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天然气工业进展、挑战及对策 被引量:13
1
作者 邹才能 林敏捷 +10 位作者 马锋 刘翰林 杨智 张国生 杨依超 关春晓 梁英波 王影 熊波 余平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8-435,共18页
天然气在21世纪中叶将迈入“鼎盛期”,“天然气时代”正在到来。回顾全球天然气工业历程,梳理美国页岩革命启示,总结中国天然气发展历史与成果进展,分析天然气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地位与挑战,提出当前和未来中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对... 天然气在21世纪中叶将迈入“鼎盛期”,“天然气时代”正在到来。回顾全球天然气工业历程,梳理美国页岩革命启示,总结中国天然气发展历史与成果进展,分析天然气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地位与挑战,提出当前和未来中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对策。中国天然气工业经历了起步、增长、跨越3个发展阶段,已成为世界第4大天然气生产国与第3大消费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取得重大成就,为储量产量规模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碳中和目标下,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天然气工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天然气低碳优势显著,“气电调峰”助力新能源发展;同时,开采难度与成本加大等问题更突出。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碳中和进程中,立足“统筹布局、科技创新;多能互补、多元融合;灵活高效、优化升级”,完善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速推动天然气工业发展:①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规划部署重点勘探开发领域,突破关键理论,强化技术攻关,持续支撑增储上产;②推进天然气绿色创新发展,突破新技术,拓展新领域,融合新能源;③优化天然气供需转型升级,加大管道气、液化天然气布局和地下储气库建设,建立储备体系,提升应急调节能力和天然气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助力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实现资源利用低碳化、能源消费清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天然气 页岩气 致密气 煤层气(煤岩气) 新能源 能源转型
下载PDF
世界能源转型革命与绿色智慧能源体系内涵及路径 被引量:19
2
作者 邹才能 马锋 +10 位作者 潘松圻 赵群 傅国友 张国生 杨依超 梁英波 林敏捷 王影 熊波 刘翰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3-647,共15页
能源体系转型的实质是“能源革命”。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资源主导”型能源体系发展至今,推动人类进步,但也引发能源危机与生态环境危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需求不相适应,亟待研究和发展碳中和背景下的新... 能源体系转型的实质是“能源革命”。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资源主导”型能源体系发展至今,推动人类进步,但也引发能源危机与生态环境危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需求不相适应,亟待研究和发展碳中和背景下的新型能源体系。在新能源、新电力、新储能“三新”为主体的“技术主导”绿色智慧能源新体系框架下,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代表的“超级能源盆地”理念将重塑未来能源勘探开发的理念与模式。鉴于世界能源的“六个不均”和中国“富煤、油气不足、新能源无限”资源禀赋,深入推进“中国能源革命”,坚持能源生产独立性、供给绿色性、储备安全性、消费高效性、管理智慧性、成本经济性的“六性原则”;强化“能源科技创新”,实施技术主导下的煤炭清洁化、稳油和增气、新能源提速、绿色与智慧“四大科创工程”;实现“能源转型”,加快绿色主导下的化石能源清洁化、新能源规模化、集中分布协同化、多能管理智慧化“四化发展”,推动中国能源结构“两个80%”互换,构建绿色智慧能源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新能源 能源革命 原始能源体系 古代能源体系 近代能源体系 现代能源体系 新型能源体系 绿色智慧能源体系 超级能源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基于不同添加物的酸奶挥发性物质含量比较
3
作者 万典慧 +3 位作者 李周 朱文碧 王俊斌 王海凤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0期194-199,共6页
