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辅助下Suture-button弹性固定治疗高位踝关节扭伤
1
作者 谢威 赵晶晶 +2 位作者 郝铖 李子 方真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4848-4853,共6页
背景:高位踝关节扭伤容易漏诊导致踝关节功能障碍,关节镜检查可发现隐匿性高位踝关节扭伤,采用Suture-button弹性固定能恢复远端胫腓联合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目的:探讨踝关节镜辅助下采用Suture-button弹性固定治疗高位踝关节扭伤的临床... 背景:高位踝关节扭伤容易漏诊导致踝关节功能障碍,关节镜检查可发现隐匿性高位踝关节扭伤,采用Suture-button弹性固定能恢复远端胫腓联合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目的:探讨踝关节镜辅助下采用Suture-button弹性固定治疗高位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武汉市第四医院足踝外科在踝关节镜辅助下进行Suture-button弹性固定治疗的40例高位踝关节扭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Suture-button弹性固定,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后足功能评分、目测类比疼痛评分、踝关节活动度,将患者术前影像学数据与术中关节镜下分离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按照Meislin标准进行疗效评估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40例患者术后获16-48个月随访;②术后末次随访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后足功能评分为(88.95±6.64)分,目测类比评分为(1.78±1.23)分,踝背伸活动度为(33.50±5.79)°,踝跖屈活动度为(34.50±5.97)°,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影像学分离指标与关节镜下分离程度存在低度正相关(r=0.612,P<0.01);④采用Meislin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估,优良率为95%(38/40);术后踝关节疼痛减轻,踝关节自主活动明显改善;⑤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损伤及切口感染情况;1例患者因术后存在皮肤刺激、下蹲卡顿感取出内固定;⑥提示采取关节镜辅助Suture-button弹性固定治疗高位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更有效地恢复患肢足踝功能,恢复并维持关节稳定性且无需二次取出,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镜 缝合纽扣 弹性固定 关节稳定性
下载PDF
地塞米松干预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中miR-708对成骨分化、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2
作者 郝铖 牟晶晶 +2 位作者 赵彬 赵晶晶 方真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203,共5页
目的探讨用地塞米松干预的间充质干细胞(MSC)来源外泌体中miR-708对MSC成骨分化、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超速离心获得未被和被地塞米松干预的MSC外泌体Exo-1和Exo-2,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Wsetern印迹检测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实... 目的探讨用地塞米松干预的间充质干细胞(MSC)来源外泌体中miR-708对MSC成骨分化、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超速离心获得未被和被地塞米松干预的MSC外泌体Exo-1和Exo-2,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Wsetern印迹检测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两种外泌体中miR-708表达。将MSC分为对照组、Exo-1组和Exo-2组,并进行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外泌体处理组分别加入20μg/ml Exo-1或Exo-2,对照组加入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茜素红染色观察细胞成骨分化能力。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划痕实验评估细胞迁移能力。结果MSC外泌体有典型的茶托样结构且检测到CD63表达;用地塞米松干预的MSC外泌体中miR-708高表达。与对照组和Exo-1组相比,Exo-2组MSC成骨分化能力、增殖活力和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5)。结论用地塞米松干预的MSC来源外泌体中miR-708可抑制MSC成骨分化、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miR-708 成骨分化
下载PDF
脉冲电磁场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方真华 陈明 +2 位作者 谢鸣 郑琼 勘武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9期9692-9696,共5页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缺乏可调控性,结合适当载体后不能高效增殖分化是阻碍其进入临床的瓶颈。脉冲电磁场若能有效调控干细胞向骨源细胞分化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刺激后,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分化...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缺乏可调控性,结合适当载体后不能高效增殖分化是阻碍其进入临床的瓶颈。脉冲电磁场若能有效调控干细胞向骨源细胞分化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刺激后,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分化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于2004-05/2007-10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材料:BALB/C小鼠20只,由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脉冲电磁场发生器由海军工程大学电机系设计与制造。