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MRI弥散成像与动态增强表现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方梦诗 黄美霞 +6 位作者 王蕾 夏加林 许丽凤 林燕 陈振 何春妮 钟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卵巢颗粒细胞瘤的MRI表现及弥散成像、动态曲线表现。方法收集10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临床及MRI资料,并行DWI(0,800)扫描及ADC值测量,其中9例行时间-信号曲线图测量并记录。结果成人型颗粒细胞瘤(OAGCT)9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卵巢颗粒细胞瘤的MRI表现及弥散成像、动态曲线表现。方法收集10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临床及MRI资料,并行DWI(0,800)扫描及ADC值测量,其中9例行时间-信号曲线图测量并记录。结果成人型颗粒细胞瘤(OAGCT)9例;幼年型颗粒细胞瘤(OJGCT)1例。8例病灶表现为囊实混合性,T2WI呈混杂信号、以高信号为主,T1WI呈稍高及稍低信号,DWI呈高、低混杂信号;2例病灶表现为实性,T2WI及T1WI信号均略高于肌肉,DWI呈高信号。平均ADC值:实性成分:0.351-0.881×10-3mm2/s;囊性成分:1.510-3.447×10-3mm2/s。时间信号曲线表现为缓升或缓升平台7例,速升平台型2例,病灶曲线高度低于子宫肌层。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以囊实混合性多见,DWI为混杂信号或高信号,实性成分ADC值低,囊性成分ADC值高,时间信号曲线以缓升或缓升平台型多见,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颗粒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时间-信号曲线 ADC值
下载PDF
MR波谱在原发颅内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方梦诗 肖慧 +3 位作者 付丽媛 曲利娟 钟群 杨健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3期28-31,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原发颅内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术前1H-MRS与术后病理的相关性,评价MR波谱在DLBCL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原发颅内DLBCL患者的MRI、1H-MRS及病理资料。分析肿瘤的部位、形态、信号等... 目的通过分析原发颅内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术前1H-MRS与术后病理的相关性,评价MR波谱在DLBCL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原发颅内DLBCL患者的MRI、1H-MRS及病理资料。分析肿瘤的部位、形态、信号等特点;定量测量肿瘤实质区和对照脑实质区各代谢物(Cho、Cr、NAA)波峰下面积和峰高比值(NAA/Cr、Cho/Cr、Cho/NAA),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对肿瘤实质区的Cho峰下面积与免疫组化Ki-67表达水平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11例原发颅内DLBCL均表现为肿瘤实质区Cho峰升高,NAA峰及Cr峰减低,并可见Lip峰,Cho/Cr及Cho/NAA比值升高,NAA/Cr比值减低。统计分析表明,除Cr外,肿瘤实质区与对照脑实质区各代谢物及比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肿瘤实质区Cho峰下面积与Ki-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s=0.627,P=0.039)。结论 1H-MRS对原发颅内DLBCL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在肿瘤预后评估中亦有较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磁共振波谱 免疫组化 KI-67
下载PDF
高分辨MRI及增强扫描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方梦诗 钟群 +5 位作者 陈自谦 付丽媛 林朝上 林燕 陈振 周伟恩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6年第3期25-29,共5页
目的 探讨高分辨及其增强扫描技术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福州总医院2015年4月~2016年2月直肠癌患者51例,所有患者均行高分辨扫描,其中50例行增强扫描。分别计算单独采用高分辨MRI及高分辨MRI+增强扫描对直肠癌的分... 目的 探讨高分辨及其增强扫描技术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福州总医院2015年4月~2016年2月直肠癌患者51例,所有患者均行高分辨扫描,其中50例行增强扫描。分别计算单独采用高分辨MRI及高分辨MRI+增强扫描对直肠癌的分期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采用Kappa检验术前影像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单独采用高分辨MRI对直肠癌的分期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PPv、NPv、Kappa值分别为(≤T2期)92.50﹪、90.91﹪、93.10﹪、83.33﹪、96.43﹪、0.817,(T3期)75.00﹪、73.33﹪、76.00﹪、64.71﹪、82.61﹪、0.481,(T4期)82.50﹪、64.29﹪、92.31﹪、81.82﹪、82.76﹪、0.595;采用高分辨MRI结合增强扫描对直肠癌的分期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PPv、NPv、Kappa值分别为(≤T2)期94.87﹪、100.00﹪、92.86﹪、84.60﹪、100.00﹪、0.880,(T3期)76.92﹪、71.43﹪、80.00﹪、66.67﹪、83.33﹪、0.506,(T4期)76.92﹪、57.14﹪、88.00﹪、72.73﹪、78.57﹪、0.474。