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腹腔镜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22
1
作者 谢爽 张春旭 +3 位作者 尹智渊 翟玉龙 方雄超 王楠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91-1097,共7页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L⁃ELAPE)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收治的60例行L⁃ELAPE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2例,...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L⁃ELAPE)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收治的60例行L⁃ELAPE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2例,女28例;年龄为(58±12)岁,年龄范围为38~75岁。60例患者中,30例行改良L⁃ELAPE,设为改良组,30例行传统L⁃ELAPE,设为对照组。改良组患者腹部手术步骤同传统L⁃ELAPE。改进部分如下:(1)当肿瘤位于直肠前壁时,采用折刀位直视下完成会阴部手术;(2)为避免小肠术后坠入盆腔,均在腹腔镜下关闭盆底腹膜,必要时放置生物补片。对照组患者腹部及会阴部手术均在截石位下施行,将生物补片缝合于肛提肌边缘。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方式进行随访,患者术后3个月行盆腔CT检查,了解患者小肠坠入骶前间隙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手术情况:改良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及术后1个月内死亡患者。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全组标本质量评分、前壁肿瘤标本质量评分分别为(359±105)min、(192±99)mL、(17±6)枚、(4.1±0.8)分、(4.7±0.5)分;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68±37)min、(136±61)mL、(15±5)枚、(3.5±0.7)分、(3.9±0.7)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全组标本质量评分、前壁肿瘤标本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13,2.130,2.871,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21,0.864,P>0.05)。(2)术后情况:改良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术后尿管拔除时间、术后第1天C反应蛋白量、术后住院时间、会阴部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3.3±1.1)d、(8.7±4.8)d、(85±27)mg/L、(8.5±4.5)d、4例。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7±1.4)d、(7.7±2.8)d、(79±25)mg/L、(7.7±2.2)d、5例。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术后尿管拔除时间、术后第1天C反应蛋白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11,1.520,0.521,0.509,P>0.05)。两组患者会阴部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出现会阴部并发症的患者经引流、换药、营养支持、延长住院时间后治愈。(3)随访情况:改良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术后3个月随访CT检查结果示术后小肠坠入骶前间隙例数分别为2例和1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72,P<0.05)。结论改良L⁃ELAPE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对于超低位直肠前壁肿瘤显露更好、标本质量更高,可减少小肠坠入骶前间隙发生率,但手术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超低位直肠癌 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标本质量 盆底重建
原文传递
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短期内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高鹏 王楠 +10 位作者 吴迪 韦明光 尹智渊 乔庆 吴涛 方雄超 张波 杨莹 张战胜 党玲 何显力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45-449,共5页
目的评估家庭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短期内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该研究是一项单中心的观察性研究。对因胃癌行远端胃/全胃切除的患者,观察记录其出院后12周肠内营养补充剂摄入量并据此分为未达标组和达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评估家庭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短期内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该研究是一项单中心的观察性研究。对因胃癌行远端胃/全胃切除的患者,观察记录其出院后12周肠内营养补充剂摄入量并据此分为未达标组和达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丢失率等临床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20例患者在出院时进行了登记,其中59例完成了观察分析,未达标组38例,达标组21例。所有纳入患者出院12周时体重与出院时体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7.9±9.8)kg vs(59.2±11.2)kg,P=0.037];出院12周时血红蛋白含量、淋巴细胞数、血浆总蛋白含量、血浆白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出院时。生活质量方面,患者出院12周时除便秘、腹泻及恶心和呕吐3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出院时。出院12周时,未达标组的体重丢失率高于达标组[(2.1±10.4)%vs(0.7±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两组在血液学参数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行全胃切除者体重丢失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4±6.5)%vs(-0.3±5.0)%,P=0.031]。结论胃癌术后患者短期内能在营养状况方面从更多的家庭肠内营养中获益,行全胃切除者相比远端胃切除者获益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胃癌 营养状况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口服营养补充在胃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高鹏 张波 +2 位作者 方雄超 何显力 王楠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20年第4期311-313,共3页
胃癌术后患者普遍存在营养风险,近年来针对此类人群的营养支持治疗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其效果差强人意。口服营养补充(ONS)在肿瘤患者中的广泛应用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但在胃癌术后患者这一特定人群中的应用仍然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撑。笔者... 胃癌术后患者普遍存在营养风险,近年来针对此类人群的营养支持治疗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其效果差强人意。口服营养补充(ONS)在肿瘤患者中的广泛应用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但在胃癌术后患者这一特定人群中的应用仍然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撑。笔者通过查阅近十年的相关文献,针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不良的现状及ONS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胃癌术后患者短期内的营养支持策略制定以及院外康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营养补充 胃癌 术后 营养状况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