原核表达系统,获得纯化的NS1蛋白;用重组NS1蛋白免疫BALB/c小鼠后获得高效价(>1:30 000)的抗DENV-1和DENV-3 NS1的特异性抗体;用NS1多克隆抗体建立了登革病毒NS1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法,该法可特异性检出登革病毒NS1抗原,敏感性达到1 ng/mL,与黄病毒的其它成员无交叉反应,表明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DENV-1和DENV-3 NS1蛋白的原核表达系统,高效表达了具有良好免疫原性及免疫反应性的DENV-1和DENV-3重组NS1蛋白;建立了检测登革病毒NS1抗原的双抗体夹心法,并证明该检测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NS1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田疆 周经姣 +9 位作者 陈艺韵 梁瑜 晏辉钧 周俊梅 刘岩 付春 高洪丽 方丹云 狄飚 江丽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目的】了解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与2009年新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遗传进化关系,探讨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变异规律。【方法】分别从2006年和2009年流感病人标本中分离并鉴定出季节性HIN1流感病毒和新型H1N1流感病毒,用R... 【目的】了解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与2009年新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遗传进化关系,探讨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变异规律。【方法】分别从2006年和2009年流感病人标本中分离并鉴定出季节性HIN1流感病毒和新型H1N1流感病毒,用RT-PCR技术扩增了病毒NA基因全序列,并对其分子进化和重要功能位点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2009年新型H1N1流感病毒与2006年季节性HIN1流感病毒比较,NA基因的同源性较低(77.9%~78.8%),与世界各地不同年代代表株及WHO推荐的1979~2010年季节性流感疫苗株比较,NA基因的同源性也较低(78.1%~79.3%),但与WHO推荐的2009年新型H1N1流感疫苗株比较同源性则高达99%以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新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与欧亚猪流感病毒株A/swine/Belgium/1/1983的亲缘关系最近;并发现自2005年以来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的某些抗原位点和神经氨酸酶活性位点已发生了变异。【结论】2009年新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可能来源于欧亚猪流感病毒;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不能对本次流行的新型流感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在流行过程中NA基因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异,有必要持续跟踪和监测病毒的变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基因 遗传进化
下载PDF
PCR-RFLP和PCR-SSCP技术对常见食源性感染致病菌23S rDNA基因的鉴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洪帮兴 江丽芳 +3 位作者 胡玉山 方丹云 晏辉钧 侯红斌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PCR RFLP和PCR SSCP进行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鉴定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细菌 2 3SrDNA基因作为靶基因 ,设计合适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 ,对 13种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扩增产物的酶切片段进行RFLP和SSCP分析。结果 通用... 目的 探讨应用PCR RFLP和PCR SSCP进行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鉴定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细菌 2 3SrDNA基因作为靶基因 ,设计合适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 ,对 13种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扩增产物的酶切片段进行RFLP和SSCP分析。结果 通用引物可以扩增出 13种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的 2 3SrDNA基因 ,HpaⅡ酶切产物的RFLP分析表明 ,不同种属的致病菌表现出不同的RFLP图谱 ;SSCP分析表明 ,13种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SSCP图谱变异性更大 ,不利于种属间鉴别 ,但有利于种内的鉴定。结论 运用PCR RFLP和P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感染 常见致病菌 PCR-RFLP PCR-SSCP技术 RDNA基因 鉴定 通用引物 酶切 种属 扩增产物
下载PDF
