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施永生 朱友利 +1 位作者 龙滔 王琳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78-282,共5页
根据氰化物的分类和性质,介绍了含氰废水的处理机理和降解方法。目前生物法去除含氰废水为主流趋势,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水的主流工艺和主要投加菌种,并针对生物处理法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改进建议以及对此应用方法的展望。
关键词 废水处理 生物法 含氰废水 氰化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铁硒共沉淀法去除原水中的硒 被引量:11
2
作者 施永生 王琳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5-57,共3页
受微量硒污染的原水处理目前尚无现成的处理工艺或方法套用 ,为此考察了铁硒共沉淀法的除硒效果。结果表明 ,当原水硒浓度为 5 0 μg/L、FeCl3投量为 5~ 80mg/L时 ,对硒的去除率为 83.84 %~ 98.39% ,出水硒浓度为 0 .818.0 8μg/L ,... 受微量硒污染的原水处理目前尚无现成的处理工艺或方法套用 ,为此考察了铁硒共沉淀法的除硒效果。结果表明 ,当原水硒浓度为 5 0 μg/L、FeCl3投量为 5~ 80mg/L时 ,对硒的去除率为 83.84 %~ 98.39% ,出水硒浓度为 0 .818.0 8μg/L ,完全满足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中对硒含量的规定。研究中还发现 ,FeCl3的除硒效果比FeSO4 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硒 铁硒共沉淀 氯化铁 硫酸亚铁
下载PDF
离子交换法去除原水中六价硒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施永生 周明 王琳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50,共3页
就离子交换法去除原水中硒(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硒(Ⅵ)时,当原水硒(Ⅵ)为100μg/L,硒(Ⅵ)的去除率可达96%以上,出水硒浓度完全满足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中对硒含量的规定。... 就离子交换法去除原水中硒(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硒(Ⅵ)时,当原水硒(Ⅵ)为100μg/L,硒(Ⅵ)的去除率可达96%以上,出水硒浓度完全满足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中对硒含量的规定。采用离子交换法除硒(Ⅵ)具有高效、操作简便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Ⅵ) 饮用水 离子交换 树脂 吸附
下载PDF
亚硝酸型生物脱氮技术 被引量:43
4
作者 施永生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21-23,共3页
探讨了亚硝酸型生物脱氮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实现亚硝酸型生物脱氮的途径 ,并结合典型工艺讨论了亚硝酸型生物脱氮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着重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亚硝酸型硝化 生物脱氮 氨氮 亚硝酸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引泉池设计
5
作者 施永生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6,共4页
在有条件地区,选用泉水作为中、小型供水系统的水源是一种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法。结合工程实践,详细介绍了引泉池设计中的选型、构造设计要求、水位和容积确定等问题。
关键词 引泉池 设计 选型 构造 水位 容积 供水水源
下载PDF
硅藻土改性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27
6
作者 刘自莲 李鹏 +2 位作者 施永生 赵萌 徐冰峰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10年第4期5-8,共4页
硅藻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非金属矿物。介绍了硅藻土基本性质、吸附机理,综述了硅藻土的改性方法及近年来改性硅藻土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硅藻土 改性硅藻土 吸附机理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海绵城市工程案例——昆明市某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工程设计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彬 张宝华 +1 位作者 李贤胜 施永生 《建筑节能》 CAS 2018年第2期131-134,142,共5页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是缓解当前水资源短缺局面但被长期忽略的一种有效手段。昆明市某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工程方案设计提出了采用下凹式绿地、透水铺砖地面、渗透井、弃流井和雨水调蓄池等技术手段收集小区内的初期雨水,并估算整体工程效果...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是缓解当前水资源短缺局面但被长期忽略的一种有效手段。昆明市某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工程方案设计提出了采用下凹式绿地、透水铺砖地面、渗透井、弃流井和雨水调蓄池等技术手段收集小区内的初期雨水,并估算整体工程效果及投资。设计属于缩微的小区型海绵城市方案,为城市雨水收集提供了可参考的工程设计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雨水 雨水收集 收集系统 工程实例 海绵城市
下载PDF
小城镇供水管网规划设计 被引量:12
8
作者 齐欣 王琳 +1 位作者 施永生 宋乃硕 《净水技术》 CAS 2012年第3期71-73,共3页
该文根据云南小城镇地形高差大的特点,提出了风庆县的供水管网按高程分区供水的两个方案,其中方案1的供水可靠性和投资节约通过了可行性认证。
关键词 小城镇 供水管网 重力供水 规划
下载PDF
