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耕地景观破碎化同区域粮食产量变化的相关性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茜 何真 +3 位作者 方鹤楠 赵雪梅 陆国稳 薛凯仁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1-7,共7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30 m分辨率的土地利用影像与粮食产量数据,借助景观生态学方法和空间统计分析手段,在景观级别、乡镇尺度上探究潜江市水田、旱地景观破碎效应同粮食产量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2010—2018年研究区的粮食产量基本维持稳... 利用中国科学院30 m分辨率的土地利用影像与粮食产量数据,借助景观生态学方法和空间统计分析手段,在景观级别、乡镇尺度上探究潜江市水田、旱地景观破碎效应同粮食产量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2010—2018年研究区的粮食产量基本维持稳定;东南部乡镇耕地的内部结构基本维持稳定,其余各乡镇呈现增加的变化态势,且这些乡镇在2010年后也大多转增为减;水田景观破碎效应受斑块数量的影响较大,旱地景观破碎化受斑块形状和内部结构的影响较大。为保障区域粮食产出均衡,应重点改善区域的旱地景观形状,治理内部结构破碎化,保障区域产粮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破碎化 粮食产量 时空格局 空间数据
下载PDF
稻虾共作快速发展背景下潜江耕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夏天 方鹤楠 +3 位作者 纪文文 李洪涛 严浩 吴文斌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09-2718,共10页
虾稻共作综合种养模式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快速发展,探索虾稻共作对农业土地利用的影响,对于科学调控虾稻田发展、确保粮食和生态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虾稻共作模式发源地——湖北潜江市为研究区域,利用空间分析和破碎度指... 虾稻共作综合种养模式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快速发展,探索虾稻共作对农业土地利用的影响,对于科学调控虾稻田发展、确保粮食和生态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虾稻共作模式发源地——湖北潜江市为研究区域,利用空间分析和破碎度指数方法,分析虾稻共作模式快速推广下潜江市农业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近20年来,耕地时空格局变化过程是以园林办事处(主城区)为中心的建设用地向西至广华镇、南至杨市镇不断扩张,耕地转为新增建设用地达28.64 km2,约18.59 km2耕地转换为水域;(2)耕地格局呈现破碎化,主要由城市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扩张占用耕地,以及虾稻田快速发展后造成;(3)虾稻田主要由水田转换而来,部分旱地及水域也转换为虾稻田。虾稻田的不断扩张,特别是旱地和水域转换为虾稻田,一定程度上带来耕地破碎化。因此,在我国农业劳动力不足、农民收入不高和种地积极性不强等因素下,未来虾稻田种植模式对耕地利用具有较好的潜力和空间,但也需要重点关注虾稻共作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重点基于水田发展虾稻田种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耕地利用 时空变化 虾稻田 破碎度
原文传递
自然地理环境对民俗事象的影响
3
作者 方鹤楠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年第6期102-102,共1页
民俗事象是指民俗活动和民俗现象的总称,在民俗事象形成、发展过程中,不仅会受到政治、社会、经济、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可以表现在民俗事象形成的初始阶段,也可以贯穿在民俗事象发展的全过程。民... 民俗事象是指民俗活动和民俗现象的总称,在民俗事象形成、发展过程中,不仅会受到政治、社会、经济、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可以表现在民俗事象形成的初始阶段,也可以贯穿在民俗事象发展的全过程。民俗事象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反应了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具有良好的考究价值。基于民俗事象的考究价值,深入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民俗事象的影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环境 民俗事象 劳动人民 民俗现象 民俗活动 精神风貌 象形 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