常见食源性感染致病菌属、种用PCR-RFLP及PCR-SSCP技术鉴定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洪帮兴 江丽芳 +3 位作者 胡玉山 方丹云 陶剑平 晏辉钧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讨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邛艮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进行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属种鉴定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细菌23S rDNA基因作为鉴别细菌属的靶基因,通过设计合适的通... 【目的】探讨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邛艮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进行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属种鉴定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细菌23S rDNA基因作为鉴别细菌属的靶基因,通过设计合适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13属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和5种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扩增产物的酶切片段进行RFLP分析和SSCP分析。【结果】运用通用引物可以扩增出13 属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的23S rDNA基因HpaⅡ酶切产物的RFLP分析表明,不同种属的致病菌表现出不同的RFLP图谱,利于进行细菌属的鉴定。不同种属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SSCP图谱变异性更大,不利于进行种属间鉴别。对5种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的23S rDNA基因扩增产物的RFLP和SSCP分析表明,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表现出相似的RFLP图谱。SSCP图谱的变异性较大,这有利于进行血清型间鉴别甚至株间的鉴别。【结论】PCR-RFLP和PCR-SSCP具有应用于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种、属鉴别诊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S RDNA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单链构象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 食源性感染
下载PDF
登革2型病毒包膜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和病毒样颗粒的组装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文权 江丽芳 +3 位作者 刘岩 江汉宁 方丹云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6-380,共5页
目的在组成型的毕赤酵母系统中表达登革2型病毒包膜蛋白E和前膜蛋白prM,并研究病毒样颗粒在酵母细胞中的组装特性。方法以登革2型病毒ZS01/01株mRNA为模板,扩增编码prM/E蛋白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GAPZaA的多克隆位点,并转... 目的在组成型的毕赤酵母系统中表达登革2型病毒包膜蛋白E和前膜蛋白prM,并研究病毒样颗粒在酵母细胞中的组装特性。方法以登革2型病毒ZS01/01株mRNA为模板,扩增编码prM/E蛋白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GAPZaA的多克隆位点,并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经Zeocin抗生素筛选和PCR鉴定后获得酵母菌重组克隆,并进行表达和鉴定。结果成功克隆登革2型病毒prM/E基因,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包膜蛋白E在组成型的毕赤酵母系统中得到高水平表达;利用透射电镜在重组酵母胞浆内检测到30-50 nm的登革2型的病毒样颗粒,并发现类似登革病毒感染的双层膜结构;免疫电镜结果证实重组病毒样颗粒可以与抗登革2型病毒血清反应,具有免疫反应性。结论成功的建立了组成型表达登革2型病毒样颗粒的毕赤酵母系统,为登革病毒样颗粒疫苗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包膜蛋白 毕赤酵母 病毒样颗粒
下载PDF
SARS冠状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10
14
作者 江丽芳 赵卫 +9 位作者 晏辉钧 方丹云 周经姣 龙北国 吴义芳 周俊梅 梁瑜 张文炳 吴强 郭辉玉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3年第6期544-547,共4页
采集急性期病人的咽拭子或漱口液,用Vero、Vero E6、MDCK、Hela、Hep-2等传代细胞,人胚肺二倍体细胞(HEL)和人胚肺(HP)细胞分离培养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的病原体。结果用Vero、Vero E6、MDCK和HP细胞从标本中分离到一株病毒。... 采集急性期病人的咽拭子或漱口液,用Vero、Vero E6、MDCK、Hela、Hep-2等传代细胞,人胚肺二倍体细胞(HEL)和人胚肺(HP)细胞分离培养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的病原体。结果用Vero、Vero E6、MDCK和HP细胞从标本中分离到一株病毒。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发现,恢复期病人血清可与所分离的病毒起反应,在胞膜和胞浆中出现翠绿色荧光;中和试验结果表明,恢复期病人血清能中和病毒对细胞的致细胞病变作用:电镜下可观察到冠状病毒样颗粒:RT-PCR法可扩增到冠状病毒特异性基因片段,且其核苷酸序列与国内外发表的SARS冠状病毒(SARS-Cov)相应的基因序列相符,同源性达到100%。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的漱口液中分离到SARS冠状病毒,这种病毒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冠状病毒 分离 培养 鉴定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不同人群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和平 江丽芳 +8 位作者 方丹云 李美玲 吴兴中 李燕娃 徐钢 薛耀华 冯占芹 吴亚安 黄进梅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900-902,945,共4页
