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年戊戌变法研究回顾 颇多建树 大有可为-简评建国以来对维新派与维新运动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方志钦 王晓秋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15,共15页
关键词 中国 戊戌变法 历史研究 维新派 民权 专制 历史评价 康有为
下载PDF
史学有祖国 被引量:1
2
作者 方志钦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13,共1页
迄今为止,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空间,总离不开国界,因为自有文字以来的人类历史都与国家相依存。
关键词 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研究 中国 历史主义 史学
下载PDF
评康有为的商务活动
3
作者 方志钦 蔡惠尧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2期99-102,共4页
评康有为的商务活动方志钦蔡惠尧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于1899年7月20日联合一批加拿大爱国华侨创立保皇会。8月4日,在域多利(今译维多利亚)中华会馆举行祝光绪“圣寿”仪式,保皇会正式开始活动。广大华侨身居异乡,心系... 评康有为的商务活动方志钦蔡惠尧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于1899年7月20日联合一批加拿大爱国华侨创立保皇会。8月4日,在域多利(今译维多利亚)中华会馆举行祝光绪“圣寿”仪式,保皇会正式开始活动。广大华侨身居异乡,心系祖国,在人员、财源、精神上对“专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皇会 康有为 刊稿 经商活动 信据 欧榘甲 墨西哥 广东社会科学 东亚图书馆 商务
下载PDF
永恒的旋律——广东学术界谈爱国主义与时代精神——史学有祖国
4
作者 方志钦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史学工作 爱国主义 历史真实 国家利益
下载PDF
意义重大壮志未酬——析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90天
5
作者 方志钦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59-64,共6页
孙中山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仅有90 天。虽然由于时间的短暂而使他难以施展抱负,并留有很多遗憾,但他却在三个月的总统任内作出了超常的贡献。他的历史贡献与其任期之短成反比,其总统业绩将与其毕生革命贡献一起永垂千古。
关键词 孙中山 总统 中华民国
下载PDF
康有为欧游诗的意境与艺术特色
6
作者 方志钦 《韶关学院学报》 2003年第10期12-14,共3页
从1898年到1913年间,康有为以一个中国政治流亡者的身份,浪迹天涯,行程60万里,游遍4洲凡31国,实为中国有史以来出游时间最长、行经地域最广的旅行家.康氏旅游所至,多有诗作.欧洲为康有为早年心仪已久之地,其中某些国家曾被他视为维新变... 从1898年到1913年间,康有为以一个中国政治流亡者的身份,浪迹天涯,行程60万里,游遍4洲凡31国,实为中国有史以来出游时间最长、行经地域最广的旅行家.康氏旅游所至,多有诗作.欧洲为康有为早年心仪已久之地,其中某些国家曾被他视为维新变法的楷模,所以欧游诗更能反映康氏的思想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欧游诗 意境 艺术特色 旅行家 维新变法 风景诗 抒怀诗 怀古诗 叙事诗
下载PDF
近代中国海关的特异功能──洋员对华的情报活动 被引量:4
7
作者 方志钦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5期81-90,共10页
近代中国海关的特异功能──洋员对华的情报活动方志钦根据不平等条约并施以巧取豪夺的手段,外国侵略者攫取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还通过洋员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税务司和各种要职,侵夺了中国海关的行政权。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近代中国海关的特异功能──洋员对华的情报活动方志钦根据不平等条约并施以巧取豪夺的手段,外国侵略者攫取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还通过洋员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税务司和各种要职,侵夺了中国海关的行政权。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海关洋员还包揽了中国的邮政,并且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年报告 近代中国 中国海关 海关税务司 总税务司 特异功能 情报活动 粤海关 清政府 洋员
下载PDF
论梁启超的启蒙“三民”主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方志钦 《广东社会科学》 1986年第4期53-63,共11页
