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43
1
作者 施德兵 李心翔 +3 位作者 蔡三军 顾卫列 肖长春 莫善兢 《中国临床医学》 2012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9月—2011年7月因中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TME术(腹腔镜组)67例及行开腹TME术(开腹组)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9月—2011年7月因中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TME术(腹腔镜组)67例及行开腹TME术(开腹组)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相关指标、肿瘤根治性指标、围手术期并发症等。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保留肛门率分别为65.7%(44/67)和60.6%(43/71);2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76.4±68.3)min、(122.7±42.5)min;2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6.9±37.6)mL、(119.1±32.7)mL,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镇痛时间、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2组切除标本长度分别为(18.4±4.23)cm、(19.7±6.17)cm,肿瘤距下切缘距离分别为(3.6±1.9)cm、(3.3±1.7)cm。2组清扫淋巴结数目分别为(20.3±8.3)cm、(21.1±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环切缘受累情况类似;腹腔镜组有2例中转开腹(2.99%)。围手术期并发症腹腔镜组4例,开腹组6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TME术的近期疗效与开腹TME术相当,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及泌尿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和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下载PDF
实验犬浅静脉内皮细胞原位获取及体外培养 被引量:4
2
作者 施德兵 符伟国 +3 位作者 何红 刘震杰 张祥满 史振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3831-3836,共6页
背景:自体血管内皮细胞数量有限且体外长期培养传代后存在功能老化,是目前制约组织工程血管发展的问题。目的:实验拟验证通过体外分离和大规模培养方式为组织工程动脉支架体外内皮化提供血管内皮细胞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重... 背景:自体血管内皮细胞数量有限且体外长期培养传代后存在功能老化,是目前制约组织工程血管发展的问题。目的:实验拟验证通过体外分离和大规模培养方式为组织工程动脉支架体外内皮化提供血管内皮细胞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重复测量设计,实验于2007—03/12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杂种犬6只,雌雄不拘,体质量35~40k,用于获取血管内皮细胞。方法:将犬麻醉后前肢隐静脉原位插管,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获取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传代并大规模扩增。采用微格法每日计数培养的细胞总数。主要观察指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透射电镜和细胞免疫化学进行细胞鉴定,检测原代和传代细胞的条件培养液中6-酮-前列腺素F1°和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含量。结果: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静脉内皮细胞呈典型的“纺锤样”梭形细胞,单层细胞贴壁生长至融合时呈铺路石样排列。透射电镜下见内皮细胞胞浆中特征性Weibel-Palade小体。细胞免疫化学显示血管内皮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染色阳性。原代及传代细胞培养上清液中6-酮-前列腺素F1°和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实验成功培养、传代并大规模扩增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所培养的静脉内皮细胞可以为组织工程动脉支架体外内皮化提供足够数量和功能良好的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内皮细胞 体外培养 原位获取
下载PDF
动脉旁路小口径血管移植物(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施德兵 符伟国 +1 位作者 何红 王玉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3期8781-8784,共4页
