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培养基原料及配方对北冬虫夏草液体菌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方华舟 贾瑞 +4 位作者 程利霞 安冬梅 易庆平 刘欢 宋照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5-109,113,共6页
为探索出北冬虫夏草液体菌种制备的适宜碳源、氮源及配方,以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及硝酸钾、硝酸铵、尿素、蛋白胨、酵母膏和牛肉膏等,以及马铃薯、小麦、蚕蛹粉、蛋清、鱼粉和黄豆粉等单一或复合碳源、氮源,组合不同配方... 为探索出北冬虫夏草液体菌种制备的适宜碳源、氮源及配方,以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及硝酸钾、硝酸铵、尿素、蛋白胨、酵母膏和牛肉膏等,以及马铃薯、小麦、蚕蛹粉、蛋清、鱼粉和黄豆粉等单一或复合碳源、氮源,组合不同配方及不同碳氮比,以单因子对照方式,比较观察菌种菌丝及其栽培发菌、抗感染及出草情况。结果表明:单一碳源中,葡萄糖最优;复合碳源居中,葡萄糖+淀粉最佳;常见碳源原料中以土豆最优;常见氮源原料中以有机氮源优于无机氮源,蚕蛹粉>蛋清液>鱼粉>黄豆>小麦;最佳C/N为5∶1。蚕蛹、蛋清、土豆等常见原料可作为菌种制备的优选原料及配方为马铃薯(去皮)200 g+葡萄糖10 g+蚕蛹粉30 g(煮汁)+硫酸镁2 g+磷酸二氢钾2 g+VB110 mg+水1 000 mL+pH 6.5,马铃薯(去皮)200 g+葡萄糖10 g+蛋清液30 g+硫酸镁2 g+磷酸二氢钾2 g+VB110 mg+水1 000 mL+pH 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冬虫夏草 液体菌种 碳源 氮源
下载PDF
不同保藏温度及光照条件对北冬虫夏草菌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方华舟 董海波 +4 位作者 肖习明 易庆平 刘欢 左雪枝 路彩云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47-252,共6页
本实验模拟常见自然条件,以白昼散射光、夜晚黑暗,10/5℃、15/10℃、20/15℃、25/20℃等不同昼夜温度,30天、60天、90天等不同保藏时间为实验组,以4℃恒温、昼夜黑暗及30天、60天、90天为对照组,比较观察各菌种在平板培养基上萌发速度... 本实验模拟常见自然条件,以白昼散射光、夜晚黑暗,10/5℃、15/10℃、20/15℃、25/20℃等不同昼夜温度,30天、60天、90天等不同保藏时间为实验组,以4℃恒温、昼夜黑暗及30天、60天、90天为对照组,比较观察各菌种在平板培养基上萌发速度、菌丝生长状况、菌落形态及角变率、转扩液体菌种、栽培出草等情况。结果表明,菌种质量保藏较好的条件依次为10/5℃30天>15/10℃30天>4℃(黑暗)30天>20/15℃30天>4℃(黑暗)60天>10/5℃60天>25/20℃30天;说明一定条件下采用白昼散射光、昼夜10/5℃及15/10℃、保藏30天优于传统冰箱保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冬虫夏草 菌种 保藏条件 角变面积 菌丝状况 产量
下载PDF
北冬虫夏草液体菌种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方华舟 李淑玲 +3 位作者 左雪枝 安冬梅 路彩云 李文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64-167,共4页
以培养液营养成分的不同溶解状态、不同口径及培养容器、不同装液量、不同接种量、不同震荡频率等为研究对象,探索北冬虫夏草液体菌种制备适宜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培养液中各营养成分呈溶液或均匀分布状态、培养瓶壁倾斜、装液量小于1/... 以培养液营养成分的不同溶解状态、不同口径及培养容器、不同装液量、不同接种量、不同震荡频率等为研究对象,探索北冬虫夏草液体菌种制备适宜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培养液中各营养成分呈溶液或均匀分布状态、培养瓶壁倾斜、装液量小于1/2、接种量0.5%、多个接种单位、震荡频率120 r/min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冬虫夏草 液体菌种 工艺参数 菌球 生物量
下载PDF
稻田固氮解磷解钾菌筛选及其复合菌剂对土壤培肥作用 被引量:28
4
作者 方华舟 左雪枝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2-87,共6页
