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内皮脂酶阳性细胞比例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患者临床预后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方玉强 黄岚 +5 位作者 李爱民 宋耀明 晋军 耿昭华 于学军 邓梦杨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44-646,共3页
目的随访检测冠心病患者内皮脂酶阳性的循环内皮细胞比例(EL+/CECs)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6个月以上,探讨二者在临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10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和6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经冠状动脉(冠脉)造影证... 目的随访检测冠心病患者内皮脂酶阳性的循环内皮细胞比例(EL+/CECs)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6个月以上,探讨二者在临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10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和6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经冠状动脉(冠脉)造影证实有明显冠脉狭窄;经临床检查和选择性冠脉造影选择82例对照组患者。采集肘静脉血液标本,检测hsCRP,分离循环内皮细胞(CEC),以免疫组化法检测CEC中EL的表达,并计算EL+/CECs。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以上随访,记录心脏事件(反复心绞痛发作、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分析hsCRP、EL+/CECs与心脏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3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CRP、EL+/CE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以ACS组值最大,对照组值最小。所有研究对象随访结果发现,与低于hsCRP或EL+/CECs均值(hsCRP为2.64mg/L,EL+/CECs为25.27)的患者比较,高于均值的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均〈0.01)。回归分析发现,hsCRP与EL+/CECs均可作为心脏复合事件的预测因子,二者结合起来,可显著提高预测价值。结论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EL可能参与了冠心病发病,EL+/CECs可作为冠心病临床预后的预测因子,联合使用EL+/CECs与hsCRP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预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内皮脂酶 内皮脂酶阳性循环内皮细胞比例 超敏C-反应蛋白 预后
下载PDF
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中临时起搏器适应证探讨 被引量:14
2
作者 方玉强 杨成明 +6 位作者 王旭开 王红勇 曾春雨 傅春江 石伟彬 张晔 陈乔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的指征。方法327例行外科手术前行临时起搏器植入的老年患者,根据术中和术后心电图监测记录,将患者分为起搏组和备用起搏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共129例患者在围手术期需要临时...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的指征。方法327例行外科手术前行临时起搏器植入的老年患者,根据术中和术后心电图监测记录,将患者分为起搏组和备用起搏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共129例患者在围手术期需要临时起搏器辅助,其中窦性心动过缓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房颤伴长间歇(>2s)、快慢综合征的患者临时起搏器工作状态多(P<0.05),而Ⅱ度AVB、双束支阻滞、完全左后分支阻滞、完全左束支阻滞的患者临时起搏器工作状态较少;麻醉方式对临时起搏器工作状态无影响(P>0.05);中小手术临时起搏器工作状态少,而大手术时高(P<0.05);扩心病、传导束硬化症、晕厥发作等时起搏器工作状态明显较高(P<0.05),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起搏器的工作状态较少(P>0.05)。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患者存在Ⅲ度AVB的风险。结论老年患者存在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或Ⅲ度房室AVB、房颤伴长间歇(>2s)、快慢综合征、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晕厥发生史则术前应先行临时起搏器安置术,而存在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阻滞、完全左后分支阻滞并合并扩心病、传导束硬化症时,在行大手术、全麻时可先行临时起搏器安置术以保证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临时起搏器 非心脏手术 老年患者
下载PDF
高表达内皮脂酶对平滑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方玉强 黄岚 +3 位作者 赵晓辉 尹阳光 康华丽 邓梦杨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9-430,433,共3页
