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多孔钛金属支架的数字化设计及分析
1
作者 杨伽捷 刘合飞 +4 位作者 施晓健 沈美华 秦超 沈灵杰 施凯兵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79-85,89,共8页
目的设计3D打印多孔钛金属支架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找出满足大孔径和高抗压强度的结构设计方案。方法利用计算机Autodesk Inventor软件,设计15种不同孔隙结构的单元钛合金支架模型(5种类型单元体结构,分别为仿钻石-60°、仿钻石-90... 目的设计3D打印多孔钛金属支架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找出满足大孔径和高抗压强度的结构设计方案。方法利用计算机Autodesk Inventor软件,设计15种不同孔隙结构的单元钛合金支架模型(5种类型单元体结构,分别为仿钻石-60°、仿钻石-90°、仿钻石-120°、正四面体和正六面体,每种类型单元体结构各有3种孔径,分别为400、600、800μm)及其15种圆柱体模型(直径20 mm、高度20 mm),通过Autodesk Inventor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简单模拟膝关节处受力类型及大小,转化成Mises等效应力、安全系数及形变位移的比较,分析数据,筛选出大孔径、高抗压强度的设计模型。结果5种不同孔隙结构的单元结构模型在安全状态下,正向受力时,除正四面体外随孔径增大而最大受力减小;侧向受力时,各单元结构随孔径增大而最大受力减小;扭转受力时,仿钻石-60°和正四面体结构体随孔径增大而最大受力减小,仿钻石-90°结构体随孔径增大而最大受力增大,而仿钻石-120°和正六面体单元结构随孔径增大基本上无变化。在3种受力条件下,所有单元结构随孔径增大而形变位移增大。5种不同单元结构圆柱体模型分别在3种受力时,孔径越大,形变位移越大,Mises等效应力越大,安全系数变化同Mises等效应力相反。综合抗压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正六面体>正四面体>仿钻石-120°>仿钻石-90°>仿钻石-60°,并且每种类型圆柱体模型中孔径越小,抗压强度越大。结论孔径大小和孔隙形态是影响支架抗压强度的重要因素。随着孔径(400、600、800μm)的增大,各结构的强度均有所降低。正六面体、正四面体和仿钻石-120°结构模型能够满足大孔径和高抗压强度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钛金属支架 抗压强度 Mises等效应力 形变位移
下载PDF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感觉功能随访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施凯兵 周振宇 +3 位作者 刘璠 沈美华 施晓健 沈灵杰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第3期210-213,共4页
背景:目前临床对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研究报道较多,随访着重在皮瓣的成活、外形质地、手指屈伸活动等方面,缺少对感觉恢复的系统测定。目的:观察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感觉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 背景:目前临床对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研究报道较多,随访着重在皮瓣的成活、外形质地、手指屈伸活动等方面,缺少对感觉恢复的系统测定。目的:观察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感觉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采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的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患者22例,其中6例采用皮瓣内的掌背神经和指固有神经缝合。术后1、3、6、9、12、18、24个月随访患者深压痛觉、单丝触觉、两点辨别觉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止血带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0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远端少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后愈合。随访时间24~30个月,平均(24.5±0.3)个月。术后1个月22例患者深压痛觉均恢复;末次随访感觉恢复评价达S3:3例,S2:18例,S1:1例,末次随访两点辨别觉测定均大于20mm。随访患者中最长一例随访30个月,末次随访感觉测定S3,两点辨别觉测定大于20mm。该例患者感觉恢复在术后18个月以后基本无变化。结论: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深压痛觉在术后1个月就能恢复;感觉恢复能达到S3,达S3+困难;无法恢复两点辨别觉。对一些特殊行业、对指掌侧感觉要求较高的手指掌侧缺损患者慎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软组织缺损 掌背动脉 逆行岛状皮瓣 感觉恢复
下载PDF
经旋前方肌插入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施凯兵 张红 +3 位作者 施海峰 陈晔 施晓健 沈美华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第12期914-917,共4页
背景: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已是临床常用方式,术中保留旋前方肌对能否改善桡骨远端骨折的预后存在争议。目的:探讨经旋前方肌插入锁定接骨板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行桡骨远端... 背景: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已是临床常用方式,术中保留旋前方肌对能否改善桡骨远端骨折的预后存在争议。目的:探讨经旋前方肌插入锁定接骨板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行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掌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共84例(男30例,女54例)。经旋前方肌插入锁定接骨板治疗的患者76例,中途因关节面或骨折断端显露不满意而改部分切开旋前方肌治疗8例(计入总例数84例)。通过手术时间,术中复位指标(桡骨高度、关节面、掌倾角、尺偏角),术后疼痛时间及程度,骨折愈合时间,前臂旋转功能,腕关节功能等指标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止血带下顺利完成手术,78例(不切开旋前方肌72例,部分切开6例)患者获得8~24个月随访,平均13个月左右。手术时间38~72 min,平均50 min;术后累计疼痛时间约18.5 h;疼痛程度(WHO 5级分度)0度10例,1度68例,2度6例;术后次日X线检查示,桡骨掌倾角8°~14°,平均11°,尺偏角16°~22°,平均21.8°,桡骨高度8~13 mm,平均11 mm,关节面完全恢复81例,3例关节面有台阶,台阶<2 mm;临床骨折愈合时间6.8~12周,平均约7.9周;术后8个月前臂旋转功能测定为旋前50°~60°,平均57.8°,旋后78°~88°,平均84.5°。末次随访时患者骨折均愈合,无大鱼际部位麻木,无手指屈曲受限,拇指背伸活动受限2例,骨折复位轻度丢失3例。根据Dienst标准评分评价疗效,优66,良12,可6,优良率为94%。