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沿海地区社会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18
1
作者 方佳毅 陈文方 +2 位作者 孔锋 孙劭 史培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0-286,共7页
将美国社会脆弱性指数(SoVI)方法用于中国沿海地区,并基于中国国情进行改进,以探索中国沿海地区社会脆弱性的空间分布及其社会经济文化驱动因素.基于SoVI方法,选取31个指标对我国沿海的300个研究单元进行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社会... 将美国社会脆弱性指数(SoVI)方法用于中国沿海地区,并基于中国国情进行改进,以探索中国沿海地区社会脆弱性的空间分布及其社会经济文化驱动因素.基于SoVI方法,选取31个指标对我国沿海的300个研究单元进行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社会脆弱性的6个主要影响因子:城镇化水平,经济条件,年龄与性别,民族与特需人群,居住条件与文盲,医疗水平.对这些因子按照对社会脆弱性的正向或负向作用进行加和,得到最终的社会脆弱性指数.结果显示,最高的社会脆弱性集中在海南省及北部湾沿岸,江苏北岸和辽宁省北岸社会脆弱性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脆弱性 沿海地区 中国 时空格局
下载PDF
1951—2012年中国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的时空格局 被引量:35
2
作者 孔锋 方佳毅 +2 位作者 刘凡 方建 史培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4-411,共8页
以1978年为分界点,对1978年前后的以周为单位的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的时空格局和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的降水集中度首先具有明显南北分异规律,其次在中国北部具有明显东西差异;最后,中国整体降水集中度波动呈现减小趋势,且... 以1978年为分界点,对1978年前后的以周为单位的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的时空格局和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的降水集中度首先具有明显南北分异规律,其次在中国北部具有明显东西差异;最后,中国整体降水集中度波动呈现减小趋势,且1978年之前波动较大,1978年之后趋于平稳.2)中国的降水集中期主要集中在一年中的第26—30周左右,并在1978年前后有1~3周不同幅度的滞后和提前,且南方以推迟为主,北方以提前为主;中国整体降水集中期波动呈现微弱减少趋势,且1978年前显著减少,但1978年后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集中度 降水集中期 中国 区域差异 时空格局
下载PDF
全球变化背景下极端降水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130
3
作者 孔锋 史培军 +3 位作者 方建 吕丽莉 方佳毅 郭建平 《灾害学》 CSCD 2017年第2期165-174,共10页
近年来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已引起学术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不同尺度极端降水时空变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既是理解全球气候变化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重要内容,也是制定减轻暴雨灾害风险对策的迫切需求。为此,该文从极端降水的定义... 近年来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已引起学术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不同尺度极端降水时空变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既是理解全球气候变化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重要内容,也是制定减轻暴雨灾害风险对策的迫切需求。为此,该文从极端降水的定义、阈值界定、诊断方法、时空格局变化和其影响因素研究五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梳理和分析了目前对极端降水定义的内涵和外延、阈值界定和诊断统计方法的特点,并从全球-大洲-区域三个尺度对极端降水的时空格局变化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影响极端降水时空格局变化的自然因子和人文因子两方面,重点总结了目前在极端降水时空格局变化影响因素研究方面已经取得的进展,以及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方向。提出从全球变暖对极端降水事件空间变化影响机制定量分析、多尺度极端降水事件空间变化成因对比、城市化对极端降水事件空间变化影响的定量评价,以及利用高精度气候模式对极端降水事件空间变化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化模拟分析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影响要素 时空格局 全球变暖 人类活动
下载PDF
全球、大洲、区域尺度暴雨时空格局变化(1981-2010年) 被引量:28
4
作者 孔锋 王铸 +5 位作者 刘凡 方建 方佳毅 李孟阳 杨旭 史培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8-234,共7页