目的内皮细胞(EC)与平滑肌细胞(SMC)相互作用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而内皮脂肪酶(EL)是内皮细胞在受致动脉粥样硬化因素作用后高表达的一种酶。目前尚无关于内皮细胞表达EL后对平滑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影响报道。方法通过质... 目的内皮细胞(EC)与平滑肌细胞(SMC)相互作用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而内皮脂肪酶(EL)是内皮细胞在受致动脉粥样硬化因素作用后高表达的一种酶。目前尚无关于内皮细胞表达EL后对平滑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影响报道。方法通过质粒转染法使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高表达EL(简称HUVEC-EL),并与正常HUVEC对照,采用共培养技术观察HUVEC高表达EL后对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EL表达的影响。结果内皮细胞高表达EL后,可促进共培养的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但平滑肌细胞所表达EL量减弱。结论内皮细胞高表达EL后对共培养平滑肌细胞的生物学活性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脂肪酶 脐静脉内皮细胞 平滑肌细胞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经桡动脉途径外周血管造影的初步体会 被引量:17
4
作者 方玉强 杨成明 +6 位作者 王旭开 曾春雨 王红勇 石伟彬 付春江 张晔 陈乔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3-364,共2页
目的探索经桡动脉途径开展外周血管造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80例(男性106例,女性74例)患者进行经桡动脉途径的外周血管造影,其中双侧颈动脉、双侧椎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采用5F共用型造影管,部分左侧血管采用猪尾造影管;双肾动脉... 目的探索经桡动脉途径开展外周血管造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80例(男性106例,女性74例)患者进行经桡动脉途径的外周血管造影,其中双侧颈动脉、双侧椎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采用5F共用型造影管,部分左侧血管采用猪尾造影管;双肾动脉采用6F猪尾造影管或J6FR4.0造影管。结果用共用型造影管右侧锁骨下动脉、椎动脉、颈动脉造影成功率均为100%(180/180),左侧锁骨下动脉、椎动脉、颈动脉成功率均为93.3%(168/180),其中约6.7%(12/180)需用猪尾造影管造影,双侧肾动脉造影成功率为84.3%(70/83);造影不成功或显影不佳的主要原因为主动脉弓迂曲,占4.8%(4/83),或身高>178cm,占10.8%(9/83);手术中发生桡动脉痉挛占3.9%(7/180),术后桡动脉闭塞占2.2%(4/180),穿刺部位皮下出血为8.3%(15/180),与术后手部活动少有关。术后无出血、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及皮肤破溃感染发生。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进行部分外周血管造影是一种安全、有效、易于接受的介入诊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途径 外周动脉造影术
下载PDF
循环内皮细胞中内皮脂肪酶的表达与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的关系 被引量:10
5
作者 方玉强 黄岚 +5 位作者 宋耀明 李爱民 晋军 覃军 耿召华 于学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12-814,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中内皮脂肪酶(EL)的表达,探讨内皮细胞中EL表达与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根据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81例患者分为对照组(有冠心病危险因素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21例)...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中内皮脂肪酶(EL)的表达,探讨内皮细胞中EL表达与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根据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81例患者分为对照组(有冠心病危险因素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21例)、稳定性心绞痛组(SAP组,2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组,22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14例),分别进行CECs计数、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CECs中EL表达情况、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计算EL阳性CECs比例(EL^+/CECs)、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LDL/HDL)。结果在冠心病患者CECs中存在EL表达,且随病变危险性增加而增强;UAP组和AMI组的CECs计数、hsCRP、LDL/HDL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EL^+/CECs在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EL^+/CECs与CECs计数、hsCRP、LDL/HDL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CECs中存在EL表达,EL^+/CECs可作为冠心病危险性增加和冠心病患者临床病情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循环内皮细胞 内皮脂肪酶 C反应蛋白质
下载PDF
64排螺旋CT检查在冠脉小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方玉强 王毅 +8 位作者 杨成明 王旭开 王红勇 曾春雨 颜景恩 付春江 石伟彬 张晔 陈乔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93-594,共2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冠脉小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0例冠心病(CAD)患者的影像资料,评估64排螺旋CT在其小冠状动脉(直径为1.0~2.75mm)病变中的准确性。结果64排螺旋CT诊断小冠状动脉大于或等于50%及小于50%的狭窄性...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冠脉小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0例冠心病(CAD)患者的影像资料,评估64排螺旋CT在其小冠状动脉(直径为1.0~2.75mm)病变中的准确性。结果64排螺旋CT诊断小冠状动脉大于或等于50%及小于50%的狭窄性病变敏感性依次为75.0%、65.2%,特异性分别为85.3%、84.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6.9%、46.4%;阴性预测值依次为95.2%、92.4%。结论64排螺旋CT在判定冠心病患者小冠状动脉痛变中是一种较可靠的、无创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痛 冠心病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PCI术后合并使用替罗非班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变化及对策 被引量:5
