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云南引种乳木果现状及乳木果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传光
罗婷
+4 位作者
贠新华
王凯博
彭明俊
方贤胜
温绍龙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2-104,111,共4页
乳木果适生于干旱或半干旱的环境,是科研及应用价值极高的木本油料植物。对引种地53年生乳木果树的生长状况及其种仁油乳木果油脂肪酸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乳木果树能很好地适应云南干热河谷型生境,53年生乳木果树的平均胸径为28. 0 ...
乳木果适生于干旱或半干旱的环境,是科研及应用价值极高的木本油料植物。对引种地53年生乳木果树的生长状况及其种仁油乳木果油脂肪酸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乳木果树能很好地适应云南干热河谷型生境,53年生乳木果树的平均胸径为28. 0 cm,西南坡长势最好,明显优于南坡、西坡和山顶;人工种植的乳木果树提前10年挂果,种仁含油率高于原产地,达60%;乳木果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基本与原产地相同,主要为硬脂酸46. 80%、油酸42. 22%、亚油酸5. 41%。云南干热河谷型生境适合乳木果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木果
乳木果油
引种
酯肪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浅黄色和紫色核桃内种皮成分差异分析
被引量:
20
2
作者
方贤胜
吴涛
肖良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5-221,共7页
为了解核桃内种皮的主要代谢成分,同时比较不同颜色内种皮的成分差异。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通过聚类分析、样本相关性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方法,测定并比较相同生境下浅黄色和紫色核桃内种皮...
为了解核桃内种皮的主要代谢成分,同时比较不同颜色内种皮的成分差异。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通过聚类分析、样本相关性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方法,测定并比较相同生境下浅黄色和紫色核桃内种皮的代谢物质成分。结果表明:2种核桃内种皮共检测出23类680种代谢物,其中658种为两者共有,浅黄色有670种,紫色668种;2种核桃内种皮筛选得到差异代谢物244种,占共有代谢物的37.08%;其中,紫色内种皮相对浅黄色内种皮有93种代谢物含量较高,占比为38.11%,151种成分含量较低,占比为61.89%;244种显著差异的代谢物主要分布在20条代谢途径中,前5条通路分别是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通路、黄酮类生物合成通路、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通路、环境微生物相关代谢通路和苯丙烷生物合成通路,分别包括代谢物90种(36.89%)、48种(19.67%)、37种(15.16%)、30种(12.30%)和23种(9.43%);紫色核桃内种皮花青素差异代谢物数量较多且含量较高,可能是造成内种皮颜色差异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内种皮
深纹核桃
代谢组学
多酚
花青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引种乳木果现状及乳木果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传光
罗婷
贠新华
王凯博
彭明俊
方贤胜
温绍龙
机构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2-104,111,共4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计划青年项目(2017FD168)
文摘
乳木果适生于干旱或半干旱的环境,是科研及应用价值极高的木本油料植物。对引种地53年生乳木果树的生长状况及其种仁油乳木果油脂肪酸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乳木果树能很好地适应云南干热河谷型生境,53年生乳木果树的平均胸径为28. 0 cm,西南坡长势最好,明显优于南坡、西坡和山顶;人工种植的乳木果树提前10年挂果,种仁含油率高于原产地,达60%;乳木果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基本与原产地相同,主要为硬脂酸46. 80%、油酸42. 22%、亚油酸5. 41%。云南干热河谷型生境适合乳木果种植。
关键词
乳木果
乳木果油
引种
酯肪酸
Keywords
Vitellaria paradoxa
shea butter
introduction
fatty acid
分类号
S565.9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浅黄色和紫色核桃内种皮成分差异分析
被引量:
20
2
作者
方贤胜
吴涛
肖良俊
机构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5-221,共7页
基金
云南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8FD103)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子课题(2018ZG002-01)。
文摘
为了解核桃内种皮的主要代谢成分,同时比较不同颜色内种皮的成分差异。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通过聚类分析、样本相关性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方法,测定并比较相同生境下浅黄色和紫色核桃内种皮的代谢物质成分。结果表明:2种核桃内种皮共检测出23类680种代谢物,其中658种为两者共有,浅黄色有670种,紫色668种;2种核桃内种皮筛选得到差异代谢物244种,占共有代谢物的37.08%;其中,紫色内种皮相对浅黄色内种皮有93种代谢物含量较高,占比为38.11%,151种成分含量较低,占比为61.89%;244种显著差异的代谢物主要分布在20条代谢途径中,前5条通路分别是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通路、黄酮类生物合成通路、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通路、环境微生物相关代谢通路和苯丙烷生物合成通路,分别包括代谢物90种(36.89%)、48种(19.67%)、37种(15.16%)、30种(12.30%)和23种(9.43%);紫色核桃内种皮花青素差异代谢物数量较多且含量较高,可能是造成内种皮颜色差异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
核桃内种皮
深纹核桃
代谢组学
多酚
花青素
Keywords
walnut endocarp
Juglans sigillata
metabolomics
polyphenol
anthocyanin
分类号
S664.1 [农业科学—果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云南引种乳木果现状及乳木果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张传光
罗婷
贠新华
王凯博
彭明俊
方贤胜
温绍龙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浅黄色和紫色核桃内种皮成分差异分析
方贤胜
吴涛
肖良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