本研究以自制原味酸奶、自制红枣酸奶、自制石斛酸奶和自制红枣石斛酸奶为材料,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四种酸奶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通过主成分分析(PCA)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相较于自... 本研究以自制原味酸奶、自制红枣酸奶、自制石斛酸奶和自制红枣石斛酸奶为材料,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四种酸奶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通过主成分分析(PCA)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相较于自制原味酸奶,添加了红枣或石斛的酸奶酮类物质含量更高,但酯类物质较少。相较于未添加石斛的酸奶,石斛酸奶和红枣石斛酸奶的酸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特别是己酸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未添加石斛的酸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贡献率较大的为酮类、胺类、酸类,第二主成分贡献率较大的为芳香类、烯烃类,结合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酮类和酸类对酸奶的风味和口感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添加物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前陆盆地形成与演化砂箱物理模拟启示--以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邓宾 何宇 +5 位作者 黄家强 罗强 杨荣军 张静 刘树根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1-415,共15页
通过砂箱物理模拟实验揭示冲断带-前陆盆地系统形成演化过程中,单一构造剥蚀、沉积作用和剥蚀-沉积耦合过程对其盆-山系统形成演化的控制影响作用,尤其聚焦于龙门山-川西前陆盆-山系统沿走向变化的构造剥蚀-沉积作用对其盆-山系统的控... 通过砂箱物理模拟实验揭示冲断带-前陆盆地系统形成演化过程中,单一构造剥蚀、沉积作用和剥蚀-沉积耦合过程对其盆-山系统形成演化的控制影响作用,尤其聚焦于龙门山-川西前陆盆-山系统沿走向变化的构造剥蚀-沉积作用对其盆-山系统的控制作用。单一构造剥蚀作用过程模拟揭示浅表剥蚀作用强度与冲断带楔形体楔长、楔高呈负相关性;构造剥蚀作用使冲断带后缘逆冲断层更加易于发生断层再活化与无序冲断,制约着冲断带前陆向扩展。浅表沉积作用导致楔形体前缘冲断层上覆物质加载、更易于发生断层闭锁,促使冲断带楔形体前陆向/前展式扩展生长。沿走向变化的剥蚀-沉积作用过程导致冲断带楔形体后缘深部层系剥蚀走向变化、断层产状变陡,前陆盆地中前陆向断层明显减小、其倾角减缓,且反向冲断作用加强(乃至导致主断层反向冲断),尤其走向差异性导致前陆盆地发育斜向断层。受控于龙门山冲断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晚三叠世以来走向差异性剥蚀-沉积作用,川西前陆盆地中南段发育晚白垩世—新生代再生前陆盆地,可能形成前陆盆地前缘斜向断层-龙泉山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蚀-沉积 楔形体 前陆盆地 砂箱模型 龙门山 四川盆地西部
下载PDF
Rock physics modeling of heterogeneous carbonatereservoirs: porosity estimation and hydrocarbon detection 被引量:7
5
作者 巴晶 +5 位作者 Carcione Jose 李劲松 唐刚 张兴阳 何新贞 欧阳华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14年第1期9-22,115,共15页
In heterogeneous natural gas reservoirs, gas is generally present as small patchlike pockets embedded in the water-saturated host matrix. This type of heterogeneity, also called "patchy saturation", causes s... In heterogeneous natural gas reservoirs, gas is generally present as small patchlike pockets embedded in the water-saturated host matrix. This type of heterogeneity, also called "patchy saturation", causes significant seismic velocity dispersion and attenuation.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 between seismic response and type of fluids, we designed a rock physics model for carbonates. First, we performed CT scanning and analysis of the fluid distribution in the partially saturated rocks. Then, we predicted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 between the wave response at different frequency ranges and the basic lithological properties and pore fluids. A rock physics template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in section analysis of pore structures and seismic inversion. This approach was applied to the limestone gas reservoirs of the right bank block of the Amu Darya River. Based on poststack wave impedance and prestack elastic parameter inversions, the seismic data were used to estimate rock porosity and gas saturation. The model resul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production regime of the w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PHYSICS modeling Biot-Rayleigh theory heterogeneity porosity saturation velocity dispersion gas RESERVOIR detection