结论:经旋前方肌插入锁定接骨板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并在术后功能恢复方面存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旋前方肌 锁定接骨板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与球囊扩张后突成形术治疗无神经症状Kummell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施凯兵 陈晔 +1 位作者 徐辉 施晓健 《交通医学》 2017年第5期448-449,452,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球囊扩张后突成形术对Kummell病的疗效。方法:23例无神经症状胸腰椎Kummell病老年患者,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10例,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13例,比较两种方法手术前后患者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球囊扩张后突成形术对Kummell病的疗效。方法:23例无神经症状胸腰椎Kummell病老年患者,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10例,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13例,比较两种方法手术前后患者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高度、Cobb角、手术时间和骨水泥注入量。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13~23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患者术后腰背痛和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VAS评分和ODI评分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天两组疼痛及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后突成形组疼痛及功能改善优于椎体成形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成形组术后椎体高度及Cobb角与治疗前比较未得到有效恢复,后突成形术组术后椎体高度及Cobb角明显恢复,末次随访时椎体高度及Cobb角仍得到有效维持,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和球囊扩张后突成形术都是治疗胸腰椎Kummell病的有效方法,后突成形术能更好地维持病椎高度和Cobb角,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mmell病 球囊扩张后突成形术 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微创克氏针撬拨复位固定移位跟骨骨折64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施晓健 高峰 +1 位作者 陆建华 施凯兵 《交通医学》 2008年第6期701-702,共2页
目的:探讨克氏针微创撬拨复位固定治疗移位跟骨骨折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克氏针经皮撬拨复位,结合短腿石膏固定治疗移位跟骨骨折64例(68足),评价术中和愈合后的复位率及临床效果。结果:68足Bohler角复位率术中89.7%,Sanders II型... 目的:探讨克氏针微创撬拨复位固定治疗移位跟骨骨折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克氏针经皮撬拨复位,结合短腿石膏固定治疗移位跟骨骨折64例(68足),评价术中和愈合后的复位率及临床效果。结果:68足Bohler角复位率术中89.7%,Sanders II型95.5%、III型91.2%、IV型75.0%;骨折愈合后复位率73.5%,SandersII型81.8%、III型76.5%、IV型50.0%;临床疗效Maryland评分优良率为67.6%,Sanders II型77.3%、III型70.6%、IV型41.7%;远期创伤性距下关节炎并发症发生率11.8%。结论:微创克氏针撬拨复位固定Sanders II、III型移位跟骨骨折经济、安全,术中解剖复位和牢靠固定是手术成功和避免距下创伤性关节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移位 微创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血小板裂解液联合骨髓干细胞治疗对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TRAF6、Gal-3 mRNA及蛋白的影响
6
作者 施凯兵 张小飞 +1 位作者 周振宇 龚佩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3期1356-1359,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裂解液联合骨髓干细胞治疗对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Gal-3 mRNA及蛋白的影响。方法60只5~6周龄Sprague Dawley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RA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各20只。对照组... 目的探讨血小板裂解液联合骨髓干细胞治疗对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Gal-3 mRNA及蛋白的影响。方法60只5~6周龄Sprague Dawley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RA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各20只。对照组仅用0.9%氯化钠溶液处理作为实验对照,RA组采用胶原诱导建立大鼠RA模型,联合治疗组在RA大鼠的基础上在关节腔施用300μL的血小板裂解液,每周3次,并在大鼠尾静脉移植1×10^(7)个骨间充质干细胞(BMSCs),每周1次,持续5周。通过蛋白印迹分析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TRAF6、Gal-3蛋白和破骨细胞生成相关蛋白的表达。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TRAF6、Gal-3以及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mRNA表达。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分析对大鼠膝关节炎症指数进行分析。通过显微CT图像对大鼠膝关节骨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第1周,RA组炎症指数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与联合治疗组炎症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周、第5周,RA组炎症指数较对照组升高,联合治疗组炎症指数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RA组TRAF6、Gal-3蛋白和mRNA表达、Tb.Sp值、OSCAR和TRAP蛋白表达以及TNF-α、IL-6、IL-8、COX2和MMP-13的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Tb.Th和Tb.N值以及OSX和CoL1A1蛋白表达较则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RA组相比,联合治疗组以上指标变化趋势均与上述相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裂解液联合骨髓干细胞治疗可下调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中TRAF6、Gal-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改善RA大鼠关节炎症和骨损伤,TRAF6和Gal-3可作为RA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类风湿关节炎 血小板裂解液 骨髓干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 GAL-3