通过计算1981—2010年全球、大洲和区域的年际和年代际的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系统分析了不同尺度暴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在全球尺度上,1981—2010年全球年际和年代际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在波动中都呈现增加趋势,尤其是1991—2000年... 通过计算1981—2010年全球、大洲和区域的年际和年代际的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系统分析了不同尺度暴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在全球尺度上,1981—2010年全球年际和年代际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在波动中都呈现增加趋势,尤其是1991—2000年代中期以来显著增加.在空间上,全球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增强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非洲西部、马达加斯加岛、欧洲西南、东亚、南亚、东南亚、澳大利亚东部、美国东部、南美洲中部以及一些狭长陡峭的山脉地带.年代际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主要在南美洲、美国东部、东亚和南亚地区随着年代变化而呈现数值上的增长和区域上的扩张.随着年代变化,非洲西部地区呈现数值上的减少和区域上的缩减;2)在大洲尺度上,仅非洲和南极洲年际和年代际暴雨雨量和雨日呈现减少趋势;3)在区域尺度上,暴雨增加的区域多于减少的区域,且增加最大的区域位于亚马逊河流域,减少最大的区域位于非洲东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区域对比 时空格局 全球尺度
下载PDF
中国年代际暴雨时空变化格局 被引量:89
5
作者 史培军 孔锋 方佳毅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81-1290,共10页
采用1951~2010年中国659个气象站点的日值降水数据,以中国气象局颁布的降水强度等级划分标准为依据,分别计算1951~1960、1961~1970、1971~1980、1981~1990、1991~2000、2001~2010年的年代际暴雨雨量、雨日和雨强,并统计了其... 采用1951~2010年中国659个气象站点的日值降水数据,以中国气象局颁布的降水强度等级划分标准为依据,分别计算1951~1960、1961~1970、1971~1980、1981~1990、1991~2000、2001~2010年的年代际暴雨雨量、雨日和雨强,并统计了其相应的站点数目变化。结果表明,在时间上,中国年代际暴雨雨量和雨日显著增加,暴雨雨强也呈现增加趋势;在空间上,中国年代际暴雨雨量和雨日呈现出从东南沿海地区向华中和西南及环渤海地区逐渐扩张的梯度增加趋势,年代际暴雨雨强远不如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梯变明显。中国暴雨1951~2010年年代际时空变化格局很可能是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中国地势与城市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年代际变化 时空格局 城市化 中国
下载PDF
中国长短历时暴雨时空变化格局及其对总暴雨贡献的研究(1951—2010) 被引量:17
6
作者 孔锋 方建 +3 位作者 吕丽莉 方佳毅 应卓蓉 王铸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316-320,共5页
采用中国1951—2010年659个站点的日值降水数据,以暴雨持续长短为标准对短和长历时暴雨计算,结果表明:在空间上,中国短历时暴雨量从1951到2010年呈现出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梯次减少的现象,而长历时暴雨量则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 采用中国1951—2010年659个站点的日值降水数据,以暴雨持续长短为标准对短和长历时暴雨计算,结果表明:在空间上,中国短历时暴雨量从1951到2010年呈现出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梯次减少的现象,而长历时暴雨量则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等东南沿海地区。在时间上,中国年际和年代际短和长历时暴雨均呈现增加趋势。在降水贡献率占比上,1951—2010年中国总暴雨量占总降雨量以及总暴雨日占总降雨日的比例分别为6.1%—27.7%和0.6%—2.5%;同期中国短历时暴雨量在总暴雨量和短历时暴雨日在总暴雨日中的比例分别为75.9%—89.4%和75.6%—89.2%,短历时暴雨占主导地位;而长历时暴雨量在总暴雨量和长历时暴雨日在总暴雨日中的比例分别只占10.6%—24.1%和10.8%—24.4%。在降水贡献率变化趋势上,在1951—2010年间,中国总暴雨对总降雨的贡献率呈增加趋势,其雨量和雨日的贡献率趋势分别为2.1%/10a和0.2%/10a;短历时暴雨对总暴雨的贡献率也呈增加趋势,其雨量和雨日的贡献率趋势分别为0.5%/10a和0.4%/10a;而长历时暴雨对总暴雨的贡献率呈减少趋势,其雨量和雨日的贡献率趋势分别为-0.5%/10a和-0.4%/10a。以上结果表明中国降水在朝着极端化方向变化,短历时暴雨增多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历时暴雨 长历时暴雨 降水贡献率 时空格局
下载PDF
基于中国气候变化区划的1951-2010年暴雨统计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孔锋 吕丽莉 +4 位作者 方建 方佳毅 王一飞 刘凡 应卓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9-196,203,共9页
