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管窥
1
作者 方开柳 《戏剧之家》 2004年第6期27-28,共2页
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期间我在杭州主会场观看了部分剧目,从中看到了当前舞台艺术的发展趋向,看到了艺术家们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台下观众极高的热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湖南花鼓戏尉团演出的《老表轶事》和河南豫剧团演出的《程婴救孤... 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期间我在杭州主会场观看了部分剧目,从中看到了当前舞台艺术的发展趋向,看到了艺术家们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台下观众极高的热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湖南花鼓戏尉团演出的《老表轶事》和河南豫剧团演出的《程婴救孤》,以及苏州昆曲剧院演出的《牡丹亭》。恰好这三出戏分别代表了戏曲创演的三个类型:一是新编剧目,二是老戏新演,三是传统剧目的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七届中国艺术节 演出 剧目 《程婴救孤》 湖南花鼓戏 曲剧 剧团 《牡丹亭》 观看 戏曲
下载PDF
我和这一折《货郎背妻》
2
作者 方开柳 《戏剧之家》 2002年第4期17-18,共2页
《货郎背妻》可以说是一出地道的“旧瓶装新酒”的折子戏,这出戏是汉剧著名花旦袁忠玉老师教授给我演的,刚开始只是老师怎么教,我就怎么演。由我一人扮演货郎与货郎妻两个人物,时而用大嗓唱货郎的唱词,时而又用小嗓唱货郎妻的唱词... 《货郎背妻》可以说是一出地道的“旧瓶装新酒”的折子戏,这出戏是汉剧著名花旦袁忠玉老师教授给我演的,刚开始只是老师怎么教,我就怎么演。由我一人扮演货郎与货郎妻两个人物,时而用大嗓唱货郎的唱词,时而又用小嗓唱货郎妻的唱词,表演形式新颖活泼,剧情简练,表演中有不少特殊的技巧,因此每次演出都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郎背妻》 折子戏 汉剧 表演形式 表演技巧 艺术形式 艺术创作 戏曲艺术 艺术形象
下载PDF
花旦表演戏路探行
3
作者 方开柳 《戏剧之家》 2004年第1期23-25,共3页
花旦因其扮演的角色大多年轻美丽,穿着打扮花枝招展,故而得名。花旦区别于其他行当的最为主要的特点,是所饰演的角色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性格”的女子。这类女子大多是年轻、活泼且情感执著,言语爽朗明快,... 花旦因其扮演的角色大多年轻美丽,穿着打扮花枝招展,故而得名。花旦区别于其他行当的最为主要的特点,是所饰演的角色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性格”的女子。这类女子大多是年轻、活泼且情感执著,言语爽朗明快,行动敏捷伶俐。在表演上以做功和念白为主要表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旦 表演艺术 京剧 演员 艺术形象 艺术表现手法 唱腔 表演风格
下载PDF
花旦舞蹈形体的基本特征
4
作者 方开柳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67,共4页
从十八世纪初到十九世纪中叶,梆子、皮黄两大声腔剧种在戏曲舞台上取代了昆曲所占据的主导地位,秦腔、徽戏、汉调、京腔等板腔体的地方剧种逐步形成,戏曲艺术在发展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通俗,更加受到百姓的喜爱。
关键词 形体 舞蹈 花旦 地方剧种 十九世纪 十八世纪 戏曲舞台 戏曲艺术
原文传递
浅谈京剧《痴梦》
5
作者 方开柳 《中国京剧》 2016年第3期73-75,共3页
《痴梦》是我跟师父学的第一出戏。移植剧目成功与否首先要看唱腔写得好不好,唱腔好,这个戏就成功了一大半。由昆曲《烂柯山·痴梦》改编而来的京剧《痴梦》就是成功的典范。
关键词 京剧 成功 烂柯山 唱腔 剧目 昆曲
原文传递
从一名演员到大学教授
6
作者 宋丹菊 方开柳 《艺术教育》 2003年第Z1期46-47,共2页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名戏曲演员,从小就练基本功,即使是成熟演员,也仍然要坚持不懈地训练。特别是我这样的武戏演员,基本功的训练是从学戏那天起,始终伴随着我的艺术生涯。我没有进过学校,初学戏的那几年是十分艰苦的,每天早上天不亮...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名戏曲演员,从小就练基本功,即使是成熟演员,也仍然要坚持不懈地训练。特别是我这样的武戏演员,基本功的训练是从学戏那天起,始终伴随着我的艺术生涯。我没有进过学校,初学戏的那几年是十分艰苦的,每天早上天不亮就骑一辆旧自行车,车上绑着一捆刀枪"把子",穿着旧灯笼裤,到公园去练功吊嗓子,天坛、北海、景山等公园都去遍了。那时魏孝荀之子常去天坛练胡琴,我练完功,他拉琴给我吊嗓子。吊完嗓子,才骑车去先生家学戏。这样虽然比较累,却见到成效。进剧团后,我更加刻苦地练功,从不间断。剧团晚上有戏,午饭后,我就骑车到剧场的舞台上练功,直到开戏前,他们叫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功 练功 戏曲演员 大学生 艺术生涯 舞台 自行车 训练 教学方法 天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