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学语文项目式作业设计背景、意义及特征分析——项目式学习与中学语文教学系列论文之三
1
作者 方小凤 谢伟婷 《中学语文》 2024年第4期38-41,共4页
当前中学语文教师普遍缺乏作业设计意识,同时,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习任务群教学,主张问题导向与任务导向,语文作业设计由此面临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学语文项目式作业设计有其积极意义,它回应减负增效的需要,能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孕育... 当前中学语文教师普遍缺乏作业设计意识,同时,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习任务群教学,主张问题导向与任务导向,语文作业设计由此面临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学语文项目式作业设计有其积极意义,它回应减负增效的需要,能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孕育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真实体验性、任务实践性、学生主体性、过程多元性、知识整合性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作业现状 设计特征 学习任务群
下载PDF
中学语文项目式作业设计策略--项目式学习与中学语文教学系列论文之四 被引量:1
2
作者 方小凤 谢伟婷 《中学语文》 2023年第10期74-77,共4页
项目式作业设计应从编织概念网络来构建作业指南,营造真实情境促进迁移运用,依托具体任务锻炼语言实践能力,设计相联的任务作业,搭建学习支架,激发学生自主,重视反省性作业等方面出发,有效构建中学语文作业的实践体系。
关键词 中学语文 项目式作业 设计特征 学习任务群
下载PDF
文学教育视野下南宋诗文选本的选录标准——南宋诗文选本与教育之关系研究系列论文之二
3
作者 方小凤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4-32,共9页
南宋社会文学教育发达,诗文选本受教育因素影响较大。选编者在编选选本时会考虑读者需要与教育所需。南宋选本的选录标准呈现鲜明的教育教学特点,这主要体现在:选本编选注重“技”与“道”的统一,选文的篇幅以中短篇为主,选文侧重选取... 南宋社会文学教育发达,诗文选本受教育因素影响较大。选编者在编选选本时会考虑读者需要与教育所需。南宋选本的选录标准呈现鲜明的教育教学特点,这主要体现在:选本编选注重“技”与“道”的统一,选文的篇幅以中短篇为主,选文侧重选取名家名篇,重视选本对写作指导的规范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诗文选本 文学教育 选录标准
下载PDF
新课标视域下中考语文命题的三大要素——项目式学习与中学语文教学系列论文之五
4
作者 方小凤 谢伟婷 《中学语文》 2023年第19期71-74,83,共5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进行中考语文命题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对此,本文从命题材料、试卷形式、试题考点等三大要素入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试题材料应链接生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进行中考语文命题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对此,本文从命题材料、试卷形式、试题考点等三大要素入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试题材料应链接生活,创设真实情境;试卷形式应以任务相联,凸显整合性;试题考点应坚持素养立意,考查关键能力。命题只有把握试题命制的要素,朝着创设真实情境、凸显整合能力、聚焦语用考核、重视高阶思维的方向发展,才能有效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中考语文命题 核心素养 三大要素
下载PDF
《故都的秋》虚词运用之妙
5
作者 方小凤 宋玉霜 《语文教学之友》 2023年第4期16-18,共3页
《故都的秋》是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巧妙运用动态助词传达闲适的情思,凭借结构动词舒缓了文本节奏,运用联结词呈现情感递进,使文章顺畅,脉络分明,恰到好处的语气词运用营造了北京情调。引导学生体会虚词... 《故都的秋》是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巧妙运用动态助词传达闲适的情思,凭借结构动词舒缓了文本节奏,运用联结词呈现情感递进,使文章顺畅,脉络分明,恰到好处的语气词运用营造了北京情调。引导学生体会虚词运用之妙,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内涵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词 妙用 《故都的秋》
下载PDF
“金钱”的魔力——《范进中举》细读 被引量:2
6
作者 方小凤 王德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X期34-37,共4页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一书向来被誉为中国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被鲁迅先生称作讽刺小说的“绝响”。其书技巧高超,鲁迅先生曾说:“既多据自所闻见,而笔又足以达之,故能烛幽索引,物无遁形……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
关键词 《范进中举》 细读 魔力 金钱 《儒林外史》 讽刺小说 吴敬梓 鲁迅
下载PDF
互文性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方小凤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4-65,共2页
