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程序化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膝关节粘连20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8
1
作者 姜鑫 蔡斌 +6 位作者 王留根 贺英 杨海霞 夏艳楠 方武阳 蔡春英 范帅 《中国康复》 2018年第5期482-484,共3页
目的:探讨程序化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膝关节粘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例膝关节创伤或术后关节粘连患者,行程序化麻醉下手法松解术(MUA),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处理三步骤。评估术前及术中被动屈膝角度、术后2周及最终术后随... 目的:探讨程序化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膝关节粘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例膝关节创伤或术后关节粘连患者,行程序化麻醉下手法松解术(MUA),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处理三步骤。评估术前及术中被动屈膝角度、术后2周及最终术后随访主动屈膝角度;同时记录出现的MUA并发症。结果:术中被动屈膝角度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2周的主动屈膝角度较术中屈膝角度显著变小(P<0.05);术后随访平均10周,最终的主动屈膝角度较术中屈膝角度显著增大(P<0.05)。未发生1例并发症。结论:姆瓦技术即程序化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膝关节粘连相对安全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粘连 膝关节 手法松解
下载PDF
电针联合隔盐灸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2
作者 方武阳 陈海艳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第12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隔盐灸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电针联合隔盐灸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中风病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留置尿管治疗,电针联合隔盐灸组患者给予电针和隔盐...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隔盐灸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电针联合隔盐灸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中风病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留置尿管治疗,电针联合隔盐灸组患者给予电针和隔盐灸治疗,每天1次,每周5次,1周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尿失禁次数、尿失禁量表评分、白天排尿次数、夜间护理人员被叫次数、日常生活Barthel指数评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电针和隔盐灸组尿失禁次数、尿失禁量表评分、白天排尿次数、夜间护理人员被叫次数明显减少,日常生活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联合隔盐灸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4.44%,电针联合隔盐灸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隔盐灸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隔盐灸 脑卒中 尿失禁
下载PDF
益气通经方联合针灸对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方武阳 陈海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益气通经方联合针灸对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6例脊髓损伤病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通经方及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脊髓功能分级(ASIA)、肌力... 目的:探讨益气通经方联合针灸对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6例脊髓损伤病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通经方及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脊髓功能分级(ASIA)、肌力分级以及肌电图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后2组ASIA分级、肌力分级均显著改善(P<0.05~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2组肌电图检测结果中MEP波幅、SEP波幅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通经方联合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提升脊髓损伤病人脊髓功能,改善肌力以及运动与感觉功能,是脊髓损伤康复治疗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益气通经方 针灸 康复治疗
下载PDF
程序化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粘连临床报告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玲 蔡斌 +5 位作者 贺英 姜鑫 康志斌 方武阳 蔡春英 范帅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程序化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前交叉韧带重建(ACLR)术后24周内关节粘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ACLR术后膝关节粘连患者20例,以ACLR术后12周为时间节点,将患者分为早期组(8例,ACLR术后病程≤12周)和晚期组(12例... 目的探讨程序化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前交叉韧带重建(ACLR)术后24周内关节粘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ACLR术后膝关节粘连患者20例,以ACLR术后12周为时间节点,将患者分为早期组(8例,ACLR术后病程≤12周)和晚期组(12例,ACLR术后病程>12周)。对20例患者给予统一的程序化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处理三步。使用角度计测量术前和术中被动屈膝角度,术后2周、4周、12周和24周随访所有患者的主动屈膝角度;采用目测类比法(VAS)评分对2组患者术后第2天、术后1周和2周康复时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记录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①2组患者麻醉下手法松解术中被动屈膝角度[早期组(119.6±4.7)°和晚期组(118.8±8.2)°]均显著高于术前被动屈膝角度[早期组(75.7±14.5)°和晚期组(72.6±1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4周、12周和24周随访时的主动屈膝角度[早期组(99.5±10.5)°、(112.1±18.9)°、(123.1±17.6)°、(132.8±11.0)°;晚期组(97.8±15.5)°、(109.9±13.9)°、(121.8±12.6)°、(129.4±12.9)°]与组内术前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2组患者术后2周的主动屈膝角度均较术中被动屈膝角度显著变小(P<0.05);2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随访时的屈膝角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患者术后1周的VAS评分[早期组(3.5±0.4)分,晚期组(3.8±0.6)分]与术后第2天的VAS评分[(5.3±1.4)分,(5.6±1.6)分]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2周的VAS评分[早期组(2.8±0.7)分,晚期组(3.1±0.9)分]显著低于术后第2天和术后1周(P<0.05);2组患者的VAS评分术后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未见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程序化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ACLR术后24周内关节粘连安全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关节粘连 膝关节 手法松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