方法:无菌分离小鼠双侧股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再用贴壁筛选法纯化扩增。取生长良好的第3代细胞,调整细胞密度为2×107L-1接种于6孔板,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加入完全培养基组;脉冲电磁场组给予50Hz、正弦波形、强度1mT的脉冲电磁场辐射,2次/d,30min/次,间隔12h,共10d;成骨诱导组加入含地塞米松、甘油磷酸钠、VitC的完全诱导培养基;脉冲电磁场+成骨诱导组给予相同的脉冲电磁场辐射后加入完全诱导培养基。主要观察指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显示,干预10d后,空白对照组为阴性;脉冲电磁场组呈弱阳性;成骨诱导组呈阳性;脉冲电磁场+成骨诱导组呈强阳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成骨诱导组、脉冲电磁场+成骨诱导组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吸光度值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50Hz、正弦波形、强度1mT脉冲电磁场干预一定时间后,能够增强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碱性磷酸酶及Ⅰ型胶原的表达,促进其分化成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磁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 分化
下载PDF
参加2009年骨外固定论坛感想
4
作者 方真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599-1600,共2页
关键词 骨外固定 论坛 下肢矫形手术 进修期间 组织再生 初生牛犊 秦泗河 训练班
下载PDF
脉冲电磁场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英文)
5
作者 方真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2期8590-8593,共4页
背景:脉冲电磁场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疗法治疗骨不连及其他的骨科疾病已被证实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但由于认识的局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脉冲电磁场治疗骨折中的作用未被充分重视。目的:观察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50Hz、正弦波形、不同... 背景:脉冲电磁场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疗法治疗骨不连及其他的骨科疾病已被证实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但由于认识的局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脉冲电磁场治疗骨折中的作用未被充分重视。目的:观察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50Hz、正弦波形、不同强度、不同作用时间脉冲电磁场干预下的增殖情况,以及其细胞周期变化,以寻求最佳干预窗口。设计:单一样本、区组设计,观察对比体外细胞培养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骨科。材料:选用BALB/C小鼠20只,鼠龄4~5周,体质量18~22g,雌雄不拘,由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此动物实验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脉冲电磁场发生器(海军工程大学电机系设计与制造)。方法:实验于2005-02/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骨外科实验室完成。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再用贴壁筛选法筛选,对生长良好的第3代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给予50Hz、强度分别为4,3,2,1mT的正弦波形脉冲电磁场,2次/d,每次30min,间隔12h,以不加电磁场干预的干细胞为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在照射第24,48,72h后采用MTT法测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以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index,PI)表示脉冲电磁场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裂增殖的影响。结果:脉冲电磁场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脉冲电磁场照射24,48h后各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脉冲电磁场照射72h后各干预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数目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其中以1mT强度照射最为明显(P<0.01)。脉冲电磁场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在检测的所有细胞样本中均未发现有DNA倍体异常的细胞(diploid:100%)。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过72h的强度为1,2,3,4mT的脉冲电磁场干预后PI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其中以1mT最为明显(P<0.01)。结论:50Hz、正弦波形、强度为1mT的脉冲电磁场照射72h能明显促进体外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是最佳干预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磁场 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
下载PDF
伴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凡 勘武生 +2 位作者 黄珩 方真华 谢鸣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906-1908,共3页
