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低浓度HBsAg血清中7项乙肝标志物的表现模式分析
被引量:
14
1
作者
成军
孙关忠
+4 位作者
陈瑜
肖士海
沈国柱
曾贤铭
方广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3-444,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HBsAg血清中7项乙肝标志物表现模式,以揭示其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方法对252份低浓度和387份高浓度HBsAg血清标本的7项乙肝标志物进行检测;为表述方便,将乙肝标志物检测项目的第1~5项,依次用1、2、3、4、5作为该模式...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HBsAg血清中7项乙肝标志物表现模式,以揭示其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方法对252份低浓度和387份高浓度HBsAg血清标本的7项乙肝标志物进行检测;为表述方便,将乙肝标志物检测项目的第1~5项,依次用1、2、3、4、5作为该模式的代码。结果高浓度HBsAg组和低浓度HBsAg组在人群中的比例分别为10.2%和0.7%左右,两组血清学乙肝标志物的表现模式分别有10种和7种,各模式在两组间的检出率不完全相同,且两组间各模式的Anti-HBc-IgM、HBVDNA检出率亦不尽相同,但两组各模式均以145模式为最高,其次为135和15模式。低浓度组中,约70%的145、15模式分布在1.0~2.0μg/L范围内,近65%的135模式分布在2.0~5.0μg/L范围内,其他模式则多数分布在≤1.0μg/L以下。结论高浓度和低浓度HBsAg携带者的血清学乙肝标志物表现模式在人群中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低浓度HBsAg感染人群宜引起重视,应将包括Anti-HBc-IgG在内的乙肝标志物检测列为常规检查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
HBV
HBSAG
PCR
乙肝标志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临界定值血清作为ELISA定性检测HBsAg结果判断标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成军
孙关忠
+6 位作者
陈瑜
方广荣
肖士海
曾贤铭
沈国柱
袁兴旺
谢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z1期4-7,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以临界定值血清为结果判断标准的方法 (定值血清界值法 )。方法 :采用三种厂家的 EL ISA试剂对经多聚酶链反应 (PCR)和 Abbott Axsym Syste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 (微粒子酶免疫发光法 ,MEIA) ,确证的12 4份低浓度 HBs Ag血...
目的 :建立一种以临界定值血清为结果判断标准的方法 (定值血清界值法 )。方法 :采用三种厂家的 EL ISA试剂对经多聚酶链反应 (PCR)和 Abbott Axsym Syste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 (微粒子酶免疫发光法 ,MEIA) ,确证的12 4份低浓度 HBs Ag血清进行检测 ,分别用 cut off界值法和定值血清界值法判断结果 ,并进行评价。 结果 :与cut off界值法比较 ,定值血清界值法能有效地消除 EL ISA试剂效期差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χ2 =0 .0 0~ 3.2 7,P>0 .0 5 ) ,进一步增强了厂家之间 (χ2 =0 .0 0~ 3.2 0 ,P>0 .0 5 )、实验室之间对低浓度 HBs Ag血清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结论 :定值血清值法客观、科学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方法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临界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分子肝素抗凝与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比较
3
作者
刘贤志
张纪军
+2 位作者
郭晓晖
方广荣
张梅萍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7年第07Z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抗凝(海普宁)治疗急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急性脑梗死171例分别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海普宁)治疗96例及常规治疗组75例治疗各7天.两组7天后继续应用生脉注射液40ml+NS 250ml,IV,gtt,...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抗凝(海普宁)治疗急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急性脑梗死171例分别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海普宁)治疗96例及常规治疗组75例治疗各7天.两组7天后继续应用生脉注射液40ml+NS 250ml,IV,gtt,Qd,14天.结果 抗凝治疗组经治疗21天后基本治愈者16.67%,显著好转率为77.72%,恶化及死亡率为2.08%,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第7天后有非常显著好转(T=7.16,P<0.001);常规治疗组21天后基本治愈率为12.00%,显著好转率为56.00%,恶化及死亡率分别为10.8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第14天后有显著提高(T=1.96,P<0.05).抗凝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均无颅内出血.抗凝治疗组的显效率非常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χ2=38.19,P<0.001).3个月时复发率,常规治疗组显著高于抗凝治疗组(10.67%和1.04%, χ2=6.01,P<0.05).结论 本组资料提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为优,且复发率明显低.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时低分子肝素的剂量和用法掌握恰当,则可避免并发颅内出血,并可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急性脑梗死