互文性原是西方文论家们提出的一套颇具影响的理论,它是伴随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而诞生的文本理论。互文性,也称文本问性,首先南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在《符号学》一文中提出,“任何文本的构成都仿佛是一些引文的拼接,
关键词 互文性理论 语文阅读教学 后结构主义 文本理论 克里斯蒂娃 符号学 文论家
下载PDF
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以《背影》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方小凤 张华峰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5-57,共3页
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是从社会和历史视角来评价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一种批评方法。在西方,这一方法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中国,可追源到春秋战国时期--孟子的“知人论世”言论。此方法论的集大成者主要有法国学者丹纳与德国哲学家... 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是从社会和历史视角来评价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一种批评方法。在西方,这一方法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中国,可追源到春秋战国时期--孟子的“知人论世”言论。此方法论的集大成者主要有法国学者丹纳与德国哲学家马克思。丹纳在《艺术哲学》一文中归纳,人类的一切创造性活动都受到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的影响。马克思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分析文学现象须从社会历史状况出发。此后20世纪社会历史批评方法逐渐步入边缘状态。我国学者童庆炳先生认为社会历史批评“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功用和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批评方法 社会意识 历史意义 语文阅读教学 《背影》 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环境 文学现象
下载PDF
“语文生活化”教学的两大误区——以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方小凤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5-57,共3页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对此,有众多的专家学者论述过。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叶圣陶先生论及作文教学时也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指上一个‘读书人’或者‘...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对此,有众多的专家学者论述过。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叶圣陶先生论及作文教学时也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指上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由此可见生活与语文之间密切的关系。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教学的活力来自于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生活化 阅读教学 文学作品 误区 语文教学 教育即生活 著名教育家 语文学习
下载PDF
宋初儒士张扬个性对时代文风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小凤 王德明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60-64,共5页
宋初文风发展几经周折,它的演变固然与当朝政治、文学本身的发展有关,同时也与当朝儒士的个性紧密关联。宋初儒士张扬自信、有胆有识、刚勇有为的理想个性赋予作家责任与担当,用敢作敢为的血性磨砺了批判的刀锋,成为宋初文风变化的重要... 宋初文风发展几经周折,它的演变固然与当朝政治、文学本身的发展有关,同时也与当朝儒士的个性紧密关联。宋初儒士张扬自信、有胆有识、刚勇有为的理想个性赋予作家责任与担当,用敢作敢为的血性磨砺了批判的刀锋,成为宋初文风变化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因而宋初儒士对时风的批判是有力有效的。而宋初部分儒士偏激狂妄的个性在有助于彻底一击时风的同时,又将文风引向艰涩或狂怪,使宋初文风呈现曲折变易的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初 文风之变 儒士 张扬个性
下载PDF
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端午的鸭蛋》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小凤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48,共2页
汪曾祺是一个淡薄超然的人,一个安于微小、安于平常的人。这种性格、气质决定了他的创作风格——平和、平淡。他的散文鄙弃了宏大的叙事方式。将作品的视角转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将笔触伸人到传统文化的层面,由日常生活之物上升到诗... 汪曾祺是一个淡薄超然的人,一个安于微小、安于平常的人。这种性格、气质决定了他的创作风格——平和、平淡。他的散文鄙弃了宏大的叙事方式。将作品的视角转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将笔触伸人到传统文化的层面,由日常生活之物上升到诗情雅意的审美层次,呈现出诗意化的审美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审美层次 解读 鸭蛋 端午 创作风格 叙事方式 视角转移