以中空纤维超滤膜技术为核心的组合工艺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汪巡 朱友利 +1 位作者 王琳 施永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4-157,共4页
中空纤维超滤膜因单位体积有效膜面积大,填充密度高,操作压力低,能耗小,通量高,并能很好的进行反冲洗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研究了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的概念、材质、结构、特性和分离去除机理,综述了中空纤维超滤膜及其组合工... 中空纤维超滤膜因单位体积有效膜面积大,填充密度高,操作压力低,能耗小,通量高,并能很好的进行反冲洗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研究了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的概念、材质、结构、特性和分离去除机理,综述了中空纤维超滤膜及其组合工艺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未来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超滤膜 水处理 膜分离 组合工艺
下载PDF
三维电解法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汪巡 朱友利 +1 位作者 施永生 王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9-41,101,共4页
介绍了有机废水的主要来源,三维电极水处理技术的概念、分类、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机理及其主要特点。重点阐述了国内外三维电极法处理有机废水的试验研究和应用现状,认为进一步深化三维电极水处理技术的动力学、热力学和机理,提高电流效... 介绍了有机废水的主要来源,三维电极水处理技术的概念、分类、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机理及其主要特点。重点阐述了国内外三维电极法处理有机废水的试验研究和应用现状,认为进一步深化三维电极水处理技术的动力学、热力学和机理,提高电流效率,降低能耗是今后的研究重点。新型三维电催化电极和高效反应器的研制如生物三维电极的研制,三维电极法与其它处理技术的联合处理工艺将是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极法 有机废水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微生物絮凝剂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自莲 施永生 +1 位作者 李鹏 刘美珍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8年第2期17-20,共4页
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絮凝活性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因其无毒、可生物降解、无二次污染等独特的性质倍受人们的关注。综述了生物絮凝剂的产生菌,产生菌的筛选程序,以及生物絮凝剂的分类、絮凝机理和合成,并介绍微生物絮... 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絮凝活性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因其无毒、可生物降解、无二次污染等独特的性质倍受人们的关注。综述了生物絮凝剂的产生菌,产生菌的筛选程序,以及生物絮凝剂的分类、絮凝机理和合成,并介绍微生物絮凝剂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凝剂 生物絮凝剂产生菌 絮凝机理 筛选程序
下载PDF
生物法同步脱氮除磷主要工艺及问题探讨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贤胜 王琳 施永生 《净水技术》 CAS 2005年第6期30-33,共4页
介绍了多种生物法脱氮除磷常规工艺及新工艺,通过分析认为工艺流程复杂、回流比大、耗能多、运营成本高;或是工艺耐冲击负荷能力低、脱氮除磷效果不稳定等,是限制多数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研究开发生物膜法脱氮... 介绍了多种生物法脱氮除磷常规工艺及新工艺,通过分析认为工艺流程复杂、回流比大、耗能多、运营成本高;或是工艺耐冲击负荷能力低、脱氮除磷效果不稳定等,是限制多数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研究开发生物膜法脱氮除磷工艺的新思路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除磷 反硝化除磷 生物膜法
下载PDF
沸石工艺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友利 施永生 张艳奇 《净水技术》 CAS 2010年第6期13-16,共4页
环境矿物材料处理废水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沸石是目前在我国储量丰富,价格低廉,比表面积较大的天然无机矿物质,由于其良好的吸附性质和离子交换性,用来处理废水有明显的效果。该文在分析了沸石的结构、特性以及改性方法的基础上,... 环境矿物材料处理废水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沸石是目前在我国储量丰富,价格低廉,比表面积较大的天然无机矿物质,由于其良好的吸附性质和离子交换性,用来处理废水有明显的效果。该文在分析了沸石的结构、特性以及改性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沸石在重金属、有机、无机及其它废水处理中的最新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矿物材料 沸石 改性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改性沸石去除废水中Zn^(2+)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友利 施永生 高天霞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5-108,共4页
采用NaCl-MnO2联合的方式对天然斜发沸石进行改性,在静态条件下,对改性沸石处理模拟含锌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剂投量、Zn2+初始浓度和pH对改性沸石吸附Zn2+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pH为5.0~6.0,Zn2+初始质... 采用NaCl-MnO2联合的方式对天然斜发沸石进行改性,在静态条件下,对改性沸石处理模拟含锌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剂投量、Zn2+初始浓度和pH对改性沸石吸附Zn2+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pH为5.0~6.0,Zn2+初始质量浓度≤50 mg·L-1,按锌与改性沸石质量比为1/40投加改性沸石进行处理,Zn2+去除率可达90%以上,模拟含锌废水经改性沸石处理后,水中锌含量低于国家排放标准。采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改性沸石对Zn2+的吸附,结果表明,改性沸石对Zn2+的吸附能较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27 5和0.999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沸石 ZN^2+ 吸附 废水处理