下载PDF
频谱分解技术在断层与储层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劲松 +1 位作者 张研 徐光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54-959,1016+851,共6页
本文简述了应用短时傅里叶变换、连续小波变换和S变换进行频谱分解的原理,讨论了不同方法的适用条件;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盆地麦捷让油田碳酸盐岩礁滩相储层识别中,通过三种方法的对比,优选出S变换作为主要的应用算法;直接利用分频剖面... 本文简述了应用短时傅里叶变换、连续小波变换和S变换进行频谱分解的原理,讨论了不同方法的适用条件;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盆地麦捷让油田碳酸盐岩礁滩相储层识别中,通过三种方法的对比,优选出S变换作为主要的应用算法;直接利用分频剖面在研究区内同时进行了断层和溶蚀、裂缝储层的识别;通过三维振幅雕刻清晰地展示了研究区储层的分布形态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分解 碳酸盐岩 断层识别 储层识别
下载PDF
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表征与气藏检测——以阿姆河右岸灰岩气藏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劲松 +3 位作者 晏信飞 徐光成 金旭 徐斌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2-482,共11页
碳酸盐岩储集空间演化过程复杂、孔隙结构多样、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是影响碳酸盐岩非均质性的重要因素。以阿姆河右岸中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灰岩气藏为例,从孔隙结构的基础研究出发,对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进行了精细表征... 碳酸盐岩储集空间演化过程复杂、孔隙结构多样、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是影响碳酸盐岩非均质性的重要因素。以阿姆河右岸中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灰岩气藏为例,从孔隙结构的基础研究出发,对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进行了精细表征,并对气藏开展了精确预测:通过岩石镜下薄片对岩石成分、类型、面孔率等信息进行鉴定,证明该地区碳酸盐岩储层主要发育溶孔和裂缝两种类型孔隙结构;通过CT扫描得到岩石内部立体影像,统计孔隙分布与流体充填状态,证实了实际岩石中"水包气"的斑块状饱和状态,为岩石物理建模提供了依据;通过岩心实验测量得到岩石速度、密度、孔隙度等物理信息,根据多参数交会分析结果,优选纵波阻抗与纵横波速度比作为该地区流体检测的敏感参数;综合以上信息,选择基于双孔等效介质理论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结合地震数据制作岩石物理模板,预测了储层孔隙度与含气饱和度,预测结果与试气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孔隙结构 薄片鉴定 CT扫描 岩心实验测量 岩石物理反演
下载PDF
基于频谱分解的碳酸盐岩储层识别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研 +1 位作者 李劲松 徐光成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40-1446,共7页
频谱分解技术是将地震信号从时间域转换到频率域,分析频率对不同尺度地质体的振幅、相位响应特征的一项技术.频谱分解能够得到高于传统分辨率的解释结果,提高刻画储层分布的能力.本文详述了短时傅里叶变换、连续小波变换和S变换的数学... 频谱分解技术是将地震信号从时间域转换到频率域,分析频率对不同尺度地质体的振幅、相位响应特征的一项技术.频谱分解能够得到高于传统分辨率的解释结果,提高刻画储层分布的能力.本文详述了短时傅里叶变换、连续小波变换和S变换的数学原理及适用性:短时傅里叶变换使用固定时窗,不能根据信号的变化调整分辨率,只适合分析分段平稳或近似平稳的信号;连续小波变换使用移动的、尺度可变的小波作为时窗,具有多分辨率特点,但是实际中选择能反映信号特征的小波函数不易;S变换使用频率的倒数来调节时窗,具有多分辨率特征,对数据处理的适应性较强.将这三种方法分别应用于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区,利用靠近地震主频的35Hz分频剖面,分析了不同时窗大小的短时傅里叶变换效果,不同类型小波的连续小波变换效果,并对比了不同频谱分解算法对储层的描述精度.通过分析得出分频剖面比常规地震剖面更有利于储层识别,且S变换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分解 短时傅里叶变换 连续小波变换 S变换
下载PDF
