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梅戏《天仙配》改编的文化美学问题 |
方锡球
时新中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2
|
论意境是人类艺术未来形态的雏形 |
方锡球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4
|
|
3
|
“美的艺术”与意境形态 |
方锡球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6 |
3
|
|
4
|
公安派对“性灵论”的重建及其诗变观念 |
方锡球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5
|
许学夷的元批评及其对儒家诗学的修正与完善 |
方锡球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6
|
盛唐诗歌的“入神”与“入圣”——论许学夷的李杜诗歌“变而入神”说 |
方锡球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7
|
谢榛的“文随世变”论与格调“通变”论 |
方锡球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8
|
高棅的“四唐七变”说 |
方锡球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1
|
|
9
|
高等教育的“人文为魂”与“能力为本”——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
方锡球
范立刚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5
|
|
10
|
许学夷“诗体”论的文化整合特点 |
方锡球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1
|
明代唐诗学对“诗变”内在因素的探索 |
方锡球
|
《江淮论坛》
CSSCI
|
2012 |
1
|
|
12
|
玄妙之“象”与生命之“境” |
方锡球
|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13
|
艺术形态与想象类型 |
方锡球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4
|
明代唐诗学对“诗变”外在因素的观照 |
方锡球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5
|
王世贞的诗歌“风气”变化论和“体制”变化论 |
方锡球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6
|
叶燮“诗变”论的理性特质及意义 |
方锡球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7
|
“兼剂”与“正变”——明人论诗体互动 |
方锡球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8
|
弘治到康熙间唐诗品评特征概述 |
方锡球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9
|
“得意忘言”新识 |
方锡球
|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
20
|
徐献忠和胡缵宗的盛唐“诗变”论 |
方锡球
|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