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岭澳核电站辅助蒸汽系统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
作者 方永珍 陈娟 +1 位作者 罗海泉 赵霄鹏 《广东电力》 2003年第2期56-58,共3页
岭澳核电站辅助蒸汽系统优化设计方案,是核电站辅助蒸汽系统设计的首次尝试,该方案在分析了大亚湾核电站辅助蒸汽系统存在的问题后,考虑到两核电站间的资源共享问题,最终确定岭澳核电站辅助蒸汽系统采用1条联网管加1台电锅炉的辅助蒸汽... 岭澳核电站辅助蒸汽系统优化设计方案,是核电站辅助蒸汽系统设计的首次尝试,该方案在分析了大亚湾核电站辅助蒸汽系统存在的问题后,考虑到两核电站间的资源共享问题,最终确定岭澳核电站辅助蒸汽系统采用1条联网管加1台电锅炉的辅助蒸汽供汽方案。文章主要介绍了该优化设计过程中所遇到各种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澳核电站 辅助蒸汽系统 优化设计 蒸汽转换器系统 锅炉
下载PDF
发酵液中蛋白质及美拉德产物对膜的污染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春艳 李小青 +2 位作者 江明璋 洪昱斌 方永珍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18,47,共6页
模拟发酵液中的蛋白质﹑美拉德产物来研究其对聚醚砜超滤膜的污染情况,主要考察污染物浓度及温度、压力等操作条件对膜污染的影响,并分析相应的总阻力﹑各部分膜阻力及其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浓度越大,膜阻力上升越快;提高操作温度和压力... 模拟发酵液中的蛋白质﹑美拉德产物来研究其对聚醚砜超滤膜的污染情况,主要考察污染物浓度及温度、压力等操作条件对膜污染的影响,并分析相应的总阻力﹑各部分膜阻力及其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浓度越大,膜阻力上升越快;提高操作温度和压力可一定程度地提高膜通量,但也导致膜总阻力增大,且各部分阻力及其分布情况均发生明显变化;在蛋白质中加入葡萄糖发生美拉德反应后膜阻力明显上升,污染程度大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美拉德产物 超滤 膜污染 膜阻力 膜阻力分布
下载PDF
老年患者下肢手术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方永珍 丘小青 冯宇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醉(EA)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麻醉阻滞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SA分级为Ⅱ~Ⅲ级下肢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Ⅱ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目的观察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醉(EA)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麻醉阻滞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SA分级为Ⅱ~Ⅲ级下肢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Ⅱ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EA)。记录两组椎管内注药前(T_0)、注药后5 min(T_1)、10 min(T_2)、15 min(T_3)、20 min(T_4)、30 min(T_5)及术毕(T_6)SBP、DBP、HR、SPO_2的数值,用Bromage法判定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效果、麻醉合并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血流动力学组间和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比Ⅱ组明显短(P<0.05);Ⅰ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Ⅱ组(P<0.01);Bromage评分Ⅰ组明显优于Ⅱ组(P<0.01);两组间合并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EA起效快,肌肉松弛好,麻醉效果确切,用于老年患者的下肢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麻醉 硬膜外 老年患者 下肢手术
下载PDF
静脉与硬膜外泵注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方永珍 丘小青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1154-1156,1159,共4页
目的:比较术后静脉和硬膜外应用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PCA)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40例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注射芬太尼自控镇痛(PCIA)组和经硬膜外注射芬太尼自控镇痛(PCEA)组,每组20例。两组芬太尼负荷量都是50μg。PCA药... 目的:比较术后静脉和硬膜外应用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PCA)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40例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注射芬太尼自控镇痛(PCIA)组和经硬膜外注射芬太尼自控镇痛(PCEA)组,每组20例。两组芬太尼负荷量都是50μg。PCA药物配方为芬太尼1000μg+氟哌啶5mg+0.9%氯化钠至100mL。持续给药注速1mL/h,单次PCA剂量1mL,锁定时间15min。术后定时进行镇痛及镇静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调查,观察48hPCA需求按压和有效按压次数,以及芬太尼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PCIA组48h内药物用量、需求按压和有效按压次数均明显少于PCEA组(P<0.05)。两组患者均可取得满意的镇痛和镇静效果,在PCA泵使用后12h内,PCIA组视觉模拟法(VAS)疼痛评分及Ramesay镇静评分与PCE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CIA和PCEA组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90%和85%。结论:ITP是一种免疫异常的血小板减少症,其发病与Hp感染关系密切,对初诊的ITP患者,建议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正规抗Hp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镇痛 病人控制 子宫切除术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麻醉处理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方永珍 王佩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年第1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麻醉处理分析 剖宫产 重度妊高征 回顾性分析 手术麻醉 麻醉方法 并发症 妊娠期 围产儿
下载PDF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不良反应分析
6
作者 方永珍 王佩琳 《当代医学》 2006年第11期29-29,共1页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镇痛完全、肌松效果好、麻醉可控性强、便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等优点。但操作技术水平要求高,不良反应相对增多,因此临床应用既要发挥其优点,更要克服其不良反应。我院自1999年以来开展腰-硬膜外联合...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镇痛完全、肌松效果好、麻醉可控性强、便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等优点。但操作技术水平要求高,不良反应相对增多,因此临床应用既要发挥其优点,更要克服其不良反应。我院自1999年以来开展腰-硬膜外联合阻滞共460余例,所见不良反应探讨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联合麻醉 不良反应 腰麻 术后硬膜外镇痛 腰-硬膜外联合阻滞 肌松效果 操作技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粘胶纤维行业碱回收工艺中纳滤膜的清洗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姚萌 方永珍 +1 位作者 朱丽香 洪昱斌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5-117,141,共4页
