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超声实时剪切波评估正常成人肝杨氏模量值是否受进餐的影响.方法:利用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realtime 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技术分别测量158例健康志愿者空腹(8 h以上)、餐后1 h、餐后2 h肝脏杨氏模量值,分析进餐对...目的:通过超声实时剪切波评估正常成人肝杨氏模量值是否受进餐的影响.方法:利用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realtime 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技术分别测量158例健康志愿者空腹(8 h以上)、餐后1 h、餐后2 h肝脏杨氏模量值,分析进餐对肝杨氏模量值的影响.所有受检者均在同一条件下接受3次测量并求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8例受检者中有154例获得成功,成功率为97.5%.餐前正常肝杨氏模量均值为5.89 k Pa±0.92 k Pa,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为4.88-7.21 k Pa;餐后1 h肝脏杨氏模量均值为6.09 k Pa±1.05k Pa,95%CI为5.00-7.55 k Pa;餐后2 h肝杨氏模量均值为5.95 k Pa±1.10 k Pa,95%CI为4.75-7.48 k P a.经统计学分析,患者在进餐前后的肝脏杨氏模量均值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餐后2 h与餐后1 h最大值及餐后2 h与餐前最小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SWE技术对正常人进食前后肝杨氏模量值进行测量的结果说明其弹性变化不受进餐影响,可进行稳定重复.展开更多
前列腺癌(PCA )是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长。近几年,我国中老年男性中PC A的发病率正呈逐年明显增高趋势,随着PCA的肿瘤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的发现及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使 PC A 的早期...前列腺癌(PCA )是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长。近几年,我国中老年男性中PC A的发病率正呈逐年明显增高趋势,随着PCA的肿瘤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的发现及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使 PC A 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成为可能。在 PCA 的影像检查方法中,经直肠超声(TRUS)以其清晰的图像、敏感的血流信息而受到临床好评。本文通过分析52例经TRUS检查并经穿刺证实的 PCA 的声像图资料,总结出其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性,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信息。现报告如下。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离体家猪椎体模型松质骨在不同扫描条件下CT值与定量CT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自制离体猪脊柱标本体模,在7种不同扫描条件(管电压固定为120 k V,管电流与曝光时间的乘积200、150、100和50 m As;管电流与曝光时间的乘积固定...目的:探讨离体家猪椎体模型松质骨在不同扫描条件下CT值与定量CT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自制离体猪脊柱标本体模,在7种不同扫描条件(管电压固定为120 k V,管电流与曝光时间的乘积200、150、100和50 m As;管电流与曝光时间的乘积固定为200 m As,管电压140、120、100和80 k V)下,分别对家猪椎体松质骨进行两次CT扫描,分析改变管电流与曝光时间的乘积或管电压对CT值与BMD值的影响,并对CT值与BMD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管电流与曝光时间的乘积采用200 m As时,不同管电压(140、120、100和80 k V)下,CT值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B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管电压采用120 k V时,不同管电流与曝光时间的乘积(200、150、100和50 m As)CT值和BM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7种不同扫描条件下,CT值与BMD值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r(200 m As,80 k V)=0.830,r(200 m As,100 k V)=0.961,r(200 m As,120 k V)=0.972,r(200 m As,140 k V)=0.711,r(120 k V,50 m As)=0.736,r(120 k V,100 m As)=0.873,r(120 k V,150 m As)=0.936,呈明显的线性正相关。结论:CT值与BMD值呈线性相关,在临床常规CT扫描条件(120 k V、200 m As)下相关系数最高,可用此时CT值评价成年人椎体骨密度情况。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超声实时剪切波评估正常成人肝杨氏模量值是否受进餐的影响.方法:利用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realtime 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技术分别测量158例健康志愿者空腹(8 h以上)、餐后1 h、餐后2 h肝脏杨氏模量值,分析进餐对肝杨氏模量值的影响.所有受检者均在同一条件下接受3次测量并求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8例受检者中有154例获得成功,成功率为97.5%.餐前正常肝杨氏模量均值为5.89 k Pa±0.92 k Pa,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为4.88-7.21 k Pa;餐后1 h肝脏杨氏模量均值为6.09 k Pa±1.05k Pa,95%CI为5.00-7.55 k Pa;餐后2 h肝杨氏模量均值为5.95 k Pa±1.10 k Pa,95%CI为4.75-7.48 k P a.经统计学分析,患者在进餐前后的肝脏杨氏模量均值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餐后2 h与餐后1 h最大值及餐后2 h与餐前最小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SWE技术对正常人进食前后肝杨氏模量值进行测量的结果说明其弹性变化不受进餐影响,可进行稳定重复.
文摘目的:探讨离体家猪椎体模型松质骨在不同扫描条件下CT值与定量CT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自制离体猪脊柱标本体模,在7种不同扫描条件(管电压固定为120 k V,管电流与曝光时间的乘积200、150、100和50 m As;管电流与曝光时间的乘积固定为200 m As,管电压140、120、100和80 k V)下,分别对家猪椎体松质骨进行两次CT扫描,分析改变管电流与曝光时间的乘积或管电压对CT值与BMD值的影响,并对CT值与BMD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管电流与曝光时间的乘积采用200 m As时,不同管电压(140、120、100和80 k V)下,CT值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B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管电压采用120 k V时,不同管电流与曝光时间的乘积(200、150、100和50 m As)CT值和BM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7种不同扫描条件下,CT值与BMD值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r(200 m As,80 k V)=0.830,r(200 m As,100 k V)=0.961,r(200 m As,120 k V)=0.972,r(200 m As,140 k V)=0.711,r(120 k V,50 m As)=0.736,r(120 k V,100 m As)=0.873,r(120 k V,150 m As)=0.936,呈明显的线性正相关。结论:CT值与BMD值呈线性相关,在临床常规CT扫描条件(120 k V、200 m As)下相关系数最高,可用此时CT值评价成年人椎体骨密度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