用固氮、解磷、解钾培养基,分别从稻田土壤中分离获得9个固氮菌株(A1-A9)、7个解磷菌株(B1-B7)和6个解钾菌株(C1-C6)。对各菌株固氮、解磷、解钾能力及水稻促生效果分析表明,最突出菌株分别为A5、B2、C5;各菌株等比例混合组成复合菌剂... 用固氮、解磷、解钾培养基,分别从稻田土壤中分离获得9个固氮菌株(A1-A9)、7个解磷菌株(B1-B7)和6个解钾菌株(C1-C6)。对各菌株固氮、解磷、解钾能力及水稻促生效果分析表明,最突出菌株分别为A5、B2、C5;各菌株等比例混合组成复合菌剂接入灭菌稻田土壤,30 d后可使土壤总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21.32%、32.17%、45.57%;初步鉴定各菌株分别为固氮菌属(Azotobacter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复合菌剂处理稻田土壤,水稻苗高、鲜重、干重及植株全氮、全磷、全钾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筛选菌株可在稻田土壤氮、磷、钾转换及培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固氮菌 解磷菌 解钾菌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含水量及空气温度对蛹虫草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方华舟 左雪枝 +2 位作者 肖习明 路彩云 李文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0-113,共4页
为了探索蛹虫草栽培期主要阶段适宜的含水量及空气湿度,以培养基料水比为1∶1.0、1∶1.2、1∶1.5、1∶1.8、1∶2.0,转色空气湿度为70%、80%、90%,出草空气湿度为75%、85%、95%分别进行发菌、转色和出草的对比试验,比较观察菌丝萌发、生... 为了探索蛹虫草栽培期主要阶段适宜的含水量及空气湿度,以培养基料水比为1∶1.0、1∶1.2、1∶1.5、1∶1.8、1∶2.0,转色空气湿度为70%、80%、90%,出草空气湿度为75%、85%、95%分别进行发菌、转色和出草的对比试验,比较观察菌丝萌发、生长、转色、出草及感染等情况。结果表明,培养基最佳含水量为料水比1∶1.5,菌丝萌发快、生长健壮、满瓶时间最短,感染率为0;转色阶段最适空气湿度为80%,转色最快、效果最好,感染率为0;出草阶段最适空气湿度为85%,出草品质最好、产量最高,感染率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料水比 空气湿度 菌丝生长 产量
下载PDF
牛粪堆肥各阶段主要纤维素降解菌分离与作用规律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方华舟 王培清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8-92,共5页
以纤维素降解率和糖生成率为主要指标,对堆肥各阶段主要纤维素降解菌进行分离筛选,并对其作用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降解分为转化为堆肥有机质及糖等小分子物质两个方面;堆肥早期糖生成量相对较多,对发酵微生物生长及堆... 以纤维素降解率和糖生成率为主要指标,对堆肥各阶段主要纤维素降解菌进行分离筛选,并对其作用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降解分为转化为堆肥有机质及糖等小分子物质两个方面;堆肥早期糖生成量相对较多,对发酵微生物生长及堆体升温具有重要作用;堆肥中后期则更多转化为堆肥有机质,对腐殖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嗜纤维菌、假单胞菌,小单孢菌、纤维单胞菌、纤维弧菌、芽孢杆菌,高温放线菌、小多孢菌、链霉菌、曲霉,小单孢菌、木霉、青霉、曲霉、芽孢杆菌等分别为低温、中温、高温、降温阶段纤维素降解主要功能菌;以纤维素降解率和糖生成率作为研究和筛选纤维素降解菌的主要指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堆肥 纤维素 菌株 种类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不同氮源对蛹虫草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方华舟 王小艳 向会耀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34-2737,共4页