采用659个气象观测站日值降水数据计算了中国年际和年代际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然后基于中国气候变化区划(1961—2010年)对中国暴雨进行了分区统计。结果表明:在中国气候变化区划降水呈增加和减少的区域,绝大多数的暴雨呈现相应的年际和... 采用659个气象观测站日值降水数据计算了中国年际和年代际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然后基于中国气候变化区划(1961—2010年)对中国暴雨进行了分区统计。结果表明:在中国气候变化区划降水呈增加和减少的区域,绝大多数的暴雨呈现相应的年际和年代际的增加和减少趋势。但也有在降水趋势减少的I1东北—华北暖干趋势带的小兴安岭—长白山—三江平原气温波动增强、降水量波动减弱区和Ⅲ3西南—华南干暖趋势带的云贵高原—南岭西部山地丘陵降水量波动增强、气温波动增强区两个二级气候变化分区,暴雨呈现增加趋势;反之在降水趋势增加的Ⅳ1藏东南—西南湿暖趋势带的藏东南山地—高原降水量波动增强、气温波动增强区,暴雨呈现减少趋势。进一步对暴雨分为短历时的对流型暴雨和长历时的过程型暴雨也有类似的结论。说明现有的一级和二级气候变化区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暴雨的变化,但仍需要深入采用以极端降水为指标的三级区划对暴雨变化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区划 年际和年代际 暴雨 时空变化 中国
下载PDF
心理干预与高情感表达家庭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方佳毅 黄承保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1443-1444,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高情感表达家庭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50例首次发作且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采用坎伯威尔家庭问卷中文版(CFI CV)进行调查,根据CFI CV评分,将被调查对象分为高情感组和低情感组。将筛...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高情感表达家庭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50例首次发作且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采用坎伯威尔家庭问卷中文版(CFI CV)进行调查,根据CFI CV评分,将被调查对象分为高情感组和低情感组。将筛选出的高情感组72例(占48%),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都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干预组除药物治疗外,出院期间还定期给予家庭心理疏导。干预组实施家庭心理干预措施1年,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别于入组时及干预结束时进行评估。结果:入组时,两组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1年的家庭心理干预后,干预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提高高情感表达家庭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改善其社会功能,降低复发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高情感表达 首发精神分裂症 复发率
下载PDF
近百年来全球、大洲和区域尺度降雨时空变化诊断(1900-2010) 被引量:14
9
作者 孔锋 王一飞 +2 位作者 吕丽莉 方佳毅 史培军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88,95,共9页
采用1900-2010年0.5°×0.5°的降雨数据诊断全球、七大洲和IPCC26个陆地分区的降雨气候态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和波动特征。结果表明:(1)在气候态降雨量上,全球年均降雨量主要分布在30°S^30°N,特别是20°S^20&... 采用1900-2010年0.5°×0.5°的降雨数据诊断全球、七大洲和IPCC26个陆地分区的降雨气候态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和波动特征。结果表明:(1)在气候态降雨量上,全球年均降雨量主要分布在30°S^30°N,特别是20°S^20°N,仅非洲和南美洲年均雨量高于全球。年均降雨量SEA(东南亚分区)最高,SAH(撒哈拉分区)最少,不同季节伴有不同变化。(2)在变化趋势上,1900-2010年全球降雨量变化趋势呈现出不同的时空分布特征,且以减少趋势为主。在大洲上,亚洲、非洲和南极洲呈减少趋势,且6-8月减少最多,9-11月减少最少。在IPCC 26个陆地分区上,12个分区呈增加趋势,14个分区呈减少趋势。(3)在波动特征上,1900-2010年全球陆地降雨量波动特征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周边地区、南美洲西部山脉地区和南极洲内陆地区,不同季度的降雨量均大于年均降雨量波动特征,且大洋洲和南极洲四个季度波动特征大于其它五个大洲。在IPCC 26个陆地分区上,仅8个分区年均降雨量波动特征波动特征超过了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区域降雨 时空格局 变化趋势 波动特征 IPCC陆地分区 全球
下载PDF
热带气旋灾害风险评估现状综述 被引量:19
10
作者 陈文方 端义宏 +3 位作者 陆逸 方佳毅 石先武 任福民 《灾害学》 CSCD 2017年第4期146-152,共7页
全球热带气旋灾害风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沿海地区人口和财富的加速增长与聚集而持续上升,针对沿海地区热带气旋灾害风险开展精细化的定量评估是实现前瞻性灾害风险管理的前提。该文从面向灾害管理部门开展热带气旋灾害风险管理的角... 全球热带气旋灾害风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沿海地区人口和财富的加速增长与聚集而持续上升,针对沿海地区热带气旋灾害风险开展精细化的定量评估是实现前瞻性灾害风险管理的前提。该文从面向灾害管理部门开展热带气旋灾害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分别对国际上热带气旋风险评估中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和承灾体脆弱性评估这两个核心内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了其各自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挑战。然后对我国热带气旋(台风)灾害风险管理体系中风险定量评估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针对我国热带气旋风险模型的研究现状提出建议,为未来进一步开展沿海地区台风灾害风险的定量评估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风险评估 灾害 致灾因子 脆弱性