[目的]分析治疗伴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2月对18例伴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踝关节骨折患者行腓骨内固定,后踝固定或未固定,三角韧带修复术,未固定下胫腓联合。术后随访6~36个月。平... [目的]分析治疗伴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2月对18例伴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踝关节骨折患者行腓骨内固定,后踝固定或未固定,三角韧带修复术,未固定下胫腓联合。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0.2个月。[结果]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优8例,良8例,可2例。未见关节不稳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完全断裂时,往往同时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固定腓骨,修复三角韧带,就能够恢复踝关节的正常生物力学环境和稳定性,这时即使不固定下胫腓联合,也可以获得下胫腓联合的稳定。固定腓骨和下胫腓联合,而不修复三角韧带,虽然仍能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但三角韧带会愈合不佳、韧带松弛及功能不良,最终仍会导致创伤性踝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韧带 踝关节 骨折 下胫腓联合
下载PDF
工频磁场刺激小鼠MSCs体外增殖与分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赵文春 马伟明 +2 位作者 赵治 方真华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0-513,共4页
通过实验初步研究了工频磁场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工频电磁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明显的诱导效应,且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同时,磁效应不是一种线性关系,存在着窗口效应。文末讨论了磁刺... 通过实验初步研究了工频磁场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工频电磁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明显的诱导效应,且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同时,磁效应不是一种线性关系,存在着窗口效应。文末讨论了磁刺激治疗骨折不愈合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并提出了我们的研究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频磁场 小鼠 MSCS 体外增殖 细胞分化 骨折愈合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谁在影响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的中期疗效?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明 勘武生 +2 位作者 方真华 郑琼 徐敏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3期2447-2454,共8页
背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患者生活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分析与置换后疗效相关的影响因素,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目的:探讨影响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52例初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 背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患者生活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分析与置换后疗效相关的影响因素,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目的:探讨影响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52例初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设定影响评分的相关因素,通过卡方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评估各因素与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疗效之间的关系。并将文章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时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髋关节旋转中心、股骨偏心距和置换后康复训练对中期疗效影响明显。置换前诊断、手术入路、患者性别、假体类型等对置换后效果影响不明显。关节外科医师只有对这些影响因素给予充分的重视,正确预防、科学处理影响关节功能恢复的各种因素,将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关节植入物学术探讨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影响因素 疗效 髋关节功能评分 MAYO 疗效评定 假体类型 手术入路 髋臼旋转中心 骨水泥 年龄 性别 体质量指数 诊断 康复训练 偏心距
下载PDF