7
作者 方玉强 陈乔 +3 位作者 杨成明 曾春雨 王旭开 王红勇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合并使用替罗非班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变化及对策。方法对162例PCI术后合并使用替罗非班患者的穿刺部位并发症进行统计并选择与相似手术但未使用替罗非班的316例患者进行对照。结果合并使用替罗非班抗...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合并使用替罗非班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变化及对策。方法对162例PCI术后合并使用替罗非班患者的穿刺部位并发症进行统计并选择与相似手术但未使用替罗非班的316例患者进行对照。结果合并使用替罗非班抗凝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增加(40.0%vs 20.6%,P<0.05),分别比较各项指标时,仅穿刺部位出血、淤斑和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以替罗非班组高于对照组(P<0.05),动静脉瘘、穿刺部位皮肤坏死或溃疡的发生率替罗非班组高于对照组,而桡动脉闭塞发生率以对照组略高于替罗非班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可能与术后处置不当或观察不仔细有关。结论PCI术后合并使用替罗非班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可能增加,故术后应加强病情观察、适当延长拔鞘时间、加强术后穿刺部位的制动、压迫时力量适中,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并发症 替罗非班
下载PDF
脐静脉内皮细胞高表达内皮脂肪酶后其生物学特性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方玉强 黄岚 +3 位作者 赵晓辉 尹阳光 康华丽 邓梦杨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内皮脂肪酶(E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质粒转染法使HUVEC高表达EL(HUVE-EL),并与正常HUVEC对照,观察高表达EL对HUVEC的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结果:高表达EL后,HUVEC的增殖能力和速度均减弱(... 目的:探讨内皮脂肪酶(E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质粒转染法使HUVEC高表达EL(HUVE-EL),并与正常HUVEC对照,观察高表达EL对HUVEC的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结果:高表达EL后,HUVEC的增殖能力和速度均减弱(P<0.05),但向病损区的迁移能力增强,其凋亡率亦增加(P<0.05)。结论:内皮细胞高表达EL后对内皮细胞自身的生物学活性有影响,这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内皮脂肪酶表达与冠脉危险积分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方玉强 黄岚 +6 位作者 李爱民 宋耀明 晋军 耿昭华 于学军 林春梅 陶春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99,共5页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内皮脂肪酶(EL)的表达,探讨循环内皮细胞EL与冠脉病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10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和6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有明显冠脉狭窄;经临床检查和选择性冠脉造影...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内皮脂肪酶(EL)的表达,探讨循环内皮细胞EL与冠脉病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10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和6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有明显冠脉狭窄;经临床检查和选择性冠脉造影选择82例为对照组。采集肘静脉血液标本,分离并测定CECs计数,以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检测循环内皮细胞中EL的表达,并计算EL阳性CECs比例(EL+/CECs),按改进的冠脉危险积分(jeopardyscore)法评价冠脉病变情况。结果ACS患者改进冠脉危险积分、hsCRP、CECs计数、EL+/CEC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P组hsCRP、CECs计数、EL+/CECs与ACS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冠脉危险积分与EL+/CECs、hsCRP、CECs计数有相关性(P<0.001,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内皮细胞表达的EL可能参与冠心病的发病,EL+/CECs高者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冠脉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病变危险积分 内皮脂肪酶 循环内皮细胞计数
下载PDF