背景:血流再通和血管重建手术主要使用小口径血管移植物(直径<6mm)。目前临床上已用的小口径血管移植物包括自体静脉或动脉、涤纶或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合成材料血管,然而,这些血管移植物各有缺陷,限制其应用。因此,寻找理想的小口径... 背景:血流再通和血管重建手术主要使用小口径血管移植物(直径<6mm)。目前临床上已用的小口径血管移植物包括自体静脉或动脉、涤纶或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合成材料血管,然而,这些血管移植物各有缺陷,限制其应用。因此,寻找理想的小口径血管移植物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7-01有关小口径血管移植物的文章,检索词"prosthetic graft,vascular bypass graft,small diameter vascular graft,tissue engineering",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相关文章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小口径生物性血管的研究。②有关小口径人工合成血管的研究。③有关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或个案报道等。资料提炼:共搜索到113篇有关小口径血管移植物的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或个案报道,最后有41篇符合研究要求。资料综合:尽管生物性血管具有突出的优点,如良好的远期通畅率和抗感染性能,以及血栓栓塞发生率低等,但是它们的缺点也很明显,如来源短缺、耐久性能差和动脉瘤形成等。Dacron和ePTFE人工血管是目前血管旁路手术中所使用的标准血管移植物,但是因为它们与宿主动脉顺应性不匹配、致血栓性和血流动力学较差而导致其即刻或远期通畅率均较低,因此已有多种改性以改善其功能。近20年来,组织工程技术的出现使得构建新型生物活性血管替代物成为可能,该技术为最终解决小口径血管移植难题提供可能。结论:目前为止,还没有适用于人类动脉系统的完全可降解小口径血管移植物。构建理想的小口径血管移植物需要包括生物学、工程学和临床医学的多学科共同努力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移植物 血管旁路移植物 小口径血管移植物 组织工程
下载PDF
高危胸降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施德兵 符伟国 +9 位作者 王玉琦 陈斌 郭大乔 徐欣 蒋俊豪 杨珏 史振宇 董智慧 竺挺 李炜淼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7年第6期313-316,共4页
目的总结高危患者行胸降主动脉瘤(descending thoracic aortic aneurysm,DTAA)腔内修复治疗(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7月我科24例高危DTAA患者行EVAR诊治经过、结果和并发症。... 目的总结高危患者行胸降主动脉瘤(descending thoracic aortic aneurysm,DTAA)腔内修复治疗(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7月我科24例高危DTAA患者行EVAR诊治经过、结果和并发症。所有患者因动脉瘤部位、破裂、高龄或严重合并症而不适合行开放手术。EVAR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每年行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获技术成功(100%)。围手术期死亡2例(8.3%),分别死于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2例(8.3%)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1例缺血性脑卒中和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1例(46%)术后即时造影显示近端Ⅰ型内漏,其中3例内漏量大,行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另8例随访观察。19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60个月(平均18.6±4.2个月)。1例患者术后4年发生支架型人工血管移位并发Ⅰ型内漏,1例术后2年出现迟发性Ⅲ型内漏,均成功行EVAR。1例死于结肠癌。其余患者术后3个月CT证实瘤腔内完全血栓形成,无支架移位和内漏。随访期间动脉瘤最大直径缩小0-18 mm(平均6.3±3.1 mm),4例辅助性动脉旁路在随访期间人工血管均通畅。结论EVAR治疗高危DTAA早期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尚可接受,对某些病例可能是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血管成形术 血管假体植入 危重病人医疗
下载PDF
中心静脉阻塞性疾病的血管内支架治疗(文献综述)
5
作者 施德兵 叶建荣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2004年第6期322-325,共4页
中心静脉狭窄或阻塞性疾病有多种病因 ,而针对各种病因的治疗方法也各异 ,自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血管内支架治疗因其创伤小、能快速而较长时间的缓解症状 ,且并发症少、病人的耐受性好等优势而越来越多的被作为一线治疗方法或辅... 中心静脉狭窄或阻塞性疾病有多种病因 ,而针对各种病因的治疗方法也各异 ,自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血管内支架治疗因其创伤小、能快速而较长时间的缓解症状 ,且并发症少、病人的耐受性好等优势而越来越多的被作为一线治疗方法或辅助以血管内球囊扩张成形、溶栓、抗凝等用于这类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线治疗 中心静脉 性疾病 血管内支架 阻塞性 并发症 血管内球囊 年代
下载PDF
静电纺再生丝素/明胶纳米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0
6
作者 鲍韡韡 王曙东 +5 位作者 张幼珠 尹桂波 吴佳林 施德兵 董智慧 符伟国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8,共5页