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产生含油溶解性半纤维素的浓碱液,应用耐碱纳滤膜过滤技术,实现NaOH与半纤维素分离,可达到回收碱液的目的.本项目工艺选用型号Suntar-357卷式复合耐碱膜,其正常运行通量为23L/(m^2·h),经过长期运行膜污染后,通... 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产生含油溶解性半纤维素的浓碱液,应用耐碱纳滤膜过滤技术,实现NaOH与半纤维素分离,可达到回收碱液的目的.本项目工艺选用型号Suntar-357卷式复合耐碱膜,其正常运行通量为23L/(m^2·h),经过长期运行膜污染后,通量下降>60%.将膜芯剖开,通过酸碱溶解实验、丁达尔实验分析污染物为胶体类物质.选用LC-01、LC-90、LC-42清洗剂进行清洗,其中LC-42清洗剂效果最佳,其膜通量恢复率分别为52.2%、60.9%、73%及90.4%.经过逐步清洗,膜过滤通量恢复率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膜 碱回收 膜污染 膜清洗
下载PDF
左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丘小青 方永珍 李成贵 《浙江临床医学》 2009年第2期190-191,共2页
临床上如何提高局麻药效能,降低毒性反应,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左布比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酰胺类局麻药,理论上具有与布比卡因相同作用而心脏及神经系统毒副作用较少的药物,不足之处是起效时间偏慢,而起效时间是评价硬膜外麻醉... 临床上如何提高局麻药效能,降低毒性反应,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左布比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酰胺类局麻药,理论上具有与布比卡因相同作用而心脏及神经系统毒副作用较少的药物,不足之处是起效时间偏慢,而起效时间是评价硬膜外麻醉效果的重要指标。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同属人工合成的阿片类药物,是芬太尼的衍生物,其亲脂性是芬太尼的两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布比卡因 舒芬太尼 临床观察 麻醉效果 硬膜外 酰胺类局麻药 阿片类药物 复合
下载PDF
焦化废水中水回用工艺中反渗透膜污染清洗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姚萌 方永珍 +1 位作者 兰秀娟 洪昱斌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21年第1期100-103,127,共5页
采用双膜法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实现中水回用。项目选用型号DOWTM BW30XFR-400/34i卷式反渗透膜,初始运行通量16 LMH,经过6月运行后,通量下降>95%。膜元件采用浸泡方式能极大程度地提高清洗效果,采用LC-07强酸型清洗剂对膜通量恢复和... 采用双膜法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实现中水回用。项目选用型号DOWTM BW30XFR-400/34i卷式反渗透膜,初始运行通量16 LMH,经过6月运行后,通量下降>95%。膜元件采用浸泡方式能极大程度地提高清洗效果,采用LC-07强酸型清洗剂对膜通量恢复和截留率的提升效果显著,膜元件截留率可以由清洗前的57.23%稳定恢复至>90%。SEM结果显示,清洗后膜表面仍然残留有少量的污染物,ATR-FTIR谱图显示经化学清洗后,聚砜支撑层的O=S=O对称伸缩振动峰发生明显红移,酰胺I和酰胺II特征峰整体发生蓝移,可能是膜面污染物的存在导致特征基团的电子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中水回用 膜污染 膜清洗
下载PDF
纳滤膜在林可霉素提取工艺中的污染研究
10
作者 兰秀娟 姚萌 +1 位作者 方永珍 洪昱斌 《清洗世界》 CAS 2021年第7期61-63,共3页
本文对应用于林可霉素提取工艺的纳滤膜元件进行污染清洗研究,分析污染物,探究清洗方案。
关键词 纳滤 医药领域 多糖物质 污染 膜清洗
下载PDF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危重新生儿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滕国良 汤定华 +2 位作者 方永珍 乔蓉 张宇鸣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245-246,共2页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危重新生儿临床中的应用上海市儿童医院(200040)滕国良,汤定华,方永珍,乔蓉,张宇鸣危重病儿传统的血液二氧化碳分区监测是采用动脉或动脉化毛细血管血标本进行血气分析,但有创伤性和不能连续监测的...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危重新生儿临床中的应用上海市儿童医院(200040)滕国良,汤定华,方永珍,乔蓉,张宇鸣危重病儿传统的血液二氧化碳分区监测是采用动脉或动脉化毛细血管血标本进行血气分析,但有创伤性和不能连续监测的缺点。经皮二氧化碳分区(TeP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危重症 血液 二氧化碳分压 监测
原文传递
体外反搏治疗小儿脑瘫的操作与护理体会
12
作者 单园菲 李韵 +2 位作者 方永珍 唐亮 罗菁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33期146-147,共2页
1995年我们首创用体外反搏技术治疗小儿脑瘫,至今已治疗小儿脑瘫患者2000多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也将该技术推广至全国.同时,我们也积累了较丰富的操作经验.现就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谈些体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治疗 小儿脑瘫 操作与护理
原文传递
安宁疗护在恶性血液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
13
作者 方永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221-223,共3页
探究安宁疗护应用于恶性血液病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按要求选取68例我院近两年收治的恶性血液疾病患者,以对照组和研究组两个组别平均分配,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安宁疗护,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相比研究组焦虑和抑郁程度缓解较... 探究安宁疗护应用于恶性血液病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按要求选取68例我院近两年收治的恶性血液疾病患者,以对照组和研究组两个组别平均分配,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安宁疗护,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相比研究组焦虑和抑郁程度缓解较多,生活质量更高,家属RSS量表评分也更低(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临床护理中选择安宁疗护,可鼓励患者勇敢面对治疗,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家属心理应激水平,可合理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安宁疗护 生活质量 应激水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