孙中山有三民主义,梁启超也有“三民”主义.不过,前者经过孙中山本人和他的追随者的概括,已为世所公认;后者却未经梁启超本人和别人概括,故世人不知,而笼统以“改良主义”称之.以“改良主义”统称所有维新派人士的言行是否科学,本文暂... 孙中山有三民主义,梁启超也有“三民”主义.不过,前者经过孙中山本人和他的追随者的概括,已为世所公认;后者却未经梁启超本人和别人概括,故世人不知,而笼统以“改良主义”称之.以“改良主义”统称所有维新派人士的言行是否科学,本文暂且不论;而以此称呼梁启超的一切主张,起码显不出其个性,正如以革命民主主义称呼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必将失却孙文学说的特点一样,毫不足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开民智 启蒙运动 养民 新民德 国民 《新民说》 三民主义 戊戌 孙中山
下载PDF
手握屠刀 不能成佛——读曾国藩的自供 被引量:2
9
作者 方志钦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4期74-81,共8页
关键词 曾国藩 镇压太平天国 太平军 天津教案 湘军 书札 左宗棠 屠刀 李鸿章 外国侵略者
下载PDF
辛亥革命是彻底革封建帝制的命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志钦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3期65-71,78,共8页
众所周知,辛亥革命是一次不彻底的和失败的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这是我国史学界公认的定论.但不能因此推论:辛亥革命在任何方面都是不彻底的、失败的.我认为辛亥革命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彻底的、成功的,就是推翻了中国历时二千余年... 众所周知,辛亥革命是一次不彻底的和失败的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这是我国史学界公认的定论.但不能因此推论:辛亥革命在任何方面都是不彻底的、失败的.我认为辛亥革命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彻底的、成功的,就是推翻了中国历时二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对辛亥革命彻底推翻封建帝制的丰功伟绩,史学界历来估价不算高.原因是:作为反帝反封的革命,它是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这是大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制 辛亥革命 底革 君主专制 君主制 民本主义 资产阶级革命 袁世凯 袁氏 军阀割据
下载PDF
郑观应《道器》平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志钦 《史林》 CSSCI 1992年第4期26-30,共5页
不少人认为,维新派之所以为改良主义在于:不愿从根本上改变封建政治制度,保留君主,反对共和;思想上(或意识上)不愿否定封建道统和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关于前者。
关键词 郑观应 维新派 君主立宪 封建政治制度 西学 王韬 改革主张 立国之本 议院 非资本主义
下载PDF
维新反思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方志钦 《广东社会科学》 1988年第4期36-44,64,共10页
戊戌维新已经过去九十周年了,但它的影响至今还存在着,并在九十年来不断牵动着人们的思考.人们对它时或毁之,时或誉之,时或抑之,时或扬之.毁之、抑之者以其改良、软弱、反对革命;或以其过激、虚矫、叛逆.誉之、扬之者以其革新、启蒙、解... 戊戌维新已经过去九十周年了,但它的影响至今还存在着,并在九十年来不断牵动着人们的思考.人们对它时或毁之,时或誉之,时或抑之,时或扬之.毁之、抑之者以其改良、软弱、反对革命;或以其过激、虚矫、叛逆.誉之、扬之者以其革新、启蒙、解放;或以其执中、纯和、渐进.要之,国内对戊戌维新的褒贬,多以时流为转移.时流尚贬,则一人贬之,众人斥之;时流尚褒,则一人歌之,众人和之.歌之、和之者,当然持之有据,言之有理.贬之、斥之者,亦非徒托空言,毫无凭藉.今是而昨非,昨非而今是,孰为公论?拙意以为,对待这一历史事件,决不可各执一端,就事论事,而应从中国近代史的大趋势中和具体历史条件中加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戌维新 近代史 历史条件 历史事件 维新运动 康有为 维新派 启蒙 梁启超 资产阶级
下载PDF
薛君度著《黄兴与中国革命》读后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志钦 《广东社会科学》 1984年第1期136-138,140,共4页
