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氧磷酶1基因Gln192Arg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施佳军 张思仲 +7 位作者 马崔 唐牟尼 刘协和 王英成 韩海英 郭扬波 冯容妹 苗国栋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探讨对氧磷酶1(paraoxonase-1, PON1)基因Gln192Arg多态性与汉族散发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系。方法以165例散发AD患者和174例年龄匹配老年人为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用PCR-RFLP法检测PON1及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并进行关联分... 目的探讨对氧磷酶1(paraoxonase-1, PON1)基因Gln192Arg多态性与汉族散发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系。方法以165例散发AD患者和174例年龄匹配老年人为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用PCR-RFLP法检测PON1及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AD组与对照组PON1 基因Gln192Arg多态性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对象按ApoEε4携带状况分层后,各亚组之间基因多态性分布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ON1基因Gln192Arg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AD不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氧磷酶1 基因 Gln192Arg 多态性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抗抑郁药的七种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施佳军 《山东精神医学》 1999年第4期60-63,共4页
目前临床上有几十种抗抑郁药,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七类。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采用传统的作用机制。另外五类抗抑郁药分别是:(1)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阻滞剂(SSRIs);(2)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 目前临床上有几十种抗抑郁药,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七类。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采用传统的作用机制。另外五类抗抑郁药分别是:(1)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阻滞剂(SSRIs);(2)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阻滞剂(SNRI);(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 药理学 单胺假说 神经递质
下载PDF
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外显子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分析
3
作者 施佳军 赵振环 +5 位作者 邓河晃 郭扬波 冯容珠 戴俊平 阳琼 陆欣乔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23-24,28,共3页
目的:观察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dopamine β-hydroxylase gene,DBH)外显子2单核苷酸多态性G444A在广州地区汉族人中的分布,探讨其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以217例患者(家族性90例,散发127例)和109名健康人为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用... 目的:观察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dopamine β-hydroxylase gene,DBH)外显子2单核苷酸多态性G444A在广州地区汉族人中的分布,探讨其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以217例患者(家族性90例,散发127例)和109名健康人为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DBH基因G444A多态性。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中DBH等位基因A的频率分别为84.3%和82.1%。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DBH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家族史对患者基因型或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没有影响。结论: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DBH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外显子2与精神分裂症不具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Β羟化酶 精神分裂症 关联
下载PDF
Presenilin l基因研究进展
4
作者 施佳军 马崔 《四川精神卫生》 1999年第2期143-144,W001,共3页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Presenilin1 基因 结构 基因突变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和急性期反应蛋白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65
5
作者 范长河 谢光荣 +11 位作者 陈凤华 谢永标 苗国栋 殷青云 李婷 周亮 王达平 徐贵云 朱荣华 刘学军 施佳军 何卫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72-275,共4页
目的 探讨抑郁症是否伴有免疫激活的表现 ,抗抑郁药是否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 3 1例抑郁症病人治疗前后及 2 3例正常对照的血清白介素 6(IL 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结... 目的 探讨抑郁症是否伴有免疫激活的表现 ,抗抑郁药是否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 3 1例抑郁症病人治疗前后及 2 3例正常对照的血清白介素 6(IL 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结合珠蛋白 (Hp)和转铁蛋白 (Tf)水平。结果 抑郁症组血清Hp ,IL 6,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Tf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抑郁症组血清IL 6,TNFα水平均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总分及焦虑 /躯体化 ,绝望感因子分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而且IL 6水平与睡眠障碍 ,TNFα与阻滞因子分有显著正相关 ;血清Tf水平与日夜变化因子分显著相关。 5~ 6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 (TCA)和选择性 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治疗均使抑郁症组血清Hp、IL 6、TNFα和Tf水平恢复正常。结论 抑郁症伴有免疫激活的表现 ;血清IL 6,TNFα水平可能是反映抑郁症症状严重程度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免疫激活 细胞因子 急性期反应蛋白