下载PDF
吻合神经的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掌侧缺损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施凯兵 周振宇 +2 位作者 施晓健 沈美华 沈灵杰 《交通医学》 2020年第4期359-361,共3页
目的:观察吻合神经的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16例,采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并吻合神经,皮瓣切取面积1.8 cm×2.5 cm^2.5 cm×5.5 cm。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 目的:观察吻合神经的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16例,采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并吻合神经,皮瓣切取面积1.8 cm×2.5 cm^2.5 cm×5.5 cm。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皮瓣外形、血液循环、深压痛觉、单丝触觉及两点辨别觉(2-PD),末次随访时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4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长段缺损涉及末节指腹患者皮瓣远端少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后愈合。15例患者获得随访,皮瓣外形良好,无臃肿,无萎缩,血液循环充分,皮瓣色泽、温度正常。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标准(S0-S4)术后3个月深压痛觉均恢复,感觉恢复达S213例,S12例;术后9个月感觉恢复达S3+4例,S311例;末次随访感觉达S3+5例,S310例,皮瓣两点分辨觉为6~18 mm。末次随访时手部功能评定为优9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吻合神经的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皮瓣外形好,色泽温度正常,成活可靠,解剖切取方便,切取长度长,皮瓣感觉恢复接近正常,是手部软组织缺损尤其是掌侧长段缺损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软组织缺损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吻合神经 感觉功能 二点辨别觉
下载PDF
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下骨折17例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施凯兵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2308-2309,共2页
目的:观察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人股骨粗隆下骨折17例,所有患者均在牵引床上,闭合复位经皮穿钉14例,切开复位3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5周,按改良Harris评分系统评定:优9例,良6例... 目的:观察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人股骨粗隆下骨折17例,所有患者均在牵引床上,闭合复位经皮穿钉14例,切开复位3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5周,按改良Harris评分系统评定:优9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8.2%。结论:采用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下骨折具有固定牢靠、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特点,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 股骨粗隆下骨折
下载PDF
数字化重建跟骨骨折及术前虚拟设计、模拟 被引量:2
9
作者 沈美华 成钢 +3 位作者 施凯兵 施晓健 陈晔 张红 《中国数字医学》 2017年第1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重建跟骨骨折及骨折内固定术前虚拟设计、模拟。方法:利用跟骨骨折患侧与健侧足踝部CT扫描数据,应用Mimics17.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重建出双侧跟骨三维数字化模型,并进行相关测量。通过镜像原理,将患侧与健侧跟骨进行对比... 目的:探讨数字化重建跟骨骨折及骨折内固定术前虚拟设计、模拟。方法:利用跟骨骨折患侧与健侧足踝部CT扫描数据,应用Mimics17.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重建出双侧跟骨三维数字化模型,并进行相关测量。通过镜像原理,将患侧与健侧跟骨进行对比、拟合,并进行虚拟内固定手术设计。结果:成功展示了跟骨骨折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在个人计算机上通过复位、拟合、内固定等手术设计,指导临床手术操作。结论:数字化虚拟重建技术直观、立体地展示骨折的形态,弥补术区切口显露不足,提高复位精度,优化手术设计,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CT 三维重建 跟骨骨折
下载PDF
跗骨窦切口联合个性化手术导板在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沈美华 施凯兵 +3 位作者 施晓健 张红 沈灵杰 杨伽捷 《中国数字医学》 2018年第6期76-78,89,共4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联合个性化手术导板在跟骨骨折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术前分别对患者行跟骨CT扫描,跗骨窦切口组通过传统经验,复位关节,固定跟骨。数字骨科组在跗骨窦切口的基础上,预先设计并打印手...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联合个性化手术导板在跟骨骨折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术前分别对患者行跟骨CT扫描,跗骨窦切口组通过传统经验,复位关节,固定跟骨。数字骨科组在跗骨窦切口的基础上,预先设计并打印手术导板,术中根据导管的位置置入空心螺钉,再在跗骨窦切口内置入已选定的钢板。结果:数字骨科组的术中X线透视次数和手术时间均少于跗骨窦切口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Gissane角和Bohler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骨科组术后AOFAS评分优良率优于跗骨窦切口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跗骨窦切口联合个性化手术导板在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术前判断、临床诊治方式的选择等方面提供了更为精准的解剖学及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3D打印 三维重建 跟骨骨折