P值均〈0.05。结论 高分辨MRI对直肠癌T分期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结合增强扫描可提高其诊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直肠癌 分期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腮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传彬 方梦诗 +5 位作者 李乃玉 韦超 林婷婷 张萍 韦树华 董江宁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7年第1期1133-113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腮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腮腺恶性肿瘤的临床及CT资料,探讨其CT表现。结果 30例全部单发,两侧发病率无明显差别。20例呈不规则形,23例边界模糊不清,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腮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腮腺恶性肿瘤的临床及CT资料,探讨其CT表现。结果 30例全部单发,两侧发病率无明显差别。20例呈不规则形,23例边界模糊不清,20例见不同程度囊变坏死,10例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3例伴有邻近骨质破坏,增强后20例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腮腺恶性肿瘤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部分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及邻近骨质破坏的特点,MSCT能够对绝大多数病灶做出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恶性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早期诊断和分期的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聂苗苗 钟群 +1 位作者 方梦诗 刘乐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5年第2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宫颈癌早期诊断和分期的价值。方法选取32例宫颈病变患者,其中宫颈中分化癌14例,宫颈低分化癌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9例,及健康志愿者31例,分别进行3.0 T磁共振DWI扫描;对正常对照组和不同分化类型...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宫颈癌早期诊断和分期的价值。方法选取32例宫颈病变患者,其中宫颈中分化癌14例,宫颈低分化癌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9例,及健康志愿者31例,分别进行3.0 T磁共振DWI扫描;对正常对照组和不同分化类型的宫颈病变患者(宫颈CIN、中分化癌及低分化癌)间的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31例,病例组32例,宫颈浸润癌组23例,宫颈CIN组9例,宫颈中分化癌组14例,宫颈低分化癌组9例的ADC值平均值分别为(1.49±0.25)×10-3 mm2/s、(0.95±0.22)×10-3 mm2/s、(0.83±0.18)×10-3 mm2/s、(1.06±0.14)×10-3 mm2/s、(0.88±0.16)×10-3 mm2/s、(0.79±0.12)×10-3 mm2/s,病例组ADC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宫颈CIN组及宫颈浸润癌组的ADC值依次减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CIN组、宫颈中分化癌组及宫颈低分化癌组的ADC值依次减低,但只有低分化癌组与宫颈CIN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例组及浸润癌组ADC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宫颈CIN组、宫颈中分化癌组及宫颈低分化癌组的ADC值依次减低;DWI对宫颈癌早期诊断及恶性程度区分均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下载PDF
高分辨MRI及DCE-MRI在直肠癌术前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方梦诗 钟群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6年第3期61-64,共4页
在中国,直肠癌发病率近几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1],因此直肠癌的诊断及治疗也日益受到重视。由于直肠癌的解剖位置与治疗有密切相关性,故治疗前肿瘤的定位、分期及良好准确的图像显示对治疗有积极意义。1直肠癌病理解剖与手术方式直肠癌... 在中国,直肠癌发病率近几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1],因此直肠癌的诊断及治疗也日益受到重视。由于直肠癌的解剖位置与治疗有密切相关性,故治疗前肿瘤的定位、分期及良好准确的图像显示对治疗有积极意义。1直肠癌病理解剖与手术方式直肠癌根据肿块位置高低分为三段:上段直肠癌(肿块下缘距肛门12-15 cm),中段直肠癌(肿块下缘距肛门7-11 cm),下段直肠癌(肿块下缘距肛门4-6 cm)。中、下段直肠癌位于腹膜反折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直肠癌 分期
下载PDF
MRI诊断脾错构瘤一例
7
作者 王传彬 方梦诗 +2 位作者 韦超 李乃玉 董江宁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7年第4期1331-1333,共3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7岁,左侧腰部酸痛不适3个月以上.既往体健,无明显不适.实验室检查:轻度贫血,红细胞轻度减少,血小板明显减少,肿瘤指标及生化检查无异常.