高石梯—磨溪地区寒武系储层主控因素的地震地层学解释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劲松 +1 位作者 李文科 马晓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8-216,I0009,共10页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寒武系发育颗粒滩白云岩储层,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为了确定优质储层分布范围,通过地震地层学解释,利用钻井和地震资料将龙王庙组—洗象池群划分为4个四级层序,标定了4个海平面升降变化旋回;结合最大波...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寒武系发育颗粒滩白云岩储层,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为了确定优质储层分布范围,通过地震地层学解释,利用钻井和地震资料将龙王庙组—洗象池群划分为4个四级层序,标定了4个海平面升降变化旋回;结合最大波峰振幅属性和地层厚度,认为颗粒滩白云岩储层受海平面变化和古地貌的双重控制。其中,颗粒滩白云岩储集层发育受四级海平面下降期的控制,呈带状展布,优质储集层发育在层序上超位置附近,近岸古地貌微幅度变化进一步影响储集层物性,局部古地貌高部位储层物性更为优越。地震地层学解释可以确定颗粒滩白云岩优质储集层发育区,并将对下一步该区具备相似成藏条件的奥陶系储层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层学 四川盆地 高石梯-磨溪地区 寒武系龙王庙组 颗粒滩白云岩 优质储集层
下载PDF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下白垩统异常高压成因及模拟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一博 柳广弟 +2 位作者 钟佳倚 刘庆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402-2409,共8页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下白垩统普遍发育异常高压,综合利用试油、测井、黏土矿物转化等信息分析地层压实特征和异常高压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利用流体流动压实模型对压力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营尔凹陷纵向上可划分出常压带(<2.5 km)、浅...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下白垩统普遍发育异常高压,综合利用试油、测井、黏土矿物转化等信息分析地层压实特征和异常高压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利用流体流动压实模型对压力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营尔凹陷纵向上可划分出常压带(<2.5 km)、浅层超压带(2.5-3.2 km)、压力过渡带(3.2-3.6 km)和深层超压带(>3.6 km)共4个压力带,平面上以长沙岭为界具有南强北弱的超压特征;超压带普遍具有欠压实特征,晚期的快速沉降所导致的不均衡压实作用是形成超压的最主要原因,黏土矿物转化对超压带的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受有机质低丰度(w(TOC)<1.5%)的限制,生烃作用对超压的直接贡献较小;通过对比机械压实和化学压实不同模型的模拟结果发现,机械压实和化学压实的联合模型模拟的孔隙压力和孔隙演化史更加合理,说明不均衡压实和化学成岩的共同作用是形成营尔凹陷现今超压特征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尔凹陷 异常高压 成因机制 化学压实
下载PDF
阿姆河右岸麦捷让地区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检测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光成 巴晶 +3 位作者 李劲松 唐刚 王德华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07-1515,共9页
阿姆河右岸麦捷让地区碳酸盐岩气藏非均质性强,储层横向厚度变化大,前期研究多结合地震波场模拟进行储层预测,气藏流体检测工作较少,新钻井情况表明内部流体关系复杂,需要开展流体检测工作对气藏内部流体分布进行全面认识.本文从岩石物... 阿姆河右岸麦捷让地区碳酸盐岩气藏非均质性强,储层横向厚度变化大,前期研究多结合地震波场模拟进行储层预测,气藏流体检测工作较少,新钻井情况表明内部流体关系复杂,需要开展流体检测工作对气藏内部流体分布进行全面认识.本文从岩石物理模型入手,分析石灰岩纵横波速度、弹性参数与岩石基本性质之间的定量关系,寻找对流体敏感的弹性属性,认为纵横波速度比能较好地识别气水分布.通过测井弹性参数交会和流体替换,以实际资料验证岩石物理分析结果并选择气藏敏感参数,建立了适合本地区的气藏预测模版.利用叠前时间偏移得到的共反射点道集,开展三维叠前同时反演,利用反演结果进行了储层流体识别.预测结果与验证井吻合良好,且含气分布范围揭示了两个气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姆河 流体检测 岩石物理 碳酸盐岩 双孔介质
下载PDF
一种体现孔隙形态影响的四参数孔隙度反演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继亮 李宏兵 +4 位作者 李明 张研 李劲松 刘晓虹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6-586,共11页