阿伦膦酸钠防治人工关节松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明 郑琼 +1 位作者 方真华 勘武生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目的:评价二膦酸盐阿伦膦酸钠在防治人工关节松动中的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右膝置入自制人工关节假体,建立人工关节松动的动物模型,分成3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磷酸缓冲液与鼠血清混合液,阳性对照... 目的:评价二膦酸盐阿伦膦酸钠在防治人工关节松动中的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右膝置入自制人工关节假体,建立人工关节松动的动物模型,分成3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磷酸缓冲液与鼠血清混合液,阳性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1010/ml关节磨屑(超高分子聚乙烯颗粒),实验组关节腔内注射1010/ml关节磨屑同时用阿伦膦酸钠灌胃(每日1mg/kg)。术后12周,处死各组动物行组织切片对比观察假体周围骨溶解情况。体外分离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分成5组,A组为单核细胞组,B组为单核细胞和关节磨屑混合培养组,C组为单核细胞和关节磨屑混合培养加入10-4mol/L阿伦膦酸钠,D组单核细胞和关节磨屑混合培养加入10-5mol/L阿伦膦酸钠,E组为单核细胞和关节磨屑混合培养加入10-6mol/L阿伦膦酸钠,检测各组单个核细胞分泌溶骨因子的情况。结果:关节磨屑可引起假体周围骨溶解,刺激单个核细胞分泌溶骨因子,阿伦膦酸钠可阻止这种作用。结论:阿伦膦酸钠可有效防止关节磨屑诱导的人工关节松动,有望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伦膦酸盐 人工关节 骨质溶解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阿伦膦酸钠对骨髓生成破骨细胞及骨吸收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明 郑琼 +1 位作者 方真华 勘武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2-284,共3页
[目的]研究阿伦膦酸钠对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生成破骨细胞及其骨吸收作用的影响。[方法]收集小鼠骨髓细胞于含有10-8mol/L的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的α-MEM完全培养基中体外培养,设置不同浓度的阿伦膦酸钠给药,并于培养的第6... [目的]研究阿伦膦酸钠对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生成破骨细胞及其骨吸收作用的影响。[方法]收集小鼠骨髓细胞于含有10-8mol/L的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的α-MEM完全培养基中体外培养,设置不同浓度的阿伦膦酸钠给药,并于培养的第6、9、12d观察记录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阳性多核巨细胞[破骨样细胞(osteoclast-like cell,OLC)]生成数,反映破骨细胞生成情况。记数培养12d骨磨片上骨吸收陷窝数及吸收面积,反映骨吸收情况。[结果]随着阿伦膦酸钠浓度的增高,TRAP阳性的细胞数减少,骨吸收陷窝数及面积均减少。[结论]阿伦膦酸钠可抑制骨髓细胞体外培养中破骨样细胞的形成,体外可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伦膦酸钠 骨髓细胞 破骨细胞 骨吸收
下载PDF
双边可调式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Eichenholtz 3期中后足Charcot关节病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晶晶 黄若昆 +4 位作者 肖凯 李静 方真华 勘武生 谢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387-3389,共3页
目的:探索应用双边可调式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Eichenholtz 3期中后足Charcot关节病。方法:总结2008年3月至2011年4月年14例Eichenholtz 3期中后足Charcot关节病。采用双边可调式外固定支架牵张复位重建中后足骨关节结构,行关... 目的:探索应用双边可调式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Eichenholtz 3期中后足Charcot关节病。方法:总结2008年3月至2011年4月年14例Eichenholtz 3期中后足Charcot关节病。采用双边可调式外固定支架牵张复位重建中后足骨关节结构,行关节融合同时调整足内外侧柱长度,对比手术前后足部形态及功能。结果:随访14例患者至完全负重行走后27周,关节完全骨性融合时间平均19周,完全负重行走时间平均21周,最终均达到关节骨性融合,形成稳定的跖行足。对比手术前后内柱高度、侧位距骨第一跖骨角、距舟覆盖角、距跟角都有明确改善。AOFAS评分术前平均46分,术后平均78分。结论:采用双边可调式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Eichenholtz 3期中后足Charcot关节病,能最大限度重建中后足骨性结构,使脱位畸变关节达到稳定骨性融合,矫正畸形,调整足部应力分布,有效改善患者足部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RCOT关节病 关节融合 内固定 外固定
下载PDF
过表达CD59抑制补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肖凯 方真华 +3 位作者 高鑫峰 赵晶晶 黄若昆 谢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89-1294,共6页
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移植过程中如何避免补体系统攻击的研究相对较少。文中主要探讨在自体移植过程中大鼠BMSCs(r BMSCs)表面CD59过表达对补体攻击r BMSCs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电转化CD59过表达质粒后,分为r BMSC... 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移植过程中如何避免补体系统攻击的研究相对较少。文中主要探讨在自体移植过程中大鼠BMSCs(r BMSCs)表面CD59过表达对补体攻击r BMSCs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电转化CD59过表达质粒后,分为r BMSCs空白组(r BMSCs不做任何处理),r BMSCs/CD59组(r BMSCs+CD59过表达质粒)和r BMSCs空载组(r BMSCs+空载质粒)。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化后r BMSCs中CD59表达情况。抽取大鼠颈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自体血清处理DC59过表达后的r BMSCs,分为r BMSCs组(r BMSCs不与血清共孵育)、r BMSCs+ARS组[r BMSCs+大鼠自体血清(ARS)]、r BMSCs+i ARS组[r BMSCs+已灭活的大鼠自体血清(i ARS)]、r BMSCs/CD59+ARS组[r BMSCs/CD59+ARS]和r BMSCs/CD59+i ARS组。检测自体血清中补体对BMSCs的杀伤作用,补体形成情况以及细胞存活情况。结果与r BMSCs空白组细胞中CD59表达量比较,r BMSCs/CD59组明显升高(50.5%vs 74.9%,P<0.05)。与r BMSCs+ARS组细胞的凋亡率[(40.3±4.3)%]比较,r BMSCs组[(8.4±1.1)%]、r BMSCs/CD59+ARS组[(19.1±3.1)%]明显降低(P<0.05)。与r BMSCs+ARS组细胞中膜上补体膜攻击复合物(MAC)积累(99.7%)比较,r BMSCs组(50.1%)、r BMSCs/CD59+ARS组(71.0%)显著下降(P<0.05)。r BMSCs/CD59组各时期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r BMSCs空白组(P<0.05)。结论 BMSCs CD59过表达可能通过减少补体攻膜复合物的形成,抑制自体移植过程中补体对r BMSCs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补体 自体移植 补体膜攻击复合物