关键词 脾脏 错构瘤 MRI
下载PDF
MRI和CT诊断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探讨 被引量:6
8
作者 王蕾 方梦诗 +5 位作者 吴玉珍 夏加林 陈振 周伟恩 涂嫣然 钟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5期764-767,共4页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esthesioneuroblastoma ,ENB)的 CT 及 MRI 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 ENB22例,分别行 CT (10/22)、MRI(12/22)扫描,分析整理并记录病灶位置、形态、强化表现、侵犯范围及 Kadi...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esthesioneuroblastoma ,ENB)的 CT 及 MRI 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 ENB22例,分别行 CT (10/22)、MRI(12/22)扫描,分析整理并记录病灶位置、形态、强化表现、侵犯范围及 Kadish 分期等。结果22例患者平均年龄52岁(9-76岁),男14例,女8例,病变分别位于左侧鼻腔11例(11/22),右侧鼻腔9例(9/22),前颅底2例(2/22),形态规则7例(7/22),不规则15例(15/22),CT 平扫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影10例(10/22),CT 值45-58HU ,增强后3例(3/10)病灶明显强化,CT 值105-114HU 。 MRI 显示等信号软组织3例(3/12);T1 WI 不均匀低信号9例(9/12),T2 WI 均为高信号,信号明显不均匀2例(2/12),信号均匀10例(10/12);增强扫描呈不均匀的中等或明显强化12例(12/22)。肿瘤累及上颌骨、筛骨、鼻中隔或颅底骨质破坏16例(16/22),伴颈部淋巴结转移7例(7/22)。 A 期6例,B 期4例,C 期12例。结论 CT 及 MRI 能很好显示 ENB 影像特点及侵犯方式,并进行分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神经母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3.0T MRI对卵泡膜纤维瘤与阔韧带平滑肌瘤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玉兰 钱银锋 +6 位作者 董江宁 史彬 韦超 方梦诗 王婷婷 吴瑶媛 李乃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428-2432,共5页
目的探讨3.0T MRI对卵泡膜纤维瘤与阔韧带平滑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15例卵泡膜纤维瘤和38例阔韧带平滑肌瘤,采用单因素对比和多因素回归分析两者的临床资料(月经情况、临床症状)、肿瘤大小、腹水、病变侧卵巢存留... 目的探讨3.0T MRI对卵泡膜纤维瘤与阔韧带平滑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15例卵泡膜纤维瘤和38例阔韧带平滑肌瘤,采用单因素对比和多因素回归分析两者的临床资料(月经情况、临床症状)、肿瘤大小、腹水、病变侧卵巢存留率、子宫内膜厚度、MRI信号、强化程度及肿瘤成分特征。结果两组间病变侧卵巢存留率、ADC值、强化程度及肿瘤成分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临床资料、肿瘤大小、腹水、子宫内膜厚度、MRI平扫信号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结果示ADC值、强化程度是鉴别两者的重要预测因子,该回归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8,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分别为93.3%、73.7%和0.720。结论卵泡膜纤维瘤与阔韧带平滑肌瘤的病变侧卵巢存留情况、ADC值、强化程度及肿瘤成分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卵巢肿瘤 卵泡膜纤维瘤 阔韧带 平滑肌瘤
下载PDF
基于3.0T磁共振对卵泡膜纤维瘤与卵巢颗粒细胞瘤的鉴别诊断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玉兰 史彬 +5 位作者 韦超 李乃玉 王婷婷 方梦诗 吴瑶媛 董江宁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4期70-75,共6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的多参数成像对卵泡膜纤维瘤与卵巢颗粒细胞瘤(OGC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卵泡膜纤维瘤和11例OGCT患者资料,分别纳入卵泡膜纤维瘤组(22例)和OGCT组(11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的多参数成像对卵泡膜纤维瘤与卵巢颗粒细胞瘤(OGC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卵泡膜纤维瘤和11例OGCT患者资料,分别纳入卵泡膜纤维瘤组(22例)和OGCT组(11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月经情况、肿瘤大小、子宫内膜厚度、MRI信号、增强特点及肿瘤成分特征,寻找能有效鉴别两种疾病的临床影像学特征。结果:两组资料在表观弥散系数(ADC)、肿瘤出血情况、T_(2)加权成像(T_(2)W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特点、三期增强扫描强化特点及肿瘤囊变形式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05)。两组患者疾病间临床月经情况、子宫内膜厚度、肿瘤大小及肿瘤的囊变分级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0TMRI可以提供较多的反映卵泡膜纤维瘤与卵巢颗粒细胞瘤组织学特征的影像学信息,其中DWI及T_(2)WI信号特点、ADC值、肿瘤强化程度、肿瘤出血及肿瘤囊变形式在术前两种疾病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MRI) 卵巢肿瘤 卵泡膜纤维瘤 卵巢颗粒细胞瘤(OGCT) 表观弥散系数(ADC)
下载PDF