常规治疗
肝素抗凝
疗效比较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组
颅内出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分子肝素抗凝与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比较
4
作者
刘贤志
郭晓晖
方广荣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11期216-217,共2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海普宁)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171例分别应用低分子肝素(海普宁)抗凝治疗96例及常规治疗组75例治疗各7天。2组7天后继续应用生脉注射液40ml+0.9%氧化钠250ml,静脉滴注,1天1次,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海普宁)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171例分别应用低分子肝素(海普宁)抗凝治疗96例及常规治疗组75例治疗各7天。2组7天后继续应用生脉注射液40ml+0.9%氧化钠250ml,静脉滴注,1天1次,14天。结果:抗凝治疗组经治疗21天后基本治愈者16.67%,显著好转率为77.72%,恶化及死亡率为2.08%,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第7天后有非常显著好转(T=7.16,P<0.001)。常规治疗组21天后基本治愈率为12.00%、显著好转率为56.00%,恶化及死亡率分别为10.8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第14天后有显著提高(T=1.96,P<0.05)。抗凝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均无颅内出血。抗凝治疗组的显效率非常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x2=38.19,P<0.001)。3个月时复发率,常规治疗组显著高于抗凝治疗组(10.67%和1.04%,x2=6.01,P<0.05)。结论:本组资料提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为优,且复发率明显低。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时,低分子肝素的剂量和用法掌握恰当,则可避免并发颅内出血,并可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低浓度HBsAg血清中7项乙肝标志物的表现模式分析
被引量:
14
1
作者
成军
孙关忠
陈瑜
肖士海
沈国柱
曾贤铭
方广荣
机构
解放军第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
解放军第
镇江医学院检验系
出处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3-444,共2页
文摘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HBsAg血清中7项乙肝标志物表现模式,以揭示其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方法对252份低浓度和387份高浓度HBsAg血清标本的7项乙肝标志物进行检测;为表述方便,将乙肝标志物检测项目的第1~5项,依次用1、2、3、4、5作为该模式的代码。结果高浓度HBsAg组和低浓度HBsAg组在人群中的比例分别为10.2%和0.7%左右,两组血清学乙肝标志物的表现模式分别有10种和7种,各模式在两组间的检出率不完全相同,且两组间各模式的Anti-HBc-IgM、HBVDNA检出率亦不尽相同,但两组各模式均以145模式为最高,其次为135和15模式。低浓度组中,约70%的145、15模式分布在1.0~2.0μg/L范围内,近65%的135模式分布在2.0~5.0μg/L范围内,其他模式则多数分布在≤1.0μg/L以下。结论高浓度和低浓度HBsAg携带者的血清学乙肝标志物表现模式在人群中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低浓度HBsAg感染人群宜引起重视,应将包括Anti-HBc-IgG在内的乙肝标志物检测列为常规检查项目。
关键词
ELISA
HBV
HBSAG
PCR
乙肝标志物
分类号
R373.21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界定值血清作为ELISA定性检测HBsAg结果判断标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成军
孙关忠
陈瑜
方广荣
肖士海
曾贤铭
沈国柱
袁兴旺
谢钰
机构
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
出处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z1期4-7,共4页
文摘
目的 :建立一种以临界定值血清为结果判断标准的方法 (定值血清界值法 )。方法 :采用三种厂家的 EL ISA试剂对经多聚酶链反应 (PCR)和 Abbott Axsym Syste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 (微粒子酶免疫发光法 ,MEIA) ,确证的12 4份低浓度 HBs Ag血清进行检测 ,分别用 cut off界值法和定值血清界值法判断结果 ,并进行评价。 结果 :与cut off界值法比较 ,定值血清界值法能有效地消除 EL ISA试剂效期差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χ2 =0 .0 0~ 3.2 7,P>0 .0 5 ) ,进一步增强了厂家之间 (χ2 =0 .0 0~ 3.2 0 ,P>0 .0 5 )、实验室之间对低浓度 HBs Ag血清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结论 :定值血清值法客观、科学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方法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临界值