传统的测井孔隙度反演方法在反演复杂孔隙形态地层的孔隙度时往往存在偏差。孔隙形态的影响可以利用等效介质模型体现,提出了一种四参数孔隙度反演方法,即,引入差分等效介质(Differential Effective Medium,DEM)模型,将孔隙度反演与孔... 传统的测井孔隙度反演方法在反演复杂孔隙形态地层的孔隙度时往往存在偏差。孔隙形态的影响可以利用等效介质模型体现,提出了一种四参数孔隙度反演方法,即,引入差分等效介质(Differential Effective Medium,DEM)模型,将孔隙度反演与孔隙形态的影响相结合,利用中子、密度、纵波时差和横波时差四个参数实现地层的孔隙度和孔隙纵横比的同步反演。首先利用中子、密度和纵波时差反演地层孔隙度初值,通过DEM模型求取孔隙纵横比初值;而后利用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体积密度信息同步反演声学孔隙度和孔隙纵横比;最后综合利用中子、密度、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数据,对地层孔隙度和孔隙纵横比进行同步反演。以西南某探区深层白云岩地层孔隙度反演为例,比较了不同孔隙度反演方法的效果,验证了四参数孔隙度反演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纵横比 孔隙度 差分等效模型 四参数孔隙度模型 同步反演
下载PDF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支持与管理机制创新探索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孟军 赵力民 +6 位作者 郭燕华 马锋 姜林 郭岩松 刘忠 董洪奎 《石油科技论坛》 2021年第3期87-93,共7页
"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作为16个重大专项之一,对于实施我国"深化东部、发展西部、加快海上、拓展海外"油气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油气重大专项管理秘书处作为油气专项直属技术支持机构,针对专项目... "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作为16个重大专项之一,对于实施我国"深化东部、发展西部、加快海上、拓展海外"油气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油气重大专项管理秘书处作为油气专项直属技术支持机构,针对专项目标定位层次高、实施管理幅度大、技术体系跨度大、成果转化效率低、资金投入规模大等特点,创新构建了"主体+外围"的技术支持体系构架及"条+块"结合的运行机制。探索形成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支持5方面主要经验:(1)立足大型骨干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探索"新型举国创新体制";(2)加快重大成果形成与转化,做好"项目与示范工程有机结合";(3)保障专项成果高质量、高水平及落地孵化,做好"产学研用"深度融合;(4)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与战略目标,做好"专项顶层设计和重大标志性成果实现";(5)"国家财政投入引领、企业投入为主体"双驱动,做到专项科研资金科学高效使用。这套适合油气开发专项特点的技术支持体系和管理办法,为确保专项顺利组织实施和总体战略目标按期完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技术支持体系 管理创新
下载PDF
PAMAM型树枝状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皮革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茶 李龙 +3 位作者 李易隆 庞正炼 易新斌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55-59,共5页
介绍了近年来PAMAM型树枝状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皮革工业上的应用,并对它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PAMAM型树枝状化合物 合成 皮革 应用
下载PDF
折射波静校正与层析静校正技术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30
15
作者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577-2584,共8页
对于任何一种类型的油气藏,构造都是十分重要的主控因素,而构造因素的影响往往与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静校正密切相关,因此,长波长静校正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折射波静校正与层析静校正是目前资料处理中常用的静校正技术.前者适合... 对于任何一种类型的油气藏,构造都是十分重要的主控因素,而构造因素的影响往往与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静校正密切相关,因此,长波长静校正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折射波静校正与层析静校正是目前资料处理中常用的静校正技术.前者适合近地表有稳定的折射层、表层速度和厚度纵横向变化不太剧烈的地区,并要预先给出风化层的速度;但是不能反映层内速度变化,不适合风化层速度变化剧烈或存在速度反转的地区.后者在算法上比前者复杂许多,适合地形起伏较大、近地表结构复杂、速度变化剧烈的地区,能够解决因速度横向剧烈变化和速度倒转引起的静校正问题;但是计算量大,计算时间长,存在多解性.日常工作中往往会认为层析静校正一定比折射波静校正效果好,其实不然.本文在归纳了这两种方法适用条件和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低山区和黄土塬区两种典型地表结构的实际资料进行了静校正处理.从模型和剖面对比上可以证明,并不是算法越复杂处理效果就越好,只有在满足算法适用条件的前提下才能充分体现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波静校正 层析静校正 近地表模型 风化层 初至波
下载PDF