乳腺青春期巨大纤维腺瘤全数字化X射线与磁共振成像影像表现研究
11
作者 陈玉兰 董江宁 +2 位作者 王婷婷 方梦诗 吴瑶媛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5期118-121,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青春期巨大纤维腺瘤(JGF)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FFDM)与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并与手术后病理对照分析,以期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医院收治的经乳腺FFDM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9个病灶)JGF患者影像资料,其中... 目的:分析乳腺青春期巨大纤维腺瘤(JGF)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FFDM)与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并与手术后病理对照分析,以期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医院收治的经乳腺FFDM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9个病灶)JGF患者影像资料,其中3例患者行MRI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WI)及6期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分析其临床表现、FFDM和MRI影像学表现。结果:FFDM显示为乳内单发或多发圆形或椭圆形巨大肿块,病灶最大径7.013.0 cm,平均约9.5 cm,所有肿块密度均匀,无钙化,其中5个肿块边缘见透亮晕征,4个肿块因被致密腺体遮蔽而边界不清,肿块大小与触诊大小相仿。MRI显示为3个病灶均表现为边界清楚巨大肿块,T1WI呈等低信号,T2WI以中高信号为主,内见斑片状更高信号变性坏死区和低信号流空血管影,病灶内分隔与周围包膜T2WI均呈低信号,DWI病灶呈高信号,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为1.44×10^-3mm^2/s;动态增强病灶实性成分呈不均匀渐进性明显强化,病灶内分隔与包膜无强化呈低信号,3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均为流入型,增强峰值高。结论:JGF具有一定临床X射线及MRI影像学特征性表现,其主要表现为青春期发病,病灶一般较大且生长快;FFDM及MRI均表现为良性肿块特点,故X射线与MRI结合,可以提高其诊断与鉴别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青春期巨大纤维腺瘤 全数字化X射线摄影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2
作者 方梦诗 《少年写作》 2021年第8期101-101,共1页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活动,为了积极改善美术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转变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沟通,开展合作教学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团结协作意识,...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活动,为了积极改善美术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转变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沟通,开展合作教学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团结协作意识,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热情。 展开更多
下载PDF
MRI纹理特征联合表现弥散系数鉴别诊断子宫肉瘤与细胞型子宫肌瘤
13
作者 杨钟 付宝月 +4 位作者 陈玉兰 李乃玉 方梦诗 孙铭洁 韦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4年第7期1052-1057,共6页
目的观察MRI纹理特征联合表观弥散系数(ADC)鉴别诊断子宫肉瘤(US)与细胞型子宫肌瘤(CUL)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US(US组)及34例CUL(CUL组)患者盆腔MRI资料,于T2W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中提取病灶纹理特征,测量ADC值,记录平均ADC值(AD... 目的观察MRI纹理特征联合表观弥散系数(ADC)鉴别诊断子宫肉瘤(US)与细胞型子宫肌瘤(CUL)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US(US组)及34例CUL(CUL组)患者盆腔MRI资料,于T2W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中提取病灶纹理特征,测量ADC值,记录平均ADC值(ADC_(mean))、最小ADC值(ADC_(min))及标准ADC值(ADC_(st));分别基于ADC值、最优纹理特征及二者联合构建鉴别US与CUL的逻辑回归(LR)模型,包括LR_(ADC)、LR_(纹理)及LR_(ADC+纹理)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鉴别诊断US与CUL的效能。结果US组病灶ADC_(mean)、ADC_(min)及ADC_(st)均低于CUL组(P均<0.05)。共基于盆腔T2WI及DWI提取3750个纹理特征,经筛选后得到5个最优特征,以之构建的LR_(ADC+纹理)模型及LR纹理模型鉴别US与CUL的效能相当(AUC=0.921、0.887;P>0.05),且均高于LR_(ADC)模型(AUC=0.696;P均<0.05)。LR_(ADC+纹理)模型的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走行基本一致,且临床净收益大于LR_(ADC)及LR_(纹理)模型。结论MRI纹理特征联合ADC值可提高鉴别诊断US与CUL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肉瘤 平滑肌瘤 磁共振成像 纹理分析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CT、MRI征象 被引量:13
