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R-DGGE技术应用于手足口病儿童口腔微生物菌群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施春梅 周嫣 +3 位作者 方邦骞 欧晓丽 谢庆玲 钟秀芬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5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应用PCR-DGGE技术对手足口病(HFMD)、疱疹性口腔炎(HGS)及正常儿童口腔微生物菌群变化进行初步分析,以期了解三者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选择3例手足口病唾液样本,1例幼儿园正常儿童唾液以及1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唾液。样... 目的应用PCR-DGGE技术对手足口病(HFMD)、疱疹性口腔炎(HGS)及正常儿童口腔微生物菌群变化进行初步分析,以期了解三者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选择3例手足口病唾液样本,1例幼儿园正常儿童唾液以及1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唾液。样本进行微生物群落总DNA的抽提;以此为模板扩增16S rRNA V3可变区,产物经DGGE指纹图谱分析其组成结构,并运用UVIBAND/MAP等软件比较所得群落指纹图谱的相似性指数;对DGGE指纹图谱上的泳带中优势条带切胶测序,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得出该样本的优势菌群。结果手足口病组优势菌群:Capnocytophaga嗜二氧化碳噬细胞菌、Selenomonas月形单胞菌属、Prevotella普氏菌属、TM7_genera_incertae_sedis菌属、Streptococcus链球菌属、Neisseria奈瑟菌属、Porphyromonas卟啉单胞菌属、Campylobacter弯曲菌属、Campylobacter弯曲菌属、Granulicatella菌属、Leptotrichia纤毛菌属、Veillonella韦永氏球菌属、Bacteroides-like sp菌属、Actinomyces放线菌、Fusobacterium梭菌属。正常对照组优势菌群:Veillonella韦永氏球菌属、Capnocytophaga嗜二氧化碳噬细胞菌、Prevotella普氏菌、Gemella双胎溶血菌属、Porphyromonas卟啉单胞菌属、Ruminococcaceae瘤胃球菌属、Lachnospiraceae毛螺菌属、Selenomonas月形单胞菌属、Clostridium梭状芽孢杆菌、Haemophilus嗜血杆菌。疱疹性口腔炎组优势菌群:Lactococcus乳球菌属、Prevotella普氏菌属。结论手足口病组菌群结构更为复杂,与疱疹性口腔炎组相比菌群结构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DGGE技术 手足口病 疱疹性口腔炎
下载PDF
口腔局部干预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施春梅 周嫣 +3 位作者 方邦骞 欧晓丽 谢庆玲 钟秀芬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1741-1743,共3页
目的评价口腔局部治疗对儿童手足口病口腔疼痛症状的控制效果。方法手足口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相同的全身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口腔局部干预方法,对照组则未应用。采用儿童疼痛评价行为量表(FLACC量表)... 目的评价口腔局部治疗对儿童手足口病口腔疼痛症状的控制效果。方法手足口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相同的全身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口腔局部干预方法,对照组则未应用。采用儿童疼痛评价行为量表(FLACC量表)对患儿病情进行评分直至痊愈。结果观察组病程为(7.10±1.35)d,短于对照组的(9.77±1.41)d(P<0.05)。观察组经口腔局部干预疼痛分值呈递减趋势,而对照组曲线较平缓且长。结论口腔局部干预措施方法简便,可使手足口病患儿口腔疼痛状况明显减轻,缩短了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口腔局部干预 疼痛 儿童
下载PDF
胸腺肽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3
作者 方邦骞 陈慧洁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5期50-51,共2页
目的观察胸腺肽及炎琥宁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12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给予炎琥宁治疗;治疗组66例在用炎琥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口腔疼痛消失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目的观察胸腺肽及炎琥宁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12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给予炎琥宁治疗;治疗组66例在用炎琥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口腔疼痛消失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炎琥宁、胸腺肽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 炎琥宁 小儿 手足口病
下载PDF
盐酸甲氯芬酯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0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方邦骞 余华娟 陈慧洁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50-51,共2页
目的评价高压氧联合注射用甲氯芬酯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甲氯芬酯+高压氧)、对照组(常规治疗+高压氧),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每日一次,10d为一个疗程... 目的评价高压氧联合注射用甲氯芬酯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甲氯芬酯+高压氧)、对照组(常规治疗+高压氧),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每日一次,10d为一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甲氯芬酯,10d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的HIE患儿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NBNA)检测。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注射用盐酸甲氯芬酯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甲氯芬酯 高压氧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下载PDF