目的研究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沙眼衣原体流行基因型分布和不同人群间感染的差异。方法应用巢式PCR扩增沙眼衣原体omp1基因VS1-VS2序列,利用寡核苷酸芯片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66株沙眼衣原体感染标本中,通过基因分型共检出182株菌。... 目的研究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沙眼衣原体流行基因型分布和不同人群间感染的差异。方法应用巢式PCR扩增沙眼衣原体omp1基因VS1-VS2序列,利用寡核苷酸芯片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66株沙眼衣原体感染标本中,通过基因分型共检出182株菌。包括9个基因型,总体优势流行型为E型(27.5%)、F型(22.0%)、D型(14.3%)、J型(15.0%)和H型(8.8%)。113例性病门诊病人中,以F(26.9%)、E(24.3%)、J(16.8%)、D(13.4%)和H(8.4%)型为主,混合型感染率为5.3%(6/113)。而53例卖淫女性标本中,发现混合感染8例(15.1%,8/53),以E(33.3%)、D(15.9%)、F(15.9%)和K(12.7%)型为主,混合感染率为15.1%(8/53)。F型在门诊病人中的流行率显著高于卖淫女性(!2=4.8,P<0.05),而混合型感染率和K型流行率卖淫女性显著高于门诊病人(!2=4.5,P<0.05;!2=7.4,P<0.01)。结论性病门诊患者和卖淫女性沙眼衣原体感染流行血清型存在差异。加强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对于有效控制性病传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基因型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沙眼衣原体15个血清型omp1基因的VS1和VS2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和平 江丽芳 +4 位作者 薛耀华 方丹云 冯占芹 吴亚安 黄进梅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65-366,368,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沙眼衣原体15个血清型omp1基因VS1和VS2序列的同源性和变异性。方法巢式PCR扩增VS1-VS2基因,自动测序仪测定核苷酸序列,DNAstar生物软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15个血清型沙眼衣原体扩增出大小453bp的VS1-VS2基因。VS1区域序... 目的比较分析沙眼衣原体15个血清型omp1基因VS1和VS2序列的同源性和变异性。方法巢式PCR扩增VS1-VS2基因,自动测序仪测定核苷酸序列,DNAstar生物软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15个血清型沙眼衣原体扩增出大小453bp的VS1-VS2基因。VS1区域序列比对显示血清群B和中间群的VS1核苷酸序列相对保守,而血清群C各型VS1区域表现出较大的核苷酸变异,型间显示1~9个核苷酸替换,且发生在中心区域。血清型VS2序列较VS1存在更多的变异,血清群B中各血清型间均存在2~19个核苷酸的改变,血清群C表现为4~8个核苷酸差异,中间群的F和G型之间存在6个核苷酸差异。结论阐明VS1和VS2区核苷酸的多态性,为下一步进行该蛋白表达和构建寡核苷酸型特异性探针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血清型 omp1基因
下载PDF
登革2型病毒重组E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惠永 江丽芳 +2 位作者 曾祥凤 方丹云 郭辉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4-216,220,共4页
[目的]检测重组 D2V全长 E蛋白纯化后的免疫反应性与抗原性,为其亚单位疫苗研制奠定基础.[方法]酵母表达上清超滤浓缩后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MCAC)法过柱,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观察蛋白条带.将纯化蛋白与... [目的]检测重组 D2V全长 E蛋白纯化后的免疫反应性与抗原性,为其亚单位疫苗研制奠定基础.[方法]酵母表达上清超滤浓缩后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MCAC)法过柱,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观察蛋白条带.将纯化蛋白与组氨酸抗体、 D2V E单抗进行斑点印迹和蛋白印迹,以确定纯化物是否为含组氨酸尾的 D2V E融合蛋白,并用 ELISA检测纯化 E蛋白与不同 DV抗体的结合反应.用纯化的重组 D2V E蛋白免疫小鼠后测定其产生的抗体类型与滴度,以分析其抗原性.[结果]表达产物经 MCAC柱纯化获得单一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69× 103的蛋白,组氨酸抗体与 D2V E单抗的印迹试验证实该条带就是含多聚组氨酸尾型特异的重组 E蛋白(rEgp) , ELISA显示纯化的 rEgp保留有免疫反应性及型特异性,内糖苷酶 H消化证实其含有 N联高甘露糖残基.接种 rEgp可诱生针对 D2V抗原与重组 E蛋白的高效抗体.[结论]纯化的 D2V全长 E蛋白保留其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并具有型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病毒 膜糖蛋白类 重组蛋白质 分离 纯化 抗体 层析法