下载PDF
带蒂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术中的应变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美华 杨伽捷 +2 位作者 施凯兵 沈灵杰 施晓健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1年第1期34-36,39,共4页
目的探讨带蒂跗外侧动脉皮瓣转位失误原因及应变策略。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例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在带蒂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过程中,出现血运不良时采取的三种应变策略。结果术后5例均获得6~24个月随访。5例皮瓣及... 目的探讨带蒂跗外侧动脉皮瓣转位失误原因及应变策略。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例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在带蒂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过程中,出现血运不良时采取的三种应变策略。结果术后5例均获得6~24个月随访。5例皮瓣及植皮全部成活,伤口无感染,所有患者均能正常行走,皮瓣质地、弹性良好,外观无明显臃肿,皮肤轻度色素沉着,无磨损及破溃。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缜密设计是皮瓣移植成功的前提。术中出现异常情况时,要沉着冷静,另辟蹊径,寻找可行性方案为皮瓣成活赢得一线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岛状皮瓣 治疗
下载PDF
指动脉背侧穿支组织瓣重建甲床
12
作者 沈美华 施凯兵 +1 位作者 施晓健 张红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7年第4期441-443,共3页
目的 探讨指动脉背侧穿支组织瓣重建甲床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入院的患者16例17指,其中甲床缺损Ⅱ度4指,Ⅲ度13指.采用同指逆行指动脉背侧穿支组织瓣修复甲床.结果 16例17指组织瓣全部成活,2指创面渗出,经换药愈合,其余... 目的 探讨指动脉背侧穿支组织瓣重建甲床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入院的患者16例17指,其中甲床缺损Ⅱ度4指,Ⅲ度13指.采用同指逆行指动脉背侧穿支组织瓣修复甲床.结果 16例17指组织瓣全部成活,2指创面渗出,经换药愈合,其余创面愈合良好.根据指甲再生疗效评判标准,优9指,良5指,可2指,差1指,优良率82.3%.结论 指动脉背侧穿支组织瓣是甲床缺损良好的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甲床 组织缺损
下载PDF
3种固定方式治疗尺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比较
13
作者 沈美华 施凯兵 +3 位作者 陈晔 沈灵杰 杨伽捷 施晓健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6期522-525,共4页
目的:探讨3种固定方式治疗尺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海门医院2015年12月—2019年8月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8例,根据尺骨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双钢板组(A组)采用桡骨掌侧钢板+尺骨远端背侧微型钢板固定;钢板+克... 目的:探讨3种固定方式治疗尺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海门医院2015年12月—2019年8月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8例,根据尺骨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双钢板组(A组)采用桡骨掌侧钢板+尺骨远端背侧微型钢板固定;钢板+克氏针组(B组)采用桡骨掌侧锁定钢板固定,尺骨头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的方法予固定;钢板+石膏托组(C组)采用桡骨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桡骨,背侧石膏托固定尺桡骨远端骨折。结果:48例患者随访6~48个月,平均23个月。3组患者腕关节运动度、桡骨高度、掌倾角、关节台阶、Gartland-Werley及Mayo腕关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例残留轻微疼痛及腕关节握力减弱;3组患者尺骨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术后并发症:A组腕尺侧疼痛1例,去除钢板后症状缓解;B组针眼感染2例,尺骨畸形愈合1例;C组尺骨尺偏畸形1例,残留下尺桡关节不稳1例。结论:3种固定方式治疗尺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相当,尺骨头骨折建议采用石膏托固定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桡骨远端骨折 锁定钢板 克氏针
下载PDF
神经外膜小间隙缝合联合脱细胞基质周围神经修复膜包裹修复正中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沈美华 杨伽捷 +5 位作者 施晓健 秦超 施凯兵 沈灵杰 刘合飞 江起庭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262-268,共7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膜小间隙缝合联合脱细胞基质周围神经修复膜包裹修复正中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1年4月—2022年10月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腕掌侧开放性正中神经损伤患者62例,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18~65(... 目的探讨神经外膜小间隙缝合联合脱细胞基质周围神经修复膜包裹修复正中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1年4月—2022年10月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腕掌侧开放性正中神经损伤患者62例,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18~65(47.6±10.9)岁,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实验组在神经外膜小间隙缝合后,吻合部位以脱细胞基质周围神经修复膜包裹固定,对照组在神经外膜小间隙缝合后,吻合部位旷置。