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被殖民者的话语再探——钟景辉与60年代初期的香港翻译剧 被引量:4
1
作者 方梓勋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2年第4期5-15,共11页
钟景辉先生在 2 0世纪 6 0年代回国后 ,即立足香港剧坛引进西方舞台形。他推动的翻译剧浪潮 ,对香港戏剧的发展影响深远。对钟景辉先生的戏剧观念、翻译剧的呈现形式进行分析和归纳 ,有助于了解香港戏剧的历史 ,促进翻译剧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 钟景辉 香港 翻译剧 戏剧观念
下载PDF
寻找戏剧的故事:钟景辉的艺术历程
2
作者 方梓勋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8-48,共11页
关键词 戏剧家 钟景辉 艺术历程 导演 舞台艺术 戏剧观念
下载PDF
两条腿走路剧场:香港话剧的生态 被引量:1
3
作者 方梓勋 陈嘉恩 《文化艺术研究》 2009年第5期72-79,共8页
在市场经济和流行文化的当前,香港话剧如何应对冲击?答案是两条腿走路。在经济的范畴,一方面接受政府队文艺团体的资助,另一方面有呼应政府"用者自负"的要求,积极开拓市场,把话剧资产化,不得不迎合观众的口味和要求。在文化... 在市场经济和流行文化的当前,香港话剧如何应对冲击?答案是两条腿走路。在经济的范畴,一方面接受政府队文艺团体的资助,另一方面有呼应政府"用者自负"的要求,积极开拓市场,把话剧资产化,不得不迎合观众的口味和要求。在文化的范畴,话剧结合高雅与流行文化的因素,或从高雅迎合流行文化的要求,或从流行文化出发,提升到高雅的层次。香港话剧竭力再发明自己,不断求变,以创造可行的营运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话剧 流行文化 文化工业
下载PDF
香港话剧与流行文化 被引量:4
4
作者 方梓勋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4-120,共7页
流行文化是不是洪水猛兽?按照现代派学者的说法,流行文化是贻误心灵的消费制成品,它排斥想象力,而且拒绝内心生活。现代派学者如艾略特和里维斯就指出流行小说和杂志,只不过为读者提供不同形式的愿望满足,它们是享乐原则的产物。
关键词 流行文化 香港话 现代派 高文化 意识形态 话剧 文本处理 剧团 《黑暗深处》 资本主义
原文传递
香港话剧的历史和现状——《香港话剧选》序 被引量:1
5
作者 方梓勋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44-50,共7页
去年年底香港中文大学举行了“世界华文剧作家国际研讨会”,与会的代表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澳门、美国、法国等世界各汉语区域,他们都对蓬勃的香港话剧感到惊讶:在话剧演出一片不景气之中,香港以弹丸之地和华夏文化“穷... 去年年底香港中文大学举行了“世界华文剧作家国际研讨会”,与会的代表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澳门、美国、法国等世界各汉语区域,他们都对蓬勃的香港话剧感到惊讶:在话剧演出一片不景气之中,香港以弹丸之地和华夏文化“穷表亲”的身分,竟能在商业挂帅的资本主义社会包围中脱颖而出。因此,香港话剧现象的发展模式,应该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香港话剧的数量颇为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话剧团 职业剧团 李援华 胡春冰 杨世彭 舞台剧 中国救亡剧团 俗文化 梁天来 三笑姻缘
原文传递
被殖民者的话语:初期的香港话剧 被引量:1
6
作者 方梓勋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6-104,共9页
“华文戏剧”作为一个文化认同,一个“构想”construct,在现今的世界情势里面,它的存在就不能不带有某种程度上的浪漫和比喻性;在同文同种的大前提之下,我们希望和致力使它的组成没有权力和阶级架构,成为一个非霸权的存在。也许... “华文戏剧”作为一个文化认同,一个“构想”construct,在现今的世界情势里面,它的存在就不能不带有某种程度上的浪漫和比喻性;在同文同种的大前提之下,我们希望和致力使它的组成没有权力和阶级架构,成为一个非霸权的存在。也许这是自欺欺人的说法,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同 戏剧 自欺 话剧 比喻性 存在 浪漫 文化认同 前提
全文增补中
香港戏剧的新世代
7
作者 田本相 方梓勋 《新世纪剧坛》 2015年第1期17-24,共8页
进入21世纪一零年代,香港戏剧随着时间的转流而产生了很大的变化。重要的是戏剧经历了本质上的改变,从早年的自娱娱人、教化、言志以至艺术的探讨,转换到成为一种产业和潮流的消费品。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是人才方面的接替,出... 进入21世纪一零年代,香港戏剧随着时间的转流而产生了很大的变化。重要的是戏剧经历了本质上的改变,从早年的自娱娱人、教化、言志以至艺术的探讨,转换到成为一种产业和潮流的消费品。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是人才方面的接替,出现了年轻一代的接班人;第二是生态和营运模式的改变,我们可以称之为产业化;第三,就是随着产业化与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纯粹的实验剧也逐渐失去优势。本文将从这三方面审视香港从97回归以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戏剧 世代 市场化趋势 产业化 21世纪 营运模式 97回归 消费品
原文传递
近二十年香港话剧的发展(1977—1997) 被引量:4
8
作者 方梓勋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9-90,共12页
1977年6月香港话剧团成立,由香港政府辖下的市政局直接资助。这是香港话剧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不但标志着话剧经过了超过半个世纪的发展逐渐纳入一个专业化的轨道,同时也给予社会人士一个话剧已经“合法化”的信息,从此话剧可... 1977年6月香港话剧团成立,由香港政府辖下的市政局直接资助。这是香港话剧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不但标志着话剧经过了超过半个世纪的发展逐渐纳入一个专业化的轨道,同时也给予社会人士一个话剧已经“合法化”的信息,从此话剧可以与音乐、舞蹈平排并列,是一种可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话 流行文化 翻译剧 话剧 香港文化 剧团 杜国威 近二十年 高雅文化 剧作家
原文传递
本我的他者——黄佐临写意戏剧观与外来戏剧的接受
9
作者 方梓勋 《话剧》 2006年第B10期307-313,共7页
我们仍然怀着极大的乐趣,希望有朝一日实践一种布莱希特、斯坦尼体系和中国戏曲三结合的表演方法。这是我多年来追求的一种表演方法。还是早年我曾看过一折京剧(《写蛮书》,由京剧老前辈汪笑侬扮演李太白醉酒,手里拿着马鞭,喝醉了... 我们仍然怀着极大的乐趣,希望有朝一日实践一种布莱希特、斯坦尼体系和中国戏曲三结合的表演方法。这是我多年来追求的一种表演方法。还是早年我曾看过一折京剧(《写蛮书》,由京剧老前辈汪笑侬扮演李太白醉酒,手里拿着马鞭,喝醉了酒骑马,完全靠演员独到的腰功把身体上下两截区分开来。骑着马的两条腿并没有醉,而骑在马上的上半身则完全处于醉酒状态。这不正是把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和斯坦尼的进入角色结合得惟妙惟肖了吗!这是我多少年来不能忘怀的一出好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意戏剧观 黄佐临 布莱希特 表演方法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