下载PDF
DEN2重组E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活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曾祥凤 江丽芳 +3 位作者 方丹云 魏惠永 晏辉钧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研制登革病毒E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鉴定其各种生物学特性.[方法]用纯化的Pichia pastoris酵母表达的DEN2重组E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传统的细胞融合、有限稀释法克隆化杂交瘤细胞,制备稳定分泌McAbs的细胞株.采用硫... [目的]研制登革病毒E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鉴定其各种生物学特性.[方法]用纯化的Pichia pastoris酵母表达的DEN2重组E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传统的细胞融合、有限稀释法克隆化杂交瘤细胞,制备稳定分泌McAbs的细胞株.采用硫酸铵沉淀法纯化腹水中的McAbs,用ELISA、IFA、Western Blot和空斑减数中和实验等鉴定McAbs的各种生物学活性.[结果]用ELISA、IFA检测证实5株杂交瘤细胞产生的McAbs与DEN2重组E蛋白和DEN全病毒均有较高的亲和力;Western Blot分析发现其中3株杂交瘤细胞(3G3,6G11,4E3)分泌的McAbs能与其相对分子质量Mr=(66~69)×103的DEN2重组E蛋白结合.空斑减数中和实验证实所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具有中和登革病毒感染C6/36细胞的作用.[结论]成功地制备了5株抗登革病毒E蛋白特异性的McAbs,为进一步研究E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及临床诊断试剂盒研发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蛋白 DEN 单克隆抗体 生物学活性 登革病毒 ELISA 分泌 杂交瘤细胞 硫酸铵沉淀法 纯化
下载PDF
登革2型病毒NS3基因的酵母表达及其免疫反应性的测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晏辉钧 江丽芳 +2 位作者 方丹云 周经姣 郭辉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2-484,488,共4页
目的克隆登革2型病毒(DEN2)NS3基因并用酵母真核表达,获得全长的重组NS3蛋白质,为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提供条件。方法从感染DEN2(NGC株)后病变的C6/36细胞上清液中提取RNA,通过RTPCR扩增NS3基因片段,与载体pPICZαB连接筛选得到重组质粒... 目的克隆登革2型病毒(DEN2)NS3基因并用酵母真核表达,获得全长的重组NS3蛋白质,为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提供条件。方法从感染DEN2(NGC株)后病变的C6/36细胞上清液中提取RNA,通过RTPCR扩增NS3基因片段,与载体pPICZαB连接筛选得到重组质粒,电穿孔法将重组体整合入酵母菌P.pastoris,经抗生素Zeocin筛选产生的转化子进行表型鉴定,取Mut+菌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结果RTPCR得到1.85kb的NS3基因片段,酶切鉴定与测序显示重组质粒含DEN2全长NS3基因;Mut+酵母转化菌可分泌表达Mr约78000的蛋白质,与DEN2多抗和登革2型病毒患者恢复期血清的免疫印迹证实它为型特异的重组NS3蛋白质。结论成功将克隆的全长DEN2NS3基因在酵母菌中表达,获得的重组NS3蛋白质具有免疫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2型病毒 NS3基因 巴氏毕赤酵母 基因表达 抗体
下载PDF
SARS病例尸解标本和咽嗽液中病原体检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晏辉钧 赵卫 +5 位作者 方丹云 周经姣 张文炳 龙北国 郭辉玉 江丽芳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3-515,共3页
目的 确定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病例尸解肺组织和咽嗽液中病原体种类。方法 用超薄切片电镜技术观察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早期3例死亡病例尸解肺组织标本,用RT- PCR法扩增尸解肺组织和SARS病人咽嗽液中SARS冠状病毒特... 目的 确定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病例尸解肺组织和咽嗽液中病原体种类。方法 用超薄切片电镜技术观察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早期3例死亡病例尸解肺组织标本,用RT- PCR法扩增尸解肺组织和SARS病人咽嗽液中SARS冠状病毒特异核酸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在死亡病人肺组织中观察到衣原体的网状体、中间体以及原体颗粒,并见衣原体包涵体样结构;用RT- PCR法在2例尸解肺组织扩增出预期大小的DNA片段,测序后经相似性(BLAST)比较,其与SARS冠状病毒相应基因片段高度同源;用巢式RT -PCR技术在SARS病人咽漱液中扩增出SARS冠状病毒特异基因片段。结论 在SARS尸解肺组织中发现衣原体样颗粒,在尸解肺组织和咽漱液中扩增出SARS冠状病毒核酸片段,说明SARS患者可合并衣原体等微生物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衣原体 SARS冠状病毒 电镜 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