以质量分数为98%的甲酸为溶剂,将再生丝素与明胶以质量比70∶30进行共混静电纺丝。研究纺丝液质量分数及乙醇处理对纤维膜的结构及力学、溶解性能等的影响;测定不同纺丝液质量分数及不同厚度下纤维膜的孔隙率及孔径;在纤维膜上进行小鼠... 以质量分数为98%的甲酸为溶剂,将再生丝素与明胶以质量比70∶30进行共混静电纺丝。研究纺丝液质量分数及乙醇处理对纤维膜的结构及力学、溶解性能等的影响;测定不同纺丝液质量分数及不同厚度下纤维膜的孔隙率及孔径;在纤维膜上进行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纺丝液质量分数的提高或经乙醇处理后,丝素β化程度提高,纤维结晶度增大,溶失率减小,拉伸强度增大;随着纺丝液质量分数的提高,纤维膜的孔隙率减小,孔径增大,厚度增加时,纤维膜的孔隙率及孔径均减小;L929及HUVECs均能够在纳米纤维膜上黏附、生长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丝素 明胶 静电纺丝 结构 力学性能 孔隙率 细胞培养
下载PDF
静电纺PLA/丝素明胶管状支架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曙东 张幼珠 +4 位作者 王红卫 尹桂波 董智慧 符伟国 施德兵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14,共5页
为研制组织工程小口径血管,以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聚乳酸(PLA)、丝素蛋白、明胶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以高速旋转的滚轴为收集装置,构建了外层为PLA纤维和内层为丝素明胶纤维的PLA/丝素明胶复合管状支架(直径为4.5 mm)。采... 为研制组织工程小口径血管,以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聚乳酸(PLA)、丝素蛋白、明胶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以高速旋转的滚轴为收集装置,构建了外层为PLA纤维和内层为丝素明胶纤维的PLA/丝素明胶复合管状支架(直径为4.5 mm)。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该管状支架的形貌结构;测定其孔隙率及生物力学性能,并在该支架上进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培养实验。结果表明:PLA/丝素明胶复合管状支架具有较高的断裂强度和较好的柔软性,爆破强度远高于人体的正常血压;支架具有多孔结构,SEM照片显示HUVECs在支架上分化、增殖、生长状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管状支架 组织工程血管 PLA 丝素蛋白 明胶
下载PDF
有机醇处理对PLA/丝素复合纳米纤维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吴佳林 王曙东 +4 位作者 张幼珠 尹桂波 施德兵 董智慧 符伟国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26,33,共4页
以甲醇、乙醇分别处理静电纺PLA/丝素复合纳米纤维,采用SEM观察处理前后纤维的形貌;用IR测定其微细结构;并对其力学性能与溶解性能进行测试。在纤维膜上进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3T3)培养实验。结果表明:有机醇处理后的纤维直径变粗;PLA... 以甲醇、乙醇分别处理静电纺PLA/丝素复合纳米纤维,采用SEM观察处理前后纤维的形貌;用IR测定其微细结构;并对其力学性能与溶解性能进行测试。在纤维膜上进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3T3)培养实验。结果表明:有机醇处理后的纤维直径变粗;PLA/丝素复合纳米纤维中丝素分子构象向β折叠结构转变,结晶度提高;断裂功明显增大;在水中的溶失率显著减小;且甲醇处理优于乙醇。3T3细胞在纳米纤维膜上黏附、生长和增殖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 丝素 静电纺丝 有机醇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静电纺丝PLA/丝素复合纤维膜的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幼珠 吴佳林 +2 位作者 王立新 尹桂波 施德兵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以氯仿、丙酮为混合溶剂,制得质量分数为5%的聚乳酸(PLA)纺丝液,经静电纺丝制备PLA纤维膜;以98%的甲酸为溶剂,制得丝素纺丝液,在PLA纤维膜上喷射丝素纺丝液制成PLA/丝素复合纤维膜。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貌结构,并测定其微细结构、力学... 以氯仿、丙酮为混合溶剂,制得质量分数为5%的聚乳酸(PLA)纺丝液,经静电纺丝制备PLA纤维膜;以98%的甲酸为溶剂,制得丝素纺丝液,在PLA纤维膜上喷射丝素纺丝液制成PLA/丝素复合纤维膜。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貌结构,并测定其微细结构、力学性能、溶失率及生物性能。结果表明:PLA/丝素复合纤维膜呈规整排列的多孔网状结构。与丝素膜相比,PLA/丝素复合纤维膜的丝素蛋白转向β折叠结构,断裂比功提高18倍,水中溶失率降低3倍,更有利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纤维膜上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丝素 静电纺丝 复合纤维膜
下载PDF
己内酯-碳酸亚乙酯共聚物力学性能及初步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震杰 陈枫 +3 位作者 施德兵 徐宁 符伟国 沈之荃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6-462,共7页