下载PDF
鸡凝集素的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施佳军 赵呈裕 曾仲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0-24,共5页
鸡菌丝体浸取液依次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 CL-6B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00分子筛层析3个主要步骤纯化得到一种凝集素(Termitomyces albu-minosus lectin,简称TAL)。纯化的TAL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显示一条蛋白质着... 鸡菌丝体浸取液依次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 CL-6B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00分子筛层析3个主要步骤纯化得到一种凝集素(Termitomyces albu-minosus lectin,简称TAL)。纯化的TAL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显示一条蛋白质着色带。TAL的分子量为89.4kD,亚基分子量为38kD和51kD,提示TAL分子由两个不同亚基组成。TAL具有供血动物种属专一性,使Wistar大鼠红细胞凝集所需TAL最低的浓度为0.49μg/ml。糖抑制试验表明,鸡卵粘蛋白明显抑制TAL的凝血活性。TAL对热不稳定,60℃保温15min活力完全丧失。钙、镁或锰离子对TAL无激活作用。TAL不含不性糖,Glu和Asp含量较高,His和Met含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ZONG 凝集素 纯化 性质
下载PDF
Alzheimer病分子遗传学研究新进展
7
作者 施佳军 马崔 《中原精神医学学刊》 1999年第1期58-63,共6页
Alzhcimer病(AD)是一类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记忆减退、认知功能障碍和人格改变。依据发病年龄的不同,AD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早发性AD,起病年龄早于65岁;另一类为迟发性AD,起病年龄晚于65岁。
关键词 分子遗传学 进展 老年性痴呆
下载PDF
组织蛋白酶D基因C224T多态与散发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岩 施佳军 +6 位作者 张思仲 唐牟尼 韩海英 郭扬波 马崔 刘协和 李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0-194,共5页
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是一种细胞核内体/溶酶体内的门冬酰胺蛋白酶。它有可能通过剪切淀粉样前体蛋白参与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相关的神经退化。在以德国人为对象中的研究显示组织蛋白酶D基因(CTSD)C224T多态... 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是一种细胞核内体/溶酶体内的门冬酰胺蛋白酶。它有可能通过剪切淀粉样前体蛋白参与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相关的神经退化。在以德国人为对象中的研究显示组织蛋白酶D基因(CTSD)C224T多态与AD发病风险紧密相关。然而,此结果未能在另一些群体中得到重复。为此,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了 CTSD 基因 C224T 多态性和载脂蛋白 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在成都地区汉族老年人中的分布,探讨了 CTSD C224T多态与散发 AD的相关性。结果发现:CTSD 基因C224T多态分布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成都地区汉族人群中 CTSD 基因 C224T多态与散发AD不具有关联;但比值比的比较提示CTSD 等位基因T 和ApoEε4有弱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 D基因 散发 关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 成都地区 基因多态性 显著性差异 CTS 载脂蛋白 多态分布 汉族人群 等位基因 协同作用 细胞核 AD 老年人 相关性 神经
下载PDF
晚发阿尔茨海默病与早老素1基因及载脂蛋白E基因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马崔 施佳军 +4 位作者 李强 冯容妹 郭扬波 王达平 苗国栋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45-347,共3页
目的 对中国汉族人群中早老素 1(presenilin 1,PS1)基因 8号内含子多态性与晚发阿尔茨海默病 (AD)进行关联分析 ,探讨PS1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有无相互作用。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检测了 10 3... 目的 对中国汉族人群中早老素 1(presenilin 1,PS1)基因 8号内含子多态性与晚发阿尔茨海默病 (AD)进行关联分析 ,探讨PS1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有无相互作用。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检测了 10 3例晚发AD患者和 98例正常老年人中PS1与ApoE基因多态性 ,并对AD与PS1和ApoE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 ①在晚发AD患者中 ,PS1等位基因 1和 1/1基因型频率显著升高 (Z =2 0 9,2 80 ,P <0 0 5 ) ,而等位基因 2的频率显著降低 (Z =2 0 9,P <0 0 5 )。②晚发AD患者与PS1等位基因 1呈正相关 (RR =1.5 8,χ2 =5 .11,P <0 0 5 ) ,与PS1等位基因2呈负相关 (RR =0 .63 ,χ2 =5 .11,P <0 0 5 ) ;晚发AD患者与PS 1/1基因型呈正相关 (RR =2 .43 ,χ2 =7 5 7,P <0 0 1) ,与 1/2及2 /2基因型无明显关联。③晚发AD与ApoEε3 /ε4基因型和等位基因ε4呈正相关 (RR =2 .95 ,χ2 =8 18;RR =3 .13 ,χ2 =13 .0 ,P均小于 0 0 1)。结论 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PS1和ApoE基因多态性与晚发AD之间有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老素1基因 载脂蛋白E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治疗Alzheimer病潜在药物的风险
10
作者 施佳军 《中原精神医学学刊》 1999年第4期252-252,共1页