Keywords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Methods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Critical value
分类号
R446.61 [医药卫生—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分子肝素抗凝与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比较
3
作者
刘贤志
张纪军
郭晓晖
方广荣
张梅萍
机构
扬中市八桥地区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7年第07Z期16-18,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抗凝(海普宁)治疗急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急性脑梗死171例分别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海普宁)治疗96例及常规治疗组75例治疗各7天.两组7天后继续应用生脉注射液40ml+NS 250ml,IV,gtt,Qd,14天.结果 抗凝治疗组经治疗21天后基本治愈者16.67%,显著好转率为77.72%,恶化及死亡率为2.08%,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第7天后有非常显著好转(T=7.16,P<0.001);常规治疗组21天后基本治愈率为12.00%,显著好转率为56.00%,恶化及死亡率分别为10.8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第14天后有显著提高(T=1.96,P<0.05).抗凝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均无颅内出血.抗凝治疗组的显效率非常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χ2=38.19,P<0.001).3个月时复发率,常规治疗组显著高于抗凝治疗组(10.67%和1.04%, χ2=6.01,P<0.05).结论 本组资料提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为优,且复发率明显低.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时低分子肝素的剂量和用法掌握恰当,则可避免并发颅内出血,并可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急性脑梗死
常规治疗
肝素抗凝
疗效比较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组
颅内出血
Keywords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oid Acute cerebral infartion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分子肝素抗凝与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比较
4
作者
刘贤志
郭晓晖
方广荣
机构
江苏省扬中市八桥中心卫生院
出处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11期216-217,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海普宁)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171例分别应用低分子肝素(海普宁)抗凝治疗96例及常规治疗组75例治疗各7天。2组7天后继续应用生脉注射液40ml+0.9%氧化钠250ml,静脉滴注,1天1次,14天。结果:抗凝治疗组经治疗21天后基本治愈者16.67%,显著好转率为77.72%,恶化及死亡率为2.08%,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第7天后有非常显著好转(T=7.16,P<0.001)。常规治疗组21天后基本治愈率为12.00%、显著好转率为56.00%,恶化及死亡率分别为10.8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第14天后有显著提高(T=1.96,P<0.05)。抗凝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均无颅内出血。抗凝治疗组的显效率非常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x2=38.19,P<0.001)。3个月时复发率,常规治疗组显著高于抗凝治疗组(10.67%和1.04%,x2=6.01,P<0.05)。结论:本组资料提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为优,且复发率明显低。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时,低分子肝素的剂量和用法掌握恰当,则可避免并发颅内出血,并可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急性脑梗死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低浓度HBsAg血清中7项乙肝标志物的表现模式分析
成军
孙关忠
陈瑜
肖士海
沈国柱
曾贤铭
方广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临界定值血清作为ELISA定性检测HBsAg结果判断标准的实验研究
成军
孙关忠
陈瑜
方广荣
肖士海
曾贤铭
沈国柱
袁兴旺
谢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低分子肝素抗凝与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比较
刘贤志
张纪军
郭晓晖
方广荣
张梅萍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低分子肝素抗凝与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比较
刘贤志
郭晓晖
方广荣
《中国伤残医学》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