观察指标:(1)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基线资料,(2)比较2组伤口愈合情况,以及有无感染、排异反应等围手术期并发症,(3)术后3、6个月通过塞姆斯塞温斯坦单丝(SWM)测验、两点辨别觉(2PD)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正中神经感觉功能恢复情况,(4)术后3、6个月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正中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正中神经运动功能恢复情况,(5)术后3、6个月比较2组患者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1)2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2周伤口愈合良好,均未出现炎症、感染等并发症情况。(3)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SWM、2PD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6个月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64、-2.43,P值均<0.05)。组内比较,2组术后6个月均优于术后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_(SWM)=-4.36、-3.46,Z_(2PD)=-3.60、-2.65,P值均<0.05)。术后6个月正中神经感觉功能比较,实验组优良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68.75%(22/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6,P=0.014)。(4)术后3个月2组患者正中神经运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P=0.01)。组内比较,2组术后6个月均优于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5、13.85,P值均<0.001)。术后6个月,正中神经运动功能实验组优良率90.00%(27/30),对照组65.63%(21/3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P=0.022)。(5)术后3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MNCV、SNC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6个月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5.13,P值均<0.001)。组内比较,2组术后6个月均优于术后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MNCV=15.01、11.67,tSNCV=17.41、15.57,P值均<0.001)。结论对于腕侧开放性正中神经损伤的患者,在神经外膜小间隙缝合的基础上,吻合口包裹脱细胞基质周围神经修复膜,术后正中神经感觉、运动及协调功能恢复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正中神经 神经修复膜 脱细胞基质 神经修复
原文传递
骨皮质剥脱术与自体植骨术治疗四肢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效果比较分析
15
作者 施凯兵 沈灵杰 +1 位作者 姜新峰 周振宇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22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在四肢骨干骨折不愈合治疗过程中,展开骨皮质剥脱术与自体植骨术的价值,并分析各个方案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及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70例四肢骨于骨折不愈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号单双数分组后... 目的:探讨在四肢骨干骨折不愈合治疗过程中,展开骨皮质剥脱术与自体植骨术的价值,并分析各个方案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及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70例四肢骨于骨折不愈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号单双数分组后每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实施骨皮质剥脱术,对照组实施自体植骨术,2组同时结合锁定接骨板固定,术后对2组愈合效果进行评估,手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进行记录,康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效果为97.14%,对照组患者的愈合效果为80.00%,观察组有更好的愈合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在住院、骨折愈合方面消耗的时间比对照组短,数据比较有显著性(P<0.05);2组患者主要并发症包括感染、骨折不愈合,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分析有差距(P<0.05);实施治疗前2组的关节活动度、肌力数据差距很小,没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再次针对以上指标进行评估,得出的结果是2组的数据均有很大的变化,均增长,并且实施治疗后,观察组记录的数据结果,较对照组记录结果明显升高,具备差异性(P<0.05)。结论:在四肢骨干骨折不愈合治疗中,展开骨皮质剥脱术可明显改善其预后效果,缩短患者康复所需时间,并提高安全性,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皮质剥脱术 自体植骨术 四肢骨干骨折不愈合 骨折愈合时间
原文传递
3D打印技术在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6
作者 沈美华 施凯兵 +1 位作者 张红 沈灵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259-1263,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跟骨骨折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8月,36例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和3D打印组。传统手术组18例采用常规手术,3D打印组18例采用CT影像三维重建,并3D打印机打印出三维跟...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跟骨骨折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8月,36例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和3D打印组。传统手术组18例采用常规手术,3D打印组18例采用CT影像三维重建,并3D打印机打印出三维跟骨实体模型,术前模拟手术,并应用于实际手术操作。[结果]3D打印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少于传统手术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X线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组术后6个月AOFAS评分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可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改进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跟骨骨折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