凡是稍懂历史的中国人,都知道辛亥革命及其领导者孙中山,但对其他领导者则不一定知道,甚至一无所知。一般外国人就更不必说了。从事历史研究和教学的人,都深知除了孙中山之外,还有一批革命领导人和孙中山一起领导了这场伟大的革命,其中... 凡是稍懂历史的中国人,都知道辛亥革命及其领导者孙中山,但对其他领导者则不一定知道,甚至一无所知。一般外国人就更不必说了。从事历史研究和教学的人,都深知除了孙中山之外,还有一批革命领导人和孙中山一起领导了这场伟大的革命,其中最突出的是黄兴。但是研究孙中山、推崇孙中山的甚多,研究黄兴、推崇黄兴的却甚少。即使对黄兴有所研究,但多局限于就事论事,对他在辛亥革命中的贡献多估计不足,评价偏低(年谱除外)。一部辛亥革命史固不可没有孙中山的革命史实,如果没有,就等于去掉辛亥革命的灵魂;也不可没有其他革命领导人、众多的革命战士及广大人民的斗争史实,如果没有,就等于去掉辛亥革命的血肉之躯。黄兴作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忠诚拥护者和辛亥革命的杰出领导人,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功甚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辛亥革命史研究 中国革命 读后 同盟会 袁世凯 领导人 黄兴研究 革命领袖 起义
下载PDF
从“变法”的演变看维新运动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志钦 《学术研究》 1983年第3期78-84,共7页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封建社会已进入末期,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发展停滞,政治腐败。有识之士凭着敏锐的直观感到中国已进入“衰世”,非进行变革不可。龚自珍便是这类人的代表。他从《周易》中借用“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作为他主张“更法...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封建社会已进入末期,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发展停滞,政治腐败。有识之士凭着敏锐的直观感到中国已进入“衰世”,非进行变革不可。龚自珍便是这类人的代表。他从《周易》中借用“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作为他主张“更法”、“改革”的理论依据。其变革的主张,主要是按照封建的宗法关系来调节土地关系,以缓和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并没有越出封建制度的范围。但是他的变革思想却影响着近代中国思想界。有志于改革之士都以他为前驱,随着形势的变化发展,一再提出新的主张。《周易》的“穷”、“变”、“通”、“久”也因他的借用而获得新生,数十年来历久不衰。龚自珍本人也被后辈奉为近代首开风气的宗师。可以认为,他是站在近古和近代临界点的近代变法的预言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维新派 维新运动 洋务运动 洋务派 维新变法 资本主义 学习西方 康有为 半殖民地化 资产阶级
下载PDF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畸变形态
15
作者 方志钦 赵立人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1期33-40,共8页
理论界一直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来概括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但过去人们对其确切含义,始终是若明若暗,没有深入探讨.近年来史学界开始注意到这一点.从已发表的文章来看,还存在着较大的意见分岐.为此,本文拟对这种畸变的社会形态作如... 理论界一直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来概括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但过去人们对其确切含义,始终是若明若暗,没有深入探讨.近年来史学界开始注意到这一点.从已发表的文章来看,还存在着较大的意见分岐.为此,本文拟对这种畸变的社会形态作如下的几点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畸变 资本主义社会 官僚资产阶级 官僚资本主义 社会形态 包买主制 个体手工业 工农业总产值
下载PDF
鸦片战争的两极反效应——论林则徐、洪秀全对西方的不同取法
16
作者 方志钦 许丽娟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4期88-92,共5页
鸦片战争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从此被迫过着屈辱而痛苦的生活,并接二连三地经受着比鸦片战争更为严酷的打击.在一百零九年中,历史的重压是无比巨大的,灾难的创痛是旷古所无的.外国侵略者却从... 鸦片战争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从此被迫过着屈辱而痛苦的生活,并接二连三地经受着比鸦片战争更为严酷的打击.在一百零九年中,历史的重压是无比巨大的,灾难的创痛是旷古所无的.外国侵略者却从中攫取了无穷无尽的好处:财富、资源、领土、特权等等.利益的天平,似乎永远向侵略者一方倾斜;损失的天平,却似乎永远向中国一方倾斜.这正是侵略者所希望的.对他们来说,这是正效应.但是他们不曾料到还会出现有利于中国而不利于侵略者的反效应.这种反效应在鸦片战争前夕就已经潜藏着,在战争中和战争后才出现.回顾这段历史,看来鸦片战争带给中华民族的,不仅是损失,还有收获.不过,这种收获在初时不易察觉得到而已.日子越久,它却日益彰明起来.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失诸东隅,收诸桑榆”是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秀全 林则徐 反效应 基督教 鸦片战争前夕 师夷长技 “制夷” 农民战争 比林 “师夷”
