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快速的 Blue-LED 快时间探测器标定系统 被引量:1
1
作者 许贤武 丁林恺 +7 位作者 王辉 卢红 刘绍敏 张春生 张吉龙 张慧敏 施志政 谭有恒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24-328,共5页
为了能够连续有规律地监测宇宙线广延大气簇射(EAS)阵列快时间探测器和电子学系统各部分的性能随时间的变化,羊八井宇宙线EAS实验使用了一套由CAMAC-DAC、TKO-Bufer、Blue-LED和LED-amp构成... 为了能够连续有规律地监测宇宙线广延大气簇射(EAS)阵列快时间探测器和电子学系统各部分的性能随时间的变化,羊八井宇宙线EAS实验使用了一套由CAMAC-DAC、TKO-Bufer、Blue-LED和LED-amp构成的快时间探测器标定系统。该标定系统的速度快、易于扩展、引起的数据采集系统的死时间少,对于30TeV以上的空气簇射事例,羊八井二期阵列的角分辨可达0.5°,此外它还能监测光电倍增管周围温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延大气簇射 宇宙线 快时间 探测器 标定
下载PDF
FASTBUS-CAMAC 数据采集系统在宇宙线 EAS 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许贤武 丁林恺 +7 位作者 王辉 卢红 刘绍敏 张春生 张吉龙 张慧敏 施志政 谭有恒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45-250,共6页
本文以中日合作西藏羊八井宇宙线EAS实验所使用的FASTBUS-CAMAC混合数据采集系统为例,介绍了FASTBUS总线的主要特点,功能模块、控制模块以及与PC的接口功能和控制方法。
关键词 广延大气簇射 数据采集系统 宇宙线 EAS实验
下载PDF
球载硬X射线观测吊舱加速度测量
3
作者 张永杰 李延国 +3 位作者 吴伯冰 杨家卫 施志政 高旻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7-490,共4页
介绍了一种球载硬X射线观测吊舱加速度测量装置,并对实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空间观测 气球实验 加速度
下载PDF
基于TKO-CAMAC的羊八井EAS阵列数据采集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Amen.,M 白占武 +51 位作者 曹臻 丁林垲 冯振勇 K.Jibion N.Hotta 黄庆 霍安祥 贾焕玉 江光佐 焦善庆 F.Kajino K.Kasahara 拉巴次仁 梅东明 孟烈 米玛次仁 孟宪茹 K.Mizitani 木钧 H.Nanjo M.Nishizawa 努桑 M.Ohnishi I.Ohta 任敬儒 T.Saito M.Sakata 施志政 M.SHIBATA T.Shirai 孙欣新 H.Sugimoto K.Taira 潭有恒 N.Tateyama S.Torii 王辉 王家祥 温诚忠 Y.Yamaoto 余光策 袁澎 T.YUDA 曾家刚 赵春华 张春生 张慧敏 张力 张鸣 扎桑 扎西次仁 周文德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78-283,262,共7页
本义介绍一个基于TKO-CAMAC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采集坐落在西藏羊八井的广延空气簇射阵列数据,它是由TKO-AMAC系列插件和PC-386微机组成。除此以外,它还包括一个激光标定检测系统及由原子钟和GPS(全球定... 本义介绍一个基于TKO-CAMAC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采集坐落在西藏羊八井的广延空气簇射阵列数据,它是由TKO-AMAC系列插件和PC-386微机组成。除此以外,它还包括一个激光标定检测系统及由原子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组成的定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延空气簇射 太电子伏 数据采集系统