PTCA+直接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方玉强 杨成明 +1 位作者 王旭开 储伟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直接支架置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 2 2例AMI患者在发病 12h内行PTCA术 +直接支架置入术 ,其中 5例为心源性休克患者。梗塞相关血管共 33支 :前降支 (LAD)...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直接支架置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 2 2例AMI患者在发病 12h内行PTCA术 +直接支架置入术 ,其中 5例为心源性休克患者。梗塞相关血管共 33支 :前降支 (LAD) 12支、左回旋 (LCX) 7支、右冠状动脉 (RCA) 14支。术前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呈完全闭塞 (TIMI 0级或Ⅰ级 ) 19例 ,不全堵塞 (TIMIⅡ级或Ⅲ级 ) 3例 ;有明确新鲜血栓者 2例。结果 全部患者均成功进行PTCA并置入了冠状动脉内支架 ,住院期间死亡 1例 (2 .6 %) ,为术后再狭窄行溶栓治疗时发生脑出血患者。 1例发生术后再狭窄 ,再次PTCA +支架置入术 ,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穿刺点出血 ,经相应处理后好转。结论 直接PTCA +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安全有效措施 ,成功率较高 ,并发症少 ;术后复发心肌缺血发生率较溶栓治疗和单纯PTCA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硬死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冠状动脉支架 并发症
下载PDF
内皮脂肪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及量效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方玉强 黄岚 +3 位作者 赵晓辉 尹扬光 康华丽 邓梦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615-1617,共3页
目的研究内皮脂肪酶(endothelial lipase,E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黏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及量效关系。方法以TNF-α(10ng/ml)刺激HUVEC,用RT—PCR检测黏附分子ICAM-1 mRNA表... 目的研究内皮脂肪酶(endothelial lipase,E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黏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及量效关系。方法以TNF-α(10ng/ml)刺激HUVEC,用RT—PCR检测黏附分子ICAM-1 mRNA表达的变化;以50ng/ml EL抗体进行预处理,再检测黏附分子mRNA表达的变化;再用0~50ng/ml不同浓度EL抗体对HUVEC进行预处理,检测不同浓度EL抗体作用后ICAM-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HUVEC受TNF-α作用后,ICAM-1表达显著增加(P〈0.01),该作用可为EL抗体所拮抗,这种拮抗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增强(P〈0.01,P〈0.05)。结论EL可呈剂量依赖性的促进内皮细胞表达ICAM-1,提示TNF-α作用于HUVEC产生的EL可促进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脂肪酶 HUVEC ICAM-1 TNF-α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64排螺旋CT检查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方玉强 王毅 +8 位作者 杨成明 王旭开 王红勇 曾春雨 颜景恩 付春江 石伟彬 张晔 陈乔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95-596,共2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CAD)的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9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CAD)患者的影像资料,评估64排螺旋CT在其冠状动脉性病变中的准确性。结果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大于或等于50%、大于...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CAD)的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9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CAD)患者的影像资料,评估64排螺旋CT在其冠状动脉性病变中的准确性。结果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大于或等于50%、大于或等于70%及小于50%狭窄性病变的敏感性依次为93.8%、87.5%、85.6%,特异性依次为94.8%、97.6%、93.7%;阳性预测值依次为91.6%、83.2%、77.2%;阴性预测值依次为96.2%、98.3%、96.3%。结论64排螺旋CT是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合并CAD冠状动脉病变较可靠的、无创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冠心病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精氨酸血管加压素抗失血性休克作用及其与Rho kinase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方玉强 李涛 刘良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223-1226,共4页