下载PDF
铝硒共沉淀体系除硒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琳 徐冰峰 +1 位作者 张梅 施永生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4年第6期104-107,共4页
就铝硒共沉淀体系除硒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探讨确定含硒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参数和运行控制条件 .结果表明 ,AlCl3投加量在 40mg/L即可 ,搅拌时间在 5~ 1 0min之间为宜 ,最佳pH值则在 6.5~ 7.5之间 。
关键词 除硒 共沉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大落差重力输水在供水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宋乃硕 施永生 +1 位作者 周文庆 齐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4-226,共3页
通过大落差重力输水在云南省芒市勐嘎镇集镇供水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了大落差重力流管道输水设计中减压消能压力水锤防护措施、排气阀布设及注意事项,在类似工程设计中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大落差 重力流输水 供水工程 应用
下载PDF
铁硒共沉淀方法除硒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琳 施永生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5-47,共3页
研究铁硒共沉淀方法除硒影响因素,探讨含硒原水处理的工程设计参数和运行控制条件。研究结果表明,FeCl3作为沉淀剂适宜投加量为5mg/L,搅拌时间在5-10min为宜,最佳pH在6-8;而且适宜的原水浊度和水温范围较大。
关键词 共沉淀方法 FECL3 控制条件 设计参数 原水处理 研究结果 搅拌时间 最佳pH 原水浊度 投加量 沉淀剂 工程
下载PDF
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技术 被引量:27
18
作者 吕其军 施永生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3年第6期91-95,共5页
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与传统生物脱氮技术相比 ,具有节省碳源、减少曝气量、可实现单级生物脱氮等优点 ,故近年来受到水处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文章综合国内外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研究成果 ,阐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的原理、特点... 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与传统生物脱氮技术相比 ,具有节省碳源、减少曝气量、可实现单级生物脱氮等优点 ,故近年来受到水处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文章综合国内外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研究成果 ,阐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的原理、特点、实现条件及影响因素 .同时 ,结合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在实际中的最新应用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技术 亚硝酸盐 废水处理 中国 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
下载PDF
人工湿地应用于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程永伟 施永生 +1 位作者 王琳 周明 《云南化工》 CAS 2006年第3期54-57,共4页
小城镇污水处理是我国面临的急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分析人工湿地的分类与特点及去污机理,与其它污水处理技术比较,总结出人工湿地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出水水质好、操作简单等优点。对人工湿地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小城镇 人工湿地 去污机理 应用前景
下载PDF
溶解氧对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贤胜 施永生 王琳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67-169,共3页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利用生物膜内所具有的A/O环境,针对DO浓度对生物膜法同步脱氮效果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DO为2.5 mg/L时SND脱氮效果达最佳,TN去除率近70%;DO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物膜内部DO浓度梯度的形成,...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利用生物膜内所具有的A/O环境,针对DO浓度对生物膜法同步脱氮效果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DO为2.5 mg/L时SND脱氮效果达最佳,TN去除率近70%;DO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物膜内部DO浓度梯度的形成,合理控制DO浓度,对生物膜法同步脱氮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硝化反硝化 生物膜法 溶解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