下载PDF
沿海地区复合洪水危险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方佳毅 殷杰 +3 位作者 石先武 方建 杜士强 刘敏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7-328,共12页
沿海地区频繁遭受洪水灾害,往往并非单一灾种驱动,而是多种致灾因子相互影响的综合结果。文中梳理了沿海地区复合洪水的主要驱动机理,归纳了复合洪水危险性研究中统计模型和动力数值模型两类主要研究方法,并分别阐述了近年来主要进展。... 沿海地区频繁遭受洪水灾害,往往并非单一灾种驱动,而是多种致灾因子相互影响的综合结果。文中梳理了沿海地区复合洪水的主要驱动机理,归纳了复合洪水危险性研究中统计模型和动力数值模型两类主要研究方法,并分别阐述了近年来主要进展。复合洪水是极端高潮位(包括天文潮位、风暴潮和海浪)、河流洪水和强降水过程的两两组合或者是三者同时发生。基于统计模型的复合洪水危险性研究主要致力于各致灾变量的关联性分析和联合概率建模,可较好理解大尺度上复合洪水的时空变化,以及和气候因素之间的关系,其研究难点和未来趋势是构建非一致假设下二维以上的复合洪水统计模型。基于水动力数值模型的复合洪水淹没模拟需要水文、海洋和水力等多个模型耦合以及大气气象要素(台风过程、风场、气压场)作为重要边界条件,建模过程较复杂,计算耗时长,对计算水平要求高,但可较好地刻画复合洪水的演变过程,并便于未来情景分析。未来需要重视沿海地区复合洪水致灾成害机理的研究。在气象海洋预报业务服务方面,建议加强沿海地区复合洪水监测与预警技术方法研究,对沿海地区复合洪水过程全方面多角度监测,进行动力框架改进、物理过程参数化优化和资料同化,提高模式网格分辨率,优化集合预报方案。最后,亟需探究未来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复合洪水危险性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洪水 沿海地区 风暴潮 强降水 河流洪水
下载PDF
我国沿海地区重特大海洋动力灾害应对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先武 方佳毅 +1 位作者 刘珊 张建东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9年第5期32-36,共5页
我国沿海地区是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易发频发区,也是重要的人口和经济聚集地。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风暴潮、海浪、海冰和海啸等海洋动力灾害的形成机理、发生规律、时空特征、损失程度呈现出新的特点,重特大海洋动力灾害对我国沿海地... 我国沿海地区是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易发频发区,也是重要的人口和经济聚集地。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风暴潮、海浪、海冰和海啸等海洋动力灾害的形成机理、发生规律、时空特征、损失程度呈现出新的特点,重特大海洋动力灾害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威胁不容忽视。文章阐述海洋动力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在分析我国沿海地区应对海洋动力灾害现状基础上,提出我国沿海地区应对重特大海洋动力灾害的对策与建议:建议开展重特大海洋动力灾害防御相关立法研究,制订国家层面应对重特大海洋动力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重特大海洋动力灾害保险风险补偿机制以及提升重特大海洋动力灾害科技支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动力灾害 重特大 时空分布 应对策略 风险转移
下载PDF
高潮位洪水的致灾机制、风险评估与预报评述
13
作者 李思达 方佳毅 +3 位作者 周巍 蒋廷臣 柳林涛 冯曦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0-202,共13页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由海平面上升带来的长期慢性水患——一种发生于高潮位附近的小型海岸洪水变得愈加频繁,对沿海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是当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论文梳理了高潮位洪水的定义,并从高潮位洪水驱动因素、...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由海平面上升带来的长期慢性水患——一种发生于高潮位附近的小型海岸洪水变得愈加频繁,对沿海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是当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论文梳理了高潮位洪水的定义,并从高潮位洪水驱动因素、影响与风险评估以及高潮位洪水预报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相关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的主要进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建议加强沿海地区高潮位洪水的驱动因素、风险评估以及预报的研究工作,包括对高潮位洪水的广泛监测,从驱动因素的变化和驱动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角度研究高潮位洪水的形成,对沿海关键地区和重要基础设施开展全面的高潮位洪水风险评估研究,开展更加准确可靠的高潮位洪水发生频次、持续时间的预报工作,最终服务于沿海城市高潮位洪水的防灾减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潮位洪水 海岸洪水 海平面上升 风险评估 预报模型