下载PDF
用羊八井太阳宇宙线探测装置对太阳耀斑中子的初步探测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吉龙 鲍克智 +31 位作者 丁林恺 才东 丹增罗布 戴本忠 冯振勇 傅宇 郭宏伟 何瑁 黄庆 霍安祥 贾焕玉 李金玉 卢红 陆穗玲 罗光宣 孟宪茹 木钧 彭朝然 任敬儒 施志政 谭有恒 王承瑞 王辉 许贤武 余光策 袁爱芳 张春生 张慧敏 张乃健 张学尧 扎西桑珠 扎西次仁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081-1087,共7页
羊八井的地理优势特别适合于对太阳耀斑中子的观测.中日双方合作在 羊八井建造了太阳中子望远镜和中子监测器,准备在第23太阳活动周的峰年到 来之际,对太阳耀斑中子进行观测.设备于1998年10月开始采集数据,并在 1998... 羊八井的地理优势特别适合于对太阳耀斑中子的观测.中日双方合作在 羊八井建造了太阳中子望远镜和中子监测器,准备在第23太阳活动周的峰年到 来之际,对太阳耀斑中子进行观测.设备于1998年10月开始采集数据,并在 1998年11月28日观察到伴随一次X3.3级耀斑的计数超出.本文报道初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线 太阳耀斑 太阳中子 宇宙线探测装置
原文传递
寻找10TeV能区的γ射线暴 被引量:4
6
作者 丁林恺 扎西次仁 +16 位作者 扎西桑珠 木钧 王辉 冯振勇 任敬儒 余光策 周文德 拉巴次仁 孟宪茹 孟烈 张春生 张慧敏 施志政 贾焕玉 梅东明 黄庆 谭有恒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673-679,共7页
利用西藏羊八井大气簇射实验数据,开展了对10TeV能区γ暴的全天区搜寻。分析了4亿个簇射事例,找出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和给定的小天区内出现的簇射事例团。采用等天顶角方法来估计背景。有少量事例团显示了对背景的超出,但它们的... 利用西藏羊八井大气簇射实验数据,开展了对10TeV能区γ暴的全天区搜寻。分析了4亿个簇射事例,找出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和给定的小天区内出现的簇射事例团。采用等天顶角方法来估计背景。有少量事例团显示了对背景的超出,但它们的显著性还不够高,尚不足以认定为γ暴。讨论了羊八井二期阵列实验对寻找10TeVγ暴所具有的高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线 大气族射 Γ射线暴 西藏
原文传递
TibetⅡ/HD阵列寻找来自蟹状星云的TeVγ射线 被引量:4
7
作者 许贤武 丁林恺 +33 位作者 曹培园 戴本忠 冯振勇 傅宇 郭宏伟 何瑁 黄庆 霍安祥 贾焕玉 李金玉 刘绍敏 卢红 陆穗玲 罗光宣 梅东明 孟宪茹 木钧 彭朝然 任敬儒 史策 施志政 谭有恒 王承瑞 王辉 余光策 袁爱芳 张春生 张慧敏 张吉龙 张乃健 张学尧 扎西桑珠 扎西次仁 周文德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73-477,共5页
羊八井二期阵列 (TibetⅡ )和加密阵列HD(HighDensity)分别从 1 995年和 1 996年成功地运行以来 ,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 .报道了利用TibetⅡ在1 995年 1 0月至 1 997年 9月、HD阵列在 1 997年 2月至 8月收集的数据寻找来自蟹状星云 (Cra... 羊八井二期阵列 (TibetⅡ )和加密阵列HD(HighDensity)分别从 1 995年和 1 996年成功地运行以来 ,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 .