下载PDF
工频电磁场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 mRNA表达的刺激(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继革 +1 位作者 葛保健 方真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85-1188,共4页
背景:研究证实电磁场刺激能够促进多种骨生长因子的合成与分泌,而某些生长因子具有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成骨的作用。目的:分析工频电磁场对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的影响。设... 背景:研究证实电磁场刺激能够促进多种骨生长因子的合成与分泌,而某些生长因子具有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成骨的作用。目的:分析工频电磁场对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的影响。设计:单一样本、区组设计,观察对比动物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创伤外科。材料:实验于2005-02/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外科实验室完成。①选取清洁级昆明种小鼠20只,作为实验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②电磁场发生器由武汉市海军工程大学研制,能生成场强为0~100mT的连续可调的50Hz正弦波电磁场。③引物均由北京赛百胜生物工程公司合成。方法:①小鼠以颈椎脱臼法处死,取双侧股骨和胫骨,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2代细胞用于实验。②不同强度电磁场刺激实验:设立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电磁场0.4,0.8,1.6mT刺激组,每组均取5瓶第2代细胞。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均不给予电磁场刺激,但阳性对照组于传代时加入含成骨性诱导剂(含10-8mol/L地塞米松,10mmol/Lβ-甘油磷酸钠,50mg/LVitaminC)的培养基;电磁场0.4,0.8,1.6mT刺激组在细胞贴壁后分别于0.4,0.8,1.6mT场强中进行电磁场刺激,每天均连续刺激1h,5d后进行指标检测。③相同场强不同作用时间电磁场刺激实验:设立阴性对照组、电磁场1.6mT刺激15,30,60min组,每组均取5瓶第2代细胞。阴性对照组不进行电磁场刺激;电磁场1.6mT刺激15,30,60min组在1.6mT场强条件下每天分别给予15,30,60min的连续电磁场刺激,5d后进行指标检测。④RT-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强度电磁场刺激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的影响。②相同场强不同作用时间电磁场刺激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①电磁场刺激5d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及电磁场0.4,0.8,1.6mT刺激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均<0.01);且电磁场1.6mT刺激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mRNA的表达达到最大值(57.74±0.23)%,电磁场0.4mT刺激组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达到最大值(126.20±0.21)%。②电磁场刺激5d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电磁场1.6mT刺激15,30,60min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均<0.01);且电磁场1.6mT刺激60min组两种因子mRNA的表达分别达到最大值(28.06±0.11)%和(75.20±0.16)%。结论:适当强度及作用时间的工频电磁场刺激,能够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骨髓细胞 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 电磁场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踝上截骨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的策略 被引量:6
14
作者 谢鸣 方真华 +2 位作者 黄若坤 胡家朗 勘武生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0年第5期364-369,共6页