14
作者 钟群 张盼 +3 位作者 方梦诗 陈振 林燕 曲利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56-859,共4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的CT、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AAM,术前1周内行CT和(或)MRI检查的7例患者。6例行腹部及盆腔CT平扫,其中4例行多期CT增强扫描;5例行胸部、上腹部或盆腔MRI平扫及增强扫描。... 目的:探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的CT、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AAM,术前1周内行CT和(或)MRI检查的7例患者。6例行腹部及盆腔CT平扫,其中4例行多期CT增强扫描;5例行胸部、上腹部或盆腔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手术切除病灶标本行常规病理检查。观察患者的影像表现和病理特征。结果(1)CT表现:病变密度均匀接近肌肉1例,密度不均匀呈囊实性低密度影5例。其中囊变2例,附壁结节2例。增强扫描表现较均匀持续性强化1例,不均匀逐渐强化并强化范围扩大3例,3例可见分层旋涡征,3例病灶内可见小血管影。(2)MRI表现:病灶T2WI呈高或略高信号5例,其中分层旋涡征3例,囊变2例;T1WI均呈等低信号,DWI呈高或略高信号。增强扫描1例全瘤呈较均匀持续强化;4例表现为动脉期始少量不均匀强化,随后强化范围扩大,强化程度增加,其中3例有分层旋涡状强化。3例行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患者的病灶时间信号曲线均为缓升型。(3)病理表现:肿瘤由含稀疏的胞质、界限不清的梭形和星形细胞、大小不同的薄壁或厚壁血管组成,分布于富含纤细胶原纤维的黏液样基质中,各成分分布不均,集中区形成较为致密的细胞团。4例间质富于胶原纤维,并与黏液基质及瘤细胞疏密相间排列。结论 AAM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影像表现和病理特征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原文传递
血管黏液瘤的临床与影像表现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钟群 方梦诗 +5 位作者 张盼 聂玫 王蕾 吴玉珍 林燕 曲利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4-788,共5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及浅表型血管黏液瘤(SA)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病理证实AA 8例及SA 1例的影像学资料,女性7例,男性2例,年龄23~57岁,其中6例超声、8例CT、7例MRI、1例PETCT,分别描述病灶大小、质地... 目的探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及浅表型血管黏液瘤(SA)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病理证实AA 8例及SA 1例的影像学资料,女性7例,男性2例,年龄23~57岁,其中6例超声、8例CT、7例MRI、1例PETCT,分别描述病灶大小、质地、形态、强化方式等并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5例病灶〉10 cm;B超呈不均匀偏低/低回声6例;CT平扫呈不均匀低/等低密度影8例,增强扫描表现不均匀逐渐强化3例,分层漩涡征2例,灶内含小血管影4例;MRI T2WI呈高/略高信号6例,其中分层漩涡卷云征3例;增强后逐渐持续强化7例,分层漩涡征3例,2例时间-信号动态曲线(TDC)为缓升型;1例18F-FDG-PETCT示低浓聚摄取。结论本病女性多见,超声为低回声或囊实性;CT增强后具有小血管影和/或分层漩涡征的不均匀逐渐强化灶;MRI亦为逐渐强化,T2WI及增强后显示特征性分层漩涡征,PETCT低摄取,这些特点有助于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黏液瘤 侵袭性 浅表性 成像 计算机 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超声
原文传递
腹盆腔及腹膜后富血供肿瘤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传彬 董江宁 +4 位作者 韦超 李乃玉 方梦诗 林婷婷 韦树华 《肿瘤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探讨腹盆腔及腹膜后间隙来源富血供肿瘤的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病理证实的腹盆腔及腹膜后富血供肿瘤的CT资料,结合文献进行CT征象探讨和误诊分析。[结果](1)29例中,胃肠间质瘤(GIST)9例,副神经节瘤8例,Castleman病(CD)3例... [目的]探讨腹盆腔及腹膜后间隙来源富血供肿瘤的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病理证实的腹盆腔及腹膜后富血供肿瘤的CT资料,结合文献进行CT征象探讨和误诊分析。[结果](1)29例中,胃肠间质瘤(GIST)9例,副神经节瘤8例,Castleman病(CD)3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3例,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各2例。定位准确率96.6%(28/29),定性准确率82.8%(24/29),定病准确率69.0%(20/29)。(2)增强后实性成分呈"快进慢出"的是副神经节瘤、间质瘤、IMT和CD;呈"持续渐进性强化"的是SFT、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病灶内低密度区渐进性强化的是SFT、IMT、CD和平滑肌瘤;(3) GIST好发于腹腔,分叶状,坏死范围大且多位于中心,易与肠腔相通形成"气-液"平面,邻近肠系膜血管常增多、增粗;副神经节瘤好发于腹膜后中线区,边界清楚,囊变、坏死常见且散在分布,部分呈"星芒状"改变,肿瘤以内部血管增多为主;CD好发于腹膜后肾门水平,呈圆形或类圆形,密度较均匀,边缘渗出,周围可见多发"卫星灶",边缘可见增粗血管影;SFT好发于肠系膜区或髂血管旁,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呈分叶状或匍匐状,密度不均,内可见索条状低密度区及增粗血管影;IMT好发于肠系膜区,呈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或不清楚,边缘可见渗出和增粗血管影,密度不均,内可见索条状低密度影或片状粘液变性区;平滑肌瘤好发于腹膜后或盆腔内,边界清楚,容易粘液变性,增强后低密度区和实性成分均渐进性强化,与子宫肌层密度相仿;平滑肌肉瘤好发于腹膜后间隙或下腔静脉旁,分叶状,坏死明显,可见肿瘤血管生成,易侵犯下腔静脉。