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的Mark Fortini警告说,一类正在开发的治疗Alzheimer病(AD)的新药——早老素抑制剂,可能对身体产生“不幸的影响”。研究人员认为,早老素通过影响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加工而导致AD,抑制早老素的同时也可能干扰... 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的Mark Fortini警告说,一类正在开发的治疗Alzheimer病(AD)的新药——早老素抑制剂,可能对身体产生“不幸的影响”。研究人员认为,早老素通过影响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加工而导致AD,抑制早老素的同时也可能干扰血细胞生成及生长发育的其它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药物疗法 早志素抑制剂 药物筛选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亲属的事件相关电位及分子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强 孙学礼 +6 位作者 马晓红 施佳军 姚静 王英成 舒放 刘协和 李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9-230,共2页
目的 探讨P30 0 是否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遗传标记。方法 对 4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 83名父母和 12 0名正常人进行视觉P30 0 的检查 ;探索患者组和亲属组的COMT 15 8(Met/Val)基因频率与P30 0 的改变有无相关性。结果 ①患者组P3... 目的 探讨P30 0 是否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遗传标记。方法 对 4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 83名父母和 12 0名正常人进行视觉P30 0 的检查 ;探索患者组和亲属组的COMT 15 8(Met/Val)基因频率与P30 0 的改变有无相关性。结果 ①患者组P30 0 的潜伏期和波幅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和P <0 0 2 ) ;②与对照组比较 ,亲属组P30 0 的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 ,但结果不具显著性 (P <0 15和P <0 2 7) ;③未发现P30 0 与COMT 15 8(Met/Val)基因多态性之间相关联。结论 研究发现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视觉P30 0 潜伏期延长、波幅减低 ;但未能发现P30 0 作为遗传标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00 精神分裂症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执着研究P物质终得回报
12
作者 施佳军 《中原精神医学学刊》 1999年第3期191-192,共2页
神经肽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类小分子肽类神经递质。在本世纪下半叶,神经肽研究取得了许多喜人的发现(见附录大事记)。但是几乎没有应用于临床,所以仍然有人怀疑神经肽研究的临床意义。而且一些神经科学家认为许多高等动物的神经肽与作为... 神经肽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类小分子肽类神经递质。在本世纪下半叶,神经肽研究取得了许多喜人的发现(见附录大事记)。但是几乎没有应用于临床,所以仍然有人怀疑神经肽研究的临床意义。而且一些神经科学家认为许多高等动物的神经肽与作为多类药物作用靶的小分子神经递质系统比较而言是失去意义的多余的信号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NK 拮抗剂
下载PDF
药物治疗“个体化”将可能实现
13
作者 施佳军 《中原精神医学学刊》 1998年第4期253-253,共1页
在98’国际生物会议上专家们指出,如果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进展顺利,医生们将很快实行在开处方前给病人作遗传学检查。他们指出,通过这种检查可以提前发现病人将对特殊药物起什么反应,从而使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自然·... 在98’国际生物会议上专家们指出,如果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进展顺利,医生们将很快实行在开处方前给病人作遗传学检查。他们指出,通过这种检查可以提前发现病人将对特殊药物起什么反应,从而使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自然·生物技术》主编Andrew Marshall认为,当前药物投放是使用平均剂量”。但是病人病情往往是不一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疗法 个体法 治疗
下载PDF
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G444A多态性可能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迟发性运动障碍关联(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施佳军 范长河 +5 位作者 邓河晃 郭扬波 冯容妹 韩海英 阳琼 马崔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2-35,共4页
目的:观察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有或无迟发性运动障碍(TD)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多巴胺β羟化酶 基因(dopamineβ hydroxylasegene,DBH)外显子2单核苷酸多态性G444A的分布,并探讨该多态与迟发性运动 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以196例慢性精神分... 目的:观察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有或无迟发性运动障碍(TD)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多巴胺β羟化酶 基因(dopamineβ hydroxylasegene,DBH)外显子2单核苷酸多态性G444A的分布,并探讨该多态与迟发性运动 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以19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7例伴TD,129例不伴TD)为对象进行病例 对照研 究。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DBH基因G444A多态性。结果:TD组等位基因DBH 444G频率显著高于非TD组(χ2=12.71,P<0.001),TD组GG及GA基因型频率也显著高于非TD组(P均< 0.05)。结论:DBH基因G444A多态性可能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TD的发生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Β羟化酶 精神分裂症 迟发性运动障碍 药物遗传学
下载PDF
多巴胺D3受体基因Ser-9-Gly多态性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振环 施佳军 +7 位作者 戴俊平 黄煜坤 邝如意 韩海英 麦桂英 阳琼 李? 陆欣乔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63-165,共3页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与多巴胺 D3受体基因 ( dopamine D3receptor gene,DRD3) Ser-9-Gly多态性是否关联。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 1 2 3例家族史阴性、1 1 3例家族史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 6 8例家族史阴性患者父母和 4 ...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与多巴胺 D3受体基因 ( dopamine D3receptor gene,DRD3) Ser-9-Gly多态性是否关联。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 1 2 3例家族史阴性、1 1 3例家族史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 6 8例家族史阴性患者父母和 4 7例正常老年人中多巴胺 D3受体基因 Ser-9-Gly多态性 ,并对多巴胺 D3受体基因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与精神分裂症进行了相关分析 ,DRD3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别及家族史均无关联 ( P>0 .0 5 )。提示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DRD3基因 Ser-9-Gly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没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D3受体基因 精神分裂症 遗传学