下载PDF
海外华人及港澳同胞与珠海经济特区
17
作者 方志钦 杨绍练 赵立人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4期179-183,共5页
改革开放十年以来,珠海市,尤其是其属下的珠海经济特区,由于充分利用了毗邻港澳和与海外华人、港澳同胞有密切联系的有利条件,全力以赴发展各项建设事业,使经济发生了一连串令人惊叹的变化.九年前,珠海只是一个极为简陋的渔村小镇,资金... 改革开放十年以来,珠海市,尤其是其属下的珠海经济特区,由于充分利用了毗邻港澳和与海外华人、港澳同胞有密切联系的有利条件,全力以赴发展各项建设事业,使经济发生了一连串令人惊叹的变化.九年前,珠海只是一个极为简陋的渔村小镇,资金、技术都极端缺乏.但是,它又有毗邻港澳,水陆交通方便,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长处.尤为重要的是,不少海外华人、港澳同胞的原籍都在珠海.据不完全统计,人数超过15万,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虽已离开家乡多年甚至数代,但多数人依然怀有浓烈的乡情,愿意为珠海的繁荣昌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珠海市和特区建立之始,地方政府就把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优惠的投资条件,加强与海外华人、港澳同胞的联系作为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人 港澳同胞 珠海特区 珠海市 珠海经济特区 港元 外商独资企业 年增长 唐家 前山镇
下载PDF
在粤近代名人与粤港澳关系
18
作者 方志钦 徐松荣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1期83-89,共7页
在粤近代名人与粤港澳关系方志钦,徐松荣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广东首当其冲。1842年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割让给英国,随后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采取各种手段强占澳门。从此,港澳被分离出中国和广东... 在粤近代名人与粤港澳关系方志钦,徐松荣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广东首当其冲。1842年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割让给英国,随后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采取各种手段强占澳门。从此,港澳被分离出中国和广东,并成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使中国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澳门 粤港澳 香港 康有为 太平天国 洪秀全 林则徐 革命党人 郑观应
下载PDF
帝王之志 救世之心——论洪秀全的反清动机
19
作者 方志钦 《广东社会科学》 1987年第2期45-53,共9页
洪秀全作为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领袖,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他领导的农民武装斗争,推动了历史前进,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他之所以能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主要是受到种种社会因素的推动,而他个人的主观努力,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未可... 洪秀全作为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领袖,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他领导的农民武装斗争,推动了历史前进,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他之所以能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主要是受到种种社会因素的推动,而他个人的主观努力,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未可忽视。但其主观愿望自相矛盾,且多杂质。本文就此细作分析,“揭短”、“挑刺”之论在所不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秀全 太平天国起义 基督教 救世 拜上帝会 反清 《劝世良言》 帝王 异梦 农民起义
下载PDF
用古而不惑,继往以开来──孙中山对中国传统的吸纳与取法
20
作者 方志钦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5年第5期65-73,共9页
关键词 孙中山 中国传统 《孙中山全集》 仁义道德 大同思想 新文化 旧道德 民族主义 革命党人 文化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