原文传递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岸洪水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4
14
作者 方佳毅 史培军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5-636,共12页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平面上升以及高潮位和风暴潮引起的极值水位导致的海岸洪水对沿海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已是国内外关注的重点。论文梳理了广义和狭义海岸洪水的定义和要素,重点阐述了狭义海岸洪水的组成部分,从致灾因...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平面上升以及高潮位和风暴潮引起的极值水位导致的海岸洪水对沿海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已是国内外关注的重点。论文梳理了广义和狭义海岸洪水的定义和要素,重点阐述了狭义海岸洪水的组成部分,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以及风险评估方法与模型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相关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的主要进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透视了未来拟加强的研究方向。建议加强沿海地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风险的研究,包括全球气候变化下多致灾因子耦合危险性和不确定性研究,沿海关键地区和关键暴露(关键基础设施)的风险评估研究,全球气候变化风险适应与减缓性措施的成本效益评价研究,提高沿海地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风险的韧性研究,以及建立多学科间的基础数据共享机制,采用交叉学科手段以便更综合、系统、动态研究海岸带问题,保障沿海地区开展全球气候变化下风险评估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洪水 全球气候变化 风暴潮灾害 风险评估 影响
原文传递
1961~2010年中国大尺度区域暴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孔锋 刘凡 +4 位作者 吕丽莉 方建 方佳毅 史培军 郭建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1-640,共10页
长时间大范围的区域暴雨作为一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人民生产生活的一大威胁,已成为社会和学界的关注焦点之一,亟需研究中国长时间序列区域暴雨的时空演变特征。通过定义的区域暴雨事件,选取持续天数、影响站点数、最大日降雨量和最大... 长时间大范围的区域暴雨作为一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人民生产生活的一大威胁,已成为社会和学界的关注焦点之一,亟需研究中国长时间序列区域暴雨的时空演变特征。通过定义的区域暴雨事件,选取持续天数、影响站点数、最大日降雨量和最大累积降雨量4项指标,统计分析了1961~2010年中国区域暴雨的时空变化格局。结果表明:在空间格局上,1961~2010年中国区域暴雨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漠河至云南腾冲一线以东的东部沿海季风区,而西北内陆则无区域暴雨发生;在省际分布上,多集中发生在以广东为首的东部沿海省市;在时间序列上,中国区域暴雨存在准10a(6.5a和13a)的周期振荡,以1997年前后年份发生次数较多,年内多集中在5~9月,且4项指标均在6月份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暴雨 大尺度格局 年际变化 月际变化 中国
原文传递
风暴潮灾害脆弱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22
16
作者 石先武 国志兴 +3 位作者 张尧 方佳毅 胡可嘉 刘钦政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89-897,共9页
脆弱性是自然灾害风险研究的热点,风暴潮灾害脆弱性与风暴潮自然过程强度以及沿海社会经济、人口、自然环境等因素相关。本文从风暴潮灾害脆弱性定义出发,对国内外风暴潮灾害社会脆弱性和物理脆弱性进行了回顾,重点对人口、海堤、房屋... 脆弱性是自然灾害风险研究的热点,风暴潮灾害脆弱性与风暴潮自然过程强度以及沿海社会经济、人口、自然环境等因素相关。本文从风暴潮灾害脆弱性定义出发,对国内外风暴潮灾害社会脆弱性和物理脆弱性进行了回顾,重点对人口、海堤、房屋等风暴潮灾害典型承灾体物理脆弱性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分析了风暴潮灾害脆弱性评价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探讨了风暴潮灾害脆弱性在灾害损失评估、保险及再保险、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等领域的应用,对未来风暴潮灾害脆弱性研究提出了以下展望:(1)开发符合中国沿海区域风暴潮灾害特征和承灾体分布的定量化、精细化脆弱性曲线,拓展风暴潮脆弱性评价结果在保险理赔、灾害损失评估等领域应用;(2)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沿海面临风暴潮巨灾风险,迫切需要建立科学的基于灾害实地踏勘以及物模实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风暴潮灾害典型承灾体脆弱性评估方法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 社会脆弱性 物理脆弱性 不确定性 综述