报道了利用TibetⅡ在1 995年 1 0月至 1 997年 9月、HD阵列在 1 997年 2月至 8月收集的数据寻找来自蟹状星云 (CrabNebula)方向的 1 0TeV和 3TeVγ射线稳定发射的初步结果 .分析表明 ,来自CrabNebula的 3TeVγ射线的累积信号事例数显示了稳定增长的趋势 ,显著性达到了 3.2σ,但没有发现 1 0TeV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天文学 TeVγ射线 星云 TibetⅡ/HD阵列
原文传递
超新星遗迹和活动星系核10TeV γ射线发射的实验探索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吉龙 丁林恺 +20 位作者 王辉 卢红 刘绍敏 任敬儒 许贤武 张春生 张慧敏 施志政 谭有恒 霍安祥 扎西桑珠 扎西次仁 拉巴次仁 孟宪茹 梅东明 冯振勇 余光策 贾焕玉 黄庆 木钧 周文德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2-24,共3页
利用羊八井一期阵列从1990年6月到1993年10月的数据,采用等天顶角方法估计背景,寻找包括蟹状星云在内的58个超新星遗迹和包括Mrk421和Mrk501在内的25个活动星系核的10TeVγ射线稳定直流超出.利用李-马的方法,计算了这些候选源直流... 利用羊八井一期阵列从1990年6月到1993年10月的数据,采用等天顶角方法估计背景,寻找包括蟹状星云在内的58个超新星遗迹和包括Mrk421和Mrk501在内的25个活动星系核的10TeVγ射线稳定直流超出.利用李-马的方法,计算了这些候选源直流超出的显著性,没有出现统计上有显著意义的直流超出.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法,对这些候选源的数据样本偏离标准正态分布的程度进行了检验,没有发现显著偏离标准正态分布.最后,给出了它们的流强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延大气簇射 Γ射线 超新星遗迹 活动星系核
原文传递
10TeV宇宙线的太阳阴影与太阳活动的关联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绍敏 丁林恺 +22 位作者 史策 扎西次仁 扎西桑珠 木钧 王辉 卢红 冯振勇 任敬儒 余光策 周文德 拉巴次仁 孟宪茹 孟烈 张吉龙 张春生 张慧敏 施志政 贾焕玉 梅东明 黄庆 谭有恒 霍安祥 戴本忠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865-871,共7页
利用1990年6月至1993年10月间采集的数据,西藏空气簇射阵列(海拔高度4300m)以5.7、7.1的显著性观测到了10TeV宇宙线的太阳阴影和月亮阴影;研究发现,行星际磁场效应使太阳阴影偏向西0.62°,南... 利用1990年6月至1993年10月间采集的数据,西藏空气簇射阵列(海拔高度4300m)以5.7、7.1的显著性观测到了10TeV宇宙线的太阳阴影和月亮阴影;研究发现,行星际磁场效应使太阳阴影偏向西0.62°,南0.22°:仔细研究了太阳阴影与太阳活动及其不对称性的关联,对太阳阴影位置的偏转发其变化行为给出了新的定性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线 行星际磁场 太阳活动 太阳阴影
原文传递
日影偏离度与太阳平均磁场的关联
10
作者 卢红 刘绍敏 +21 位作者 丁林恺 扎西次仁 扎西桑珠 木钧 王辉 冯振勇 任敬儒 许贤武 余光策 周文德 拉巴次仁 孟宪茹 孟烈 张吉龙 张春生 张慧敏 施志政 贾焕玉 黄庆 谭有恒 霍安祥 戴本忠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3-319,共7页
利用西藏羊八井空气簇射阵列1990年6月至1996年8月间观测到的10TeV宇宙线的太阳阴影位置,以及相同期间的太阳表面平均磁场的数值,研究了太阳阴影的偏离度与太阳平均磁场的关系,并结合简单的理论模型对这种关系进行了计算和解释.