为研究蛹虫草液体菌种制备及发菌出草等人工栽培全过程中所必需的适宜氮源,比较观察了常见无机氮源硝酸钾、尿素及常见有机氮源蚕蛹粉、蛋白胨、蛋清液、鱼粉对菌种质量、菌丝生长状况、发菌及出草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氮源对蛹虫... 为研究蛹虫草液体菌种制备及发菌出草等人工栽培全过程中所必需的适宜氮源,比较观察了常见无机氮源硝酸钾、尿素及常见有机氮源蚕蛹粉、蛋白胨、蛋清液、鱼粉对菌种质量、菌丝生长状况、发菌及出草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氮源对蛹虫草菌丝体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机氮源显著优于无机氮源,液体菌种生长以蛋白胨为佳;发菌出草培养基最佳氮源依次为蚕蛹粉、蛋白胨、鱼粉、蛋清液等有机氮源,其中,蚕蛹粉具有较好的促进出草作用,但抗感染能力弱于其他有机氮源。蛋白胨、蛋清液、鱼粉等有机氮源氮素营养全面、丰富,营养容易被菌丝吸收,菌丝生长健壮;制备液体菌种氮源以蛋白胨为佳,发菌出草以包括蚕蛹粉的复合氮源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人工栽培 氮源
下载PDF
不同栽培原料及配方对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方华舟 李先良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50-154,共5页
以大米为主要栽培基质,以常见的碳源氮源进行单因素试验,探索了不同碳源氮源对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及规律。结果表明:葡萄糖等寡糖类碳源及蛋白胨、蚕蛹粉等蛋白类氮源促进合成蛋白质、虫草素作用显著,葡萄糖、蛋白胨能力最强;柠... 以大米为主要栽培基质,以常见的碳源氮源进行单因素试验,探索了不同碳源氮源对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及规律。结果表明:葡萄糖等寡糖类碳源及蛋白胨、蚕蛹粉等蛋白类氮源促进合成蛋白质、虫草素作用显著,葡萄糖、蛋白胨能力最强;柠檬酸铵、蛋白胨及果糖、蔗糖、葡萄糖促进虫草多糖合成,且柠檬酸铵作用显著;可溶性淀粉、果糖、蔗糖及柠檬酸铵、硝酸铵、蚕蛹粉等促进虫草酸合成,且柠檬酸铵、可溶性淀粉作用显著。以葡萄糖等寡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胨或蚕蛹粉、柠檬酸铵等配方组合,可有效提高蛹虫草主要物质合成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碳源 氮源 活性成分含量 机制
下载PDF
水稻花粉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捕获实验 被引量:4
9
作者 方华舟 涂知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7-39,共3页
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是细胞分化、基因特异性表达、基因工程研究及实际应用中的重要工具。一个由带有UidA基因而无启动子的pPLGUS改造成的质粒通过基因枪转化进水稻材料中,对转基因材料的多种不同组织进行了X-gluc显色检测GUS活性。对获得... 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是细胞分化、基因特异性表达、基因工程研究及实际应用中的重要工具。一个由带有UidA基因而无启动子的pPLGUS改造成的质粒通过基因枪转化进水稻材料中,对转基因材料的多种不同组织进行了X-gluc显色检测GUS活性。对获得的15个独立转化株后代进行筛选,初步观察到其中多株GUS阳性。通过连续三代遗传分析,证明至少3株水稻花粉组织特异性启动子被成功捕获,为进一步研究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花粉 组织特异性启动子 捕获 UidA基因
下载PDF
金银花茎藤培养香菇试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方华舟 孙爱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7188-7189,共2页
[目的]探索以金银花茎藤为主要原料栽培香菇的培养基配方及菌丝生长和出菇状况。[方法]以不同含量的金银花茎藤培养基为试验组,以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以及栎木屑培养基为对照组,对比观察香菇菌丝生长及出菇状况。[结果]葡萄糖蛋白胨培养... [目的]探索以金银花茎藤为主要原料栽培香菇的培养基配方及菌丝生长和出菇状况。[方法]以不同含量的金银花茎藤培养基为试验组,以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以及栎木屑培养基为对照组,对比观察香菇菌丝生长及出菇状况。[结果]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的菌丝萌动和生长最快,各组培养基的菌丝生长速度差别不明显。随着培养基中金银花茎藤的增加,出菇时间和次数增加,产量提高。金银花茎藤可作为香菇种植的培养基,其适宜配方为:金银花茎藤屑200g、麸皮20g、蔗糖20g、石膏2g、水300ml或料水比1.0∶1.3。[结论]金银花茎藤含有充足的香菇菌丝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金银花茎藤培养基可替代传统栎木屑培养基用于培养香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茎藤 培养香菇 试验研究