原文传递
1957—2015年中国低能见度日数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孔锋 王一飞 +5 位作者 方佳毅 李双双 方建 吕丽莉 史培军 郭建平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03-1213,共11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1957—2015年全国753个观测站数据资料,探究中国年代际不同等级能见度日数时空变化。结果表明:能见度1级和2级日数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0级日数在"胡焕庸线"...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1957—2015年全国753个观测站数据资料,探究中国年代际不同等级能见度日数时空变化。结果表明:能见度1级和2级日数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0级日数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呈增减相间趋势,以西地区以增加趋势为主;能见度3、4级和5级日数在绝大多数站点变化趋势不显著,只有少数站点呈现下降趋势;随着能见度等级升高,日数呈下降趋势的站点越来越少。年代际年均低能见度日数,在时间上呈上升趋势,全年四季都有发生,在绝对数量上冬季增加最多,夏季最少,但从四季占全年的比例来看夏秋季节呈增加趋势。在空间上表现出从农牧交错带东侧边缘向东南沿海地区逐渐扩张的趋势,并且在四季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冬季最为显著,夏季最不明显。在时间相关分析上,中国低能见度日数与能源生产总量、汽车拥有量、城市化率、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具有很高的正相关,而与平均风速有很高的负相关,且均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在空间相关分析上,随年代推移中国县级人口密度与低能见度日数具有很高的空间正相关,而与平均风速有很高的空间负相关,且均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因此,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以及平均风速的减小可能是中国低能见度日数显著增加的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见度 时空格局 城市化 工业化 风速 季节变化 中国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能力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中子 姜庆伟 +3 位作者 江庐山 黄承保 方佳毅 吴俊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4年第4期382-384,共3页
目的 通过比较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共情缺陷、社会功能和精神症状的差异,探讨共情能力的相关因素及药物治疗对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60例(男30例,女3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予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3个月,采用人际反应指... 目的 通过比较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共情缺陷、社会功能和精神症状的差异,探讨共情能力的相关因素及药物治疗对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60例(男30例,女3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予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3个月,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及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共情水平、精神症状、社会功能进行评定,比较各项测量指标前后的变化,并通过各测量指标治疗后减分率的相关分析,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能力、临床症状以及社会功能的关系,以及药物治疗对共情能力的影响。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予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3个月后,共情能力、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均有所改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减分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共情能力与阴性症状呈负相关,与社会功能呈正相关。结论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改善共情能力、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随着共情能力的改善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共情 社会功能 精神症状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
原文传递
