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sfranc关节损伤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兵 朱云 +5 位作者 尹刚 冯杰 施剑烽 季本亮 夏港俊 陆林华 《医学综述》 2020年第15期3107-3110,3116,共5页
目的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8年12月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95例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ORIF,根据术后3个月足部功能恢复情况采... 目的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8年12月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95例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ORIF,根据术后3个月足部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美国足踝矫形外科协会中足评分系统评价其预后,将评分在优、良范围内的347例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评分在可、差范围内的48例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受伤原因、受伤至入院时间、足部手术史等)、Lisfranc损伤分型及内固定方式(克氏针、全螺纹皮质骨螺丝钉、小钢板及外压固定)等。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Lisfranc关节损伤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年龄≥45岁、受伤至入院时间≥24 h、损伤分型C型及克氏针内固定方式患者的所占比例均高于预后良好组[83.33%(40/48)比39.19%(136/347),66.67%(32/48)比38.04%(132/347),50.00%(24/48)比6.34%(22/347),66.67%(32/48)比10.95%(38/347)](P<0.05)。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老年、受伤至入院时间、损伤分型及内固定方式均可能是Lisfranc关节损伤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受伤至入院时间、损伤分型及内固定方式可能是ORIF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临床应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措施,避免危险因素对预后的影响,以改善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SFRANC关节损伤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桥接钢板与经关节螺钉治疗Lisfranc骨折脱位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施剑烽 干旻峰 姜华亮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第7期846-848,共3页
目的比较桥接钢板与经关节螺钉治疗Lisfranc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因Lisfranc骨折脱位行手术治疗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予以桥接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余2... 目的比较桥接钢板与经关节螺钉治疗Lisfranc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因Lisfranc骨折脱位行手术治疗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予以桥接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余24例予以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前参照影像学资料,根据Myerson分类系统进行分型;术后末次随访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估足部功能恢复疗效及Wilppula分型系统评价复位的优良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25.8±3.8)个月,两组随访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AOFAS评分优良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4.306,P=0.038);两组患者Wilppula分类优良率差异有显著性(χ^2=6.868,P=0.009)。观察组术后并发伤口感染1例,骨折畸形愈合1例;对照组术后并发伤口感染1例,螺钉松动或断裂3例,骨折畸形愈合或骨不连5例;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为37.5%,差异有显著性(χ^2=6.121,P=0.013)。结论桥接钢板相对经关节螺钉治疗Li sfranc骨折脱位的手术效果更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接钢板 经关节螺钉 Lisfranc骨折脱位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效果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朱云 施剑烽 李兵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8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Lisfranc损伤患者20例,均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中,第1、第2、第3跖跗关节跨关节微型钢板固定,第四及第五跖跗关节则予克氏针内固定...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Lisfranc损伤患者20例,均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中,第1、第2、第3跖跗关节跨关节微型钢板固定,第四及第五跖跗关节则予克氏针内固定。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Kofoed评分)及患者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20例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02±0.12)天、骨折愈合时间(3.01±0.10)个月;未出现内固定物断裂以及切口感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前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1.13±5.12)分、(56.56±4.21)分;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9.24±6.11)分、(92.15±5.16)分,均显著高于手术前(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疗效肯定且安全,可有效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 LISFRANC损伤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Dijkstra算法AGV路径规划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施剑烽 杨勇生 《科技视界》 2016年第20期111-112,共2页
随着工业的发展,自动化码头已成为众多码头未来发展方向,而AGV作为自动化码头水平运输的重要手段,日益得到重视。研究AGV的相关技术意义重大,本文仅对AGV路径规划的Dijkstra算法进行研究,以期能应用于自动化码头。
关键词 自动化码头 AGV 路径规划 DIJKSTRA算法
下载PDF
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与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疗效比较
5
作者 李兵 施剑烽 尹刚 《创伤外科杂志》 2022年第6期445-450,共6页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与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Bennett骨折)患者疗效比较。方法 前瞻性研究2018年9月—2020年1月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手足外科收治Bennett骨折患者72例,男性42例,女性30例;年龄17~62岁,平...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与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Bennett骨折)患者疗效比较。方法 前瞻性研究2018年9月—2020年1月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手足外科收治Bennett骨折患者72例,男性42例,女性30例;年龄17~62岁,平均40.2岁。病程2~4d,平均3.2d。道路交通伤30例,重物砸伤18例,跌打损伤17例,其他7例。采用单双数标记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方法,术后3个月,采用指关节总活动度系统评定两组患者优良率;采用上肢功能评定量表(DASH)评价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6、12个月的上肢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内骨折术后部位并发症(延迟愈合、伤口感染、创伤性关节炎等)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指关节总活动度优良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34例(94%)vs.27例(75%),P=0.022;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DASH逐渐降低,且相同时点观察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内,观察组并发症4例(11%),较对照组6例(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非手术手法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方法比较,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近期临床疗效优良率和患者掌指关节功能远期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NETT骨折 复位 克氏针 石膏 固定
下载PDF
近节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6
作者 朱云 施剑烽 +1 位作者 李兵 陆林华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8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近节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手足外科应用近节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30例(30指),其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19~58岁,平均(36±12... 目的观察应用近节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手足外科应用近节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30例(30指),其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19~58岁,平均(36±12)岁。其中指腹缺损伴指骨外露12例,指尖皮肤软组织伴甲床远端及末节指骨远端少量缺损8例,指尖皮肤及甲床缺损5例,甲床大部分缺损伴末节指骨远端少量缺损5例。创面缺损范围为3.0 cm×1.5 cm^2.0 cm×0.5 cm。按照指端缺损面积设计皮瓣大小,皮瓣蒂部为指桡背侧或尺背侧筋膜组织,旋转点最远不超过远指间关节平面,旋转皮瓣及蒂部180°逆行修复指端缺损,供区全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术后对皮瓣外形、感觉和手功能恢复等指标进行观察评价。结果术后30例(30指)皮瓣25指顺利成活,5指术后起张力性水泡,拆线换药后表皮脱痂愈合。术后随访2~12个月,皮瓣修复外观及质地良好,患者对皮瓣及伤指外观满意,患指屈伸功能恢复良好,皮瓣感觉两点辨别率为4~12 mm。结论近节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血供明确,切取灵活方便,不牺牲指固有动脉,是修复指端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远端缺损 岛状皮瓣 指背筋膜蒂 皮肤移植
原文传递
手外伤术后早期功能康复治疗的临床探讨
7
作者 施剑烽 朱云 《健康之路》 2016年第6期78-79,共2页
目的:探究术后早期对手外伤者实施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32例手外伤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实施早期康复练习,对比治疗前后总活动度优良情况。结果: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优良人数显著增多,组价数据存在... 目的:探究术后早期对手外伤者实施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32例手外伤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实施早期康复练习,对比治疗前后总活动度优良情况。结果: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优良人数显著增多,组价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总优良率为84.38%。结论:对于手外伤患者,在术后早期实施功能练习,可尽早恢复患者手部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术后早期 功能康复 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