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污染河流底泥释放有机物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方宇翘 裘祖楠 +2 位作者 马梅芳 姚振淮 漆德瑶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6,共5页
本文对上海苏州河污染底泥中KTN、BOD_6、COD_(?r)的释放进行了研究。释放后悬浮液中浓度比清液稍高,但相差不悬殊。应用释放与悬浮的规律,推导出悬浮释放速率方程,其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不大于40%。此外,还提出了底泥的污染类型分级... 本文对上海苏州河污染底泥中KTN、BOD_6、COD_(?r)的释放进行了研究。释放后悬浮液中浓度比清液稍高,但相差不悬殊。应用释放与悬浮的规律,推导出悬浮释放速率方程,其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不大于40%。此外,还提出了底泥的污染类型分级,为底泥污染程度的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底泥 释放 污染程度 BOD5 COD 有机物 苏州河 计算值 分级 评价
下载PDF
河流底泥污染类型标准的制定 被引量:9
2
作者 方宇翘 裘祖楠 +2 位作者 马梅芳 姚振淮 漆德瑶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6-30,共5页
近年来,城市河流的污染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河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已明显下降。但是经有机物、重金属污染物逐年积累而污染的河床底泥,由于水流作用将释放至水相,再次影响整治后的河流水质。因此制定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底泥环境质量标... 近年来,城市河流的污染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河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已明显下降。但是经有机物、重金属污染物逐年积累而污染的河床底泥,由于水流作用将释放至水相,再次影响整治后的河流水质。因此制定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底泥环境质量标准,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底泥 污染类型 标准
下载PDF
污染河流底泥释放与耗氧对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方宇翘 应太林 +2 位作者 襄祖楠 姚振淮 漆德瑶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1年第2期24-31,共8页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苏州河底泥对水质的影响。应用底泥释放与悬浮的规律,提出了悬浮释放速率方程,其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不大于30%;根据建立的底泥释放迁移和底泥耗氧过程的数学模式,探讨了苏州河污染底泥释放与耗氧对水质的影响,为...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苏州河底泥对水质的影响。应用底泥释放与悬浮的规律,提出了悬浮释放速率方程,其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不大于30%;根据建立的底泥释放迁移和底泥耗氧过程的数学模式,探讨了苏州河污染底泥释放与耗氧对水质的影响,为苏州河污染底泥的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河流 水质 污染 耗氧
下载PDF
城市河流底泥耗氧速率的测定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方宇翘 裘祖楠 +1 位作者 姚振淮 漆德瑶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6-32,共7页
本文通过对底泥耗氧影响因素的研究,拟定了底泥耗氧速率(SOD)的测定法。对苏州河上海市区各断面底泥进行测定,其SOD为2.0—2.3g/m^2.d,相对标准偏差为5%.根据SOD与水温、水流流速等主要环境因素的关系,推导出城市河流底泥耗氧过程的数... 本文通过对底泥耗氧影响因素的研究,拟定了底泥耗氧速率(SOD)的测定法。对苏州河上海市区各断面底泥进行测定,其SOD为2.0—2.3g/m^2.d,相对标准偏差为5%.根据SOD与水温、水流流速等主要环境因素的关系,推导出城市河流底泥耗氧过程的数学摸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底泥 耗氧速率
下载PDF
苏州河水的黑臭现象研究 被引量:41
5
作者 方宇翘 张国莹 裘祖楠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1993年第12期21-26,共6页
通过对苏州河上海段300km^2水域范围的实际观测试验,研究了苏州河出现黑臭现象的规律,讨论了河流中的有机污染物(COD、BOD、NH_3—N),溶解氧和水温对河水黑臭的影响定量关系,并应用多因子系数,建立了水质黑臭指数关系式,经过实测进行了... 通过对苏州河上海段300km^2水域范围的实际观测试验,研究了苏州河出现黑臭现象的规律,讨论了河流中的有机污染物(COD、BOD、NH_3—N),溶解氧和水温对河水黑臭的影响定量关系,并应用多因子系数,建立了水质黑臭指数关系式,经过实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应用所建立的黑臭指数关系式对苏州河沿程水质进行评价,其正确率可达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现象 水质评价 苏州河 上海