复合极端事件及其危险性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建 陶凯 +2 位作者 牟莎 方佳毅 杜士强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7-601,共15页
近年来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其灾害过程往往源自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给区域安全和风险防范带来诸多挑战。论文结合文献计量,在系统梳理复合极端事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复合极端事件的概念内涵、类型特征和主... 近年来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其灾害过程往往源自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给区域安全和风险防范带来诸多挑战。论文结合文献计量,在系统梳理复合极端事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复合极端事件的概念内涵、类型特征和主要驱动因素,并归纳了复合事件时空关联分析和危险性评估的主要方法。结果表明:(1)近年来研究的事件类型丰富多样,不同时空关联、不同要素组合类型事件的研究不断涌现;(2)研究内容体系日益完善,概念特征、关联关系、成因机制和危险性评估的研究持续推进;(3)研究技术手段不断发展,以Copula为核心的联合概率统计建模实现由二维向多维、由静态向动态发展,以耦合水文水动力学模型和海洋模式为代表的数值模拟精细度不断提高。但在部分重难点问题方面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包括时间继发型和空间异地型复合事件复杂时空关联结构的诊断建模,天气系统、大尺度环流因子和人类活动多因素对复合事件综合影响的研究,复合事件危险性情景及多维联合概率分析等。此外,未来亟需探究气候变化下复合事件边缘分布和关联结构的非平稳变化及其对复合事件风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复合极端事件 时空关联关系 驱动因素 危险性评估
原文传递
综合气象致灾因子影响人口、死亡人口与GDP损失风险的制图与排名(英文) 被引量:5
20
作者 史培军 杨旭 +3 位作者 方佳毅 王静爱 徐伟 韩国义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6年第7期878-888,共11页
Coping with extreme climate events and its related climatic disasters caused by climate change has become a global issue and drew wide attention from scientists, policy-makers and public. This paper calculated the exp... Coping with extreme climate events and its related climatic disasters caused by climate change has become a global issue and drew wide attention from scientists, policy-makers and public. This paper calculated the expected annual multiple climatic hazards intensity index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nine climatic hazards including tropical cyclone, flood, landslide, storm surge, sand-dust storm, drought, heat wave, cold wave and wildfire. Then a vulnerability model involving the coping capacity indicator with mortality rate, affected population rate and GDP loss rate, was developed to estimate the expected annual affected population, mortality and GDP loss risk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untries with the highest risks are also the countries with large population or GDP. To substantially reduce the global total climatic hazards risks, these countries should reduce the exposure and improving the governance of integrated climatic risk;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total exposure, countries with the high mortality rate, affected population rate or GDP loss rate, which also have higher or lower coping capacity, such as the Philippines, Bangladesh and Vietnam, are the hotspots of the planning and strategy making for the climatic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and should focus on promoting the coping cap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ic disaster multiple climatic hazards mortality risk affected population risk GDP loss risk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