下载PDF
南宋诗文选家的“为师”意识与成因——南宋诗文选本与教育之关系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12
作者 方小凤 王德明 《贺州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76-81,共6页
南宋诗文选本的教育色彩突出,源于选家强烈的为师意识。选家好为人师,在编选诗文选本时有明确的教师角色意识,无论选本命名还是评点行文都有鲜明的教师风格。选家普遍学问高深,专业素养颇深,追求圣人之域,强调对完美道德的追求,以“有... 南宋诗文选本的教育色彩突出,源于选家强烈的为师意识。选家好为人师,在编选诗文选本时有明确的教师角色意识,无论选本命名还是评点行文都有鲜明的教师风格。选家普遍学问高深,专业素养颇深,追求圣人之域,强调对完美道德的追求,以“有补于道”的选文来影响学生。选家强烈的为师意识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既为教育者又兼选家的双重身份,又因文学教育的发展,朝廷加大对教师考查的力度,从而导致选家教师职业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诗文选家 为师意识 教师角色
下载PDF
《锦瑟》中的艺术双重性
13
作者 方小凤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6-48,共3页
学界向来认为《锦瑟》难懂,所谓"一篇《锦瑟》解人难"。那么,《锦瑟》难解在哪里?有人说,诗人省去了情感滋生的具体叙事,能够从诗中联起的都是记忆的断片,而那些断片里所呈现的故事又是模糊朦胧的,因此难解也就在所难免。笔者认为,... 学界向来认为《锦瑟》难懂,所谓"一篇《锦瑟》解人难"。那么,《锦瑟》难解在哪里?有人说,诗人省去了情感滋生的具体叙事,能够从诗中联起的都是记忆的断片,而那些断片里所呈现的故事又是模糊朦胧的,因此难解也就在所难免。笔者认为,《锦瑟》之所以难解,诗歌的艺术双重性应该是其最根本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瑟》 艺术 诗人 断片 叙事 故事 诗歌
下载PDF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冬季甲藻水华生消机理初探 被引量:37
14
作者 姚绪姣 刘德富 +2 位作者 杨正健 纪道斌 方小凤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5-651,共7页
2010年1—2月在香溪河库湾上、中、下游各选取1个监测点对水体环境因子及藻类进行监测,对水温、营养盐含量等进行分析,探讨香溪河库湾冬季甲藻水华的生消机理.结果表明:2010年冬季,香溪河库湾末端暴发了甲藻水华,持续44 d,优势藻种为拟... 2010年1—2月在香溪河库湾上、中、下游各选取1个监测点对水体环境因子及藻类进行监测,对水温、营养盐含量等进行分析,探讨香溪河库湾冬季甲藻水华的生消机理.结果表明:2010年冬季,香溪河库湾末端暴发了甲藻水华,持续44 d,优势藻种为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 sp.),最高细胞密度达到11.8×106L-1;适宜的水温、充足的营养盐以及良好的光照、弱分层水体是香溪河库湾冬季甲藻水华暴发的主要原因;ZmixZeu〔Zmix(混合层深度)与Zeu(真光层深度)之比〕在2~3之间时有利于甲藻生长;库湾中下游因水体掺混强烈而在冬季未暴发水华;后期水体分层状态的加强及ZmixZeu的减小是甲藻水华消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香溪河 冬季水华 甲藻 生消机理
下载PDF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夏季蓝藻水华成因研究 被引量:40
15
作者 田泽斌 刘德富 +3 位作者 杨正健 方小凤 姚绪姣 方丽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83-2089,共7页
为探讨香溪河夏季蓝藻水华发生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于2010年7月19日~8月30日在蓝藻水华暴发区域开展持续监测,并对水华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华持续25d,自7月23日暴发,8月16日逐渐消退,藻密度最高达到108.03 106cells/L,优势藻种为... 为探讨香溪河夏季蓝藻水华发生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于2010年7月19日~8月30日在蓝藻水华暴发区域开展持续监测,并对水华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华持续25d,自7月23日暴发,8月16日逐渐消退,藻密度最高达到108.03 106cells/L,优势藻种为鱼腥藻(Anabaena);自身悬浮机制、固氮机制、能够产生藻毒素抑制其他藻类生长,是鱼腥藻成为优势藻种的主要原因;充足的营养物质、显著的水体分层是水华暴发的必要条件,水华期间蓝藻对硝氮利用显著;在具备充足的营养盐的稳定水体中,水温持续升高、混合层与真光层比值的降低是诱发蓝藻水华的关键因子,并且在混合层与真光层比值为0.5时对蓝藻增殖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香溪河库湾 蓝藻水华 混合层
下载PDF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华高发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布特征 被引量:9
16
作者 姚绪姣 刘德富 +4 位作者 杨正健 方小凤 胡响铃 方丽娟 田泽斌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11-220,共10页