下载PDF
苏州河底泥的耗氧特征及其与水质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方宇翘 张国莹 漆德瑶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1992年第10期7-10,23,共5页
苏州河上海区段底泥中SOD的数据分析表明,市区河段底泥中SOD的大小,与上层河水中COD_(Mn)、DO、BOD_5、NH_3-N的含量均有密切的相关性。在流动水相作用下,研究了水温及流速等主要环境因素对底泥耗氧的影响。提出了市区河段水质模式中的... 苏州河上海区段底泥中SOD的数据分析表明,市区河段底泥中SOD的大小,与上层河水中COD_(Mn)、DO、BOD_5、NH_3-N的含量均有密切的相关性。在流动水相作用下,研究了水温及流速等主要环境因素对底泥耗氧的影响。提出了市区河段水质模式中的底泥耗氧表达式。指出在市区河段中,底泥耗氧在总的耗氧过程中灵敏度最大,占主要地位。若河流两旁无污染源排入时,约占该河流总耗氧的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底泥 耗氧速率 苏州河 水质
下载PDF
苏州河的污染底泥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方宇翘 漆德瑶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1993年第12期27-30,11,共5页
以底泥与流动水相的边界环境为研究对象,应用苏州河底泥的释放与耗氧规律,在控制地面水水质标准的环境基础上拟定了底泥评价分级标准,将评价的有机污染指标确定为未污染、污染、重污染底泥的类型级别。应用拟定的分级标准对苏州河的污... 以底泥与流动水相的边界环境为研究对象,应用苏州河底泥的释放与耗氧规律,在控制地面水水质标准的环境基础上拟定了底泥评价分级标准,将评价的有机污染指标确定为未污染、污染、重污染底泥的类型级别。应用拟定的分级标准对苏州河的污染底泥进行评价,指出若对属于重污染类型的部分河段底泥进行整治,则整个市区段底泥释放至水相的浓度,将接近地面水三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评价 分级标准 苏州河 上海
下载PDF
离子浮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硫 被引量:3
8
作者 方宇翘 溱德瑶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0-42,共3页
本文提出水中痕量硫的离子浮选—分光光度测定法。应用硫离子在高铁离子存在下,与对氨基二甲基苯胺生成的次甲基蓝,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缔合浮选的机理,快速而选择性地富集于气液界面,在最佳的体系条件下,取样1000毫升,... 本文提出水中痕量硫的离子浮选—分光光度测定法。应用硫离子在高铁离子存在下,与对氨基二甲基苯胺生成的次甲基蓝,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缔合浮选的机理,快速而选择性地富集于气液界面,在最佳的体系条件下,取样1000毫升,检测限可低至1微克,相对标准偏差为3.6%,标准加入回收率达91~99%,分析一次试样仅需60分钟。这一方法现已成功地应用于天然淡水,饮用水中ppb数量级硫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浮选 分光光度法 测定
下载PDF
萃取—荧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油含量 被引量:5
9
作者 方宇翘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1990年第1期19-20,共2页
水中油的测定方法,有重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非色散红外法等。本文对油的荧光行为进行研究,采用环已烷作萃取剂,以荧光光度计测定水中油含量。结果表明,该法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小等优点。一、实验部分(一)仪器及试剂1.930型荧光光度计... 水中油的测定方法,有重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非色散红外法等。本文对油的荧光行为进行研究,采用环已烷作萃取剂,以荧光光度计测定水中油含量。结果表明,该法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小等优点。一、实验部分(一)仪器及试剂1.930型荧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2.环已烷(A.R);3.油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5号机油0.1g溶于环已烷中,并用环已烷稀释至100ml。此溶液浓度为1mg/ml。(二)分析步骤取水样200ml置于250ml分液漏斗中,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至pH为4。加入10.0ml环已烷,充分振摇3min。静置分层后,弃去水相。在分液漏斗下端塞入少许脱脂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含量测定 荧光光度法 萃取
下载PDF
密封恒温法测定废水中的化学耗氧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宇翘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4-36,共3页
