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学课堂中学生有效互动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方厚石 韩修芳 《中学数学月刊》 2012年第3期21-23,共3页
教学中注重学生"互动",突出学生"互动"成为一种追求,课堂上大胆引入小组合作和互动探究成为各级各类示范课、研讨课、赛课必须呈现的环节.如何提高课堂中学生"互动"的有效性,优化组织形式,科学调控与评价,最大化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 数学课堂 中学生 课堂教学效益 互动探究 小组合作 优化组织 科学调控 示范课
下载PDF
主体间“活动”视域下的研讨课如何上——“频率分布表”课例分析
2
作者 方厚石 董入兴 《中学数学(高中版)》 2011年第9期30-34,共5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地把“育人为本”作为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要求,其要求从“以学习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战略转移,突出课堂教学以“学”之当头,从学生的思、想、惑基本点设计教学’,以主体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地把“育人为本”作为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要求,其要求从“以学习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战略转移,突出课堂教学以“学”之当头,从学生的思、想、惑基本点设计教学’,以主体间“活动”实施教学;所以,课堂教学首先要改变“学习本位”“知识第一”的观念,做到“目中有人”,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展示欲,努力创设“活动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力争实现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的‘话语权’、‘尝试权’、‘生成权’、‘展示权’、‘活动权’交给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 “以学生为中心” 课例分析 分布表 研讨课 教育教学工作 以学习为中心 课堂教学
下载PDF
课堂预设与生成的研究
3
作者 方厚石 《上海中学数学》 2010年第11期19-21,共3页
基于对数学课堂预设与牛成的重构,即对传统数学课堂教学资源和教学行为的调整、优化,包括数学课前预设、生成的方式、教学环节和方法、教学特色的重构,它是一种动态性、发展性的重新布局和建设的过程.通过课前预设铺垫,给学生创设... 基于对数学课堂预设与牛成的重构,即对传统数学课堂教学资源和教学行为的调整、优化,包括数学课前预设、生成的方式、教学环节和方法、教学特色的重构,它是一种动态性、发展性的重新布局和建设的过程.通过课前预设铺垫,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自主质疑、互动探究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思维、主动诉求、互动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设与生成 课堂预设 课堂教学资源 传统数学 自主学习 教学行为 教学环节 教学特色
下载PDF
数学实验应少一点指向性,多一些探究性——一节几何概型实验课的实录与反思
4
作者 宋卫东 方厚石 《中学数学月刊》 2016年第7期35-38,共4页
"探究"——一种主体参与性活动,正在被数学教学重视并实践起来,这是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可喜变化,是新课程理念和课堂教学改革双重影响下的成果.因为真正的探究让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更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取了方法、锻炼了能力、发展... "探究"——一种主体参与性活动,正在被数学教学重视并实践起来,这是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可喜变化,是新课程理念和课堂教学改革双重影响下的成果.因为真正的探究让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更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取了方法、锻炼了能力、发展了思维,使课堂从单纯的教知识朝着学生综合发展的方向推进了重要的一步.但在纷繁杂乱的探究活动、探究教学中,我们不禁要思考,什么样的数学探究是对学生学习、成长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概型 数学实验 数学探究 主体参与性 新课程改革 数学教学 向性 综合发展 阴影部分 课堂教学
下载PDF
从“四能”出发,把听课变为观察
5
作者 韩修芳 方厚石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10期5-7,共3页
课堂观察是一种欣赏,一种品味,一种研究.通过听我们去欣赏名师的教学智慧,观察名师的教学艺术,在观察中学习、研究,反思与名师教学的差距.反思差距是激发学习、研究的动力,真正的成长与发展必须要经历静心学习,潜心研究,研究是发展的根... 课堂观察是一种欣赏,一种品味,一种研究.通过听我们去欣赏名师的教学智慧,观察名师的教学艺术,在观察中学习、研究,反思与名师教学的差距.反思差距是激发学习、研究的动力,真正的成长与发展必须要经历静心学习,潜心研究,研究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观察 点到直线的距离 内容本质
下载PDF
高三复习中:错题教学的视角与有效性思考 被引量:3
6
作者 方厚石 董入兴 《数学通讯(教师阅读)》 2012年第1期48-51,共4页
在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一贯注重的是一个“讲”字,在课堂上一味地追求知识、思想与方法的教授,而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忽略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导致课堂教学效率总不那么尽如人意.如何让复习教学在以知识为基... 在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一贯注重的是一个“讲”字,在课堂上一味地追求知识、思想与方法的教授,而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忽略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导致课堂教学效率总不那么尽如人意.如何让复习教学在以知识为基本媒介的支撑下,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思”、“如何想”,并走向“自觉地思”、“自觉地想”的过程,实现新课程理念: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习教学 高三 课堂教学效率 错题 认知规律 学习方法 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
原文传递
从生“动”到“生动”,诠释思维品质的提升 被引量:17
7