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方邦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3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S)复发的相关因素,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对320例首次FS患儿随访2~5 a,将80例复发FS患儿设为观察组,240例无复发患儿设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复发的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得出的显著性变量进入Log...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S)复发的相关因素,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对320例首次FS患儿随访2~5 a,将80例复发FS患儿设为观察组,240例无复发患儿设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复发的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得出的显著性变量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行危险因素多元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12个因素与复发有关;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5个主要复发高危因素,分别为首次发作年龄小、低体温、生活环境差、复杂型惊厥、异常围产史。结论 FS复发率较高,少数可转为癫痫,在对首次高热惊厥患儿尽快采取积极降温措施的同时,应行复发危险因素评估,重视有复发危险因素患儿的观察,必要时采用间歇短程用药,以防多次复发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 儿童 复发 因素
下载PDF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方法综述 被引量:10
6
作者 方邦骞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22期62-64,共3页
新生儿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要考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出生后24h内出现黄疸,胆红素浓度〉102.0μmol/L;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220.6μmol/L,早产儿〉255.0μmol/L;血清结合胆红素534.0μmol/L;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85.0μmol/L;... 新生儿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要考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出生后24h内出现黄疸,胆红素浓度〉102.0μmol/L;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220.6μmol/L,早产儿〉255.0μmol/L;血清结合胆红素534.0μmol/L;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85.0μmol/L;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4周或进行性加重,或退而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 治疗
下载PDF
氨茶碱、舒喘灵和酮替芬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6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方邦骞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22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64例CVA患儿临床表现和误诊原因,应用氨茶碱、舒喘灵和酮替芬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临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有明显效果。结论CVA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目的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64例CVA患儿临床表现和误诊原因,应用氨茶碱、舒喘灵和酮替芬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临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有明显效果。结论CVA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熟练掌握诊断标准是防止漏诊、误诊的关键,确诊后通过试验性治疗,用氨茶碱、舒喘灵及酮替芬联合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咳嗽变异性哮喘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我院2000-2009年新生儿156例死亡原因分析
8
作者 方邦骞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15期82-83,共2页
目的分析住院新生儿死亡原因,提出预防治疗措施,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死亡的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新生儿病死率为7.58‰。早产、低体重、感染、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孕期保... 目的分析住院新生儿死亡原因,提出预防治疗措施,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死亡的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新生儿病死率为7.58‰。早产、低体重、感染、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孕期保健,预防并治疗孕期并发症,防止早产及窒息的同时防治感染是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及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死亡 原因
下载PDF
不同光疗方式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比较
9
作者 余华娟 张文秀 +1 位作者 方邦骞 周东春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852-853,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蓝光光疗法 间隔光疗 持续光疗 疗效
下载PDF
细辛脑不同途径给药治疗婴幼儿肺炎疗效比较
10
作者 方邦骞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21期110-111,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细辛脑静脉注射和雾化吸入的两种给药途径佐治婴幼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240例婴幼儿肺炎随机分为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细辛脑,分别给予静脉注射和雾化吸入治疗。结果:雾化组疗效优于静脉注射组,差异有显著性,而且... 目的:观察应用细辛脑静脉注射和雾化吸入的两种给药途径佐治婴幼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240例婴幼儿肺炎随机分为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细辛脑,分别给予静脉注射和雾化吸入治疗。结果:雾化组疗效优于静脉注射组,差异有显著性,而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临床上应用细辛脑佐治婴幼儿肺炎,可优先考虑雾化吸入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脑 不同途径给药 肺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