为研究香溪河库湾水华高发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2010—2011年3—8月在库湾沿程布点、采样,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演替规律、环境因子时空动态过程进行了详细监测。结果表明:香溪河库湾水华高发期最常见的藻种为... 为研究香溪河库湾水华高发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2010—2011年3—8月在库湾沿程布点、采样,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演替规律、环境因子时空动态过程进行了详细监测。结果表明:香溪河库湾水华高发期最常见的藻种为小球藻(Chlorella)、小环藻(Cyclotella)、隐藻(Cryptomonas)、衣藻(Chamydomonas)、直链藻(Melosira)、栅藻(Scenedesmus);早春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最小,夏季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最大;库湾浮游植物随时间变化呈硅藻—绿藻—蓝藻的演替趋势,硅藻和绿藻是库湾中相对比例较大的浮游植物门类;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在时间上差异明显,空间上差异不显著;水温、Zeu/Zmix及RWCS是影响香溪河库湾水华高发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ρ(D-Si)对硅藻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香溪河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分布特征
下载PDF
《祝福》中的地理叙事
17
作者 方小凤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7年第6期44-46,共3页
“鲁镇”是鲁迅小说中反复书写的地理空间.在《祝福》中,鲁迅将鲁镇的自然环境与气氛置于小说叙事当中。在小说地理叙事书写中构建了自然、风俗、心理空间形态。这与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形成鲜明对照.与故事’隋节的发展紧密相关.推动... “鲁镇”是鲁迅小说中反复书写的地理空间.在《祝福》中,鲁迅将鲁镇的自然环境与气氛置于小说叙事当中。在小说地理叙事书写中构建了自然、风俗、心理空间形态。这与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形成鲜明对照.与故事’隋节的发展紧密相关.推动祥林嫂悲剧性格的发展。从而表现了作品的深沉主题。因此.“鲁镇”不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地理空间.还拥有了更为深刻的文化与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空间 小说叙事 《祝福》 鲁迅小说 自然环境 空间形态 悲剧性格 悲剧命运
下载PDF
简洁而丰富朴素而永隽——析《老王》的语言三味
18
作者 方小凤 《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第4期15-16,共2页
《老王》是一篇经典散文,分别收在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教材里,是语文教师喜欢拿来做为研讨课的篇目。杨绛先生是散文大家,她学贯中西的文化功底、历尽沧桑的人世体验以及洞察人生的智者情怀濡养了他的言说方式。她借助于隐忍含蓄的语... 《老王》是一篇经典散文,分别收在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教材里,是语文教师喜欢拿来做为研讨课的篇目。杨绛先生是散文大家,她学贯中西的文化功底、历尽沧桑的人世体验以及洞察人生的智者情怀濡养了他的言说方式。她借助于隐忍含蓄的语言形式回忆了老王这一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王》 语言形式 朴素 简洁 高中语文教材 初中语文 语文教师 言说方式
下载PDF
中和之美——也品《背影》的魅力
19
作者 方小凤 《语文教学研究》 2015年第9期16-18,共3页
中和是中国传统古典美学的范畴。中,中心,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和,和谐统一。所谓“中和”,《中庸》开篇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 中和是中国传统古典美学的范畴。中,中心,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和,和谐统一。所谓“中和”,《中庸》开篇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把中和当做行事的准则,主张文学艺术应自觉地追求中和之美。孔子曾经反复谈论“中”与“和”,“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和为贵”。孔子的中和思想主要体现为一种素朴的为人处世的哲学。这一思想运用于文学艺术领域,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以“中和”思想为特征的和谐美,是中国古代的美学形态与中国人所追求的理想美,也是审美追求的最高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之美 《背影》 “中和”思想 《中庸》 中国传统 文学艺术 古典美学 和谐统一
下载PDF
《空城计》的叙事艺术——用毛纶、毛宗岗父子《读三国法》解读《空城计》
20
作者 方小凤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5年第12期42-44,共3页
福斯特说:“小说就是讲故事。”意思即为小说是一种叙事艺术。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在叙事上的成就是非凡的,读者可以感受到这独特的叙事技巧带来的艺术魅力。毛纶、毛宗岗父子《读三国法》一文中写到“《三国》叙事之佳,直与... 福斯特说:“小说就是讲故事。”意思即为小说是一种叙事艺术。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在叙事上的成就是非凡的,读者可以感受到这独特的叙事技巧带来的艺术魅力。毛纶、毛宗岗父子《读三国法》一文中写到“《三国》叙事之佳,直与《史记》仿佛,而其叙事之难,则有倍难于《史记》者”,高度肯定《三国演义》一书的叙事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艺术 《空城计》 毛宗岗 毛纶 国法 父子 《三国演义》 章回体小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