研究新型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己内酯(CL)/碳酸亚乙酯(EC)共聚物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利用Nd(DBMP)3催化合成可降解共聚物Poly(CL-co-EC),对不同CL/EC共聚比例的Poly(CL-co-EC)进行力学性能和表面特征的测试;并对Poly(CL-co-EC)薄膜和... 研究新型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己内酯(CL)/碳酸亚乙酯(EC)共聚物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利用Nd(DBMP)3催化合成可降解共聚物Poly(CL-co-EC),对不同CL/EC共聚比例的Poly(CL-co-EC)进行力学性能和表面特征的测试;并对Poly(CL-co-EC)薄膜和浸提液进行生物相容性测试:细胞粘附试验、细胞增殖实验、溶血试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四唑氮盐(MTS)细胞毒性试验和肌肉植入试验。结果表明随不同的CL/EC共聚比例可调控Poly(CL-co-EC)力学性能;细胞粘附试验,L929细胞在Poly(CL-co-EC)薄膜粘附较聚苯乙烯慢;MTS细胞毒性试验,共聚物组吸光度较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升高(P<0.05);LDH释放试验,各实验组LDH相对释放率<10%;溶血反应,共聚物浸提液溶血率<6%;肌肉植入试验,Poly(CL-co-EC)柱状物周围组织炎症反应轻微。Poly(CL-co-EC)共聚物具有可调控的力学性能和熔点,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医用材料和组织工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酯 碳酸亚乙酯 共聚物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44例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时间与原因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叶建荣 施德兵 +3 位作者 符伟国 郭大乔 陈斌 蒋俊豪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5年第2期110-111,117,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病时间和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恶性肿瘤并发DVT的恶性肿瘤部位,手术与DVT发病的时间以及诊治方法等.结果经统计恶性肿瘤并发下肢DVT者,可发生在肿瘤根治术后的任何时间或非手术者中...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病时间和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恶性肿瘤并发DVT的恶性肿瘤部位,手术与DVT发病的时间以及诊治方法等.结果经统计恶性肿瘤并发下肢DVT者,可发生在肿瘤根治术后的任何时间或非手术者中,非手术患者占41%(18/44).发生于术后6个月以内的手术患者中,多数发生于术后1~3个月内(9/14,占64%),发生于1周之内者较少(2/14).术后1年以上并发DVT者,大多同时发现有肿瘤转移病灶.经各类药物治疗,肢体肿胀均有明显消退.DVT的发生绝大多数与肿瘤局部压迫无关.结论对DVT患者应高度警惕有否恶性肿瘤发生,如有相关症状,应作相应肿瘤检查,以便尽早治疗.恶性肿瘤行根治术后1~3个月是并发DVT的高峰期,恶性肿瘤多年后并发DVT,常提示可能有肿瘤转移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腹部血管源性急腹症的现代诊治观念 被引量:7
12
作者 符伟国 施德兵 《临床外科杂志》 2005年第12期751-753,共3页
关键词 血管源性急腹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老年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3
作者 符伟国 施德兵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7年第2期73-75,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预期寿命不断延长,至2005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9857万人,占总人口的7.58%,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主动脉疾病之一是主动脉瘤,以腹主动脉瘤( abdominal aortic aneu...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预期寿命不断延长,至2005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9857万人,占总人口的7.58%,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主动脉疾病之一是主动脉瘤,以腹主动脉瘤(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AA )为多见,此外还有主动脉夹层、假性动脉瘤和主动脉闭塞等。AAA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55~60岁人群发病率约为1%,80岁以上高龄人群中约为10%,而且80岁以上高龄患者AAA较年轻患者更易破裂.老年人主动脉夹层具有症状不典型或疼痛程度略轻的特点,即撕裂样疼痛出现率偏低,胸部X线片纵隔影增宽小现率较少,全身伴随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大汗均较年轻患者出现率低,可能与老年人神经反射功能和多脏器功能减退有关。这些特点使得老年主动脉夹层易漏诊、误诊,预后不良,多死于主动脉夹层破裂。随着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老年AAA和主动脉夹层患者逐渐增多。要使越来越多的老年AAA和主动脉夹层患者成功进行手术治疗,这对广大血管外科医生而言将是极大挑战,以下将以AAA为例讨论老年主动脉疾病的手术治疗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手术治疗 老年人 主动脉夹层破裂 ANEURYSM 老龄化社会 主动脉疾病 AORTIC
下载PDF