下载PDF
广州市阿尔茨海默病人及正常老人丁酰胆碱酯酶基因K变异对照研究
16
作者 邓河晃 施佳军 +7 位作者 郭扬波 冯容妹 马崔 阳琼 苗国栋 温全球 陈建平 陆欣乔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 观察丁酰胆碱酯酶基因 (BCHE)K变异在广州地区汉族老年人中的分布 ,探讨其与晚发阿尔茨海默病 (AD)的关联性。方法 以 10 6例晚发AD患者和 133名健康老年人为对象进行病例 对照研究。采用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反应法 (AS PCR)分... 目的 观察丁酰胆碱酯酶基因 (BCHE)K变异在广州地区汉族老年人中的分布 ,探讨其与晚发阿尔茨海默病 (AD)的关联性。方法 以 10 6例晚发AD患者和 133名健康老年人为对象进行病例 对照研究。采用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反应法 (AS PCR)分析BCHE基因K型多态性。结果 晚发AD患者和正常老年人中 ,正常等位基因 1的频率分别为 93 4 0 %和 93 6 1% ,K变异等位基因 2的频率分别为 6 6 0 %和 6 39% ;晚发AD患者和正常老年人之间BCHE基因K多态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样本采用载脂蛋白Eε4基因 (APOEε4 )分层后 ,AD组与对照组BCHE基因K变异频率仍然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BEHE K变异在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与晚发AD不存在关联 ,提示该多态性不是晚发AD的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阿尔茨海默病 丁酰胆碱酯酶 载脂蛋白E 关联
下载PDF
多巴胺D3受体基因Ser-9-Gly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研究
17
作者 施佳军 马崔 +5 位作者 郭扬波 苗国栋 冯容妹 沐楠 阳琼 王达平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3-24,33,共3页
目的观察多巴胺D3受体基因(dopamineD3receptor gene,DRD3)Ser-9-Gly多态性在广州地区汉族老年人中的分布,探讨其与晚发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相关性。方... 目的观察多巴胺D3受体基因(dopamineD3receptor gene,DRD3)Ser-9-Gly多态性在广州地区汉族老年人中的分布,探讨其与晚发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相关性。方法以107例晚发AD患者和146名健康老年人为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DRD3基固Ser-9-Gly多态性。结果晚发AD患者和正常老年人中DRD3等位基因1的频率均为77%,等位基因2的频率均为23%;A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1/1纯合体分别为59%和58%,2/2纯合体均为5%;晚发AD患者和健康老年人之间DRD3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与晚发AD无关联。结论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与晚发AD不具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D3受体基因 阿尔茨海默病 遗传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基因C766T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氏病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莹 孙岩 +1 位作者 施佳军 张思仲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3-398,共6页
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基因(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1 gene,LRP-1)第三外显子C766T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风险的关系。通过检索Medline... 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基因(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1 gene,LRP-1)第三外显子C766T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风险的关系。通过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OBM),纳入内容涉及LRP-1基因C766T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和(或)等位基因频率的独立病例对照研究。各文献满足研究方法相似,有综合的统计指标。研究年限为1997-2004年。语种不限。应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AD组3764例和对照组3647例研究对象中,分别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做合并统计。各研究之间有显著的异质性,P〈0.01,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合并结果。总体效应检验未发现CC基因型频率在病例对照之间统计学上的差异(Z=1.74,P=0.08,OR=1.17,95%CI:0.98-1.39),C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对照之间也未发现差异(Z=1.31,P=0.19,OR=1.11,95%CI.0.95—1.31)。Meta分析结果提示,LRP-1基因C766T多态性不是AD的主要风险因子,但尚不能完全排除其可能在AD发病中具有微弱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氏病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基因 多态性Meta分析
下载PDF
精神药理遗传学的挑战
19
作者 施佳军 苗国栋 《广东药学》 2001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精神药理遗传学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 药物代谢酶 受体药理学 MAOA启动子
下载PDF
利用新型分子工具可能研制出一类新药
20
作者 施佳军 《广东药学》 2000年第1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新药研制 分子工具 TAT ANTENNAPEDI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