目的观察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抗失血性休克作用与Rho kinase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整体动物观察AVP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去甲肾上腺素(NE)的升压反应和对肠系膜上动脉收缩反应性的影响,同时观察Rho ki... 目的观察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抗失血性休克作用与Rho kinase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整体动物观察AVP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去甲肾上腺素(NE)的升压反应和对肠系膜上动脉收缩反应性的影响,同时观察Rho kinase在其中的作用;离体血管环观察AVP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反应性和钙敏感性的影响,并观察Rho kinase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失血性休克后大鼠对NE的升压反应性和肠系膜动脉对NE的收缩反应性明显降低,AVP 0.4U/kg可明显增加休克大鼠NE升压反应和肠系膜动脉的收缩反应性,Rho kinase特异性抑制剂Y-27632可明显拮抗由AVP引起的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的增加。在离体血管环研究表明,休克后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明显降低,AVP在浓度为5nmol/L和0.5nmol/L可明显增加休克后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Y-27632可明显拮抗由AVP引起的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的增加。结论AVP可通过增加休克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敏感性和血管反应性发挥抗休克作用,通过激活Rho kinase发挥其抗休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精氨酸血管加压素 血管反应性 钙敏感性 RHO KINASE
下载PDF
内皮脂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玉强 黄岚 +3 位作者 赵晓辉 尹阳光 康华丽 邓梦杨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05-707,共3页
目的研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黏附分子与内皮脂酶(EL)的关系,以及EL对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0μg/L刺激HUVECs,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 目的研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黏附分子与内皮脂酶(EL)的关系,以及EL对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0μg/L刺激HUVECs,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内皮黏附分子-1(VCAM-1)和E-选择素的mRNA表达变化,以50μg/L的抗EL抗体进行预处理,再检测黏附分子mRNA表达的变化。利用凝胶成像系统拍照、分析、计算黏附分子产物相对含量。结果TNF-α作用于HUVECs后,黏附分子ICAM-1、VCAM-1和E-选择素的mRNA表达均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该作用可被50μg/L的抗EL抗体所拮抗(P〈0.05或P〈0.01)。结论EL参与了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调控,推测它可能通过影响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脂酶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黏附分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协助高血压患者外科手术46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方玉强 张晔 +4 位作者 杨成明 王旭开 石伟彬 付春江 王红勇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82-584,共3页
目的探讨心内科协助处理高血压患者外科手术前有否控制血压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本科协助处理的466例行外科手术的高血压病患者围手术期病情变化情况。结果Ⅰ、Ⅱ级高血压患者术前控制血压与否对围手术期病情无显著影响(P>0.05);Ⅲ级... 目的探讨心内科协助处理高血压患者外科手术前有否控制血压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本科协助处理的466例行外科手术的高血压病患者围手术期病情变化情况。结果Ⅰ、Ⅱ级高血压患者术前控制血压与否对围手术期病情无显著影响(P>0.05);Ⅲ级及收缩期高血压术前未控制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明显高于术前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手术较之中、小手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手术及急诊手术血压对围手术期的影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级及收缩期高血压术前应尽可能控制血压于正常范围,并尽可能施行择期手术,对未很好控制血压的患者术前尽可能采用快速平稳的药物控制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外科手术 协助治疗
下载PDF
氯沙坦/双氢氯塞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0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方玉强 杨成明 +1 位作者 王旭开 刘光耀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9期810-811,共2页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氯沙坦 5 0mg/d和双氢氯塞嗪 12 .5mg/d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高血压病患者(其中 1级 15例、2级 15例、3级 10例 ) ,应用氯沙坦 5 0mg/d和双氢氯塞嗪 12 .5mg/d治疗 ,每日监测血压 ,并以第四周末血压为...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氯沙坦 5 0mg/d和双氢氯塞嗪 12 .5mg/d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高血压病患者(其中 1级 15例、2级 15例、3级 10例 ) ,应用氯沙坦 5 0mg/d和双氢氯塞嗪 12 .5mg/d治疗 ,每日监测血压 ,并以第四周末血压为最后结果 ,同时观察HR、干咳发生率和临床实验检查结果。结果 该方法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 :1级组 93%和 80 % ,2级组 93%和 73% ,3级组 6 0 %和 30 %。对HR和临床实验检查结果无明显影响。