老年胃癌患者外周血NLR、RDW、Hcy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璠 施德兵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4421-4426,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74例老年胃癌手术治疗患者纳入胃癌组,另选取5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纳入胃良性病变组,50例健康体检者...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74例老年胃癌手术治疗患者纳入胃癌组,另选取5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纳入胃良性病变组,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胃癌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外周血NLR、RDW、Hcy水平,并与胃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对胃癌组进行术后2年随访,比较复发患者与未复发患者术前及术后外周血NLR、RDW、Hcy水平差异。结果胃癌组术前外周血NLR、RDW、Hcy水平显著高于胃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P<0.05);外周血NLR、RDW、Hcy联合检测评估胃癌与胃良性病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大于NLR、RDW、Hcy单独检测(P<0.05);肿瘤直径>5 cm、组织分化程度低、临床分期高、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前NLR、RDW、Hcy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患者(P<0.05);未复发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外周血NLR、RDW、Hcy水平显著低于复发组(P<0.05);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外周血NLR、RDW、Hcy联合预测患者预后ROC曲线下面积分别高于单独NLR、RDW、Hcy预测。结论老年胃癌患者外周血NLR、RDW、Hcy水平升高,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患者术前与术后NLR、RDW、Hcy水平可作为疾病诊断筛查与预后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红细胞分布宽度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三种定位方法在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0
15
作者 施德兵 李心翔 +8 位作者 蔡三军 顾卫列 廉朋 彭俊杰 李大卫 莫善兢 徐烨 张文明 张昭珍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7期628-631,共4页
目的评价术前亚甲蓝定位、金属夹定位和术中纤维结肠镜定位在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的64例结直肠肿瘤患者在行腹腔镜手术前进行了肿瘤定位,其中术前2h内4点法亚甲蓝... 目的评价术前亚甲蓝定位、金属夹定位和术中纤维结肠镜定位在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的64例结直肠肿瘤患者在行腹腔镜手术前进行了肿瘤定位,其中术前2h内4点法亚甲蓝定位23例,术前1d金属夹定位20例,术中纤维结肠镜定位21例,定位后行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根治性手术、肠段切除或局部切除术。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和并发症发生。术前亚甲蓝定位标记成功率为82.6%(19/23),2例因亚甲蓝弥散导致组织界限不清行中转开腹手术,2例肿瘤因腹腔面肠壁无亚甲蓝显色而无法定位,遂于术中加行纤维结肠镜定位。术前金属夹定位标记成功率为85.0%(17/20),2例乙状结肠肿瘤和1例直肠上段肿瘤因无法确定下切缘而于术中加行纤维结肠镜定位。术中肠镜定位标记成功率为95.2%(20/21),1例因病灶为长蒂腺瘤未能准确定位。对于术前亚甲蓝和金属夹定位失败而加行术中结肠镜定位的5例患者中,2例准确定位并成功施行腹腔镜手术;1例因病灶为长蒂腺瘤未准确定位;2例定位准确但因小肠和结肠胀气明显,手术空间不足致中转开腹手术。结论上述3种定位方法用于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定位效果。临床实践中应根据肿瘤位置和拟行的手术方式来选择适宜的肿瘤定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腹腔镜手术 肿瘤定位 亚甲蓝 金属夹 结肠镜
原文传递
血管移植物感染的外科诊治15例体会 被引量:12
16
作者 施德兵 符伟国 +4 位作者 郭大乔 陈斌 蒋俊豪 史振宇 王玉琦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62-864,共3页
目的评价人工血管移植物和支架型血管移植物感染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方法对1985-2005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诊治的15例血管移植物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同期共施行血管重建手术1316例,其中发生血管移植物感染15例,... 目的评价人工血管移植物和支架型血管移植物感染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方法对1985-2005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诊治的15例血管移植物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同期共施行血管重建手术1316例,其中发生血管移植物感染15例,发生率为1.14%。13例发生在手术后4个月以内(86.7%);2例发生在手术后4个月以后(13.3%)。血管移植物感染的临床表现为移植物外露伴伤口溢脓、发热或败血症、腹股沟区肿胀或窦道形成、吻合口大出血、移植物和/或远端肢体动脉搏动消失、远端肢体坏疽。外科治疗包括;(1)完整取出感染的血管移植物、清创引流术加局部抗生素溶液灌洗;(2)完整取出感染的血管移植物、清创引流加截肢术;(3)完整取出感染的血管移植物、清创引流加近远端动脉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重建术;(4)单纯清创引流术加局部抗生素溶液灌洗。15例中11例痊愈,4例死亡。结论血管移植物感染一旦发生,后果严重,死亡率和截肢率高,早期诊断、外科积极处理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 外科手术 感染 人工血管 支架型血管