目的观察踝上截骨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的疗效。方法 2005年9月至2008年10月,对15例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行踝上截骨术治疗,13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11例行胫骨内侧楔形截骨术即时矫正踝关节内翻,3例在即时矫正内翻的同时行跗管松... 目的观察踝上截骨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的疗效。方法 2005年9月至2008年10月,对15例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行踝上截骨术治疗,13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11例行胫骨内侧楔形截骨术即时矫正踝关节内翻,3例在即时矫正内翻的同时行跗管松解术,2例因踝关节内翻畸形愈合合并马蹄畸形在行胫骨圆形穹顶状截骨同时用Ilizarov外固定架下缓慢牵张矫正原始畸形,11例同时行腓骨退旋延长术。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 13例患者获得12~48个月(平均27.3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14.5周(11~17周),完全负重时间1~19周(平均14.1周)。术后12个月踝关节AOFAS评分为61~95分,平均86.5分,其中优8例,良3例,一般2例,优良率84.6%。1例术后出现足内侧皮肤感觉麻木,经营养神经对症治疗后无缓解。无内固定失效和伤口愈合不良等其他并发症。结论采用踝上截骨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可获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畸形愈合 手术 截骨术 疗效
下载PDF
^(99)Tc^m-MDP骨显像监测可注射组织工程骨的成骨活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若昆 谢鸣 +3 位作者 方真华 勘武生 程文俊 胡家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4573-4576,共4页
背景:有关牵张成骨传统的新骨生长形态观察方法如超声、X射线、CT文献报道较多,但有关核素监测的报道较少。目的:探讨经皮注射可注射组织工程骨促进牵张间隙成骨的可行性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其的早期监测作用。方法:将20只日本大耳白... 背景:有关牵张成骨传统的新骨生长形态观察方法如超声、X射线、CT文献报道较多,但有关核素监测的报道较少。目的:探讨经皮注射可注射组织工程骨促进牵张间隙成骨的可行性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其的早期监测作用。方法:将20只日本大耳白兔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于右胫骨中下段造成20mm的骨缺损,干骺端截骨。7d后延长,1mm/次、1次/d。造模前实验组分离培养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2代后诱导成骨。延长达靶位点后,实验组牵张间隙内注射自体干细胞悬液,并同时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而对照组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核素骨显像监测移植后2,4,8周时成骨情况。结果与结论:放射性骨显像99Tcm-MDP注入3h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可见显像剂明显沉积于牵张间隙区,均较对侧健性部位显影强。骨骼、肾及膀胱显像清楚,骨/软组织的对比度清晰,各组均可见大关节及肌腱附着处有对称性放射性增高区。两组在2,4周时牵张间隙放射性聚集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实验组上升趋势更为显著;8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核素浓聚变弱,但两者差异仍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果说明经皮注射移植复合富血小板血浆的可注射组织工程骨能够促进牵张间隙成骨能力,缩短成骨时间。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早期修复过程有比较灵敏的监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富血小板血浆 放射性核素显像 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
下载PDF
改良Bosworth法联合应用可吸收防粘连膜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鸣 谢爱群 +1 位作者 郑琼 方真华 《临床骨科杂志》 2007年第2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Bosworth术联合应用可吸收防粘连膜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方法14例陈旧性跟腱断裂病例采用改良Bosworth法重建后,可吸收防粘连膜包绕肌腱的术式予以治疗。跟腱缺损范围3.6~10cm,平均6.3cm。结果平均随访29个月。按... 目的探讨改良Bosworth术联合应用可吸收防粘连膜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方法14例陈旧性跟腱断裂病例采用改良Bosworth法重建后,可吸收防粘连膜包绕肌腱的术式予以治疗。跟腱缺损范围3.6~10cm,平均6.3cm。结果平均随访29个月。按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评估,优12例,良2例。结论改良Bosworth法联合应用可吸收防粘连膜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临床疗效满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断裂 跟腱/外科学 防粘连膜
下载PDF
趾间神经瘤的超声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娟 向斌 +1 位作者 方真华 林英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5期914-915,共2页
随着彩色多普勒的广泛应用,超声诊断技术在不断发展、提高,尤其是在软组织细微结构的显示上优于CT和MRI,且具有无创、便宜,同时能够在运动中对软组织进行实时动态观察的诸多优点。趾间神经瘤又称Morton结节,Morton神经瘤,为跖神经的趾... 随着彩色多普勒的广泛应用,超声诊断技术在不断发展、提高,尤其是在软组织细微结构的显示上优于CT和MRI,且具有无创、便宜,同时能够在运动中对软组织进行实时动态观察的诸多优点。趾间神经瘤又称Morton结节,Morton神经瘤,为跖神经的趾间分支发生局限性退行性变伴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所致。以第3、4跖间隙最为多见。现将我院自2004-2010年证实的23例趾间神经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间神经瘤 超声诊断价值 Morton神经瘤 超声诊断技术 纤维组织增生 彩色多普勒 细微结构 退行性变
下载PDF