下载PDF
不同碳源对蛹虫草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方华舟 向会耀 王小艳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8,共4页
目的:首次系统研究蛹虫草液体菌种制备及发菌、出草等人工栽培全过程中所必需的适宜碳源。方法:以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等常见碳源为实验组,比较观察菌种质量、菌丝生长状况、发菌及出草情况。结果:各种碳源对蛹虫草菌丝体... 目的:首次系统研究蛹虫草液体菌种制备及发菌、出草等人工栽培全过程中所必需的适宜碳源。方法:以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等常见碳源为实验组,比较观察菌种质量、菌丝生长状况、发菌及出草情况。结果:各种碳源对蛹虫草菌丝体生长均有促进作用;液体菌种培养基中添加适量葡萄糖为佳;栽培培养基中添加适量蔗糖或葡萄糖为佳。结论:液体菌种培养基及栽培培养基中添加适量小分子碳源具有促进菌丝生长、提高出草品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人工栽培 碳源 菌丝 液体菌种
下载PDF
保藏温度、时间及代次对蛹虫草菌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方华舟 董海波 +1 位作者 肖习明 左雪枝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5-10,共6页
目的:探索不同保藏温度、时间及菌种代次对蛹虫草菌种质量的影响。方法:以4℃、10℃、20℃等不同保藏温度,以30 d、60 d、90 d、180 d及360 d等不同保藏时间,以F1、F2、F3、F4等不同代次母种,以F0为对照组,对比菌种质量情况。结果:菌种... 目的:探索不同保藏温度、时间及菌种代次对蛹虫草菌种质量的影响。方法:以4℃、10℃、20℃等不同保藏温度,以30 d、60 d、90 d、180 d及360 d等不同保藏时间,以F1、F2、F3、F4等不同代次母种,以F0为对照组,对比菌种质量情况。结果:菌种质量由高到低依次为:10℃保藏1个月、4℃保藏1个月、20℃保藏1个月、4℃保藏2个月、4℃保藏3个月、10℃保藏2个月,其他基本无菌种价值;F1>F2>F3,F4基本无菌种价值。结论:4℃保藏1~2个月为佳,10℃保藏1个月为佳,菌种传代以3代以内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菌种 保藏条件 角变率 菌丝状况 产量
下载PDF
水稻秸秆堆沤肥对优质水稻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方华舟 项智锋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2-70,共9页
以不施肥为对照,设习惯性分阶段施用化肥、一次性施用化肥、施用一般有机肥及一次性单施不同用量的水稻秸秆堆沤肥或与不同比例化肥配施的12个处理,以水稻产量及质量为主要指标,探索以水稻秸秆堆沤肥种植优质水稻的适宜措施、规律及用... 以不施肥为对照,设习惯性分阶段施用化肥、一次性施用化肥、施用一般有机肥及一次性单施不同用量的水稻秸秆堆沤肥或与不同比例化肥配施的12个处理,以水稻产量及质量为主要指标,探索以水稻秸秆堆沤肥种植优质水稻的适宜措施、规律及用量。结果表明,试验组各处理的稻谷产量及稻米垩白度、蛋白质含量、食味值存在较大差异,大小范围分别为5 560~9 460 kg/hm^2、1.57%~2.23%、8.11%~10.06%、64.56~73.24,水稻秸秆堆沤肥各处理的稻米外观、营养、蒸煮、食味等品质较好;其中50%水稻秸秆堆沤肥+25%化肥处理产量达8 705 kg/hm^2并与习惯分阶段施用化肥及施用一般有机肥处理接近,稻米垩白度1.84%、蛋白质含量8.54%,食味值最佳,其它稻米外观、蒸煮等品质亦适宜。说明水稻秸秆堆沤肥供养分能力强,并具有与化肥配施良好,提高养分利用率及肥料减量,提高稻米食味等作用,可作为优质水稻种植的重要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水稻 水稻秸秆堆沤肥 产量 稻米外观 食味值
下载PDF
固氮解磷解钾牛粪菌肥制作与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华舟 张婷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5-640,共6页
