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科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的信效度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尹月娥 周文娟 +2 位作者 方肖琼 刘李洁 方红芳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11期970-973,共4页
目的针对产科特殊性风险,对现临床广泛使用的Autar血栓风险评估表进行修订,形成更适用于产科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的量表,为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方法咨询专家,查阅文献,分析产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风险的相关危... 目的针对产科特殊性风险,对现临床广泛使用的Autar血栓风险评估表进行修订,形成更适用于产科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的量表,为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方法咨询专家,查阅文献,分析产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风险的相关危险因素,修订量表,删除Autar血栓风险评估表中不适用于产科的条目,增加产科相关并发症等条目,并进行预试验,结合预试验结果和专家意见反复修订量表,形成产科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255例住院孕产妇(排除部分特殊情况)进行测评,分析其信效度及临床诊断评价。结果总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712,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651~0.724;各模块相关系数介于0.472~0.8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灵敏度为66.667%,特异度为100%。结论修订后的产科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各模块均具有一定的鉴别度,并且与静脉血栓风险有一定的相关性,评价效果较Autar血栓风险评估表好。可用于所有孕产妇的静脉血栓风险评估,为孕产妇静脉血栓的预防、监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静脉血栓 风险评估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产科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及其临床量化评估 被引量:9
2
作者 周文娟 尹月娥 +1 位作者 方肖琼 贾玉娥 《中国临床护理》 2016年第5期373-376,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12年1月-2015年5月在产科病房进行剖宫产术并发生下肢DVT的产妇19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6例同年度、相同时间段行剖宫产术但未发生下肢DVT的产妇...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12年1月-2015年5月在产科病房进行剖宫产术并发生下肢DVT的产妇19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6例同年度、相同时间段行剖宫产术但未发生下肢DVT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与DVT发生有关的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体重指数(BMI)、C-反应蛋白(CRP)、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血栓史、口服避孕药史、无体育锻炼为DVT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BMI、CRP、D-D、体育锻炼为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VT的发生与年龄、BMI、CRP、D-D、体育锻炼有关,对有DVT高危因素的产妇应在术后1周内进行下肢深静脉检查,加强术后护理,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降低DVT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量化评估
下载PDF
早期被动四步肢体锻炼法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5
3
作者 方肖琼 尹月娥 周文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12期134-135,共2页
目的:分析早期被动四步肢体锻炼法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抽选2011年4月-2013年5月东莞市厚街医院行剖宫产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术后行早期被动... 目的:分析早期被动四步肢体锻炼法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抽选2011年4月-2013年5月东莞市厚街医院行剖宫产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术后行早期被动四步肢体锻炼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10.0%)与对照组(26.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剖宫产术后患者临床早期被动四步肢体锻炼,可明显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四步肢体锻炼 剖宫产 深静脉血栓 临床结果
下载PDF
早期活动配合穴位按摩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 被引量:6
4
作者 方肖琼 《微创医学》 2015年第6期861-862,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配合穴位按摩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将10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术后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活动配合穴位按摩...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配合穴位按摩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将10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术后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活动配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DVT的发生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0.37±0.36)mg/L明显低于对照组(0.53±0.32)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疼痛、下肢肿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浅静脉曲张、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早期活动配合穴位按摩能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安全、有效地预防DVT形成,比常规护理预防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疾病 腹腔镜手术 深静脉血栓 早期活动 穴位按摩
下载PDF
优质护理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方肖琼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4期2184-2184,F0003,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在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间在我院选择剖宫产术后的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按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除了基本术后护... 目的探讨分析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在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间在我院选择剖宫产术后的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按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除了基本术后护理外提供了健康知识教育、心理疏导、乳房护理、体位及饮食营养的指导。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48 h母乳满足需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术后3 d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质的护理能够有效缩短剖宫产妇术后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泌乳量,对纯母乳的喂养率有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剖宫产术 母乳喂养
下载PDF
基于时机理论强化初产妇配偶参与母乳喂养支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燕群 尹月娥 +2 位作者 方肖琼 高儒 梁健雁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期102-104,11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强化初产妇配偶参与母乳喂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将9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时机理论强化配偶参与母乳喂养支持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初产...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强化初产妇配偶参与母乳喂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将9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时机理论强化配偶参与母乳喂养支持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初产妇产后3d及1、3、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配偶对母乳喂养知识及支持行为的掌握情况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产后3d及1、3、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初产妇配偶对母乳喂养知识及支持行为的掌握情况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3d及1、3、6个月B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时机理论强化配偶参与母乳喂养支持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初产妇产后的纯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配偶对母乳喂养的认知程度和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配偶支持 时机理论
下载PDF
盆底肌肉低频电刺激联合持续性护理干预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方肖琼 方顺芳 李少均 《黑龙江中医药》 2019年第5期323-324,共2页
目的:探讨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护理中运用盆底肌肉低频电刺激联合持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门诊盆底室20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纳入研究,用计算机进行随机数表分组,分为:基础组(n=100)、联合组(n=10... 目的:探讨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护理中运用盆底肌肉低频电刺激联合持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门诊盆底室20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纳入研究,用计算机进行随机数表分组,分为:基础组(n=100)、联合组(n=100),对基础组实施基础护理,对联合组运用盆底肌肉低频电刺激联合持续性护理干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与基础组组间对比更高,联合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与基础组组间对比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护理中运用盆底肌肉低频电刺激联合持续性护理干预可改善康复效果,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肉低频电刺激 持续性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