结论 联合应用氯沙坦和双氢氯塞嗪治疗高血压病 1级和 2级的疗效确切 ,对 3级高血压需联合用药 ,其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双氢氯塞嗪 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96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方玉强 杨成明 +2 位作者 曾春雨 王旭开 王红勇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0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索用5F共用型造影管经桡动脉途径开展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968例经桡动脉穿刺成功的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观察5F共用型造影管的成功率、失败原因,脑血管病变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用5F共用型造影... 目的探索用5F共用型造影管经桡动脉途径开展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968例经桡动脉穿刺成功的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观察5F共用型造影管的成功率、失败原因,脑血管病变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用5F共用型造影管行右侧锁骨下动脉、椎动脉、颈动脉及颅内血管造影成功率均为100%(968/968),左侧锁骨下动脉、椎动脉成功率为97.4%(943/968),左颈动脉和颅内血管的成功率为98.2%(951/968)。不成功者或显影不佳的主要原因为主动脉弓迂曲或动脉开口异常致使导管不能准确到位。脑血管总病变为18.8%(182/968),其中狭窄17.1%(166/968),动脉瘤1.4%(14/968),动静脉瘘0.2%(2/968);桡动脉痉挛1.5%(15/968),假性动脉瘤0.4%(4/968),术侧手肿胀2.5%(24/968),无出血、动静脉瘘及皮肤破溃感染发生。结论经桡动脉途径5F共用型造影管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易于接受的介入诊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途径 全脑血管造影术 5F共用型造影管
下载PDF
查菲埃立克体28kD表面抗原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3
18
作者 方玉强 温博海 +1 位作者 蹇锐 李涛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4-17,共4页
目的 克隆和高效表达查菲埃立克体 (Ehrlichiachaffeensis) 2 8kD表面抗原基因。 方法 依据已知的查菲埃立克体 2 8kD表面抗原基因设计引物 ,用PCR从查菲埃立克体基因组中克隆该基因片段 ( 5 3 1bp) ,再将该基因片段定向插入表达载体 ... 目的 克隆和高效表达查菲埃立克体 (Ehrlichiachaffeensis) 2 8kD表面抗原基因。 方法 依据已知的查菲埃立克体 2 8kD表面抗原基因设计引物 ,用PCR从查菲埃立克体基因组中克隆该基因片段 ( 5 3 1bp) ,再将该基因片段定向插入表达载体 (PinPointTMXa - 3 )中 ,然后将该重组质粒转化E .coliJM10 9细胞。结果 经SDS -PAGE分析 ,转化子所产生的融合蛋白分子量为 3 2kD ,与预期的结果相一致 ;在 3 7℃用 0 .1MmIPTG诱导转化子 12h ,融合蛋白量达到细菌总蛋白量的 3 5 .8%。结论 查菲埃立克体 2 8~kD表面抗原基因在E .coliJM10 9细胞内得到高效率表达 ,从而为该抗原的大量制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菲埃立克体 表面抗原 分子克隆 PinPoint^TMXa-3
下载PDF
常规加压法和桡动脉止血器法在经桡动脉径路介入术后止血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9
作者 方玉强 杨成明 +3 位作者 王旭开 曾春雨 王红勇 陈乔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加压法和桡动脉止血器法在经桡动脉径路介入术后止血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Allen试验阳性并经桡动脉径路介入的413例患者,按止血方法分为3组:常规组(87例),TR Band止血器组(122例),Adapty止血器组(204例),观察其止... 目的探讨常规加压法和桡动脉止血器法在经桡动脉径路介入术后止血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Allen试验阳性并经桡动脉径路介入的413例患者,按止血方法分为3组:常规组(87例),TR Band止血器组(122例),Adapty止血器组(204例),观察其止血效果、止血耗时、压迫侧大拇指血氧饱和度、手部肿胀情况、局部组织坏死等。结果常规组止血效果为100%,TR-Band组为90.1%,Adapty组为97.5%,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组初始成功压迫止血的时间为14.5±5.7min、完全止血时间为9.7±4.3h,均长于TR Band组的7.5±3.8min和6.9±4.2h及Adapty组的5.9±3.1min和6.3±3.7h(P<0.05),常规组手部肿胀率明显高于TR Band组和Adapty组(P<0.05),但无局部皮肤坏死发生,而TR Band组和Adapty组均有发生,与术后活动少和观察不及时有关,3种止血方法对末梢动脉循环均未见不良影响(P>0.05)。结论采用TR Band和Adapty桡动脉止血器对桡动脉止血安全、有效,能很好提高介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止血器 经桡动脉介入术 止血
下载PDF
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介入诊疗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3
20
作者 方玉强 张晔 曾春雨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1期7-9,共3页
经血管介入治疗已成为心脑肾血管性疾病及肿瘤的重要诊治方法,而血管人路问题仍在积极探索中。目前,常见的是股动脉、肱动脉和桡动脉径路。股动脉具有直径粗、血管径路较直等特点,易于穿刺,有利于较大直径导管和支架的通过,但术后... 经血管介入治疗已成为心脑肾血管性疾病及肿瘤的重要诊治方法,而血管人路问题仍在积极探索中。目前,常见的是股动脉、肱动脉和桡动脉径路。股动脉具有直径粗、血管径路较直等特点,易于穿刺,有利于较大直径导管和支架的通过,但术后需较长时间卧床和患肢制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桡动脉 股动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