原文传递
肾下腹主动脉瘤105例腔内修复治疗的早中期疗效 被引量:4
17
作者 施德兵 符伟国 +9 位作者 王玉琦 沈晟 郭大乔 陈斌 徐欣 蒋俊豪 杨珏 史振宇 董智慧 竺挺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638-1641,共4页
目的评估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治疗的早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2月105例肾下腹主动脉瘤行腔内修复治疗的经过、结果和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技术成功,82例(78.09%)获随访,随访时间1~73个月,平均(8.9... 目的评估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治疗的早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2月105例肾下腹主动脉瘤行腔内修复治疗的经过、结果和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技术成功,82例(78.09%)获随访,随访时间1~73个月,平均(8.9±5.8)个月。围手术期死亡3例(2.86%),分别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和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1.21%)术后30个月死于肝癌。原发性内漏21例:Ⅰ型18例,其中10例行球囊扩张(9例)或延伸段植入(1例)后治愈,8例自愈;2例Ⅱ型内漏自愈;1例Ⅲ型内漏支架植入后治愈。1例于术后2周支架的一侧髂支血栓形成,急诊行股-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4例迟发性Ⅰ型内漏,随访观察。1例于术后6年支架向远心端移位,无明显内漏而随访观察。2例支架感染发生于术后1和3个月,行清创引流和抗感染治疗后痊愈。随访期间,9例股-股或髂-股动脉旁路和3例髂内动脉旁路通畅。结论腔内修复治疗肾下腹主动脉瘤安全、有效,早、中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支架 腔内修复治疗
原文传递
合并马凡综合征的破裂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术后并发感染 被引量:2
18
作者 施德兵 符伟国 +4 位作者 王玉琦 叶建荣 郭大乔 陈斌 史振宇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1-394,共4页
关键词 瘤腔内治疗 马凡综合征 并发感染 腹主动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术后 破裂 口腔黏膜溃疡 上腹部疼痛 意识障碍
原文传递
白塞病并发动脉瘤12例的外科治疗体会 被引量:3
19
作者 施德兵 符伟国 +4 位作者 郭大乔 陈斌 史振宇 王玉琦 纪元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5-337,共3页
目的总结白塞病并发动脉瘤的外科手术和腔内治疗经验。方法对1977年6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12例白塞病患者并发21个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腹主动脉瘤3个,升主动脉瘤1个,髂动脉瘤4个,髂动脉吻合口假性动脉瘤1个,股总动脉瘤3个,股浅动脉瘤2... 目的总结白塞病并发动脉瘤的外科手术和腔内治疗经验。方法对1977年6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12例白塞病患者并发21个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腹主动脉瘤3个,升主动脉瘤1个,髂动脉瘤4个,髂动脉吻合口假性动脉瘤1个,股总动脉瘤3个,股浅动脉瘤2个,腘动脉瘤2个,椎动脉瘤1个,锁骨下动脉瘤2个。颈动脉瘤1个和肠系膜上动脉瘤1个。21个动脉瘤中,行外科手术14个,包括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12个,动脉瘤切除、病变动脉结扎术2个;行支架型人工血管腔内修复术6个;1个升主动脉瘤因患者全身情况差,行保守治疗。结果围手术期死亡患者2例,其中1例行外科手术,1例行腔内修复术。术后吻合口假性动脉瘤1例(1个),其他部位新动脉瘤形成7个,下肢血管移植物闭塞2例,但患肢无明显缺血坏死。6例患者随访3-293个月,随访中位时间28个月,1例死于肺癌。结论白塞病动脉瘤一旦发生,需积极处理。术前、术后积极免疫抑制治疗可降低外科手术和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症发生。因术后有吻合口和其他部位假性动脉瘤复发及血管移植物闭塞可能,需长期随访、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假性 血管外科手术 白塞病 腔内修复术
原文传递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术中运用球囊导管止血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施德兵 符伟国 +3 位作者 陈斌 郭大乔 史振宇 竺挺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24-924,共1页
关键词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 球囊导管 腹股沟区肿块 止血 足背动脉搏动 搏动性肿块 破裂出血 精神紧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