[结论]腹盆腔及腹膜后间隙起源的富血供肿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CT对肿瘤的定位、定性及定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供 血管样强化 腹膜后肿瘤 肠系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良、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RI征象及扩散加权成像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方梦诗 董江宁 +5 位作者 王传彬 李乃玉 陈玉兰 韦超 方昕 吴瑶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1-146,共6页
目的分析良、恶性外周神经鞘瘤(PNST)的MRI征象及ADC值,提高对良、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52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NST患者的MRI资料,对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界、平扫征象、DWI信号及ADC值、多... 目的分析良、恶性外周神经鞘瘤(PNST)的MRI征象及ADC值,提高对良、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52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NST患者的MRI资料,对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界、平扫征象、DWI信号及ADC值、多期增强表现等进行综合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并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P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9例患者,良性PNST 36例,其中6例多发,共43个病灶;恶性PNST 3例,共9个病灶。统计分析表明病灶的形态、靶征、脂肪包绕/脂肪尾征、神经出入征、ADC值、退变程度及延迟期强化特点在鉴别良、恶性PNST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良性者多表现为椭圆形,MRI平扫可见靶征、脂肪包绕/脂肪尾征、神经出入征,延迟期中央强化;良性组平均ADC值(1. 63×10-3mm^2/s)高于恶性组(1. 33×10-3mm^2/s),P <0. 05。瘤内退变程度亦可在鉴别良、恶性PNST中发挥预测价值,ROC曲线得出最佳临界值为2. 5(曲线下面积为0. 944,95%CI 0. 868~1. 00),即退变程度<2. 5时,良性PNST的可能性更大。结论良、恶性PNST具有一定MRI特征,结合多种MRI征象可提高PNST正确诊断率,并可帮助鉴别良、恶性,从而有利于协助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外周性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原文传递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18
作者 姜艳 谷傲 方梦诗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AMIS)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90例AMI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比较治疗7 d后的近期疗效、美国...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AMIS)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90例AMI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比较治疗7 d后的近期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比较两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检测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用mRs评估治疗后90 d预后。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SS、mR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NIHSS、m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T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FIB、hs-CRP、S-100β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PT水平高于对照组,FIB、hs-CRP、S-100β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LT均明显高于治疗前,MPV、PDW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PLT明显高于对照组,MPV、PDW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90 d,治疗组良好结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静脉溶栓治疗AMIS,能提高神经功能,减轻大脑功能障碍,恢复凝血和纤溶系统间的平衡性,降低hs-CRP、S-100β水平,改善血小板参数,提高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 轻型 疏血通注射液 静脉溶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