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型体育馆设计实践——合肥一中体育馆建筑设计体会 被引量:3
1
作者 方必根 《安徽建筑》 2005年第5期37-38,共2页
体育馆在有限的场地条件下,创造出视线合理、交通疏散流畅、舒适简洁的室内空间,为合肥市第一中学设计出——青春、活泼、优美且符合中学建筑特色的体育馆。
关键词 体育馆 时代性 混响时间 视觉
下载PDF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科技产业园设计策略研究——以蚌埠微电子科技园为例
2
作者 方必根 叶明 《华中建筑》 2023年第9期91-95,共5页
早期科技产业园区将产业聚集作为主要功能,存在着封闭孤立、空间功能单一等问题。在产业转型升级、产城融合等政策的大背景下,传统科技产业园开始转型,向着复合化的方向发展。该文通过梳理产业园发展历程、解析优秀案例,构建出在园区规... 早期科技产业园区将产业聚集作为主要功能,存在着封闭孤立、空间功能单一等问题。在产业转型升级、产城融合等政策的大背景下,传统科技产业园开始转型,向着复合化的方向发展。该文通过梳理产业园发展历程、解析优秀案例,构建出在园区规划、建筑空间、建筑技术等方面的设计策略,用以指导蚌埠微电子科技园的规划设计,致力于构建一个现代化、人性化的科技产业园区,为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产业园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方法,为推动新时代产业园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产业园 产城融合 规划布局 建筑空间 建筑材质
下载PDF
池州市人民医院扩建病房楼设计——医院病房楼人性化设计随笔 被引量:1
3
作者 方必根 《安徽建筑》 2005年第3期26-27,共2页
医院病房建筑及其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价值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一切以病人为核心,强调病人使用要求、心理要求等将成为令人关注的内容。
关键词 医院 病房楼 人性化设计 环境价值
下载PDF
基于健康共生理念的办公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4
作者 方必根 陈文祥 《安徽建筑》 2023年第10期19-20,共2页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城市开放多元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建筑观念难以满足其需求,建筑需要积极进行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健康共生的建筑设计理念,以滁州邮政储蓄银行建筑设计为例,从城市、区域、建筑三个层...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城市开放多元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建筑观念难以满足其需求,建筑需要积极进行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健康共生的建筑设计理念,以滁州邮政储蓄银行建筑设计为例,从城市、区域、建筑三个层面构建健康共生的城市单元,通过对肌理的有机发展和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制定了该项目的总体设计、区域设计和建筑设计,塑造了健康绿色的城市环境,提高了共生单元的建筑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 共生 城市肌理 区域界面 建筑场所
下载PDF
共享空间视角下中小学设计策略研究
5
作者 方必根 冯家望 《安徽建筑》 2023年第9期39-40,43,共3页
随着共享理念深入人心,共享空间逐渐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成为主要的设计理念。文章基于共享理念的视角,通过调研、查阅文献,分析当前中小学校园规划中存在的共享空间形式不够多样、开放性不够充分、绿化景观不够丰富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随着共享理念深入人心,共享空间逐渐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成为主要的设计理念。文章基于共享理念的视角,通过调研、查阅文献,分析当前中小学校园规划中存在的共享空间形式不够多样、开放性不够充分、绿化景观不够丰富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从城市共享、校园共享和建筑共享三个维度详细探讨策略方法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为当前中小学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空间 中小学设计 公共空间 设计策略
下载PDF
现代建筑中地域性元素的转译与运用
6
作者 王薇 夏宇轩 方必根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29-39,共11页
将地域性元素融入现代建筑并非仅仅关注建筑的风格性、技术性、功能性,而是创造出适应当地人文、自然及社会的建筑形式,并以此体现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设计手法。本研究通过凝练地域性建筑的概念、影响因素、创作方法及表达方式,总结地... 将地域性元素融入现代建筑并非仅仅关注建筑的风格性、技术性、功能性,而是创造出适应当地人文、自然及社会的建筑形式,并以此体现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设计手法。本研究通过凝练地域性建筑的概念、影响因素、创作方法及表达方式,总结地域性建筑的文化与艺术内涵,并以某高校实验综合楼为例,解读其形式符号、空间体验、精神实质3个方面的地域性建筑设计手法,旨在解析地域性元素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适应性,并通过建立空间、思想、物质与所在区域的联系,为新时代地域建筑的创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性元素 现代建筑 创作方法 转译运用
下载PDF
城市高架桥下方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7
作者 袁鹏 方必根 +2 位作者 熊春婷 赵晓晓 韦桂 《安徽建筑》 2024年第6期13-17,共5页
目前,在城市建设已进入存量阶段、资源要素紧约的背景下,国家要求深度挖掘、充分发挥城市剩余空间的价值。伴随着高架桥交通功能空间的产生,其桥下空间资源的空置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国内对于高架桥下方空间的研究未成系统,... 目前,在城市建设已进入存量阶段、资源要素紧约的背景下,国家要求深度挖掘、充分发挥城市剩余空间的价值。伴随着高架桥交通功能空间的产生,其桥下空间资源的空置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国内对于高架桥下方空间的研究未成系统,而合肥地区对此空间的利用也较为不足。因此,文章从空间优化视角切入,通过分析国内外桥下空间利用的理论研究和先进案例,并对合肥市高架桥下方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归纳总结出了三种当前高架桥桥下方空间利用中存在的空间品质不高、空间利用率低、空间割裂严重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提升空间品质、丰富空间功能、优化空间结构等策略,以期为未来城市高架桥下方空间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桥下方空间 空间优化 空间利用 优化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