作者 方厚石 《数学通讯(教师阅读)》 2014年第1期19-22,共4页
让学生“动”起来是当今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但它不是课堂教学的内涵,数学紊养的养成、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生命价值的取向才是课堂教学的意蕴和诉求.数学课堂教学是以知识为基本媒介、为支撑,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思”“如何... 让学生“动”起来是当今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但它不是课堂教学的内涵,数学紊养的养成、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生命价值的取向才是课堂教学的意蕴和诉求.数学课堂教学是以知识为基本媒介、为支撑,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思”“如何想”并走向“自觉地思”“自觉地想”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把学生带入“思”的状态中去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品质 数学课堂教学 诠释 生命价值 思维能力 学生 自觉
原文传递
专题复习的“四查”“三思”和“一练”——读用《空间中的线面关系》设计示例感悟 被引量:1
8
作者 方厚石 韩修芳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5-57,共3页
能力的缺乏,尤其是分析问题能力的缺乏,是影响高三学生后期冲刺和拔高的主要障碍,专题复习就是要查清学生存在的问题,制定策略,实施有针对性的补救和强化.专题复习就是针对一轮复习后学生还存在的问题,围绕考纲,直击高考试题,... 能力的缺乏,尤其是分析问题能力的缺乏,是影响高三学生后期冲刺和拔高的主要障碍,专题复习就是要查清学生存在的问题,制定策略,实施有针对性的补救和强化.专题复习就是针对一轮复习后学生还存在的问题,围绕考纲,直击高考试题,注重能力要求;以横向知识为主,进一步深化基础,系统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题复习 分析问题能力 设计 空间 高考试题 能力要求 学生 知识
原文传递
主体间性“活动”视域下的数学课重在能力的养成——“频率分布表”课例分析
9
作者 董入兴 方厚石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2011年第10期1-5,共5页
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是两个或多个个人主体的内在相关性.一方面,师与生、生与生的双方或多方都是平等的主体,都具有主体性.他们各自相互独立,彼此相互承认,相互尊重;另一方面,主体之间又是相互作用,... 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是两个或多个个人主体的内在相关性.一方面,师与生、生与生的双方或多方都是平等的主体,都具有主体性.他们各自相互独立,彼此相互承认,相互尊重;另一方面,主体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的,具有交互性.在这样的视域下师生双方都能够充分的“敞开”、“接纳”和精神的互相承领,在碰撞和相互作用中,调动出师生最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 课例分析 视域 分布表 数学课 频率 能力 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主体问性“活动”视域下的数学课重在能力的养成——“频率分布表”课例分析
10
作者 董入兴 方厚石 《高中数学教与学》 2012年第3期43-47,共5页
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是两个或多个个厶主体的内在相关性.一方面,师与生、生与生的双方或多方都是平等的主体,都具有主体性.他们各自相互独立,彼此相互承认,相互尊重;另一方面,主体之间又是相互作用,... 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是两个或多个个厶主体的内在相关性.一方面,师与生、生与生的双方或多方都是平等的主体,都具有主体性.他们各自相互独立,彼此相互承认,相互尊重;另一方面,主体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的,具有交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例分析 分布表 数学课 频率 能力 视域 相互承认 相互尊重
原文传递
试题研究要:注重考生调研、加强教学反思——对2012年高考江苏数学卷三道常规题“卡壳”的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卫东 方厚石 《数学通讯(教师阅读)》 2013年第3期51-54,共4页
最近,笔者阅读了不少关于2012年高考数学压轴试题亮点赏析、压轴题解法欣赏和试卷评价的美文,在欣赏和学习之余,也略感遗憾:这些思考大多数都是教师基于自我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在实际考试中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却很少关注;学生问... 最近,笔者阅读了不少关于2012年高考数学压轴试题亮点赏析、压轴题解法欣赏和试卷评价的美文,在欣赏和学习之余,也略感遗憾:这些思考大多数都是教师基于自我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在实际考试中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却很少关注;学生问题可能出在哪里?我们在以后的高三教学中如何面对,如何纠正和解决,却很少涉及.笔者认为研究高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反思 高考 试题 数学 调研 考生 江苏 欣赏
原文传递
由“师发”变“生发”把“问题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双曲线几何性质”的教学设计与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修芳 方厚石 《数学通讯(教师阅读)》 2013年第7期16-18,共3页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作为思维的驱动力,强烈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一一创新.课堂上,学生头脑中只有存在问题,才会主动去思考,才...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作为思维的驱动力,强烈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一一创新.课堂上,学生头脑中只有存在问题,才会主动去思考,才会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才会积极去学习知识,知识的获取对于他才有意义.在新课程运动中,问题启发式教学已经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运用,但遗憾的是有关研究表明:“我国的课堂教学中只有不到3%的问题是学生提出来的,绝大多数问题是教师抛给学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意识 教学设计 几何性质 双曲线 培养 生发 课堂教学 启发式教学