密封恒温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废水中的COD,准确度高、精密度好,数据可靠、操作简单、检测限为10mg/l。相对标准偏差0.42%,回收率95~100.8%、适用于大批废水样品的监测。
关键词 废水 化学耗氧量 密封恒温法
下载PDF
密封恒温-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的CODcr 被引量:2
11
作者 方宇翘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1993年第5期19-20,共2页
在容量瓶密封与恒定温度条件下,探讨了重铬酸钾氧化的适宜条件,用密封恒温—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CODcr。检测限为10mg·l^(-1),对环境水样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加标回收率为93.3%~106.6%。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废水 CODCR
下载PDF
离子浮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镉
12
作者 方宇翘 王雪飞 +1 位作者 邓慧红 周晴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2年第3期49-53,共5页
依据离子浮选分离法的摹本原理,提出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镉的方法。用聚氧化乙烯(23)月桂醚作镉离子的捕收剂,快速而选择性地富集于气液界面,在最佳的体系条件下,取水样1L,检测限可低至0.03μg,相对标准偏差为10.2%,标准加入回... 依据离子浮选分离法的摹本原理,提出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镉的方法。用聚氧化乙烯(23)月桂醚作镉离子的捕收剂,快速而选择性地富集于气液界面,在最佳的体系条件下,取水样1L,检测限可低至0.03μg,相对标准偏差为10.2%,标准加入回收率达90%~110%,分析一次样品仅需4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浮选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苏州河底泥中汞的形态分布和释放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裘祖楠 方宇翘 +2 位作者 张仲燕 姚振淮 漆德瑶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89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以上海苏州河河水-底泥静态体系为对象,研究了在不同温度、pH值和模拟船舶航行与疏浚引起扰动等天然环境条件下,底泥中汞的形态分布和总汞释放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静水体系中构成底泥汞释放的主要形态是水溶态汞、酸溶态无机汞... 本文以上海苏州河河水-底泥静态体系为对象,研究了在不同温度、pH值和模拟船舶航行与疏浚引起扰动等天然环境条件下,底泥中汞的形态分布和总汞释放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静水体系中构成底泥汞释放的主要形态是水溶态汞、酸溶态无机汞和碱溶态汞,而在扰动体系中,几乎所有形态汞都对释放作了贡献。底泥中汞形态分布的变化是各形态汞具有不同的释放能力和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综合结果,同时,汞的形态分布和释放能力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呈现不同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形态分布 释放能力
下载PDF
城市河流中黑臭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方宇翘 裘祖楠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56-262,共7页
关键词 黑臭现象 黑臭指数 城市 河流污染
下载PDF
苏州河底泥的污染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方宇翘 马梅芳 +2 位作者 应太林 姚振淮 漆德瑶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1990年第11期10-15,共6页
应用底泥释放与悬浮的规律,提出了悬浮释放速率方程,其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不大于30%;根据建立的底泥释放迁移和底泥耗氧过程的数学模式,探讨了苏州河污染底泥释放与耗氧对水质的影响。此外,还提出了底泥污染类型的分级,为评价提供依据。
关键词 苏州河 底泥 污染分析
全文增补中
苏州河底质对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方宇翘 裘祖楠 《上海工业大学学报》 1990年第2期181-188,共8页
关键词 河流污染 水质 河底质 污染物 释放
下载PDF
城市河流底泥中镉的形态分布及其向水相释放的关系 被引量:9
17
作者 裘祖楠 方宇翘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401-407,共7页
关键词 底泥 形态 释放 流流
下载PDF
离子浮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磷
18
作者 方宇翘 漆德瑶 《上海工业大学学报》 1989年第6期553-558,共6页
关键词 离子浮选法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