以一种芽孢杆菌(Bacillus sp.)、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木霉(Trichoderma sp.)及曲霉(Aspergillus sp.)组成自制腐熟菌剂,以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herium)、胶质样芽孢杆菌(Bacillus ... 以一种芽孢杆菌(Bacillus sp.)、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木霉(Trichoderma sp.)及曲霉(Aspergillus sp.)组成自制腐熟菌剂,以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herium)、胶质样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组成功能菌剂,在对新鲜牛粪一次发酵充分腐熟的基础上,以功能菌剂不同接种量对腐熟牛粪进行二次发酵,以探索和优化牛粪菌肥制作工艺及流程。结果表明,自制腐熟菌剂升温迅速、高温期长、腐熟效果良好;二次发酵功能菌株数量、发芽指数、发酵时间、主要速效肥力效果、发酵过程控制等方面,0.5%接种量明显优于0.1%接种量,与1.0%接种量相接近。说明功能菌剂二次发酵接种量以0.5%较为适宜,以充分腐熟牛粪为发酵基质,可生产优质有机菌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功能菌肥 制作 工艺优化
下载PDF
蛹虫草菌种培养性状与出草结果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方华舟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1-164,共4页
以不同保藏期及传代次数菌种为试验组,以优质母株为对照组,研究比较了各菌种培养性状与出草结果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鉴别优质蛹虫草菌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菌种保藏1月或传代1次,固体平板培养菌丝洁白健壮、气生菌丝少匍匐状、长势好、... 以不同保藏期及传代次数菌种为试验组,以优质母株为对照组,研究比较了各菌种培养性状与出草结果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鉴别优质蛹虫草菌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菌种保藏1月或传代1次,固体平板培养菌丝洁白健壮、气生菌丝少匍匐状、长势好、转色快、转色深,液体培养菌丝球细密、粘稠、生物量高,出草形态好、产量最高;菌种保藏超过6月或传代超过3次,则菌丝色泽变暗、气生菌丝多呈棉絮状、转色迟、转色淡,液体培养菌丝球数量少、粗大、生物量低,产量显著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菌种 培养性状 产量
下载PDF
不同光照强度对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5
16
作者 方华舟 肖习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70-177,共8页
以优质蛹虫草菌株为试材,分别以不同光照强度对蛹虫草发菌、转色、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等阶段进行单因子对照试验,比较不同阶段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各蛹虫草试验组在蛋白质、多糖、虫草素、虫草酸等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差异及特点,探索蛹... 以优质蛹虫草菌株为试材,分别以不同光照强度对蛹虫草发菌、转色、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等阶段进行单因子对照试验,比较不同阶段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各蛹虫草试验组在蛋白质、多糖、虫草素、虫草酸等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差异及特点,探索蛹虫草不同生长阶段的适宜光照强度及规律。结果表明:蛹虫草发菌、转色、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等阶段的光照强度分别约为0~10、500~200、200~500、300~500lx时,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相对较高。说明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光照强度对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的合成和积累可产生明显影响,以各阶段相应适宜光照强度对蛹虫草进行栽培是保证和提高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光照强度 蛋白质 多糖 虫草素 虫草酸
下载PDF