原文传递
从“四能”出发把课磨出数学“味”——“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磨课引发的思考
13
作者 韩修芳 方厚石 《数学通讯》 2023年第20期3-5,共3页
备课、磨课、上课、反思是有效教学的“四步”曲,备课是前提,磨课是提升,上课是展示,反思是修炼。有效的磨课,备课的素材要好,磨课的成员教学造谐要深,还需要有含金量的问题引领。本文介绍“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的磨课经历,感受“名师... 备课、磨课、上课、反思是有效教学的“四步”曲,备课是前提,磨课是提升,上课是展示,反思是修炼。有效的磨课,备课的素材要好,磨课的成员教学造谐要深,还需要有含金量的问题引领。本文介绍“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的磨课经历,感受“名师”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让“磨”课从有效到有味,从有味到有品,把课磨出数学“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 磨课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反思问题
原文传递
回归基础 找准新高考复习的着力点——从“以生为本,以学为本”设计教学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厚石 钱宁 董入兴 《数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4-39,共6页
2020新高考卷与2021八省高三适应性考试,让大家认识到未来的高考复习既没有考纲指导,也没有模式参照,要想学生能够适应这种新的高考要求,唯有数学教学回归本质,回归基础,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以不变应万变,学生方能在新的高考中脱颖而出.... 2020新高考卷与2021八省高三适应性考试,让大家认识到未来的高考复习既没有考纲指导,也没有模式参照,要想学生能够适应这种新的高考要求,唯有数学教学回归本质,回归基础,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以不变应万变,学生方能在新的高考中脱颖而出.回归本质,落实素养是目的,回归基础是方式,手段,基础不等于简单,高中数学的基础是指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复习 数学基础知识 学科核心素养 基本活动经验 以生为本 高中数学 以学为本 数学教学
原文传递
让“名师效应”在普通课堂绽放谈学一节“名师课堂”的教学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方厚石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23,共5页
学课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近年来推出了“课堂新时空·名师课堂”展示活动,供广大青年教师观摩,学习。该活动注重揭示数学教学本质,展示数学思想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发展... 学课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近年来推出了“课堂新时空·名师课堂”展示活动,供广大青年教师观摩,学习。该活动注重揭示数学教学本质,展示数学思想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树立课堂教学示范;学名师教学,模仿名师上课,把“名师效应”迁移到普通课堂,传播“名师课堂”正能量,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思考 青年教师 数学教学 学习能力 展示活动 数学思想 研究室
原文传递
专题教学要从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整体视角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方厚石 钱宁 董入兴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21年第22期32-35,共4页
"整章—单元—课时"的教学设计,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遵循"总—分—综"的路径。"总—分"是指整章—单元—课时,主要是内容和目标的分解,"分—综"是通过课时教学目标的实现,逐级融合并达到单元和... "整章—单元—课时"的教学设计,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遵循"总—分—综"的路径。"总—分"是指整章—单元—课时,主要是内容和目标的分解,"分—综"是通过课时教学目标的实现,逐级融合并达到单元和整章目标。整章分析主要包括知识逻辑分析和思维方法分析;单元解读包括内容、目标分析,问题诊断、教学条件分析,课时设计,体现"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的如何,什么条件支持教"。课时设计关键是在分析内容和目标、分析学生认知的基础上,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串),教会学生有逻辑地思考和交流,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章分析 单元解读 课时教学设计 空间平行关系
原文传递
教学研究要立足于教学问题——以“失误”研究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厚石 韩修芳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9年第31期37-38,共2页
教学研究一定要立足教学问题,只有立足教学问题的研究才有价值、有意义,才会在研究中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从而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与专业成长。
关键词 失误 问题 能力
原文传递
数学探究贵在发现性探索 被引量:6
18
作者 宋卫东 方厚石 《数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3-46,共4页
倡导探究、合作的话题课改以来已经谈了十多年了,但是如何落实到高中数学课堂,如何落实到具体教学中,一直是数学教学探索的方向.数学探究已经对数学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是教学形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参与知识形... 倡导探究、合作的话题课改以来已经谈了十多年了,但是如何落实到高中数学课堂,如何落实到具体教学中,一直是数学教学探索的方向.数学探究已经对数学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是教学形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数学探究学生不仅获得数学知识,还经历了数学知识形成所必要的数学发现、数学分析和数学演绎,使得数学教学既有数学传授又有数学发现,有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探究 数学教学 知识形成 数学发现 数学课堂 教学探索 教学形式 数学知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