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数字经济对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影响机理及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
14
1
作者
黄婉婷
蓝红星
施帝斌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06-110,共5页
在我国城乡发展转型背景下,充分发挥数字要素生产力成为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门槛回归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线性、非线性...
在我国城乡发展转型背景下,充分发挥数字要素生产力成为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门槛回归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线性、非线性及空间效应影响。结果显示:(1)数字经济对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呈现明显区域异质性;(2)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和城乡市场有效对接是数字经济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渠道;(3)数字经济对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影响具有边际递增的非线性效应,随着数字经济水平、农业科技创新及城乡市场对接水平提高,其促进作用不断增强;(4)数字经济发展还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能显著促进本省的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但对相邻或经济水平关联度高的省份具有负向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村三产融合
农业科技创新
城乡市场对接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生成逻辑、内涵特征与推进方略
被引量:
63
2
作者
蓝红星
王婷昱
施帝斌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5-115,共11页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三农”实践中的成功运用,是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向世界贡献的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国方案。当前,中...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三农”实践中的成功运用,是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向世界贡献的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国方案。当前,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安全性主动权要求更高、城乡要素资源配置不平衡的再平衡难度更大、资源与生态双刚性约束更强、农民持续增收压力更大,等等。深入推进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握主动权,增强发展安全性;加快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增强农业科技与改革的双轮驱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竞争力;构建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的农业生产体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农村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
农业强国
共同富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丘陵山区农机农艺融合机制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康志亮
陈文溆乐
施帝斌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9年第1期12-14,共3页
农机与农艺融合是突破农作物机械化"瓶颈"的关键,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农机发展模式的分析,结合四川省丘陵山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四川丘陵山区实现农机农艺融...
农机与农艺融合是突破农作物机械化"瓶颈"的关键,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农机发展模式的分析,结合四川省丘陵山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四川丘陵山区实现农机农艺融合的解决措施和发展对策,为促进四川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技术路径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农艺融合
供给侧改革
农业机械化
丘陵山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经济对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影响机理及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
14
1
作者
黄婉婷
蓝红星
施帝斌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西部乡村振兴研究中心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06-110,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1BMZ031)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xy2023002)。
文摘
在我国城乡发展转型背景下,充分发挥数字要素生产力成为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门槛回归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线性、非线性及空间效应影响。结果显示:(1)数字经济对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呈现明显区域异质性;(2)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和城乡市场有效对接是数字经济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渠道;(3)数字经济对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影响具有边际递增的非线性效应,随着数字经济水平、农业科技创新及城乡市场对接水平提高,其促进作用不断增强;(4)数字经济发展还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能显著促进本省的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但对相邻或经济水平关联度高的省份具有负向溢出效应。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村三产融合
农业科技创新
城乡市场对接
空间溢出效应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生成逻辑、内涵特征与推进方略
被引量:
63
2
作者
蓝红星
王婷昱
施帝斌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国家粮食安全与天府粮仓重点实验室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5-115,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南少数民族易地扶贫搬迁大中型集中安置区稳定脱贫跟踪调查与后续帮扶研究”(21BMZ03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农村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研究”(20AZD079)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研究”(SC22ZDYC09)。
文摘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三农”实践中的成功运用,是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向世界贡献的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国方案。当前,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安全性主动权要求更高、城乡要素资源配置不平衡的再平衡难度更大、资源与生态双刚性约束更强、农民持续增收压力更大,等等。深入推进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握主动权,增强发展安全性;加快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增强农业科技与改革的双轮驱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竞争力;构建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的农业生产体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农村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
农业强国
共同富裕
Keywords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agricultural powerhouse
common prosperity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丘陵山区农机农艺融合机制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康志亮
陈文溆乐
施帝斌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
出处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9年第1期12-14,共3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四川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2018ZR0085)
文摘
农机与农艺融合是突破农作物机械化"瓶颈"的关键,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农机发展模式的分析,结合四川省丘陵山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四川丘陵山区实现农机农艺融合的解决措施和发展对策,为促进四川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技术路径和手段。
关键词
农机农艺融合
供给侧改革
农业机械化
丘陵山区
分类号
S23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数字经济对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影响机理及空间溢出效应
黄婉婷
蓝红星
施帝斌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生成逻辑、内涵特征与推进方略
蓝红星
王婷昱
施帝斌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6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四川丘陵山区农机农艺融合机制研究
康志亮
陈文溆乐
施帝斌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