不同蛹虫草优质母种分离方式与菌种性能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方华舟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42-146,共5页
以蛹虫草优质母株为母本,以组织分离法和孢子培养法制备子代菌种为试验组,以优质原始母种为对照,通过比较观察各试验组菌种培养性能及栽培试验结果,探索优质菌种适宜制备方法。结果表明:组织分离法优良菌种率可达85%,高于孢子培养法约3... 以蛹虫草优质母株为母本,以组织分离法和孢子培养法制备子代菌种为试验组,以优质原始母种为对照,通过比较观察各试验组菌种培养性能及栽培试验结果,探索优质菌种适宜制备方法。结果表明:组织分离法优良菌种率可达85%,高于孢子培养法约30%;同时孢子培养法可产生一定比例性能更优菌株。说明组织分离法更适合于遗传和保持母本性状,孢子培养法尤其适合筛选更优菌株,均可作为优质蛹虫草菌种制备的重要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组织分离法 孢子培养法 菌种 培养特征 产量
下载PDF
金银花离体快繁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方华舟 易庆平 沈超 《农业科技通讯》 2007年第9期43-45,共3页
研究了忍冬诱导生芽、增殖培养、诱导生根的培养基及配方,结果表明MS+6-BA1.0mg/L+NAA0.1mg/L是适宜的生芽诱导培养基,MS+6-BA1.5mg/L+NAA0.01mg/L、MS+6-BA1.5mg/L+NAA0.05mg/L是适宜的增殖培养基,1/2MS+NAA2.5mg/L+活性炭200mg/L是较... 研究了忍冬诱导生芽、增殖培养、诱导生根的培养基及配方,结果表明MS+6-BA1.0mg/L+NAA0.1mg/L是适宜的生芽诱导培养基,MS+6-BA1.5mg/L+NAA0.01mg/L、MS+6-BA1.5mg/L+NAA0.05mg/L是适宜的增殖培养基,1/2MS+NAA2.5mg/L+活性炭200mg/L是较适宜的生根培养基。并为其它金银花组培快繁提供技术借鉴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组培快繁 培养基及配方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式对金银花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方华舟 沈超 《甘肃农业》 2007年第10期93-94,共2页
金银花是大宗常用珍贵中药,绿原酸含量及木犀草素苷含量是金银花产品质量主要指标。在遵循平衡施肥原则前提下,通过不施肥、单施无机肥、单施有机肥、无机肥有机肥配施的四种不同施肥方式,对金银花产品中绿原酸、木犀草素苷含量进行了... 金银花是大宗常用珍贵中药,绿原酸含量及木犀草素苷含量是金银花产品质量主要指标。在遵循平衡施肥原则前提下,通过不施肥、单施无机肥、单施有机肥、无机肥有机肥配施的四种不同施肥方式,对金银花产品中绿原酸、木犀草素苷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提高金银花产品质量,单施无机肥与单施有机肥差别不显著;只施用有机肥更优于只施用无机肥;有机肥无机肥结合施肥,十分接近于只施用有机肥,可作为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种植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施肥配方 产品质量 绿原酸 木犀草素苷含量
下载PDF
水稻秸秆堆沤肥对优质水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方华舟 项智锋 《中国稻米》 2018年第6期26-29,共4页
比较研究了不同肥料种类及运筹方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并探讨了水稻秸秆堆沤肥的适宜施用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之间稻米垩白、蛋白质含量等指标存在较大差异,施用秸秆堆沤肥的处理稻米食味值均较高,其中,50%水稻秸秆堆沤肥+25%化肥... 比较研究了不同肥料种类及运筹方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并探讨了水稻秸秆堆沤肥的适宜施用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之间稻米垩白、蛋白质含量等指标存在较大差异,施用秸秆堆沤肥的处理稻米食味值均较高,其中,50%水稻秸秆堆沤肥+25%化肥的处理食味值最高。可见,水稻秸秆堆沤肥具有改善稻米垩白、提高食味品质及减少化肥用量等作用,可作为优质水稻生产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水稻 水稻秸秆堆沤肥 稻米垩白 蛋白质含量 食味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