跟骨超声骨密度在足部废用性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伶俐 方真华 《骨科》 CAS 2018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足跟部骨定量超声(quantitative ultrasound,QUS)检查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在诊断足部废用性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对2016年6~12月于我院足踝外科门诊就诊的单足损伤后限制活动超过3个月以上的80... 目的探讨足跟部骨定量超声(quantitative ultrasound,QUS)检查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在诊断足部废用性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对2016年6~12月于我院足踝外科门诊就诊的单足损伤后限制活动超过3个月以上的80例病人进行双足跟骨QUS检查和患足X线检查。其中男27例、女53例,年龄为18~59岁、平均(45.72±12.46)岁,右足损伤58例、左足损伤22例,平均制动或限制活动时间为(4.12±0.83)个月。BMD结果分别按照T值法和骨量丢失法进行分析,参照X线诊断标准对跟骨QUS诊断足部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敏感性进行评价。结果将80例病人两侧跟骨BMD数值依据骨量丢失百分率法计算:诊断为骨质疏松者24例、骨量减少者10例,漏诊18例,无误诊,敏感度为57.1%。与T值法敏感性分析(14.3%)比较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6.9325,P<0.05)。结论骨量丢失法优于T值法,但QUS诊断足部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敏感性低于X线法,仅能作为足部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初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用性骨质疏松症 超声检查 跟骨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清创修补手术治疗腓骨肌腱撕裂的临床疗效
19
作者 陈军 付伦 方真华 《骨科》 CAS 2020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清创修补的手术方式治疗腓骨肌腱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普爱医院足踝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腓骨肌腱撕裂病人共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腓骨短肌腱撕裂14例,... 目的探讨采用清创修补的手术方式治疗腓骨肌腱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普爱医院足踝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腓骨肌腱撕裂病人共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腓骨短肌腱撕裂14例,腓骨长肌腱撕裂7例;手术方式均为肌腱周围清创和编织修补撕裂的肌腱。收集随访时记录的术后并发症、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12-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SF-12)评分、下肢功能量表(lower extremity function scale, LEFS)评分,并将其与术前评分比较,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21例病人随访28~36个月,平均30个月。末次随访时,病人的VAS评分由术前的(38.0±10.4)分降低到(10.0±1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47,P=0.001)。LEFS评分由术前的(46.2±15.0)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70.0±1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12,P=0.003)。手术前后的SF-12生理健康评分和精神健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病人均回归正常工作生活,没有经历再次手术。结论采用肌腱周围清创和编织修补的手术方式治疗腓骨肌腱撕裂,方法简单,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肌腱 撕裂 肌腱损伤 修补
下载PDF
微创截骨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囊炎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静 谢鸣 +4 位作者 勘武生 李鲲 方真华 黄若昆 赵晶晶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8期648-651,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采用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32例(49足),男2例(2足),女30例(47足);年龄23~80岁,平均57岁。手术前后对患者负重正位X线的HAV... 目的:观察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采用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32例(49足),男2例(2足),女30例(47足);年龄23~80岁,平均57岁。手术前后对患者负重正位X线的HAV角(拇外翻角),IM角(第1、2跖骨间角),第4、5跖骨间角,改良第4、5跖骨间角,小趾内翻角及第5跖骨外翻角进行比较;采用拇外翻疗效评定标准从畸形纠正、拇趾跖趾关节活动度、患者满意度等情况对疗效进行评定;同时按照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小趾-跖趾-趾间关节评分系统(AFAS)对手术前后的AF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0min;32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后负重正位X线的HAV角,IM角,第4、5跖骨间角,改良第4、5跖骨间角,小趾内翻角及第5跖骨外翻角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术后AFAS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按照上述疗效标准:优33足,良15足,差1足。结论: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矫形满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截骨术 拇外翻 畸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