川西北双鱼石地区栖霞组地震资料优化处理及裂缝预测技术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家强 +1 位作者 兰雪梅 刘军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8933-8942,共10页
川西北双鱼石地区栖霞组气藏勘探开发潜力大,是目前四川盆地加快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目前该地区已经进入开发阶段,面对勘探阶段的地震资料品质及裂缝预测结果尚不能满足开发的需求,需要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处理,提高资... 川西北双鱼石地区栖霞组气藏勘探开发潜力大,是目前四川盆地加快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目前该地区已经进入开发阶段,面对勘探阶段的地震资料品质及裂缝预测结果尚不能满足开发的需求,需要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处理,提高资料精度。将该区用于构造解释的叠后地震资料进行了解释性处理,通过扩散滤波和反射系数反演技术,去除了噪声并提高了分辨率,改善了地震资料的品质;通过多属性RGB(red-green-blue)融合技术定性预测了裂缝发育特征,利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和DFN(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离散建模技术量化预测了裂缝的密度、长度和发育方向。预测结果表明,双鱼石地区栖霞组裂缝总体为北东-南西向伴随断裂走向呈条带状展布,局部发育有北西-南东向的裂缝。北部山前带由于构造活动影响,裂缝发育密度高,南部裂缝发育密度稍低。地震预测结果与成像测井资料吻合,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滤波 反射系数反演 RGB融合 BP神经网络 DFN离散建模
下载PDF
端羟基树枝状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皮革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茶 李龙 +3 位作者 刘进京 李彦琴 易新斌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58,共6页
介绍了近年来端羟基树枝状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皮革行业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它的应用前景,对皮革工业的发展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端羟基树枝状聚合物 皮革工业 合成 应用
下载PDF
三嗪型树枝状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皮革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茶 李龙 +3 位作者 易新斌 李易隆 庞正炼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56-59,63,共5页
介绍了近年来三嗪型树枝状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应用,并展望了它在皮革领域上的研究与应用前景,旨在为制革化学品的发展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树枝状聚合物 三聚氯氰 皮革 应用前景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感受野的电力设备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锦霞 +2 位作者 赖晓翰 梅峰 王庆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72-1580,共9页
针对变电站电力设备覆冰、锈蚀、污秽等缺陷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感受野网络,其中结合注意力机制的自适应感受野模块可对多尺度特征进行有效融合。考虑到缺陷检测的小样本学习属性,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真实纹理的电力设备表面缺... 针对变电站电力设备覆冰、锈蚀、污秽等缺陷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感受野网络,其中结合注意力机制的自适应感受野模块可对多尺度特征进行有效融合。考虑到缺陷检测的小样本学习属性,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真实纹理的电力设备表面缺陷仿真数据合成方法。在仿真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对跨设备表面缺陷的检测精度较高,同时具有体积小、运算速度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缺陷检测 自适应感受野 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特征 仿真数据合成
下载PDF
浅谈中西方文化中“恭维语”的差异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骁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8年第10期155-157,共3页
恭维是人际交往中一种常见的礼貌的言语行为,本文从中西方在恭维的功能及对象、场合、应对上的相似点及其差别以及恭维所反映出的文化差异上来简单阐述跨文化交际之"恭维语"现象。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恭维 文化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