关键词 宇宙线 日影偏离度 太阳平均磁场 关联
原文传递
10TeVγ射线的星系际红外背景光子吸收现象的研究
11
作者 许贤武 丁林恺 +33 位作者 曹培圆 戴本忠 冯振勇 傅宇 郭宏伟 何瑁 黄庆 霍安祥 贾焕玉 李金玉 刘绍敏 卢红 陆穗苓 罗光宣 梅东明 孟宪茹 木钧 彭朝然 任敬儒 史策 施志政 谭有恒 王承瑞 王辉 余光策 袁爱芳 张春生 张慧敏 张吉龙 张乃健 张学尧 扎西桑珠 扎西次仁 周文德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697-701,共5页
TeVγ射线在星系际空间传播过程中将与红外背景光子作用而被衰减或吸收 .大气 ˇC成像望远镜实验观测到了Mrk42 1和Mrk5 0 1处于活动高态时的TeVγ射线发射并测出它们的能谱 .报道了利用TibetⅡ /HD阵列在 1995年10月至 1997年至 8月收... TeVγ射线在星系际空间传播过程中将与红外背景光子作用而被衰减或吸收 .大气 ˇC成像望远镜实验观测到了Mrk42 1和Mrk5 0 1处于活动高态时的TeVγ射线发射并测出它们的能谱 .报道了利用TibetⅡ /HD阵列在 1995年10月至 1997年至 8月收集的数据 ,通过Mrk42 1和Mrk5 0 1的能谱研究星系际红外背景光子吸收现象的初步结果 .结果显示 :直到 30TeV能区尚未观测到Mrk42 1和Mrk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射线 10TeVγ射线 红外背景光子吸收现象
原文传递
西藏羊八井广延空气簇射阵列性能的Monte Carlo研究
12
作者 M.Amenomori 白占武 +52 位作者 曹臻 丁林垲 冯振勇 K.Hibino N.Hotta 黄庆 霍安祥 贾焕玉 江光佐 焦善庆 F.Kajino K.Kasahara 拉巴次仁 梅东明 孟烈 孟宪茹 米玛次仁 K.Mizitani 木钧 H.Nanjo M.Nishizawa 努桑 M.Ohnishi I.Ohta 任敬儒 To.Saito M.Sakata 施志政 M.Shibata T.Shirai 孙欣新 H.Sugimoto 台安 K.Taira 谭有恒 N.Tateyama S.Torii 王辉 王家祥 温诚忠 Y.Yamamoto 余光泽 袁澎 T.Yuda 曾家刚 赵春华 张春生 张慧敏 张力 张鸣 扎桑 扎西次仁 周文德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85-390,共6页
本文用Monte Carlo方法研究西藏羊八井空气簇射阵列性能。确定好事例判选标准.簇射中心定位精度达3.4m.原初粒子到达方向角分辨率好于1.1°.原初粒子能量按lgE_0=lg(0.45∑N_i)±0.226确定,其中E_0(TeV)为初级入射粒子能量,∑N_... 本文用Monte Carlo方法研究西藏羊八井空气簇射阵列性能。确定好事例判选标准.簇射中心定位精度达3.4m.原初粒子到达方向角分辨率好于1.1°.原初粒子能量按lgE_0=lg(0.45∑N_i)±0.226确定,其中E_0(TeV)为初级入射粒子能量,∑N_i为FT探测器上探测到的粒子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延空气簇射 蒙特卡罗法 空气簇射
原文传递
“遨游”在太空里的新秀——中科院高能所卢方军博士素描
13
作者 施志政 《神州学人》 2003年第1期30-30,共1页
我国的天文工作者在美国的马萨诸塞大学工作期间,首次发现一个遥远的超新星遗迹(supernova remnants)中,由高能粒子辐射形成的光环中,在位于光环的中心,发现一颗牛眼脉冲星(其形状像牛的眼晴)、这一新发现在2002年6月20日,首次由美国的... 我国的天文工作者在美国的马萨诸塞大学工作期间,首次发现一个遥远的超新星遗迹(supernova remnants)中,由高能粒子辐射形成的光环中,在位于光环的中心,发现一颗牛眼脉冲星(其形状像牛的眼晴)、这一新发现在2002年6月20日,首次由美国的科学日报(Scientific Daily)向外公布,紧接着6月28日中国的《参考消息》也相继报道了这一重要的科学进展。紧接着美国、德国、芬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人员 直接解调成像法 中科院高能所 卢方军 天文工作者 天体物理研究 天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